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金戈铁马从军行 » 第6章 平岭关下

第6章 平岭关下

    大夏王朝历昌明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二日夜,宁远城主帅帐篷内彻夜灯火通明。

    “还没睡呢?”门口传来了声音,是曹成将军的声音,今晚是他率部值班巡夜。

    “曹叔,您不也还没睡吗?按道理来说,巡夜的虽然是您的部下,但您也不用亲自守着的。”林瑾笑着对曹成说道。

    “其实我睡不着,想到粮草军械的事情,我就睡不着。”林瑾沉吟道。

    “您在看什么呢?”曹成凑近前来。

    “这是大夏王朝十三州的地图。”林瑾说道。

    “我们的敌人是北狄,我们只需要边境堪舆图就好了。”曹成略带疑问地说道。

    “你不懂,当今的朝局让人堪忧啊!唉!其实有时候我觉得北狄并不可怕,因为北狄这个大敌毕竟是在明面上的。最可怕的敌人是在暗处,你可能就在你的身边你却没有丝毫感知。父亲为什么那么容易就被卸掉了兵权?从根本上说,父亲在明,朝中反对父亲的人在暗。父亲能够挡得住北狄的真刀真枪,却挡不住身后的冷箭啊!”林瑾回答道。

    “天下十三州,与宁州接壤的有同州,莱州和幽州,这三州都有宁州作为战略屏障,若要巩固宁州,必须得到这三州的支持。除此之外,帝都作为十三州之首自不必说,吴州乃天下粮仓,得到吴州就得到了半个天下。吴州和莱州扼守我朝东部和东南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州位于中原核心,四通八达,乃四战之地,南北东西通衢之要道。西北二州,朔州、凉州,盛产骏马,民风朴素,豪杰辈出。西南蜀州那是天府之国,丝织布匹畅销海内外。最后就是南部的楚州和越州,镇抚百越,南和诸戎,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最后就是独立出去的云诏国,原本是我朝的云州,至今也没有能够收回来。”林瑾感慨地说:“宁州,同州,幽州,莱州,中州,吴州,楚州,越州,蜀州,云州,朔州,凉州还有帝都,我能够预感到,很快会有一场席卷十三州的风暴,这场风暴首先就从我们宁州开始。”

    自从林瑾成为了东北军的三军统帅,他的笑容就变得越来越少了。身边的将领都以为林瑾是忧心战事所以不苟言笑,但只有真正了解他的才知道他究竟在担心什么。这场战役若输了,林瑾肯定是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但若是赢了呢?林瑾要受到中央的追究,搞不好就是以下犯上,甚至被扣上聚众谋反,拥兵自立的罪名,多少还会牵连到自己的父亲。这还不算最糟糕的:新皇年仅九岁,太后垂帘,主少国疑,权力保持在外戚手中,整个国家都被拖进了一个泥沼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烦心,这让林瑾的脸上再也看不到灿烂的笑容。

    大夏王朝历昌明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清晨,林瑾得报:二十万北狄大军已经通过燕山,浩浩荡荡地向平岭关和宁远城杀来。

    “敌军来得好快,按照预计,粮草军械最快都还要一天才能送达,我们真的能够熬得过吗?”曹成不无担心的看着远处的燕山山脉,此时的燕山已经布满了明晃晃的刀枪。

    “他们直奔平岭关去了。”林瑾望着东面,摇头叹息着:“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守得住”。

    “我们的军械只能够支撑敌人一轮的攻击,估计日落前平岭关就破了。”曹成说道。

    “平岭关若失,我们就要做好放弃宁远的准备了。”林瑾的脸上布满了愁云,他已经无计可施。

    “放弃宁远,这……”

    众将经营宁远多年,说要放弃宁远,他们还是觉得太过可惜。

    林瑾说:“我已经命将士将宁远至宁州沿线的民众全部迁往宁州,这样我们还可以少些损失。”

    “果真如此凶险吗?”曹成问道。

    “平岭关失守后,我想他们一定会发现,我军的粮草短缺,军械不足。他们一定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合围宁远,两天之内,不仅城池会丢,我们的东北军就彻底覆灭了。众位可以想一下,凭借着宁州不足万的守军和稀松的武备,我想只用一天,宁州全境都落于敌手了。”林瑾回答道。

    “而宁州失守,周围的州县来不及反应,等朝廷真的集结大军相抗,半个天下都丢了。”林瑾又说,“我不喜欢这种胜负不能把握在手中的感觉,但事到临头,我作为三军统帅,必须最大程度的保存我军军力。”

    平岭关下,二十万北狄军已经摆好了阵势。

    “将军,我们应该怎么办?”城上的守将看到连绵不绝的军营,感觉到瑟瑟发抖。

    “将士们,我们只有两万的兵马,对战敌军二十万人。我们的军备只能支撑敌军一轮的进攻,而且,宁远不会给我们派来一兵一卒。平岭关若失,宁远不可久守,我宁州有倾覆之危。国家的命运掌握在我们的手上,我们只要多坚守一个时辰,就能为林少帅多争取一点时间,就能为身后的亲人争取一线生机。我们只要尽可能拖住敌军,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王权将军发表着战前动员。

    平岭城中,所有的士兵都在注视着这位将军,在此之前,身后是空荡荡的空地。在此之前,王权已经号召士兵们将平岭关的一砖一瓦全部拆下来用于防守城关,所有的树木都被砍伐制成滚木,平岭关已经被榨干最后一滴血。

    平岭关外,北狄军营主帐。

    “孩儿认为,我北狄铁骑野战无敌,应当把敌军引出来聚而歼之,然后再夺取城池。”慕容府三皇子慕容明自信地说道。

    “我反对,女儿认为应该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平岭关,然后立刻挥师攻取宁远。”慕容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慕容雪很郁闷,她昨天晚上提议奇袭宁远,被慕容宇否决了。今天清晨,她提议大军围攻宁远,放弃平岭关,又被慕容宇否决了。慕容宇狡诈如狐且生性谨慎,这固然不会速败,但会贻误战机。

    “派人在关外邀战,把敌人引出来。”慕容宇做出了决定。他们北狄铁骑野战无敌,但攻城实非他们所长,况且平岭关城墙耸立,强攻伤亡太大了。

    “父亲,平岭关虽然易守难攻,但城中的守备力量已经相当薄弱了,我们邀战他们也不会战,反而白白地为他们争取了时间。”慕容雪恳切地说。

    据后世史书《北史·雪公主本纪》记载:“雪公主奋起而高喝曰:‘今战机利吾而不利于敌,时态利敌而不利于吾,此时不攻,悔之晚矣,当率起三军以竞时。’王弗听。出,雪公主召众人,曰:‘吾军多骁勇敢战之士,敢随吾破城?’众将皆响应。”

    慕容雪愤然离开营帐。过了不久,帐外就响起一片喧哗骚动之声,等到慕容宇回过神来的时候,慕容雪已经动员完毕,率军直扑平岭关。

    “族中勇士们,我是慕容族慕容雪,眼前的城池看似高耸,实际上不过就是纸糊的灯笼——一捅就破。我要你们不惜一切代价,进攻!进攻!直到拿下城池。”慕容雪激昂地说道,“两千人为攻城士兵,其后两千人为督战士兵。攻城士兵后退,督战士兵立斩之,攻城士兵若亡,督战士兵再上。给我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平岭关。”

    “破城!破城!破城!”士兵们齐声高喊。

    城上,王权站在城道上,入眼是一个霜白的旗帜,上面赫然写着大大的“雪”字。在战旗旁边,一个白袍白甲的女将军指挥着手下的士兵,而她手底下的士兵受到了她的鼓动后,爆发出强烈的战意。

    王权感叹道:“北狄慕容雪,名不虚传,她必然会是我军日后的大敌。”

    七月二十三日巳时,著名的宁远——平岭关大战拉开序幕,第一战就是著名的平岭关保卫战。对战双方分别是:北狄名将慕容雪和宁远军副帅王权王公衡。这场战役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