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金戈铁马从军行 » 第7章 粮草赶至

第7章 粮草赶至

    平岭关,两军陷入了血战。

    慕容雪召集士兵一次次对城墙发动进攻,而她也没有料错,城中的军备确实已经消耗殆尽,只是凭借着城墙的高耸和城中的砖瓦才能撑下去。

    “坚持住,坚持住,把他们打下去。”王权在城道上一遍遍的高喊,“给我砸,狠狠地招呼。”

    每当某一个防区要崩溃的时候,王权都能及时地出现,指挥军队将漏洞补上。慕容雪的几次冲锋都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宁远城内。

    “报!”传令兵飞奔到林瑾的面前。

    “前方战局如何?”林瑾面无表情地说。

    “前方正在激战,敌方攻势猛烈,王权将军拼力死守,目前双方正在苦战,不分胜负。”传令兵将军情汇报给了林瑾。

    “对方统兵将领是谁?”林瑾问道。

    “北狄慕容雪。”传令兵回答。

    “是她?”林瑾全身微微颤抖了一下。以林瑾对慕容雪的预估,王权恐怕凶多吉少。

    “如果我是慕容雪,在知道我方虚实之时,一定会出兵奇袭宁远城的,就算不冒这个险,也应该弃平岭关不顾,大军立刻包围宁远城。”林瑾平静地说,“我们应该庆幸,慕容雪固然强大,但她现在并没有成长起来,否则我等死无葬身之地。”

    林瑾继续说:“曹叔,昨日一战我们动用了五千人马。现在,我把剩余的两万士兵全交给你,你带着城中所有的粮草军械,出兵策应平岭关。”

    曹成说:“那宁远城……”

    林瑾说:“平岭关不失,宁远城不会丢,平岭关一失,宁远城大势已去。剩余的粮草军械只够你进行一轮冲锋,一轮冲锋过后不可恋战,撤回宁远城,我会在宁远城内等你回来。”

    曹成说:“领命。”

    林瑾又说:“徐叔,李叔,你们带着老弱病残,行动力迟缓的将士先行撤往宁州,到了宁州之后,迅速抢修城墙检查军备。”

    徐远,李华二位将军有些为难,最后徐远还是徐远上前一步说:“少公子您先撤吧,末将留下断后,定然把曹将军和两万兵马完完整整带回来。”

    林瑾说道:“这种时候,我在不在场直接影响的是军队的士气,不必多说了,依令行事。想来若是由我亲自断后,慕容宇必不敢追。”

    徐远、李华二将不再推辞,领命而去。

    部署完毕,林瑾所在的宁远城成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空城,整座城只剩下了他和几百卫队。望着前面的平岭关和燕山,望着身后的宁州城,林瑾吟诵着他的《平北》诗:

    “千骑狂沙征漠北,关山踏碎放歌行。”

    “长戈吹雪天涯路,铁马飞尘细柳营。”

    “近塞英灵频化骨,远家亲友倍思卿。”

    “他年衣锦还乡日,换取功成万载名。”

    吟罢,林瑾感叹道:“好山好景好战场,千古江山如诗如画,让人陶醉啊。”

    林瑾的卫队在林瑾旁边默默守护着,他们已然知道:最后的关头已经来临。此一战林瑾已经竭尽全力,他已经无计可施了。

    七月二十三日酉时,平岭关下。

    “已经攻打了四个时辰,没有想到平岭关还没有拿下来。眼看天色将晚,我军进攻的势头已经衰减了不少。”慕容雪已经在城下站了四个时辰了,连续发动了好几轮的攻击。在她看来,平岭关最多抵挡她两轮的进攻就应该失手了,但她没有想到的是,平岭关守军如此顽强,凭借着砖瓦木头和零零星星的几支箭,硬是死撑了四个时辰。

    平岭关内。

    “顶住,顶住,都给我顶住。敌军和我军现在都已经疲惫不堪,此时哪一方能够鼓足气势,哪一方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宁州的军队是铁打的部队,不是孬种。”

    和慕容雪一样,王权也在城道上坚持了四个时辰,他们的弓箭早就在第一个时辰就射完了,现在连砖瓦都所剩无几。

    “把被子涂上油,点上火,给他们来个大菜。”

    当城中一切可用的防守战具消耗殆尽时,王权想到了一个办法:火攻。将易燃物品涂满焦油,阻断慕容雪的攻势。

    “看来他们确实已经油尽灯枯了。”慕容雪身边的一个将领说道,“连棉被都用上了,估计平岭城中连一砖一瓦都没有了。”

    “敌军缺粮少箭,我们还打得这么艰难,作为将军,应该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领兵能力。”慕容雪严肃地说道。她已经有些后悔了,为什么不直扑宁远城而要碰平岭关这个钉子?让林瑾多了四个小时的喘息时间,战局会怎么样还说不准呢!

    “报告雪公主,曹成领兵偷袭我军大营。”一名士兵对着慕容雪敬了一个军礼。

    “大营如何?”慕容雪问道。

    “大营暂时能抵御住,族长让您立刻撤兵。”这名士兵又说道。

    “撤,你好好看看,不用半个时辰,我就能拿下平岭关,此时撤退那就真是坐失良机了。”慕容雪急不可耐地说道。

    “族长怕您有所闪失,请您回去。”这名士兵恭敬地说道。

    “我若是不呢?”慕容雪愤怒地看着这名士兵。

    “那就只好得罪了,雪公主。”这名士兵拿出族长令,说道:“奉族长之令,撤出平岭关。公主若不撤,你们就把公主架回去。”

    慕容雪不甘地回头看了一眼摇摇欲坠的平岭关,贝齿紧咬着红尘,对她的部下说道:“撤退!”

    回程的路途上,心细的士兵发现,慕容雪的嘴角渗出了血丝,眼眶中存留着一抹晶莹。

    七月二十三日晚,宁远城。

    “报,徐、李二位将军遇到了刘恒的运粮队,现运量小队已到宁远南关城下。”一名士兵说道。

    “好!太好了!终于可以反击了。”林瑾面无表情的脸上绽开了笑容,显然,他等这个消息等了太久了。原以为交涉和路途耽搁,刘恒至少要二十四日才能到达,没有到刘恒动作如此之快,比预计的还早了一天。

    不久后,林瑾见到了刘恒。

    “粮食和军械我都运来了,这次运来的量足够让您的五万大军支用十五日。之后粮食和军械还会不断地从宁州发往宁远。除此之外,宁州刺史还像周围的幽州,莱州,同州发出增援令,其他三州的增援不日就能赶到。”刘恒向林瑾报告说。

    “好,好啊!”林瑾笑着说道。

    正当此时,曹成率领两万兵马回营。此次曹成出兵偷袭敌营,斩获颇丰,若不是军械吃紧,曹成还能继续扩大战果。

    “好消息,我军的粮草已经到了。”林瑾对曹成说,“将军辛苦了,没伤着吧?”

    “少公子放心,我无碍。我军粮草军械齐备,可以和他们大战一场了。”曹成兴奋地说。

    此时,徐远、李华二位将军也进入军帐中,林瑾对着他们说:“二位将军,加上运量的部队,宁远城有不下于三万兵马,但想要打败敌军仍然不太可能。刚才曹将军亲自率军冲击了北狄军军营,此时北狄必认为我军粮草军械殆尽,此刻他们的防备一定比之前还要松懈。三位叔叔,我想集结宁远城全部兵马,由我亲自带领对敌营发起冲锋。”

    “那宁远城由谁来坚守?”旁边的刘恒插话道。

    “由你一人坚守宁远城,其余的人随我出击,同时放出消息,父帅已经率领三州的援军和大批粮草军械赶至宁远城,不日将与狄虏决战。北狄二十万大军出征,劳师无功,必然退走。”林瑾说道。

    “依少将军所言。”在座的几位回答道。

    七月二十三日夜,北狄军营。

    “小雪回来了,快请坐。”慕容宇亲自出迎。

    “父王,连夜召女儿回来,可出了什么事?”慕容雪强压着怒气问道。

    “刚才宁远曹成率兵前来偷袭,本来情势比较严峻,可他在发动一轮攻击后就退走了。看来你说得没错,宁远已难以久持了。”慕容宇兴奋地说。

    “所以呢?”慕容雪脸上没有丝毫的兴奋。

    “立即率所有兵马,集合起来攻打宁远。”慕容宇立即命令道。

    “晚了,如果您是林瑾,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还会坐守孤城吗?”慕容雪说道,“坐失良机。如果我们直接偷袭宁远城,我相信不出一天时间就可以把城池拿下。但现在去,估计只剩下一座空城,我们啥也得不到。”

    “是我坐失良机,是我的错。现在我们是否应该立即挺进宁远?”慕容宇询问道。

    “父王,我军还有多少日的粮草?”慕容雪询问道,“以目前所剩的粮草能否支持继续作战?”

    “我军只剩下五日之粮,二十万大军每日的消耗简直是天文数字。”慕容宇说道。

    “那我建议父王立即撤兵。”慕容雪说道。

    “为何?”慕容宇对慕容雪的建议有些不满。

    “如果刚才能够一鼓作气拿下平岭关,我军还可以以平岭关和宁远城为据点攻占宁州。而如今宁远已成空城,平岭关也已经得到喘息之机,我们仅有五日之粮,再耗下去我们会有断粮的风险。”慕容雪回答道。

    “不用多说了,我意已决,出兵宁远城。”慕容宇坚决地说道。

    “父亲,如果您一意孤行,万一宁远军得到了支援,我二十万大军危矣。”慕容雪劝道。

    “不必再劝了,小雪。”慕容宇坚定地说。

    “好吧,父亲,如果您一意孤行,那么就让我提兵三万驻守燕山道口吧。”慕容雪无奈地说。

    “明儿,着你和小雪一起把守燕山道口,一定要记住,万事都要听你妹妹的安排。”慕容宇顿了下,说,“慕容雪接令,着你驻守燕山道口,这是三万兵马的调兵令,你去点兵吧。”

    慕容雪走出了帐外,神情惆怅。她已经预感到了危险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