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1987 » 第二章 一碗饭一世恩

第二章 一碗饭一世恩

    黄冈村以刘姓为主,全村约六十来户,总人口约四百多号人,以三字形座落在这片土地上,算是个中等村落;

    李古岩随着记忆中村长家的位置走去,村中大部分为陈旧的土坯房,草制屋顶还有碧绿的小树苗和青草茁壮生长;

    这样的乡村景象在后世估计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了;

    “孔奶奶,在家吗?”李古岩朝着一户人家的大门喊着,并没有走进屋内;

    孔奶奶就是刘建军的老伴,李古岩也不知道叫啥名,不过村里和他差不多大的一辈人都这么叫,李古岩也就跟着同辈人一个叫法;

    “在家呢,谁啊”屋内的孔奶奶回应道,还伴随着家禽翅膀的拍打声,估计正在院子里喂鸡;

    孔奶奶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但身子还算硬朗,只是背部略有点佝偻;

    “娃子,以前你傻”说得还传来关切的微笑

    接着道:“我回屋找找家里有没有你能穿的衣服”

    意思就是之前你是个傻子,给你衣服也不会穿,现在你恢复了会自己穿衣服了;

    孔奶奶从家找来装菜的篮子给李古岩用来装干净的衣服,还把上次赶集买的肥皂也拿了出来,也算是大方的;

    “谢了,孔奶奶您就是我亲奶奶”李古岩并非纯粹讲好听话,也是从心里把这个慈祥的老人当成了自己的长辈;

    上一世李古岩55岁接受的实验,这一世的李古岩已经17岁了,两世相加已经72岁的他喊六十来岁的孔奶奶,毫无心里障碍;

    一人屋外一人屋内,孔奶奶也是个热心长的,就这样相隔五米虚寒温暖的唠了半个多小时;

    “孔奶奶,你家的鸡长得真好”几只一斤多重的鸡从后院跑了出来,胡乱啄着;

    李古岩恰到时机的夸奖,不时让老人笑出声来;

    “李娃子,猪食快好,我先去忙,你也赶紧到河里洗洗吧,得空陪我唠唠话”关切而又朴实的一句话结束了这次愉快的交谈;

    后世的李古岩是房地产销售出生,通过精妙的销售手段积攒了不菲的原始资金,在地产行业如火如荼的时期,他不顾亲朋好友的劝阻带着多年积攒的积蓄果断投入到金融行业,凭借敏锐的市场预判力开启了传奇的投资生涯被行业起为金牌投资人,不管是销售还是拉投资,都要和各色人员沟通,所以也就练就了自己独特的一套沟通技巧;

    有人说他这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也有人说他是个大忽悠,不过李古岩从不会花精力评判那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只要客户信他就好;

    农历六月艳阳高照气温已经热的有点让人无法忍受,但清澈的溪水刺激李古岩的肌肤传来冰冰凉意;

    “农历1987年7月10日,以后的今天就是我的生日”这是对世界宣告自己的到来,声音不大却坚如顽石;

    今天是李古岩清醒的第一天,也是他的新生,是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还是那划过夜空的流星;

    哼着后世的流行小曲,在清澈的溪水中欢快的搓着借来的肥皂;

    正在欢快搓澡的李古岩感受左腿传来的撞击力,笑道:“这鱼挺有劲的啊”

    大部分男人都有一个喜欢抓鱼的玩心李古岩也不例外,凭借这世高超的捕鱼经验,李古岩手脚并用沿着河岸快乐地开始抓鱼游戏;

    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李古岩就装满了原本用来盛衣服的菜篮;

    如此丰盛的战绩,归功于八十年代基本不用农药和化肥,以及没后世那么多工业污水的结果;

    “砰”石头落水声;

    “傻子,抓鱼的技术可以啊,都抓了这么多的鱼虾了”村书记家的大孙女胡梅,蹲在岸上嬉笑道;

    胡梅的父亲在七几年的时候因犯事被抓了,具体犯了什么事没人知道;

    为了生活更好点,胡梅的母亲刘运红就带着只有几岁的胡梅来到了外公家生活,也就是黄冈村村支书刘建军的家,可能是为了更好的照顾胡梅,胡梅的母亲刘运红并没有选择改嫁,就这样一直在黄冈村常住下了;

    李古岩嘿嘿一笑又是一条半斤重的黑鱼被扔上岸,自嘲的打趣道“傻子抓鱼厉害吧!”

    内心不免感慨年轻就是好啊,感慨自己的年轻也感慨这个时代的年轻;

    “胡妹子你偷窥我,还不回避下你岩哥要上岸换衣服了”;

    “要不你先回去和刘书记打个招呼中午就到你家蹭饭吃,岸上的鱼也带去让孔奶奶给煮了,午饭咱们加加餐”李古岩朝着岸上的胡梅坏笑道;

    胡梅看着裸漏上身,下身仅穿一条短裤的李古岩也不尴尬,主要是那时候的农村在河里洗澡都是常事,随便走在河岸池塘边经常可以看到裸泳的,何况此时的李古岩还穿着短裤呢;

    “好的傻子”胡梅故意拉长了傻子的发言,挎起装满鱼的篮子,傲娇的转身甩着双马尾回家了;

    “傻...李娃子来了啊,鱼一会就好了,快进来坐着等”刘建军,招呼着走来的李古岩笑道;

    “刘书记、孙奶奶、婶子好、胡妹子。”李古岩笑着进屋,逐一打着招呼;

    “傻子,来啦”胡梅从土灶台后探出头打个招呼;

    八十年代的农村,可没后世的燃气灶和液化灶,每个农户家里都垒着一个土灶台,土灶右手边有个木制风箱,一口黑黝黝的大锅坐在灶上。农家烧火做饭燃烧用的是秸秆、树枝等。

    “什么傻子,叫李哥,李娃子今年17岁比你大一岁”刘建军,呵斥道

    “好的,阿爷”胡梅抿嘴应道

    “李哥帮你剪下头发吧,看你的头发都快比我的头发长了像疯子似的”不等李古岩答应就走进里屋找来梳子和剪刀等工具;

    “妈,帮我做下饭”里屋内传来胡梅的帮忙声;

    “这孩子”胡梅母亲接过做饭的活,笑语道;

    李古岩下意识用手巴拉下遮眼的头发,腹语道“本来还准备拿条鱼去找剃头匠理个发,剪个帅气的反向现在省了”;

    刘建军坐在正堂的椅子上用旱烟杆指了指门口的长凳,示意李古岩坐那边剪头发又从皮口袋中慢慢地装上了一袋旱烟;

    “刘书记,咱们村的种地那么少,怎么后山的旱地都长草了也没人种?”这个问题李古岩上午抓鱼的时候就没想明白;

    “不是没人种,是不敢种啊,前些年那里种了几季棉花收成还行,后来又改种红薯想着补贴点吃食但之后的收成就不好”

    “再加上斜坡旱地没有平地好种,每逢雨天泥沙就会顺着雨水冲毁庄稼,慢慢地就没人去种了”

    “说到棉花,那几年种的棉花大部分都卖到县纺织厂了,现在还没把钱付清,每次去厂里要钱那边就说现在厂效益不好,财务拿不出付棉花钱,一想起就恼火”

    “就三百多块钱,他们厂里一个月的吃喝都不止这个数了,今年再不给钱就到县政府告他去”李建军吧唧吧唧的抽着旱烟越说越生气,又满脸无奈的摇着头;

    “刘书记消消气,别气坏了身子,纺织厂欠的钱回头去讨要试试!”

    “不过那片旱地种棉花的时候收成好后来种的庄稼就没那么好的收成,估计是土壤中的养料流失掉了”李古岩道;

    “毕竟种地前都是要翻土松地,土壤松软后被雨水再一冲养分可不全流失了!”刘建军回应道;

    “种不了庄稼,其实也可以尝试种其他什么的比如说果树,树可是降低水土流失的有效解决办法啊,同时果子成熟了还能给村里增加点收入不是吗?”李古岩尝试询问道;

    刘建军点点头“是个好点子,我们这片土质比较适合种梨,要不就种梨?”

    “不过梨子卖去哪呢?总不能一村人挑着担去到街上到处叫卖吧!”李建军担忧道;

    “老书记就是老书记种梨子好啊清热解暑”

    “不过现在梨的品种多,可要好好考量考量”

    “至于销路,可以出去找找看看应该有罐头厂或果汁厂来收”

    “到时候我们可以谈好拉货的时候就付钱,也不怕像卖棉花那样收不到钱了”

    “这段时间我也没啥事,回头我去县里、市里跑一趟看看”李古岩,试探的说道;

    “这事也不急等你把身子养好再去县里、市里看看?”刘建军欣慰地看着李古岩赞扬道;

    “没啥事,我也想去外面跑跑看看,说不定好的快点!”李古岩嘿嘿笑道;

    “不过现在正是雨季,我今天在河里一上午就抓了那么多鱼虾,要不让村里会抓鱼虾的这两天多搞点,我好给他们带到县里去卖,也好补贴补贴家用”李古岩诚恳道;

    刘建军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呵呵笑道:“好娃子、好娃子”

    专心理发的胡没听着两人的对话,开始有点佩服起李古岩了;

    吹了吹散落在李古岩肩膀的碎发,拿出圆镜笑道“傻...,李哥怎么样”

    李古岩接过胡梅手中的圆镜,认真打量起镜中的自己,泛黄枯涩的发被胡梅剃成板寸头,两道浓眉下隐藏着如深潭眼眸,鼻直口阔,五官轮廓分明而深邃,却又显示那么的消瘦,默默端详这时的自己,心中默道“这就是自己吗?还是有点小帅的”

    “谢了,胡妹子等我从县里给你带些好看的发卡,怎么样?”李古岩笑道;

    “不用你带,我要自己去挑”胡梅可不想放过可以去县里看热闹的机会;

    “饿了吧,快来吃饭了”孙奶奶,招呼众人道;

    饭菜诱人的香气传入众人的鼻腔,李古岩嗅嗅鼻,对孙奶奶夸奖道:“真香啊,孙奶奶。”

    看那桌子上并不精致的菜肴李古岩眼中一热,似有泪水盈眶;

    虾米炒辣椒、酸豆角炒鸡蛋、清炒白菜、还有那泛着油光的鱼汤,虽然各个卖相都不如后世那般精致但量很足;

    “这鱼汤好,看你们都瘦成啥样了,一会多喝点”孔奶奶关爱看着众人道;

    胡梅简单地打扫好满地碎发,又帮李古岩盛饭嘟囔道“李哥,去县里的时候一定不要把我忘了哦”

    “不然我就...我就不给你涂药水了”胡梅我就了半天也没能说出什么威胁的话,就拿不给李古岩涂药来威胁他;

    李古岩记忆融合的这段时间,基本都是睡在草堆和墙角,身上很多地方都被虫蚁咬出一个个鼓包,胡梅担心李古岩伤口感染生病,时不时就会常趁着李古岩睡着后,拿着自家的蜈蚣酒给他消毒,冬天怕李古岩冻着,还会拿出被褥给他保暖,算是村里对他最好的几个人之一了;

    李古岩能活着等到苏醒,真要好好感谢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不过这些感激的话李古岩都藏在心底铭记一生,在自己有能力以后,不竭余力的报答那些帮助过他的人;

    餐桌上传来筷子与盆碗接触的声音,大家吃着热腾腾的饭菜聊着家长里短,气氛很是融洽;

    农村可没食不言寝不语这一说,每当饭点的时候就会有人端着饭菜串着门边吃边聊,不过串门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是别人家来客人了不去,私交不好的不去,隔了两三家的不去;

    “爸妈,中午吃的啥呢,这么香”刘运文端着白瓷盆进了屋,看着桌上的菜笑道;

    进屋后也不用招呼,直接拿起勺子就盛了一勺鱼吃了起来。这是刘军的大儿子,已经分家多年;

    “大文来啦,正准备给你家送盆鱼去呢”孙奶奶热情道;

    又盛了满满三盆鱼汤给住在村里的三个儿子家送去;

    在八九十年代农村都没啥好吃的,要是哪家来人请客什么的做了几道好菜,都会给住在同村的亲戚朋友送点去;

    刘运文看到神智苏醒的李古岩后便一愣,傻傻问道“傻子你正常了?”语气中透出难以置信

    在刘建军及其家人的证实下,刘运文终于相信了李古岩不再是傻子的事实;

    大家就在这样边吃边聊中消灭了孔奶奶做的一桌拿手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