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竞争之孤独 » 第二十三章 以果行育德(中)

第二十三章 以果行育德(中)

    以前的糜子地学校很小,主要目的是培养祭司;这次重开学校,各个家族、部落认可了普及教育,这是重大的变化,打破了祭司对文字的垄断。学校分为三档,小学,中学,大学。专业暂时分为神学(包含萨满、天文、历法、数学)、巫医学、动植物学(含种庄稼)。

    陈虎头领衔教授神学与萨满祭司类医学,孙虎牙教授巫医学,殷虎爪、鳄鱼尾教授动植物学。现在的状况不可能有合适的大学学生,所以高中成为重点,四位权势人物都到高中授课。小学教育由祭司承担;现在的祭祀仪式少了,祭司也都无事可做,都去教书吧。

    四个权势人物进入会议厅后没有说一句话,也没理睬任何人;会议快结束的时候四个人没打招呼,起身离开。

    学校在烧荒过后,大雪来临之际开学了。对于种地来讲,这几个月的冬天是休息的季节,所以没事的人都到学校去读书,周围的村里人也送来不少小孩进小学读书。当初的北糜子少年联盟成员都进入高中学习,把这个少年联盟的名号带进了中学。

    陈虎头主持,北糜子的文字再一次修订,这次修订后基本上可以定型了,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修订。不过新文字还会不时地出现,那是因为有表达的需要,比如孙虎牙的经络,就出现了一大堆的生僻字。

    学校开张了,书写用的纸快用完了。糜子地的纸来源于一种无花果树皮,格雷特河谷没有这种纸。来到北糜子后,孙黑曜就带领工匠试制,尝试了无数种树皮,都没能造出新纸。现在没纸可用,殷生火找孙黑曜要纸,没办法,孙虎牙又从祖宗的废纸堆里找出一张秘方,内容是怎么用芦苇、树木、烂布造纸,怎么造墨水、造笔。

    工匠们折腾了半年时间,多出了很多新鲜的人名字,有纸浆、芦苇纸、杉树纸,棉麻纸等;还出现了一群姓墨的,墨水的墨,跟墨承的墨不是一个路数。新型纸的质地比糜子地的树皮纸差的太多,所以很重要的资料还是记录在树皮纸上,不过都是祭司专用。孙家祖宗那部医书就是用树皮纸记录,供奉在陈家医档的偏殿里。

    新纸制作简单、产量大,官员与祭司开始普遍使用。抄书需要时间,学生还只能偶尔使用,平常都在地上或沙盘上写字。

    北糜子终于变回了糜子地,高地上成片的庄稼,看着就让人高兴。产出想达到糜子地的水平还需要时日,但土地面积大,人口少,所以从吃的角度来讲,已经没有了差别。加上每年的秋猎,生活水准已经高于糜子地。

    村里人现在才真正羡慕起北糜子人,整天无所事事,收获、烧荒的季节忙上几个月,下大雪的时候就开始休闲;春天播种的时候忙上几天,接下来的时日里又自由自在。村里人不缺少衣物、食物,但大部分时间都要辛苦劳作,女人进林子采集,男人进山打猎,也就下大雪的那几个月比较轻松。

    所以,村里人也要种地,也要读书识字。

    孙家垄断了北糜子的工具制作,这是一个技术问题,别人也可以做,自己做个工具有什么问题?问题是自己做的不好用,纸的大批量使用更是如此,别人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搞。烧陶还好说一些,但自家部落烧的陶器没有孙家的耐用,也没有孙家的好看。就连村里人的陶器都被孙家打压的快没生意了,也就是孙家不编篮子,所以村里人的篮子仍旧是畅销货。

    孙黑曜、孙南瓜时常找殷生火、陈四风的麻烦,要求联盟付账,但刚开始的北糜子连吃饭都成问题,怎么会理会这种要求?现在不行了,北糜子吃喝不愁,孙黑曜又提出付账,而且抬出了孙虎牙,说是族长定的规矩,以后任何人用作坊的东西必须付账,否则不给货。

    殷生火与陈四风再也无法推脱,开始与孙家谈判,因为所有的石头矿、木材都归北糜子部落联盟所有,那你孙家也要付账才能给材料;而且没有北糜子军队的保护,你们孙家怎么可能安安稳稳地开作坊?谈来谈去,最后定下来,孙家作坊的收益,六成归北糜子联盟,四成归孙家。当然,当时还规定了有一成归工匠,这是内部事务。

    既然要交易就面临怎么收费、算账的问题。北糜子内部怎么交易呢?讨论的结果是用玉米饼作为交换的基本单位,所有的货物都以玉米饼来定价,购买时用玉米来抵价。那么一张玉米饼是多少?殷生火认为应该由孙家的工匠来确定一个合理的方法,什么时候定好了咱们就开始交易。说完话,殷生火与陈四风笑呵呵地走了,留下孙黑曜与孙南瓜在春风中凌乱。

    这没有难倒意气风发的孙家工匠,一个工匠发现了杠杆的道理,进而发明了称重的秤。大家给这个工匠起了新名字叫秤,而后面的秤砣、秤杆等相关的人名字又出现了一大堆。叫秤的工匠找了二十个出自不同著名大厨之手的玉米饼,在众人的监督之下晒干、称重,然后切割出同样重量的水晶块作为标准,代表二十个玉米饼;而代表二十个玉米饼的水晶均分成二十份,每一份就是一个标准玉米饼的重量,这个标准就封存在孙家。

    实际的交易不可能用玉米饼来结算,还是用玉米粒方便,经过协商,有了一个公允的折算比例,具体怎么折算要看玉米的成色。这次轮到殷生火与陈四风在夏风中凌乱了,还有这样的方法?交易的推行没法阻止了。

    不过,实际交易时还是有点复杂,每次交易,买方都是推着几车玉米交换货物,计算也是复杂,没学过数学的搞不明白。孙南瓜总觉得麻烦,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想了一阵子没人能想到大家都认可的办法,慢慢地也就没人提了。

    各部落之间包括村里人部落的交易也是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以玉米饼来计价,用玉米来交换。村里人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村里人认准了一点,自己必须种庄稼,不说玉米现在是方圆上千公里的硬通货,光看着嘴里就流口水。最重要一点,种庄稼比渔猎、采集清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