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齐物战记 » 第二三二章、宫变

第二三二章、宫变

    久违封闭的皇城终于再次打开了大门,那些本在皇城里等死的百姓们终于得以出来了,外边的军队为他们的安置做足了准备,为他们提供粮食、失去民居的人们的暂时住处,以及这等情况下最有可能出现的治安,这般整整有条的安排和纪律分明的做法倒是让这些百姓们大吃一惊,但无论如何,战争已经结束了,他们陆续走出了皇城,失去自己以往住宅的人也只能先想办法在别处住下然后建造起新的家园。

    元巧巧等人也回到了苏府,他们因身份特殊而被苏二五特意派来的卫兵们接送回到苏府,他们重新经营起苏府上的事情,让生活逐渐恢复了生气和活力,但他们一直都没有见到苏二五的影儿,只好认为是那个苏府的主子正忙着为战后重建的工作忙碌着。

    明明重逢已经近在眼前了,独守空房的元巧巧却愈发盼望着夫君的归来,因为眼下时节准备迎来春季了,她想跟自己的夫君度过第一个新年。

    她等候着,依旧在等候着,直到有一晚被房外的喧哗声吵醒,她疑惑不解,只好穿起衣服出门去,恰好碰上了也从偏房走出来的侍女绿蒂,二人汇合后沿着回廊来到大堂,发现王氏等人都在这里,不少下人竟是拿着刀、棍等物,她们更是疑惑不解了,细问之下才知道府外好像发生了什么动乱,他们担心出事,所以命令府上所有人都拿起武器做好准备以防万一。

    元巧巧不免更加担心了,她害怕会不会是那些敌军俘虏趁机逆袭了,因而才又引发新一阵骚乱,然后又想到自己的夫君大抵也处于骚乱的核心中,她担心他会不会有事。然而这种担心和害怕在此时终究是无用的,他们只能等待,除了等待还是等待,于是就这样持着武器聚集在大堂里等待到天亮。

    王氏命令几个下人藏起武器到府外查探情况,待那几个人下人回来后,向他们作出汇报,他们的语气似乎也十分疑惑不解:“夫人,昨晚好像是皇城那边出事了......刚刚我们在外面发现有几个兵卒拖着一个大官从附近一个府上出来,那个大官还在拼命挣扎着叫唤着什么这是兵变......”

    元巧巧闻言脸色微微一变,她忽然意识到事情并不是她想象中的那样了,或许是更糟糕,或许也没那么糟糕......兵变?怕是宫变吧!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建康城的大街小巷上不断有一队队兵卒来回走动,苏府上的人们得知的情报也就更多了,先是吴郡崔氏的府邸被封,接着崔府的警戒又被解除了,这期间有不少大官都被从自己府上强拽了出来,有些不久后回来了,有些一直都不曾回来,随着情况愈发清晰,并非一窍不通的元巧巧已然明白了什么,于是她彻底闭口不言了。

    果然几天后,朝廷公布了一则消息:摄政王虞兴涉嫌杀害陛下及其一家,已然监禁审查,其他嫌疑犯人也在下狱审问,其中就有吴郡崔氏的族长兼当朝丞相崔仑,不过崔仑很快就认罪了,声称是摄政王虞兴逼迫他隐瞒下此事以至于他做出助纣为虐的有罪之事,还有若干官员也疑似帮凶,依旧还在审查。

    建康城的百姓们都因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但他们自然也想到了在抵御城外的贼军时,一直都是摄政王虞兴露面,而身为皇帝的虞柏却毫无声息,虞兴在朝堂上的登场也十分突然,如今想来假使是虞兴残害了皇帝一家人貌似也并不出奇,这类皇族相杀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了,反正他们绝想不到皇帝虞柏居然做出弃城逃跑一事......因为那实在是太荒唐了,他们也不愿相信,即使是他们的皇帝被杀了,他们也不肯相信他们的皇帝居然跑路了!

    不过,既然皇帝没了,摄政王虞兴也被监禁了,现在该由谁来掌握朝政呢?并不出乎大家意料,依旧是太尉元通明和丞相崔仑负责掌握朝政,只是人们似是隐约看到了在他们二人背后的那个庞大的影子......真正掌握着兵权的影子。

    严格来说,苏二五组建的新军大多数都是投靠他来的,他们部分人是江湖人,少部分是荆州的戍边兵,虽也有几千人出于朝廷供养的台军骁卫,但那几千人也是他的直系部队,可以说这支数万人的军队竟是与朝廷的关系并不深,即使关系深的也是苏二五的直系部队,实在是讽刺极了。也是因此,苏二五并不担心他们会为了楚廷而背叛自己,况且他所说的楚廷民心已失并非只是口上说说而已,对于百姓们而言他们要的不过是吃一口饭而已,但是这近二十年来楚廷就一直不给他们那口饭吃,如今南朝各地起事的叛乱多半出自于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楚廷假若要亡,并不是亡于那个出逃的无能皇帝手上,而是在位时一直穷兵黩武的先帝楚武帝手上。

    虞兴没有受到什么虐待,他虽然被监禁了,但不过是被软禁在深宫里,每天依旧被呈上早晚膳,然而让他潸然泪下的莫过于元通明的背叛,回想起此事,他便悔恨当初答应了元通明担任摄政王一事,只是如今再说什么也没用了。他请求能在寝宫里读书,苏二五得知这个事情后,十分大方命人送人了一大批书籍,这都是些藏于深宫里的不知积攒了多少年的古书,任由这位前摄政王去阅读、研究。

    虞兴拼命将自己的思绪沉浸在书海里,以此消除现实中的忧愁,然而不久后他的王妃张氏也过来了,一见到她时虞兴先是惊讶,然后禁不住愤怒:“那个苏贼竟是将你、将你也弄过来了......”

    张氏连忙慌张张望四周,生怕被外人听见自己丈夫对那位苏大将军的怒骂,她接着连忙解释道:“殿下,是妾身请求过来服侍你、伴随你的......”

    虞兴一呆,随即禁不住苦笑道:“你,你这又是何苦呢......哎......”

    之后,二人过上了被软禁的生活了,却似乎又回到了从前在裕王府上的那般闲情逸致。

    比起满是闲情逸致的前摄政王,手握大权的苏二五却满是烦恼,虽然宫变不出乎意料地成功了,但之后的工作才是真正的大麻烦,因为其余不属于他的勤王军队依旧没有散去,还留在城内,在宫变时为了防止他们发难阻碍了宫变的计划,苏二五自然不得不将他们也一同收拾了,意想不到的勤王军领袖们在懵然中成了苏将军的俘虏。虞真也成了俘虏之一,他也觉得自己受到了背叛,在狱中一直在对苏二五破口大骂,骂累便睡,睡完了继续骂,然而无论他怎么骂都没人理他。

    苏二五也兑现了跟于琥的诺言,将被监禁在诏狱里的李昀之放了出来,于琥也十分惊讶,没想到当初的诺言这么快就实现了。除此之外,他还有自己跟纪昕的约定,他一直未曾忘记这个待在深宫里郁郁不乐的姑娘,当自己有能力将她从那沉闷的环境中解救出来后,他毫不犹豫带着自己的一些亲信直往她的寝宫而去。

    在病重中的少女被吵闹声唤醒了过来,用那双充满惊讶的大眼睛看着他,但还没说出话来,就已经被他抱起带走了,这强硬的做法、乃至于闯进后宫的行为让朝堂上不少谨守礼仪的官员对他十分愤恨,觉得这人竟是如此藐视皇权威严。然而除此之外他并没有再做什么,事实上那些常年服侍纪昕的宫娥们倒是隐约知道纪昕有这么一个心上人,也知道他答应过她迟早会将她带出去,但她们听了这个事情后并不相信,既是觉得好笑又是同情这个从北朝过来的公主,然而这些宫娥没想到,竟然在这一天里那位公主的心上人真的来了,一时间她们心里以往的同情反倒是变成了羡慕,是啊,哪个无能为力的姑娘不羡慕能救出自己的真命天子呢,至少她们这些恐怕直到老死都得待在宫禁里的宫娥们怕是真的只有盼望的份儿了。

    苏二五时隔几个月再次回到苏府时,便是带着那位病弱的少女回来的,在轿车里的纪昕依旧有些不敢相信地躺在他的怀里,有些迷糊地问道:“我是在做梦么......”

    苏二五听了不由觉得有些好笑,却也更加心疼了,他知道这几年纪昕待在深宫里一直都在等着他,可如今他才带走她,若不是这次的宫变,他可能还要很久很久,甚至永远都不能再见到她。在回到苏府的路上,苏二五只好向她解释这几年发生的事情,事实上这几年发生的事情太多了,他没法一一说完,只好挑拣重要的说给她听,然而听到一半时,纪昕忽然问道:“你是成亲了吗?”

    苏二五被噎了一下,一时间竟是无法回应,纪昕见了他的反应倒是更加确信了,幽幽地说道:“你答应过我不做那些祸害百姓的事的,但你又比以前富裕了许多,除了联姻之外我也想不出其他原因了......”

    闻言,苏二五怔住了,心里头也是生出了几分苦涩,他没想到这个女孩居然还记得当年在关中时他给她许下的诺言:无论变成如何都不会祸害百姓,她也相信他绝没有违背这个诺言,因而他一时间反而无比愧疚,因为他觉得自己大抵多多少少已经违背了当年这个诺言了,但滑稽的是,如今怀里的女孩反而是在惦记着他成亲了的事情,而不是他是否违背了诺言的事情。

    她问道:“那是个怎样的姑娘?”

    苏二五只好如实相告,将他对元巧巧的看法说了出来,在他看来元巧巧是个温柔善良却又胆怯的女孩儿,事实上他也想不出什么缺点,于是说出来的反倒是这些优点,然而他越说越是觉得不妙,因为他记得苏仪先生曾告诉过他,在一个女孩面前说另一个女孩的事情时,若不是为了故意刺激她使她更注重你,就不要随便瞎咧咧......

    听完后,纪昕叹了口气,慢慢地举起小手来,将有些冰冷的手掌贴在他的脸颊上,咬着嘴唇说道:“对不起......”

    “为什么要道歉?”

    “我的存在肯定会影响你与吴郡元氏的姻亲关系吧......”

    苏二五呆住了,他愣愣地看着纪昕,不明白到底怎样的一个女孩才会想到这里而不是责怪他如此花心,他反倒是一时间有些胸闷起来了,喉咙仿佛也被哽住了,他无言了半响,才能再次说出话来,他抓住她的小手贴着自己的脸颊,笑道:“就算会影响我也不会放弃你的。”

    他又说了一次谎话,因为他根本全都不想放弃。

    然而纪昕还是欣慰地笑了,这笑容在苍白清瘦的脸颊上展现了出来,颇让人有些心疼,或许她并不介意这是否谎言,只希望能珍惜眼下的甜蜜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