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金戈铁马从军行 » 第63章 各方局势(番外篇)

第63章 各方局势(番外篇)

    慕容雪走后,林瑾没有着急离开。他就这么坐在云月亭中,欣赏着这无边好景,端着茶杯品茶。

    夏文静还沉浸在慕容雪离开时的不舍之中,久久没有缓过来。林瑾也并未打扰,双方就这么沉默着,谁也没有率先开口说话。

    时间马上就要到午时了,太阳已经高高挂起,阳光已经完全接管了这片天地,不留下任何一个黑暗的角落。秋季虽然已经有了些凉,但还保留了些许夏季的暑气,倒也不会显得冷。

    许久后,夏文静的悲伤才缓过来了一点,但她还是没说话,只是静静看着林瑾。她很奇怪,林瑾为什么还不下山,毕竟已经快到饭点了。

    感受到夏文静的目光,林瑾转过头看向她,笑着说道:“我今天所有的时间都是留给你的,本来就想着等你从慕容族回来,就带你好好逛逛。这云月亭风景也还不错,倒是看风景的好地方。”

    听了他的话,夏文静没有感到丝毫的放松,反而有些愧疚。为了自己的这些事,林瑾和慕容雪跑前跑后,这让夏文静很是过意不去。

    林瑾品了一口茶,说道:“你也不必愧疚,反正也是闲来无事,招待你倒是无妨。也幸好近半年来都没什么战事,不然还真的顾不上你。”

    夏文静笑了笑,她觉得一直这样也挺好。她本人不喜欢战争,像现在宁州和朝廷之间维持相对的和平,这倒也还不错。

    林瑾看出了她心中所想,叹了一口气道:“其实,半年来我们和朝廷也有局部的冲突,不过都是几百人规模的试探,也没有大的伤亡。不过,最近我发现,朝廷竟然没有再试探,很有可能要有大动作了。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我本不该接你回来的,但慕容族那边的情况我也已经知道了,慕容雪也是焦头烂额,怕也是顾不上你。所以趁着现在还有点空闲,带你好好走一圈也行。”

    慕容族目前也正是权力交替的关键时刻,这种时刻慕容族的政局是很不稳定的。慕容雪把夏文静送到宁州,也是不想让夏文静掺合进来,这样她也能一心一意处理慕容族内部的变故。

    林瑾虽然也需要应付朝廷那边的压力,但他很显然也是有所准备,倒也不至于太过惧怕。而林瑾也想好了后招,若是自己真的抵挡不住,而慕容族又陷入到乱局之中,那么就让夏文静投奔陆云岚。

    今天,他准备好好陪一下夏文静;明天之后,他就要加紧备战了。

    这半年来,北狄慕容族经历了一场大的动荡,但大夏王朝各个地区却过得异常平静。除了偶尔会跟宁州摩擦一下,整体上来说没有什么战事。

    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宁州。宁州倒是没什么可说的,在林瑾的治下,宁州每一天都可谓日新月异。不过,林瑾并没有多加干预宁州的发展,而是遵循着一种“无为而治”的原则。定下了一个发展大纲,那么没有出现大的变故,林瑾就不会轻易改变。

    近半年来,宁州人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也显著提高,而这最直观地体现在物资储备上。林瑾颁布了屯田令,(见第16章宁州局势)又与慕容雪开通了互市,物资储备比起半年前有了很大的增长。从前,宁远军的军需都是统一调配的,牢牢把军需物资控制在自己的手上,而现在的宁州则不需要维持大夏王朝从前的惯例,反而摸索出了一条最适合宁州的路。

    而在军队数量上,林瑾的宁州已经扩军到20万人,主要分为六大军团、预备营和地方留守部队。六大营还是保持从前的12万人,并没有继续扩招。对于林瑾而言,拼军队数量永远不可能拼过北狄和大夏王朝,所以他看中的是军队的战斗力。军队素质很高高,即使战局不利,有时候也能力挽狂澜;反之,军队的素质很低,碰到不利的战局,不是跑就是降,反而会降低士气,起到反效果。

    所以,林瑾将新招募的军队全部安排在了预备营。预备营承担了主要的军屯任务,训练任务相对来说轻了一些。但若是有人认为预备营就是弱旅,那真的是大错特错。宁州军之所以闻名于天下,并不是因为他们战力强,而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素质过硬,意志很顽强。这就是林瑾的培养模式,他可以允许士兵素质弱一点,但不能允许士兵出现心理上的问题。所以,论战力,宁州军不如飞雪近卫营,也不如蜀州的三大王牌军,但在实际的作战中,宁州军总是以顽强的意志力超水平发挥,即使是梁道衡也不愿意正面与宁州的铁军交战。

    可以说,宁州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军队,政权得到了相当程度上的稳固。这也引来帝都杨太后的忌惮。不过,杨太后也明白,北狄始终未和林瑾反目,没有他们掣肘,林瑾能发挥出全部实力,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北狄甚至愿意出兵援救林瑾。所以,杨太后一面在备战,一面也在等着消息,他等着一个交战的契机。

    这半年来,大夏王朝的政局也可以用混乱来形容。杨太后将那些顽固的老臣全部换了下去,而新晋的这些人才,要么是杨太后的人,要么是阿谀奉承之辈,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这一点,杨太后自然是知道的,但是,她觉得听话却没有才能比有才能却不听话要好得多。杨太后走出的第一步就是控制大夏王朝的局面,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局面,她都想要完全掌握在她自己手上。所以她任人唯亲,就是为了迅速巩固她的统治,巩固了统治之后,她才考虑慢慢将一些有能力的人提拔上来。虽然大夏王朝的政局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她认为局面还是在她的掌控之下的,这是政权巩固必要的阵痛。只不过,后面的局势发展真没按照她的剧本走。

    吴州的陆云岚自从夏文静“出嫁”之后,他就没什么动作了,每天就是练兵。当然陆云岚也不愧是一代名将,仅仅半年,吴州的战斗力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海军的实力。在后来,吴州海军冠绝天下,尤其是陆云岚手下的“海鲨”部队,更是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王牌军队,和宁州第一军团、飞雪近卫营、蜀州三大王牌齐名。“海鲨”部队,就是陆云岚这半年建立起来的一支王牌。

    有关陆云岚的事情,后面会有专章论及,这里就略而不表。

    而这半年来,基本上每个地方都很平静,只有一个地方例外,那就是蜀州。自从梁道衡成为蜀州监军,并且实际上掌握了蜀州的军权,蜀州的军队就迎来了一次大的发展。梁道衡这里的动作,当然瞒不住蜀州刺史和蜀州监察使,不过,梁道衡在明面上可是太后的人,他们也不敢说什么。他们当然知道蜀州总督已经被梁道衡架空了,但他们只当是太后的意思。不过,梁道衡也知道,蜀州刺史和蜀州监察使是一个大麻烦,所以他也花了很大的功夫打点关系,也博得了二人的好感。之后,梁道衡有什么动作,他们基本上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蜀州就在这样一种形态下发展起来。

    这半年来,梁道衡虽然在蜀州,但天下局势他也没少关心。不论是夏文静出嫁,还是慕容族的变故,梁道衡都掌握了很完整的情报。他并不想困在蜀州,他是要放眼整个天下,所以,他不能够仅仅将视线放在蜀州一地的事务上,而是要通览全局。

    不过,说句实话,由于梁道衡处理得当,整个蜀州众人基本上已经认可了他的地位,在蜀州内部他的位置还是很稳定的。但是,唯一让他心烦意乱的就是云诏不停的骚扰。

    去年年底,也就是昌明二十五年年底,云诏和蜀州发生了一场大战,而结果就是云诏各族被迫签订盟约,蜀州军从云都撤军。在签订盟约的时候,梁道衡将汾阳给拿走了,将这块地划分到蜀州的管辖之下。这个做法,目的就是在云诏境内撬开一个洞,这样才能更好地渗透进去。

    梁道衡还是很重视汾阳的,在他的暗示下,蜀州刺史将汾阳打理得非常好,甚至超过了当时云诏的都城云都。最后,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了汾阳,反过来又促进了汾阳的发展。

    一开始,云诏的各族还真的没太顾得上蜀州的这些小动作,这些部族最关心的,当然是云都的归属问题。云诏建国时,以云家和孟家势力最为庞大,后来云家居上,孟家一直是老二。但是,蜀州军攻入云都,云家的势力受到重创,孟家趁势崛起,成为云诏第一大部族。不得不说,孟家的底蕴还是很足的,这才能获得云都的归属权。这其中自然也爆发了好几场大战,甚至几个部族联合对付孟家,只不过结果也是显而易见,孟家取得了完胜。

    征东元年五月五日,经过四个多月的征战,云都最终掌握在孟家的手中,而云家因为孟家的得势,他们不得不将自己的势力隐藏起来。云诏的部族争斗结束后,孟家才发现,在他们争斗的时候,蜀州的势力不知不觉已经渗透进来了,而且是蒸蒸日上。

    孟家自然不肯罢休,所以他决定找梁道衡“谈一谈”。

    征东元年五月二十五日,孟家族长亲自到汾阳拜会梁道衡,当然随行的还有他的大军。兵临城下,不妥协就打,这就是孟家的态度。而在另一边,梁道衡在得知孟家得势之后,他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所以早就布置好了一切,所以对孟家这种行为,梁道衡很是轻蔑和不屑。他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就怕孟家不来。

    孟家的族长还没来得及谈,埋伏在四周的蜀州军一哄而上,直接将孟家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其实,云诏的军队战力还是很强的,单对单的情况下,蜀州军根本不是云诏士兵的对手。可是,孟家的军队惊异的发现,蜀州的军中出现了不少熟面孔——云诏本地人。

    其实梁道衡不仅仅抓汾阳的建设,同时又招了一批云诏当地人补充自己的军队。在他看来,云诏本地人,擅长复杂地形的作战,能够很有效地补充蜀州军的劣势。而经过梁道衡的培训,他们也能够充实自己的战斗技巧,在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是梁道衡第一次将云诏部族兵投入到战场上,而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些云诏部族兵很多都是其他部族的人,和孟家早就有矛盾,这次看到仇人自然是分外眼红。而且,经过梁道衡调教的不对,其战力也远远不是未经调教的孟家军队可以比的。正是这一支奇兵,将过来“谈判”的孟家军队摧毁。梁道衡也不愧是操控战场的名将,看到事情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他果断下令:云诏部族兵主攻,蜀州军打配合,围歼孟家军队。

    这次的战果是很丰富的:孟家两万过来“谈判”的军队全部沦为亡魂,孟家族长的首级被挂在汾阳城上示众。而在这一战中,云诏部族兵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梁道衡也不吝啬,论功行赏,将云诏部族兵提到了全军主力的位置,并且给他们“玄字营”的称号,而“玄字营”就是让天下人闻风丧胆的蜀州三大王牌的其中之一。

    当然,梁道衡这一次也算和云都方面结下了死仇。所以,一连四个月,梁道衡的蜀州军大大小小打了过百场战役。本来战役一般都是按“月”来计算的,一般的战役都会持续至少一个月以上,但现在梁道衡已经习惯将“天”作为战役的计量标准,甚至还会精确到某一个时辰。当然,梁道衡并不排斥这样的战役,在他看来,这些小战役成本少,收益却很可观,非常有利于培养实战经验。他将这些大大小小的战役作为士兵的实战演练,每天都换不同的军队上去历练。几个月下来,蜀州军的战力已经是翻倍的增长。

    而另一边,经过梁道衡的努力,云诏的民众对他们这些中原人也并没有那么排斥了。在云诏民众的视角中,汾阳就是天堂,他们既能够遵循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又能够获得先进知识和技术;而在梁道衡的视角中,把汾阳治理好,让更多的人认同蜀州军,也能够更好地培养云诏的民众,充实军队的同时提升整体战力。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而这种局面却不是孟家想要看到的。

    一方面是仇恨,一方面是威胁,终于,他们坐不住了。就在征东元年得九月,蜀州军和云诏孟家爆发了一场决定性的战役,这场战役也标志着作为一大军阀的梁道衡正式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