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英姐离婚记 » 离婚记(53)新朋友

离婚记(53)新朋友

    玲玲好像渴坏了,一杯接一杯地灌茶水,喝得肚子鼓得活像只青蛙。

    英姐又给她续了一壶。

    这顿火锅吃的,怎么跟去了趟沙漠似的,渴成这样。

    嘿,吃完才知道,又麻又辣又咸。

    吃不惯重口了哈,毕竟南边口味清淡。

    嗯,有点。玲玲说,我爸还夸你呢妈,让我和你学习。没想到他还挺欣赏你,难怪不愿意离婚。

    玲玲心情不错的时候就和老妈嘻嘻哈哈。

    切。英姐撇撇嘴。

    我看你也不恨我爸嘛,也没听你说过他什么坏话,听你们俩的口气,都觉得对方也还行呀,怎么还过成那样?玲玲表示不解。

    不是跟你说过了嘛,不合适,性格不合适,弄不到一块。

    不合适还结婚,还能过二十年?

    一言难尽——咦,怎么又说起这个?英姐不想提以前的事。

    没事,我就是奇怪,两个不合适的人结了婚不合适,可是看起来挺合适的人结了婚也不合适,那是怎么回事?谁还敢结婚?

    这真是个天问,玲玲已经问过不止一次了,特别是这次回来,对这个问题尤其关心。可这个问题真比灵魂三问还难以回答,英姐词穷。

    她只能再次转移话题:和你爸聊得挺好哈,以后回来多和他聚聚,男人的思维和女人不一样,多和你爸聊聊,别老和我耗着,思路太单一,不好。

    玲玲端着水杯出神,也不知听见没有。

    过了一会,忽然对英姐说,你知道吗妈,我爸快搬家了,他买了个新房子。

    哦,是吗,英姐一点也不意外:之前他就这么计划的,在哪个小区买的?下次回来你可以去新房子看他了。

    玲玲提不起兴趣。

    怎么了?他买房子你不高兴啊。

    你也买个房子吧妈,咱们俩的钱加起来差不多够了吧,不够的话咱们再想想办法——你不能老租房子住。玲玲向英姐提议。

    我不买,租房怎么了——不是说好让你买的吗,现在房子回落了,有合适的你就定下来,我去看你的时候也有个落脚处,不挺好吗?

    玲玲想了想,回头再说吧。

    玲玲这次回家有了心事,有自己的,也有和英姐相关的。

    大年初五玲玲返程,英姐原本指望她过了小年再走,但实在买不到初六的票,只好作罢。

    英姐送玲玲到高铁站,意外地看见老周也在,显然已经等了一阵了,鼻子冻得发红,胡子上还有冰碴。

    ——他也来送玲玲了。这在老周还真是比较少见,玲玲四年大学,老周只在玲玲大一入学时和英姐送她报到过一次,此后就再也没有送过站,都是英姐一个人开车,连人带行李拉到车站,看玲玲检票进站了才离开,回家老周也不问一句玲玲走了的话,完全局外人态度。今天他居然过来送玲玲,看来是真的想修复父女关系了,这个改变不由让英姐心里一宽。

    玲玲也没想到老周会来送她,客气地说,爸,你怎么来了,我妈送我就行了。

    老周接过玲玲的拉杆箱:在家待着也没事,出来走动走动,索性就过来了。就这些东西?

    嗯。玲玲点点头。

    她们父女淡漠惯了,老周忽然有点亲近的表现,玲玲多少有点不习惯,老周也略感拘谨。好在很快检票了,玲玲进站,老周和英姐隔着大玻璃门看着玲玲随队伍迤逦向前,终于出了检票口,看不见了。

    英姐照例流了泪,看了老周一眼,他似乎也红了眼圈。

    英姐很感激老周来给玲玲送站,即使看起来淡淡地没有话说,玲玲心里的感受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也过来送玲玲?英姐先开口。多半年不见,俩人俨然路人。

    是,过来看看。

    那天和你吃完饭,玲玲心情挺好的,以后你们还是要多聚聚,多聊聊。

    老周不响。

    其实玲玲挺愿意和你呆着的,女孩子多和爸爸接触有好处。你多陪陪她,以后的状态肯定会更好。英姐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像个老朋友。

    我也帮不上多少,以后怎么样还是得靠她自己。

    英姐没说话。虽然老周说的也有道理,但是这句冷冰冰的回答还是让英姐有点失望。

    她笑了笑,对老周说,我还有点事,先回去了。转身离开了车站。

    老周看着英姐的背影,感觉到一点陌生。离婚不过半年多时间,英姐好像变得果断了,敏捷了,而且,也年轻了,他简直有点不敢认。而他……老周感觉到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玲玲走了,英姐的年也过完了。她一个人在家里走来走去,觉得小小的出租屋一下空旷起来。玲玲在的那几天,分明还有点拥挤呢,人一走,顿时大了两倍不止。玲玲真是一个顶俩呀。

    王老师的蝶之舞也没有像往年那样早早地初七八就开始活动,足足过了十五才开跳。王老师说婆婆身体有恙,回去了两趟,有点累。大伙一直没见到刘老师——说是去女儿家过年了,应该还没有回来——回来也没心思跳了,不知道谁说了一句,大家一阵唏嘘,表示以后还是要拉刘老师回队,让她慢慢开心起来

    毕竟又是新的一年,过去一年的悲伤不快仿佛都远了,都应该放下了,大家还是要向前走。跳舞吧,唱歌吧,锻炼身体吧,尽量快乐地活着吧。春节后的第一场舞跳得奔放开怀,春意盎然。

    小桃一家也从大房子返回,准备小桃开学。柳新和小桃过来看英姐,英姐拿出一个红包给小桃:我们小桃又长大一岁,祝小桃新的一年学习好,身体好,每一天都开开心心的,这是沈姥姥送给小桃的一点心意和祝福,快收下。

    小桃笑嘻嘻地接过红包,柳新欲阻止,英姐摆摆手拦住了她。

    小桃摸一摸,哦,真厚,好多钱?

    英姐禁不住笑了,你看看是不是好多。

    小桃打开红包,里面是英姐事先换好的二十张十元新钞,小桃学银行前台柜员的样子,把钞票夹在手里数,手小,又不会碾,半天也没数清楚,惊叹道,哇,多得数不清。

    英姐和柳新哈哈大笑。

    小桃开学了,英姐的节奏也随之略有变化。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四点多了钟,英姐照例去接小桃放学。

    校门口已经站满了等孩子放学的家长。英姐往前凑凑,站在她接小桃的固定地点。不一会儿,看见小桃背着书包出来了,和她一起出来的还有一个小女孩,俩人手牵手边走边说,很亲密的样子,一直走到英姐面前两双小手还没有松开。

    沈姥姥,小桃喊一声,语气有点兴奋。我给你介绍,这是我的朋友张小涵,我们今天做了好朋友。

    我们俩的名字都有个小字。张小涵接过小桃的话。

    小桃继续,我们还是同桌。

    张小涵补充,今天老师才让我们做同桌的。

    哦噢,英姐明白了,小桃和张小涵是同班同学,今天成了新同桌,名字里都有小字,于是决定做个朋友,于是就真成朋友了——小姑娘的友谊就是这么简单。

    好啊,一对好朋友,名字里都有个小字,以后要好好玩,互相帮助呀。英姐说。

    小桃和张小涵一起郑重地点点头。

    谁来接你放学呀张小涵?家长来了吗?

    张小涵的眼睛四处搜寻。忽然大叫一声:爷爷!

    我爷爷来接我。这儿,这儿,我在这儿——爷爷!

    同时张开一只手臂大力摇摆,另一只手还紧紧牵着小桃不放。

    英姐回过头,只见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士正匆匆向他们走来。

    对不起噢小涵,第一天就迟到了,爷爷向你道歉。小涵爷爷面色蔼然,声音沉实,语气里有一种令人心安的感觉。

    干嘛迟到呀,于小小的沈姥姥都比你来得早。

    对不起对不起,爷爷临时替别人值了个班。

    这个爷爷倒是很诚实,把迟到原因讲得这么坐实。不过英姐倒很欣赏他认真对待小孩子的这个态度。

    小涵觉得这个理由足够重要,值得原谅,所以马上就认可了。然后照葫芦画瓢又向她爷爷介绍了一遍她的新朋友,临了没忘记介绍英姐——这是于小小的沈姥姥,沈姥姥天天接于小小回家,她还教于小小读书和认生字,现在于小小读的书和认识的字是班里最多的。

    小涵爷爷忙向英姐问好——他估计没太理解于小小的沈姥姥这个称呼,特意确认了一下:您是沈……是孩子的姥姥?

    不,不是姥姥,我是小桃的邻居,帮忙接接孩子——我姓沈,小桃叫我沈姥姥。所以是小桃的——于小小的沈姥姥。

    哦哦,这样啊。小桃的沈姥姥,以后也是小涵的沈姥姥喽?小涵爷爷笑了,露出一口齐刷刷的白牙齿,仿佛云层里忽然透出一片阳光,顿时神采照人。

    笑容好看的女人是美的,男人何尝不是。英姐暗想。

    我是小涵的爷爷,姓张——

    小涵抢着说,我爷爷姓张,叫张一峰。他是一名医生,大家都叫他张医生。

    哦,张医生啊,知道了。英姐收到。又向张医生:你好。

    张医生把阳光灿烂的笑变成微笑:你好。

    然后各自拉起自家孩子的手,回家。

    俩个孩子第一天做朋友,都有点兴奋,迫不及待地就要跑起来。她们撒开两个大人的手,连蹦带跳地走在前面,叽叽喳喳说个不休,活像两只小鸟。

    英姐和张医生跟在后面,时不时还得跟着跑两步。

    学校和工厂宿舍在一条路上,走路不过十分钟。走到军工厂旧址也就是新村时,张医生问英姐,您在哪边住?新村还是老宿舍?

    老宿舍,英姐答,您呢?

    一样,我也住那边。

    孩子们蹦蹦跳跳跑得快,往常英姐和小桃俩个人手拉手,可以控制下速度,不至于让小桃跑太远。今天俩个孩子脱离了她们的管控,时不时越出目标范围。虽然人行道很安全,又是天天走得熟路,孩子们跑远了,英姐还是有点不放心。张医生察觉到英姐的紧张,喊小涵,小涵慢点,不要跑!

    小桃和小涵停下了,一直等他们走过来。张医生矮下身躯,对两个小朋友说,小朋友不能跑那么快,爷爷和沈姥姥追不上,我们看不到你们会着急的。

    小涵说,那你们也跑呀,看看我们谁跑得快。说着就要跑。

    小桃拉住她,沈姥姥和你爷爷不能快跑,他们比我们老,会摔跤,摔一跤骨头就碎了,就起不来了,以后走路要柱拐棍。

    张医生感兴趣地问,哦,小桃还知道这些,很了不起啊,谁告诉你的?

    小桃看看英姐,沈姥姥,我和沈姥姥读文章读到的,有一个老奶奶追她孙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就起不来了,后来柱拐棍才能走路。她的孙子很后悔,就哭了。

    张医生看了看英姐,眼睛里似乎略过一丝讶异。

    英姐有点腼腆,放学了没事,小桃做完作业,我们就找本书念念。

    这个不错,值得我学习。张医生赞道。

    小姑娘们不跑了,乖乖走在两位长辈中间,英姐和张医生一人牵一只小手,慢慢走回了小区。

    从那天以后,每天英姐接小桃放学的路上,就多了两个人,一个是张小涵,还有一个是小涵的爷爷——张一峰张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