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英姐离婚记 » 离婚记(17)老周想谈谈

离婚记(17)老周想谈谈

    英姐去了附近比较近的一条街道,打算先找个地方吃点东西。

    已经是深秋时分,天气有一点凉了,但是阳光很好,天空很蓝,秋风也很清爽,这样的季节和天气走走路最好了。英姐不时抬起头看看天空和太阳,她很喜欢被阳光微微照射眼睛的感觉,那些微的刺激和温煦,总令她不觉眯眼一笑。

    可是今天英姐没有笑出来,也许是阳光有一点刺眼,竟晃得她流出了眼泪。

    仅仅是一两天之隔,英姐的心境已然完全不同了。就在前些天,对于未来的日子,英姐心里还有许多期待和憧憬,以及一种即将解脱的轻松。虽然知道期间的过程可能会很难很漫长,但是她尚有足够的信心。但是这两天的经历,让她不太确定了。特别是目睹了老周对离婚的那种极端态度,那种不可理喻的偏执和疯狂,以及疯狂过后的沮丧挫败,这大大动摇了英姐的勇气和信心。

    经过了最初的惊恐愤怒,英姐也慢慢平静了下来,对老周,也对自己,生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怜悯。他们都是生活的失败者,走过了五十多年的人生路,到最后两手空空,一无所获。在婚姻的围城里,既没有收获美满的家庭,也没有得到世俗的幸福,回首往事,简直是满目疮痍。就是这样,老周还不愿意放手,这样的人生该是多么贫乏可怜啊。

    那英姐这一生又得到了什么呢?想当初满怀期待和老周走入婚姻,一同白手起家,辛辛苦苦,一砖一瓦地把一个家慢慢建立起来,以为至少能有一个普通人的正常生活,一家三口,和和睦睦,一心一意地过好这一份日子。就这么一点卑微的要求,没想到竟然难以实现。回想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平静和谐、开怀快乐的日子真是屈指可数,多的是眉头不展,心事重重,纷纷嚷嚷,吵吵闹闹,只觉得的这烦忧的日子如此苦闷,长长地望不到尽头,不知哪一天才能够结束。

    二十多年来,英姐觉得自己每一天都过得好不辛苦,每一步都走得磕磕绊绊,步履蹒跚,虽然老周就在身边,却总是感觉这世界上只有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看着老周动不动一副阴沉沉的面孔,英姐就觉得这生活真是既无望又无趣。

    终于等到玲玲长大,上学,工作了,英姐以为她的日子能略微有点好转。毕竟年龄大了,老周的脾气似乎较从前也好了一些,他们有几年不怎么吵了。虽然老周没有别人家的老头那么随和体贴,但是对英姐来讲,不吵不闹,不甩脸子,不事事和她拧着干,就算非常不错了,毕竟他们的关系冷淡了这么多年,她对老周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玲玲回家的这一场折腾,让英姐彻底死了心。

    老周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固执、冷漠,、偏执,没学会一点点包容和宽厚,一言不合竟想要动手打玲玲,玲玲都二十多岁了,一个女孩子,他也下得去手。以后玲玲还能不能回家了,父女关系还有互相谅解和好的一天吗?英姐完全没有信心。

    还有,如果老周将来为了什么事和英姐有个口角争执,再犯起这凶暴豪横的毛病呢?英姐都五十岁的人了,难道后半生还要继续小心谨慎地看着他的脸色过日子吗?今天担心他生气,明天害怕他有事,后天又担心孩子回家他忽然变脸……那这老去的日子岂不是太悲哀了吗?所以,英姐选择离婚、离开老周自己过对的。不管老周怎么想,态度怎么样,英姐一定要坚持到底。

    英姐在秋日的阳光微风中慢慢走着,边走边看有什么合适的饭店,街面上的小馆子不少,有麻辣烫,小火锅,羊蝎子,盖饭等等,英姐都不想吃。她又走了一段,看见一家面馆,她打量了一眼,店面干干净净的,不大也不小,看起来还不错。英姐想了想,就进去吃一碗面吧。

    正是饭点,店里吃饭的人还不少。英姐跟在后面排队点餐,她要了小碗拉面和一个蔬菜拼盘,付完款,拿着号去操作间外面等餐。

    拉面师傅是一个年轻小伙子,手脚麻利地在大案板上啪啪扯面,又有力度又有节奏,简直像魔术表演一样。不一会儿,一团面就被他拉成了一组弓弦似的面条,然后手起面落,一团均匀漂亮的面条被丢进滚着开水的大锅里,像水草一样徐徐展开。再用大筷子略微划散一下,加一点凉水,好,笊篱一滑,一团面利落地滑进了大碗,盛汤,放料,配菜码,加牛肉,一气呵成——拉面好了,下一位!英姐都看得入迷了。

    拉面味道不错,汤清面白,上面一把绿莹莹的碎香菜让人食欲大增。英姐这几天都没怎么正经吃饭了,她觉得今天这碗面很香,很对胃口。

    一顿可口的饭菜是有治愈作用的,吃完拉面,英姐觉得精神好了很多,身体也有劲了。昨天的悲伤痛苦、今早的抑郁情绪,都大大地得到缓解。英姐心里又有了信心,觉得事情还没有坏到不能挽救的地步,还有转机,而且,最终一定能够解决。

    她原路步行走回去,在小区附近的菜店买了一些蔬菜水果和一点其他食品,回家归置存放好了,准备好好睡个午觉。沙发上最暖和了,睡得暖和就能睡得安适。

    英姐拿出一条毯子,在沙发上躺下,不让自己再想事情。不久,暖意和倦意慢慢袭上来,不知不觉睡着了。

    老周下班的时候,英姐已经做好饭了。

    今天的午觉睡得很长也很沉,从暖洋洋的黄昏中醒来,英姐感觉整个人都松动舒服了。连日的紧张、疲倦、头痛消失大半,有一种复原的感觉。

    老周五点半下班,六点半以前就能到家。通常老周到家时英姐的饭也刚刚好,所以老周基本上进门就能吃上热饭。这个也是英姐掐着点算好的——虽然和老周赌气闹心了一辈子,但英姐体谅他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从前,这些年也添了不少的毛病,上一天班,再蹬一路车回来也不轻松,所以尽可能让他下班一进门就有口热饭吃。老周早就习惯了,自然也不领英姐的情,开口就是,嘿,这点饭,能费什么事,你不做我也能做嘛。英姐懒得跟他计较,原本也没指望他说句好听的。现在虽然已经起诉离婚,都要闹到法庭上了,但也不至于计较到不给老周准备饭的地步。

    老周是一和英姐怄气吵架就自己吃泡面,也不给别人做,也不吃别人做的,那种习气英姐做不来,也不想学。可能是英姐这种不计仇的软性子,让老周觉得她傻乎乎的没心眼,所以不用在乎她?

    不过做归做,吃归吃。英姐虽然做了老周的饭,却不再想和老周一桌上吃饭了。英姐自己提前吃完,把饭菜放在电饭锅里保温,等老周回家自己吃就好了。

    老周今天回来的稍微晚了一点,进门都快七点了。他手里拎着个袋子,看见英姐好像有点意外似的一愣。

    英姐先和他打了个招呼,回来啦。没吃饭呢吧。老周迟疑了一下,说,也不饿,单位吃了一点。英姐看他嘴唇干巴巴的,都起皮了,知道他没有吃过,就说,厨房里有饭,热着呢,去吃一口吧。老周有点不自然地哦了一声,有饭呀,你做饭了?那,那就吃点吧。又问英姐,你呢,你吃过了吗?英姐点点头,说,我吃过了,你去吃吧,她也怕老周尴尬。

    老周忽然举起袋子,对英姐说,那个,我买了水壶,还有水杯。一边说一边把袋子里的东西拿出来,打开包装盒,将一个电热壶和一套茶杯放在了餐桌上。你看,老周急切又有点尴尬地说,我买了个绿的,比白的好看点,是不是。英姐看着那套崭新的水壶和茶杯,心里涌起了一种复杂的滋味,勉强说,是,挺好的。你快吃饭吧,我进去歇会儿。说完便转身进了小屋。

    老周呆了片刻,进了厨房。他没有把饭拿到餐厅,一个人在厨房默默地吃了。吃完饭又刷好了碗,然后把壶和茶杯洗了两遍,准备烧壶水试试。做完这些事,他慢慢走回主卧——也是他和英姐的卧室,不过现在基本上是他一个人的了——疲乏地躺在了床上。

    老周今天依然很累,浑身无力,打不起精神。他的思绪也很乱,一整天也没理好个头绪。他想和英姐再谈谈,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但这次的事不谈肯定是不行的,昨晚英姐是那么激动,那么伤心,同时又是那么坚决,和以往他熟悉的英姐完全不一样了。

    老周心里发怵,他不喜欢谈话,也不擅长谈话,这么多年他就是因为什么也不说才让英姐伤透了心。他为了避免和英姐沟通,回避英姐的责问,不惜和英姐疏远,冷战,不惜伤害彼此的感情。

    老周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如此惧怕交流,惧怕英姐问他那些个为什么。他觉得不说话日子也照样过,何必天天刨根问底,东讲西讲地没完没了。可是这次他必须说出个一二三,否则他的家庭,他的这个婚姻就要完蛋了,这可不是他希望的。

    但是怎么谈呢,老周想,又能谈出个什么结果呢,他心里也没底。真累呀,老周闭上眼睛,先休息一会儿吧,他想,休息一会儿再去找英姐谈。

    可是老周休息不成,他心里装着事,这件事又是如此重大,他怎么能安心休息。最后,老周终于下了决心,马上去找英姐。

    英姐正在屋里翻看和玲玲的微信聊天记录,一边看一边掉眼泪。这些天,她都没时间和玲玲正经聊聊天,也就抽空简单问个近况,工作如何,心情怎样之类的,玲玲说句没事、挺好的也就算了,不再多问。一来没有精力,二来也不敢和她多聊,怕说多了露馅——她现在还不想让玲玲知道她要和老周离婚的事,等她下次回家再慢慢告诉她吧。不管怎么说,离婚也不是个愉快的事情,玲玲知道了除了担心就是烦心,何必让她早早知道呢?

    老周走到小屋门口,轻轻敲了两声,小心地推开了门,站在门口也不进来,询问似的看着英姐。

    老周的样子就像一个陌生的路人敲错了门,英姐有点诧异,又有点尴尬和好笑。

    老周也讪讪的,他干巴巴地说,我是说,我是想问问你,现在有事吗,没事咱们再谈谈?

    英姐看着老周恳切和小心的眼神,想了想,对老周说,好的,你想谈就谈一谈。不过今天就算了吧,我想好好休息一天。你也累了吧,也好好休息一下吧,什么都别想睡个觉。昨晚我说话太多了,真是老了,说话都说不动了……明天吧,明天谈吧,今天我们都休息,踏踏实实睡个觉。

    老周仿佛松了一口气,似乎多少又有点失望,他在门口点了点头,说,行,那就休息吧,明天再说——哦,那个水壶,他忽然又说,能烧水了,你可以用了。

    英姐点点头,好,知道了,你休息吧。老周不自然地离开了。

    短短两天,英姐和老周已经变得全然陌生。他们的关系早就非常隔膜冷淡,但共处一室至少还是很自然的,如今连这点寻常的自然也失去了。这种新的陌生感让他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无视对方的存在了,这让他们一时有点不能适应。

    二十年的生活,真是竹篮打水,一无所获。英姐不禁感到一阵深深的悲哀。她默默上了床,关掉桌灯,让自己沉入到了黑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