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齐物战记 » 第一九二章、婚事(七)

第一九二章、婚事(七)

    然而就在她们回到村子后,她们发现这个无人问津的村子竟是一下子多了不少陌生人,她们一下子警惕担心了起来,生怕又是征兵一事,因为带头的那些人分明穿着甲胄!这可不是军人嘛!

    就在她们惴惴不安时,一个扎着两个小髻的小姑娘往这边挥舞起了小手来,并拼命地叫唤道:“娘亲!娘亲!”王氏定睛一看,这可不是苏初一么,她怎么会在那里?还靠得那些陌生人这么近?

    苏初一的叫唤自然也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那几十个陌生人中带头的似是军官般的人物也由此发现了她们的存在,眼睛一亮,竟是朝着她们那边走了过来,这群妇女有些害怕了起来,连忙张望向村里的男人们,却发现他们没有阻止,似是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因而也隐隐松了口气下来。

    那是个穿着甲胄的、魁梧汉子,他来到刚洗完衣服回来的妇女们面前,扫视一眼,一下子就发现了跟其他妇女气质截然不同的王氏,连忙恭敬地问道:“请问您是不是苏将军的母亲?”

    “苏......将军?”王氏有些难以理解,她艰难地回答道,“我的确有个儿子姓苏,但他可不是什么将军......”

    “那您的儿子原来是不是叫苏二五?”

    “对,请问您是......”

    得到了确切答案后,那军官的脸色变得更加恭敬了:“夫人,我叫杨望远,我们是苏将军派来接您和您的女儿前去建康城的,这是苏将军给我们带来的信,您看一下。”说到最后一句话时,他连忙取出一封书信递过去,王氏也急忙接过来拆开查看,发现那的确是自己儿子苏二五的笔迹,毕竟看过了那么多次,信上简单地说了他派人过来接她们母女过去建康城了,但除此之外更多的事情却没有解释。

    王氏皱着眉道:“可我儿子什么时候成了将军了......”她只以为自己的儿子只是个小小的校尉。

    杨望远笑着解释道:“夫人有所不知,在战事结束后苏将军就晋升了。”其实苏二五在战争中就被临时提拔为将军了,但这也是没必要特意去解释的事情,所以就只说战后的事了。

    “原来如此......”王氏紧蹙着的眉头稍稍放松了下来,“但也没必要特意去建康城住啊,我已经习惯在这里......”

    杨望远板起脸来正色道:“夫人,事实上苏将军要成亲了,假如缺了你,这亲可就难成了。”

    王氏听了不禁呆住了:“成......成亲?女方是谁?”她都不知道自己儿子快要成亲的消息,因为苏二五压根儿就没在书信里提到过!

    说起这个,杨望远更是恭敬地回答道:“夫人,女方是吴郡元氏之女。”

    “吴郡元氏......”王氏彻底呆住了,“哪个吴郡元氏?”

    杨望远笑道:“夫人,难道吴郡元氏还有第二个吗?”他倒不至于会取笑王氏的反应,事实上这个消息传开后,就连他跟其他的兄弟们都惊讶了,没想到他们的老大竟是做了吴郡元氏的女婿!这倒是更加深了他们的自豪。

    他们二人的对话并不故意压低声音,很清楚地让旁边的妇女们听见了,事实上村里的男人们也听到了,都被这个消息轰得脑袋都反应不过来了。

    王氏艰涩地反问道:“兵爷该不会是在......戏弄我这个妇道人家吧?”

    “夫人,叫我小杨便可。”杨望远依旧不改自己的恭敬态度,事实上他也对能生养出苏二五那般的奇男子的女人十分好奇,只是当他亲眼见到时,尽管王氏的确跟普通的村姑不一样,但看起来也没有太特别的地方。

    王氏懵住了,她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杨望远见她这个样子只好委婉地催促道:“还请夫人能尽快收拾行李随我等前往建康城,苏将军也已经迫不及待想见到您了。”

    之后的事情王氏也不知道如何度过了,她回到家中茫然地收拾起东西,倒是一直跟在旁边的女儿吱吱喳喳、蹦蹦跳跳个不停,十分高兴激动,大抵在她看来这不过是自己的兄长锦衣还乡的正常风光罢了,但这风光也未免太风光了......十五岁就当了将军,甚至还要做了吴郡元氏的女婿,那可是这天底下最大的世家之一啊!还有比这更离谱的事情吗?

    尽管事情十分荒唐,但貌似这就是真的,王氏渐渐接受了下来。

    然而在她收拾着东西准备离开这个住了十几年的村子时,屋外早已闹翻了天,村人们在说个不停,那些似是发迹之后的“苏将军”派来的部下们帮忙给村人们分发着礼物,这下子村人们不仅因村里出了个做了吴郡元氏女婿的将军大感自豪,还为收到了实际好处而高兴不已。

    “哎,没想到她的儿子竟是能这么大本事......”原先还在小溪边劝说王氏改嫁的何姑待在妇人群众酸溜溜地说道,“她也一直没说啊,难道是在背地里看我们的笑话不成?难怪人家不愿意改嫁了,哎呀,别说隔壁村的老李,哪怕是个小官都高攀不起人家呢。”

    便有另一个妇女应道:“哎呀,你就别穿不起金装就说人家衣服太亮眼了,我很早以前就知道王妹妹肯定能大富大贵的,没想到这么多年下来,这预感倒是应在她儿子身上了,倒真是羡慕她生了这么个有大本领的儿子。”

    然后又有人说道:“我看你们与其说着这些,倒不如回头想想人家是怎么养儿子的,说不定还能再养出个将军来呢!”

    “对哦对哦......”

    “说的极是。”

    于是她们回头更严格地、以前所未有的态度教育起儿子来了。

    在村人们一片羡煞也的氛围中,王氏并没有因为儿子的突然发迹而变得高傲起来,事实上现在还十分懵然,她还是维持着原来的文雅姿态向村人们一一道别,最终带上兴奋不已的女儿在村门口上了马车,在前来送别的村人们的目光洗礼下出尽风头地被下人们簇拥着离去了。

    马车嗒嗒嗒地驶了起来,通往那无数南朝人向往着的南朝都城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