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地球消失之后 » 第36章 宏细胞技术

第36章 宏细胞技术

    海卫系统又运行了一段时间,卫星们如同走马灯一般起起落落,邾娄星这边又有了新的动向。

    由于极低的重力,从小小世界崩出一块大一些的碎片送往尼普顿空间站在工程上并没有多大难度,然而若是考虑到长远的后果,必须经过精确的计算,以满足三个要求——

    第一,这块较大碎片的脱离不能对邾娄星未来的航向造成显著的影响,否则小小世界到时候没去比邻星,而是不知道飞到哪片虚空去了,一切都要玩完。

    第二,这块碎片上可以有轻元素,可以有重元素,但不能够有特别稀缺的元素,尤其是铀、钚这样的核燃料,那是一丁点儿都不舍得送出邾娄星。

    第三,也是最有技巧的一点,较大碎片的路线和之前的大冰坨子不同,它不是简单地撞向尼普顿空间站,而是在一定距离上掠过,在掠过之前,还有一个小型探测器与较大碎片分离,它将以稍远的距离环绕空间站旋转。

    为了同时满足以上三点,西门戎和阑珊颇费了一番功夫,而在那块略成八面体形,重约13000吨的碎片终于离开小小世界,尼普顿空间站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一块比不久前“吃”掉的“大冰坨子”小一号的冰质团块从尼普顿空间站内脱离出来,沿着一条显然是预先计算好的轨道落向了海王星。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很显然是经常这么做了。

    “吃好拉好,说明肠道通畅。”西门戎看着画风越来越不正常的尼普顿空间站,吐槽过后转入正题,“我的小丫头,你觉得尼普顿空间站之前的一系列行为像什么?”

    “有点胞吞和胞吐的意思……等等!我好像想起什么来了!”

    阑珊迅速查找了数据库,脱胎于人工智能的她,对这种事情特别熟络:“资料不全……但还是找到了一点点痕迹——联合理事会曾经有过将‘宏细胞技术’用于太空开发的讨论,看一下吧。”

    西门戎迅速查阅了资料:“宏细胞技术……这些科研工作者真会起名字,当然我理解他们,因为这个技术的思路很老,这明明就是冯诺依曼机啊……”

    冯诺依曼机这个词有两个相关联的概念,一是冯诺依曼设计的计算机,二是冯诺依曼设想的一种可以无限自我复制的机器。

    概念上的冯诺依曼机,具备很多和生物相似的特征,例如开(吸)采(收)矿(营)物(养)和组(分)装(裂)副(繁)本(殖)。理论上说冯诺依曼机只要开动起来,就会一直运行所有可以开采的资源都耗尽为止。

    这是一种很可怕的属性,甚至有人认为只要冯诺依曼机发明出来,世界就必然被它们所吞噬。还有人反过来说既然世界还没有被冯诺依曼机吞噬,说明人类就是宇宙中最先进的文明,毕竟没有什么外星人在人类之前造出冯诺依曼机。

    在联合理事会公开的科技史上,冯诺依曼机概念上十分强大,但实际制造中步履维艰。因为现实中的复制并不是数据上的复制,它是有公差,有精度的。

    从理论上说一台冯诺依曼机复制体的精度不能高于它的原体,而复制体的复制体的精度不能高于复制体,这是一个逐步劣化的下降曲线,早晚到某一代复制体的精度就会降低到无法进行的地步,复制过程就此终止。

    “所以说宏细胞技术号称是解决了冯诺依曼机不断劣化的死结,因此颇具实用意义?”西门戎盯着那简短的报道看,仔细看,看了老半天,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原来写的都是“要钱”!

    或许军方对这个技术感兴趣,因此投钱建立了尼普顿空间站用于研究不会劣化的冯诺依曼机?

    或许是另外一种情况,尼普顿空间站的建立本身就是针对宏细胞技术的一场宏大实验?

    “越来越有意思了。”西门戎一边关注着较大碎片的动向和尼普顿空间站的反应,一边以疯狂地力度强化小小世界的军备。

    激光武器、动能武器、等离子武器……甚至还有热核武器,相比与可以稳定放能的聚变堆,不可控核聚变算是早就成熟的技术,邾娄星的氘氚资源丰富,所以就造更大、更多!

    连曾经沉溺于冰铁洪流的阑珊都觉得西门戎魔怔,但多年以来的磨合已经让她完全信任中尉的判断。他觉得有需要,那就真的有需要吧,尽管目前看起来尼普顿基地并没有任何远程攻击的手段,但是……但是……

    “抱歉,中尉,我想错了。”

    通过环绕尼普顿空间站的探测器,西门戎和阑珊目睹了一场饕餮盛宴。

    当较大碎片与尼普顿空间站的距离缩小到五十公里以内,那个尺寸12×8×4单位公里的长方体有了反应。

    它仿佛一只发现草履虫的变形虫,又仿佛一团感受到美味燕麦片化学信号的黏菌,总之它饿了,它要吃,它伸出了它的“伪足”、它的“菌丝”,当然了,实际上是从主体上延伸出去的金属突起物。

    “放大!继续放大!让我来看看它的真面目是什么!”

    阑珊确实看到了它的真面目——那是密密麻麻的立方体组成的、整体上呈现锥形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立方体从边长数百米到边长不足一米的都有,形成了某种具有复杂秩序的紧密堆积。

    “分形!自相似!”

    “它在分裂,它在分裂!”

    “大的立方体可以分成小的立方体,小的立方体可以组装成大的立方体!”

    “它不是僵死的!它很灵活!非常灵活!”

    在阑珊的惊叹之间,长方体上长出的金属锥体迅速变高、急剧变细,这种看似简单的形变过程牵扯到数量惊人的立方体分裂、融合及重组。

    越来越尖细的锥体前段并没有直奔较大碎片而去,而是算好了提前量,它走的分明是最短,最合理的路线。

    此刻的较大碎片仍然沿着一定的角度向尼普顿空间站接近,它的轨道与金属尖锥的延伸方向在三维上是相交的。

    几十秒后,金属尖锥与较大碎片相交了,它甚至还知道通过形变逐步消解碎片的动能,最终将它固定在合适的位置,距离尼普顿空间站8.2公里。

    大量不同尺寸的立方体有秩序的涌上,开采开始,收割开始。

    ……

    西门戎问:“小丫头你能估测一下,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多强大的计算力吗?你借助外置数据处理系统可以达到吗?”

    阑珊的小脑袋瓜摇得像货郎鼓一样:“不好估测具体的计算力多少,但我做不到,我现在肯定做不到……”

    “那你觉得从尼普顿空间站大捞一把物资和技术再走的计划怎么样?”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