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1987 » 第十三章 我是来给您解决烦劳地(一)

第十三章 我是来给您解决烦劳地(一)

    李古岩看着卢俊生此时紧张的表情,汗珠滴答滴答地落在桌面,一只手紧紧捏住桌子的一边,手指已经发白。

    李古岩,抽了张纸提给卢俊生,假装没看出他紧张的样子,道:“现在的天气真是一天比一天热啊,出门都快被烤熟了”。

    卢俊生,接过递来的纸巾擦着汗,心中也在沉思,“眼前这个小子怎么知道这些,到底是谁的人”

    在卢俊生的眼里李古岩不可能是郭平请来的人,如果是郭平的人那么今天他就不该来和他说这些话,完全可以利用村民欠款搞集体上访,再以积压库存太多来说事,只要把事情搞到市里,县里就是想压下去都不可能。到时候报纸舆论再吹吹风,那他就是想不下岗都不行了。

    卢俊生眼神凌厉,像似要看穿李古岩一样,半响后道:“你是谁的人,来和我说这些想要得到什么”?

    卢俊生可不相信一个农村走出来的小青年能毫不怯场地坐在自己对面侃侃而谈。

    李古岩坐直身子,微笑道:“我就是我,有些事情卢厂长不要想太多了,不过我说这些都不是大问题也没骗你”。

    李古岩就是故作高深,不能让卢俊小瞧自己。要是让卢俊生知道自己就是一个从乡下来的穷小子,估计早就被赶出去了。

    卢俊生一听也来了精神,心想“这少年估计背后的老板身份特殊,不方便站到台前说话”

    再也不把眼前的少年当成毛头少年了,急切地问道:“那我洗耳恭听您的高论?”

    李古岩笑道:“外边不是说你宁愿布料烂在仓库也不卖吗?只要你想办法尽快把仓库里面的货出掉,这样资金有了功劳也有了,岂不是堵了外面众人的口”

    卢俊生白了李古岩一眼,心道“这还要你说吗?要是能买掉早就卖掉了。”

    想归想,卢俊生苦着脸道:“和我们厂长期合作的就是县里制衣厂,他们仓库里面估计还躺着十几万件的衣服没卖出去呢,现在还欠着我们厂十几万没给,让我一下到哪里去把这些布料全部卖掉啊?”

    李古岩,笑呵呵的说道:“卢厂长,不是还有我吗?一开始我就说了,我是来给你解决麻烦地”。

    这才想起李古岩进门后和他说的“解决烦劳地,顺便带些土特产。”

    不过当时卢俊生也就对这个土特产比较感兴趣,后来聊着聊方向就偏了,把这茬就给搞忘记了。

    卢俊生暗喜自己猜得果然不错,背后肯定有人。

    接着一拍大腿,笑道:“小兄弟你也别老是卢厂长、卢厂长这么叫,我觉得你这个人很不错,不嫌弃的话就喊我声老哥吧!”

    卢俊生笑到脸上都肉都抖了起来,李古岩也变得更加热情了,两人好似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亲切。

    李古岩假意激动,拍着桌子说道:“我就喜欢卢老哥这样的性情中人。”

    “我也喜欢老弟这样前途无量的人,不过老弟你说的解决办法到底是什么?”卢俊生笑道。

    李古岩,打量眼前的这具肥胖的身体,笑道:“卢老哥,我是这么想的如果厂里的布料真的不好卖,我准备全买了,就当帮卢老哥过了眼前这个麻烦”。

    卢俊生笑得眼睛都只剩一条缝了,不过也暗暗佩服这人背后的能量。

    卢俊生看着眼前的少年,故作为难道:“现在厂里的货可不少啊,估计各种材质的加在一起少说也有十几万匹布料,市场上的价格大概是8~13元一匹不等,就按最便宜的算也要一百万,老弟能一下拿这么多钱出来?”

    李古岩心里也是一惊,“难道这家伙这一年是一直生产都不出货的吗?存这么多布料等着生虫啊。”

    在一个万元户都可以披红挂彩来庆祝的年代,一百万简直就是天文数据。

    卢俊生看出李古岩的吃惊和不解,急忙解释道:“这么多布料也不全是今年生产的,还有一部分是好几年前的呢,没办法啊,工人要生产不然就没工资,就算货卖不出来厂里也不能把机子停了,不然乱子就大了”。

    李古岩,心想:“还有几年前的货现在估计都生虫了吧”。

    卢俊生看出这个时候的李古岩,脸色是真不好看了,又追问道:“兄弟,您得帮老哥这次啊,不然老哥这次估计真要栽进去了”。

    李古岩这次没有大包大揽直接说全要了,脸色难看的说道:“老哥,这个真的有点麻烦了,十几万匹的布可不是小数目啊,估计这里面还有几年前的库存,有的布匹都生虫了吧”?

    卢俊生,尴尬的点头道“老弟,不瞒您说,还真有不少布料没虫蚁啃咬过,不过价格上面我可以再优惠一点的”。

    李古岩也懒得再和眼前的人绕弯子了,说道:“带我去仓库看看布料,如果能帮肯定帮你。”

    卢俊生亲自和库房打了个电话,确定库房有人后,带着李古岩来到库房。

    李古岩进去后看到货架上堆着满满当当的布料,虽然已经提前知道有十几万匹的布料,但当亲眼见到时还是被惊到了,不由得感到压力巨大,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布料的颜色种类还算齐全。

    原本李古岩的想法是,利用卢俊生、制衣厂、农民货款之间的三角债关系,先由李古岩到纺织厂下订单,卢俊生提供布料,制衣厂生产衣服,李古岩再拿这衣服卖往市里,最终农民的材料款由李古岩来支付,才用这种三角债方式清算彼此之间的债务关系。

    至于如何能拿到农民的债权,这点李古岩早就把刘建军这个村书记算计在里面了,只要李建军愿意站台,拿到周边几个村的债权还是比较容易的。设想有个人愿意免费帮他们去纺织厂要陈年旧账,还有一个村支书做担保,有什么不愿意的呢!

    等周边几个村拿到卖棉花钱,估计其他较远的村子,都会上门来要求着李古岩帮他去要账呢。

    就算最终做的衣服不好卖,后面的直接便宜点把布料卖了也行,差价直接用卖鱼的钱补上,肯定不会把刘建军这个村支书坑进去的。

    对于如何把衣服更好地卖出去,李古岩在来县里问路的过程中就做过市场调研。首先是现在大量的成品衣服

    首先是现在大量的成品衣服还是由纺织厂生产的那种统一码色的土掉渣衣服,少量新潮的衣服是由批发商从鹏城带来的,这两种衣服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前者老气横秋后者年轻时尚,简直就是两个时代的产物。

    又由于一九八七年大量港片进入华国市场,让年轻人对那种年轻时尚衣服更加向往。

    所以李古岩准备利用这次机会生产一批轻时尚衣服推向市场,毕竟鹏城离李古岩所在境安市有一千五多公里的路程。

    而且一九八七年的物流可比后世的物流复杂的多,这么长的路程需要经过不知道多少次的货物转运,每次货物转运都是有很多可能丢失货物或者货物被抢的风险。

    如果当地就能批发到同款衣服,哪怕价格比鹏城的批发价还高出一点,那些精明的批发商都肯定会闻风而来。

    现在看到满满当当的布料,李古岩感觉自己当初的计划好像有点不够用了。

    李古岩、卢俊生还有不知道从哪里跑来的满头大汗仓库管理员,三人沿着货架之间预留的走道一言不发地行走着。

    越往里走布匹上灰尘就越多,李古岩随意掀起一块被虫子咬过的布料,用力一撕,还别说质量挺过关的。

    看到李古岩撕布料的动作,仓管员可不干了正要上前说教,被卢俊生赶忙打住。

    李古岩打趣地说道“你们的布料还真结实啊”。

    卢俊生骄傲道:“那是当然,我们厂的布料从纤维制造、到纺纱、再到编织、和最后的印染,每道工区都是严格检查的,如果第一道工序没有合格绝对不会流转到第二道工区上的。”

    卢俊生又道:“同时,每批次的最终成品布料样品,我们也都会做湿洗色牢度、干擦色牢度、日晒色牢度,如果有时间的话一会我再带你去我们的样品自检室看看。”

    看着满脸骄傲的卢俊生,李古岩暗道:“没想到这家伙还算是一个有良心的生产商”。

    其实是李古岩对八十年代的国企商业有一定误解,在那个年代国企厂生产的物品对质量上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首先他们不算是正真的商人。

    就拿衣服打比分吧,如果纺织厂生产的布料不合格,被制衣厂发现了,制衣厂去上级部门告他们一状,那是一告一个准,毕竟他们都归纺织工业部管理,只是各自的分工不同而已。

    所以在后世常说的一句话是商人逐利,在八十年代的国企商人这并不怎么实用,因为他们不用在乎商铺的利润是否够高,因为利润不管是高是低,都是有国家兜底,反而是质量上出了问题,他们有推卸不掉的责任。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在一个大公司下面各自分管不同事务的大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