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齐物战记 » 第二三一章、瓷姬之乱(完)

第二三一章、瓷姬之乱(完)

    明明建康城被贼军包围的危机已经被解除了,但朝堂上却陷入了另一种为难的困境中,文官们为难,武官们为难,元太尉为难,崔丞相为难,摄政王虞兴也为难,他们都在为难着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对待那位统领着勤王军队击败了贼军救下了建康城乃至于楚廷的那个少年将军苏齐。

    为了这件事,虞兴只好特意开了朝会,向群臣们询问着意见,其中无疑元通明的立场最为尴尬了,因为那位苏齐正是他吴郡元氏的女婿,也是他本人的孙女婿。这十分讽刺,假使是对待一个失败者立场尴尬也就算了,如今他们可是在讨论一个胜利者,但......正因为是胜利者,他们才觉得为难。

    朝会开始后,虞兴先是拿出了贼军已经彻底被苏齐统领的勤王大军击败了,顺便表扬了下看中苏齐、还将自己孙女下嫁的太尉元通明,后者礼节性地客套一番,随后话题一转,进入了正题,以如何封赏苏齐为借口,实则表达了让文武百官们拿主意对待那个胜利者的含义。

    元通明虽是有心为自己的孙女婿争功,但在这场面上显然越争功越要命,于是他使出了以退为进的招数:“殿下,臣以为苏齐不仅无功,反而有罪。”

    “嗯?”虞兴疑惑地看向了他,群臣也惊讶地看着他。

    元通明双手持着笏板,娓娓道来:“苏齐本就是出征大军的副帅,虽然后来他被主帅崔咎派出去执行迂回作战,但他终究是副帅,应该为讨伐瓷姬的失败而负一份责任,他如今带着勤王大军救下了建康城,不过是在尽责、挽回自己的过错罢了。”

    “元太尉言之有理。”崔仑突然插嘴道,“苏齐该死,但也算是将功赎罪,假如不赏赐他会让其他人有所怨怼,所以不如还是做些封赏。”

    元通明挑了挑眉头,忽地觉得不妙。

    虞兴:“那依丞相之意?”

    “不如将苏齐晋升为黑鸦卫大将军吧,想必任何人都不会有所埋怨。”

    大将军已经是最高的武官官职了,问题在于黑鸦卫大将军并不掌握什么兵权,充其量就是一个捕头头子,还得严格受皇帝的监控,这分明就是明升暗降,褫夺了苏二五的兵权。

    虞兴想了想,也觉得这个主意十分好,既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巴,又解决了自己及朝堂上最担心的兵权一事,这实在是再好不过了,于是他高兴地说道:“那就依丞相说的去做吧。”

    元通明张了张嘴,但他似是察觉到了什么,往旁边瞥了一眼,看见了崔仑那冷淡的神情,于是重新闭上了嘴来。

    下了朝会后,坐在回到元府的轿车上,元通明依旧不可避免地想到朝会上的这个讨论,他当然明白黑鸦卫大将军这个职位没什么不好了,只是他也敢肯定自己的孙女婿必定不会愿意担任这种职位的,因为他知道苏二五本来就是出自黑鸦卫和密斥司的体系,而却故意放弃了黑鸦卫的职位,主动加入台军,这一切为的可不就是一个兵权么,如今崔仑的建议分明就是要让苏二五被打回原形。

    尽管他不是不想劝阻,但眼见朝会上每个人都似是认同的神态举止,他便知道他的反对只会提前暴露他在朝堂上的势力——因为他也可以指使自己的门人去反对。反正这次朝会的讨论尚不是最后的结论,因而他也并不急着反对,先打算静观其变。

    不久后,才回到家中的他便收到了消息,下人对他说:“老爷,苏齐苏将军派人过来报信了,正在会客室等您。”

    元通明并不吃惊,倒不如说他早就预料到会这样了,毕竟在进入皇城之前苏二五也不知道如今朝堂上的底细,为了安全起见自然会派人过来私底下跟他接触通气了。元通明刚换了衣服,便匆忙赶往会客室,而后却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这次真的不由讶异了:“你怎么直接来了?”

    苏二五微笑着向他行礼道:“元老,好久不见了。”

    元通明也为再次见到自己的这位孙女婿而感到高兴,毕竟他们不仅是姻亲关系,还是站在同一条船上,更是前后辈的关系,元通明一直就对他十分看好,见他现在已经立下大功,自然也欣喜于这个年轻人的成就和自己的眼光。

    两人寒暄一番后,苏二五直接进入正题:“元老,如今朝堂上对晚辈是什么看法?”

    “你果然也料到了啊......”元通明叹了口气,并不惊讶他这时候提出此事,随后便将不久前在朝会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得知皇帝不见踪影而由裕王虞兴暂时担任摄政王时,他也禁不住惊讶于世上竟有这般愚蠢胆小之人,在彻底听完后,他沉吟道,“元老您觉得晚辈做了黑鸦卫大将军后会如何?”

    元通明似是看出了他的忧虑,安慰道:“放心,现在还没下圣旨,况且即使你做了黑鸦卫大将军,你的地位也不算低了,但合适的时候再把你调出来......”

    苏二五却是摇头道:“不,元老,我做了黑鸦卫大将军就会死。”

    “......何出此言?”

    苏二五深深叹息道:“元老,自古以来的事例难道还不够清楚么?因我是镇压瓷姬之乱的最大功劳者,所以我注定会死。”

    元通明也摇头道:“你这也太片面了......”

    “那如果我还是圣道教主和弥勒教主呢?”

    “......什么?”

    苏二五将自己如今的身份将他坦白了,元通明听完后也禁不住惊愕,随后他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了:“你、你这......”他总算是明白为什么苏二五会说自己担任黑鸦卫大将军就会死了,因为他不仅是勤王大军的总统帅,还是圣道教主和弥勒教主!试问,掌握着如此一支庞大力量的江湖势力,还有了镇压瓷姬之乱的重大功劳,加之瓷姬利用江湖人起事的叛乱,以及苏二五自身必定会被世家针对的寒门背景......这一切注定会将其推进火坑,元通明仿佛都看到了结束。

    “你啊你......”元通明摇头苦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你好了,你这......哎......那你打算怎么办?”

    闻言,苏二五沉默了一会儿,冷不丁问道:“元老是如何看待这楚廷的?”

    听见他这对待楚廷毫不客气的态度,元通明一时间皱起了眉头来:“你这......”

    苏二五更直白说道:“如今南地对楚廷满是怨念,宁州起了叛乱,益州起了叛乱,广交二州起了叛乱,世家豪族各怀异心......元老你想到了什么?”

    元通明终于意识到了什么了,他惊愕地看着苏二五:“你想做......”

    “不,不,”苏二五坚定地摇了摇头,“不止是南地,还有北地,北地由许廷经略百多年,上次的北伐已经说明了许廷的腐朽衰败,况且关外正有突厥人虎视眈眈,不止是楚廷,许廷也注定要亡了。”

    元通明终于知道他的野心了,因而惊讶地看着他,仿佛第一次才认识眼前这个少年人似的。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当然。”苏二五肯定地说道,“天下将乱,到时候无论是楚廷还是许廷都注定灭亡,瓷姬之乱不过是先兆,之后还会有更多的叛乱,楚廷已经无法救活了,所以为何不能在楚廷的尸体上打造出一个更全新更强大的朝廷呢?”他顿了一顿,接着说道,“晚辈知道自己的寒门身份是个问题,但正因为晚辈的身份卑微所以能豁得出去,世家豪族却不能,所以......晚辈需要元老你们的相助啊。”

    元通明看懂了这个少年将军的意思,敢情他是在扔橄榄枝,元通明有些哭笑不得,却也不得不认真考虑起这个提议来了。的确,这数百年来往往都不是世家成为皇族,因为世家往往没有豁出一切的勇气,况且世家里也不一定能诞生枭雄,因而只能成为枭雄的支持者,而眼前这个少年将军分明已经初具枭雄本色......

    元通明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既然如此,若是你真的下定决心,老夫这个做长辈的自然也会全力支持。”

    苏二五知道自己总算是得到了对方的保证,这不仅仅是意味着吴郡元氏支持他,还有包括以吴郡元氏为主的世家豪族都会支持他,他知道自己总算是争取到天下逐鹿的资本了。

    在告别元通明回去后,苏二五便得知了瓷姬的结局——在千辛万苦设下的埋伏中,终究还是让瓷姬成功逃了,不过杀死及俘虏了大多数人,他也颇为这个结果有些遗憾,不由摇头叹道:“罢了,就先让她再喘口气吧。”

    千里之外,在山涧的溪水岸边,一双娇嫩白皙的脚丫伸进了清澈却冰冷的溪水里,瓷姬拨弄着溪水刷洗着自己身上的伤口和血迹,她边忍着痛边在愤恨地自言自语道:“苏齐......苏齐......我一定要杀了你......苏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