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地球消失之后 » 第6章 陨落点,冰车行

第6章 陨落点,冰车行

    远比之前更加详尽的共工星模型悬浮在西门戎和阑珊面前,稍远处是沿着轨道缓缓旋转的相柳星。一红一绿两个光点固定在共工星模型的表面,红点表示4号救生舱迫降的位置,绿点表示“不周之山”号陨落的位置。

    “距离大约800公里。”西门戎稍微估测了一下,“相当的远。”

    “确切的说是802.34公里。”阑珊让模型显示出标尺和地形,“中尉,这就是我说的意外情况。”

    对于足以维持流体静力学平衡,或者说通过重力让自己变成球形的天体来说,其山峦高度的上限往往和重力加速度呈负相关。这是一个很符合直觉的推论——陡峭的高山是名副其实的“压力山大”,超过一定高度就会让底层岩石不堪重负,导致崩坍和沉降,从而无形中限定了山峰的高度。地球最高的山峰不足九公里,火星最高的山峰足有二十多公里,至于那些重力更低的卫星、矮行星上,超过五十公里的山峰并不罕见。

    “共工星最高峰,以神话传说中的共工出生地邾娄命名。邾娄峰高51.47公里,略呈圆锥形,根据地形地貌推断,它应该是一座已经熄灭十亿年以上的冰火山,是共工星最后一次造山运动的产物……”

    以上是阑珊从数据库中调出来的资料,现在已经显得有些版本老旧。她以极快的速度加上“共工星地质活动和‘经典冰壳模型’推演的结果差异较大,活动强度超过预期,因此邾娄峰大概率并没有完全熄灭,在较近的地质年代甚至可能是一座活火山”之后,对西门戎说出她的意料之外,“‘不周之山’号的陨落点位于邾娄峰的山腰部位,高程约25.71公里,根据我的计算,这种情况自然发生的可能性低于0.07%。”

    “一艘已经失去动力的飞船,其陨落地点应该存在较大的随机性吧?你现在是否能调出‘不周之山’后最后的航行日志,我想在你操纵4号救生舱离开‘本体’之前,应该有数据传输。”

    “很抱歉,并没有。我无法判断当初发生了什么,或许是数据丢失或损坏,或许是‘不周之山’上的那个我主动放弃了数据传输。我拥有从地球到共工星的航行日志,但对‘不周之山’号解体、陨落这一时段,只有模糊的推测……”

    阑珊一个仪式化的手势之后,“不周之山”号的最后航程(推测版)以立体动画的模式显现出来。“我之前无法确定‘不周之山’号上的那个我在最后时分是否还有对飞船动力系统的绝对控制权,但现在我有90%以上的把握确定,她是有的,她甚至为飞船的最终陨落点努力修正过,只不过修正的方向有些奇怪。”

    几幅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显现在西门戎面前,典型的特征让他迅速做出了判断:“烧蚀痕?”

    阑珊点了点头,随后“不周之山”号最后航程的动画分裂为了两个——左侧是沿着共工星的低轨道滑行了很久,最终降落在一片托林含量较低的雪原之上;右侧是疯狂消耗燃料以至于在共工星表面留下了烧蚀痕,然后非常精准地一头撞在邾娄峰上。

    “小丫头,你怎么称呼‘不周之山’号主控电脑里的那个你?”

    “应该是姐姐吧。”

    “那你认为你姐姐会自杀么?”

    “……”

    “或者这么说,你认为你姐姐会在什么情况下才选择这种吃力不讨好,直接导致自身和船员一起毁灭的举动?”

    “应该更高权限的命令,或者是为了更大的利益,这种命令高到她无力反抗,或者利益大到她足以放弃其他一切都一切的地步,但是我真的……想不出来……谁会下达这样的命令……怎么会有这样的利益……”

    “很快我们就要开始对’不周之山’号残留物资的收集工作,但我不建议从飞船主体残骸开始。”西门戎示意阑珊追踪从飞船主体上掉落下来的碎片位置,幽蓝色的小点逐一显现,覆盖了邾娄峰及周边很大的一片区域。“就算我们收集并‘消化’了绝大多数碎片,也要对‘不周之山’号主体残骸的回收工作保持高度的戒备和警惕,尤其是你姐姐残留的储存设备,你千万不可以直接读取。”

    “遵命,中尉,但我不认为有什么计算机病毒能够侵染我。”

    “如果你的姐姐真的疯了,或许那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计算机病毒,而是某些我们尚未考虑到的存在,我不希望你因此沦陷,听话,我的小丫头。”

    34个地球日之后。

    在许多个周期的升降之后,相柳星的“眼睛”再一次凝视着这里,尽管来自内太阳系温热之地的人造物已经给这寒冷冰原的一角造成太多改变,但这一次……要玩大的了。

    一扇舱门缓缓地打开,舱体周围极为稀薄的气体并没有把声音传播的太远。但仅仅数秒之后,一阵持续不断地复杂振动在冰原上荡漾开来,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一组12辆的车队从舱门鱼贯而出,在共工星较低的重力作用下,车队的动作不显得沉重,反倒有些飘忽。更引人注意的是这些车的材质,通体透明,冰莹翠亮,可以看到里边的机械结构,就仿佛地球冬日里的冰雕一样。

    “把《兵车行》改一个字就成了‘冰车行’,中尉,你提议用水冰作为运输车辆的主要结构材料,确实是个好主意的说。”

    “那是当然,我的小丫头。这玩意儿可是一氧化二氢、氢氧酸、苛性氢、脱碳甲醛、Dihydrogenmonoxide,俗称DHMO……”西门戎说完一大堆某物质的恶搞别名,神色从嬉笑转入严肃,“毕竟水冰是我们目前无限量供应的‘高强度、高熔点’物质了。”

    在旧地球历时期有一部描写吞食者攻击地球掠夺水和有机物的小说,虽然写的很有意思,但细细推来从地球抢水却大可不必。地球并不是太阳系含水量最高的星球,宇宙中氢和氧的丰度都很高,H2O是非常常见的分子,极大量的水以固体的形态储存在那些冰质星球上。

    由于水分子形成氢键的能力很强,水的熔沸点远比和它分子量差不多的其他物质要高,在温热的内太阳系这意味着相对较宽的宜居带,在寒冷的外太阳系,水的物理性质让它成为冰质星球外壳构造的定海神针。

    作为平均温度在零下二百四十度以下,零下二百五十多度也是稀松平常的远日矮行星,共工星元素构成地球有本质的不同。构成地球外壳的“四大金刚”,也就是含量最多的四种造岩元素氧硅铝铁,在这里只有氧相对丰富,其他三种主要来自冰壳表面沉积的宇宙尘埃,含量和产量十分可怜。

    因此用水冰制造运输车辆的大部分结构,只有一些关键部件采用珍贵的重元素,是现在“爆兵”(或许应该算“刨冰”)最佳选择。第一批12辆只是开始,然后还有更多、更多,这些冰车配备的探测单元比较简陋,但和人造卫星结合完全足够“探路”和“挖矿”,除了针对那些飞船碎片之外,那些由于机缘巧合掉落在共工星表面的陨石、陨铁,也是不错的“猎物”。

    “狩猎开始,猜猜我们能发现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