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历史那些事儿 » 11. 为娘不要太偏心!

11. 为娘不要太偏心!

    上一章讲到,郑国射出的一箭,不仅射伤了周天子,还将周王室在诸侯之间的威信击得粉碎,从此诸侯就更加视周天子为无物了。虽然大家表面上仍然尊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但背地里却开始大肆兼并,弱肉强食,以至于诸侯国的数量从周朝建国时的800多个锐减至不足100个,后进一步减少到约40个。

    经过300余年的不断兼并,有几个大国脱颖而出,即齐、楚、晋、秦四国。我在前文不止一次地提到,这四个国家十分特殊。

    齐国首任封君为姜子牙,因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灭商建周,立有不世之功,被封在了齐地。齐国不仅土地面积广大,而且地处沿海,有鱼盐之利,物产丰饶,商业发达,所以它从立国之初便是响当当的大国。

    晋国首任封君为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周成王少年时曾和弟弟一起玩耍,一时兴起,就拿一片桐树叶子当作硅玉(官员的印章)送给弟弟,并说要封他为官。古代帝王无论身在何处,身边都会有史官随行,以记录其一言一行。史官就将周成王的话记录了下来。

    过了几天,史官提醒周成王,应该给其弟封官了。周成王很诧异,不解史官何出此言。史官便回答道,某年某月某日某地,成王以桐叶为硅玉,赠予其弟叔虞,并许以封官。君无戏言,周成王见此言已被史官记录在册,便封其弟叔虞于唐地,后又改国号为晋。所以,晋国属于周王室的近支宗室之国。

    晋国初期面积并不大,但出了几位有为之君,比如史料记载,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所以晋国逐渐成为中原地区唯一能够比肩齐国的诸侯国。

    楚国先祖在周朝建立之前便投靠了周部落,并且在武王伐纣时多有出力。然而,周天子分封诸侯时采取“周之宗盟,异姓为后”的宗旨,楚国姓熊,非姬姓宗室,因此在分封时只能靠边站,最后只得了个子爵封号。这也就罢了,后来楚君同其他诸侯国君共同入朝侍奉周天子,十分勤谨,周天子赐予其他诸侯国宝器,唯独没有楚国的份。此外,周天子会盟诸侯时,也不通知楚国。再加上楚国地处蛮荒之地,中原诸侯因此对其多有鄙视。

    由于屡次受到不公正对待,所以楚国与周王室和及原诸侯之间的矛盾日渐加深,以至于周天子曾多次出兵讨伐楚国。周昭王甚至在伐楚归来的途中淹死在了汉水。

    由于楚国被长期不公正对待,所以楚君干脆破罐子破摔,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意思是说,我楚国就是个蛮夷之邦,不必遵守你们中原那一套礼仪。既然不用遵守周礼,楚国自然也不会与邻国“讲信修睦”,而是对其一步步鲸吞蚕食。随着楚国国力的强盛,再加上与周王室的矛盾尖锐,楚国不再尊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而是自立为王,这也是诸侯中第一个称王的邦国。

    此外,楚国历代国君都以开疆拓土为己任,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了春秋时期,楚国已经是一个地阔千里、车骑万乘的强国了,令中原诸侯再也不敢小觑。

    相比之下,秦国的情况“最惨”。秦人的先祖只是周天子的马夫,地位低下,只因养马技术过硬,被周天子赏识,这才勉强给个“西陲大夫”的封号,封地位置也不好,在犬戎附近。周朝实行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制,大夫并不在其列,所以秦国最初连个最低等的诸侯都算不上。

    但毗邻西戎,秦国却“因祸得福”,由于不断同西戎作战,所以秦人尚武,以英勇善战而著称,这也是战国时期山东六国将秦国称为“虎狼之秦”的原因。

    秦国的机会,直到西周末期才出现。周幽王自导自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好戏,结果将西周烧成了“上周”,他本人也为自己“伟大的演艺事业”而献出了生命。

    秦国时任国君为秦襄公,他抓住这次机会,起兵勤王。赶走犬戎之后,秦襄公与其他诸侯一道拥立废太子姬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为了避犬戎之祸,周平王决定将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秦襄公又一路殷勤护送。周平王因此大为感动,封秦襄公为伯爵,秦国自此才算正式跻身诸侯行列。

    爵位是有了,但周天子实在无地可封,便大手一挥,对秦襄公说:“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周平王倒是大方,但这等于一张空头支票,意思如果你秦国有本事,就去找戎狄算账,他们侵夺了周王室的岐、丰之地,只要你打赢了,那片地就是你的。

    即便如此,秦襄公已经很高兴了,因为周天子的这番话等于赐给了秦国征伐西戎的大权,秦国以后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兵了。

    我之所以说那么多“废话”,是因为很多读者可能不太了解这些国家的崛起过程,以及为什么西周初年诸侯林立,到了春秋时期锐减到几十个,而到了战国时期,就仅剩7个了。

    言归正传,与上述四个大国相比,郑国就有点相形见绌了。但郑国虽小,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却不少。例如,郑国射出了武力反抗周天子的第一箭,从此开启了春秋争霸时代。“郑人买履”的典故更是家喻户晓。本文所讲的故事,同样与小小的郑国有关。

    常言道,孩子是爹娘的心头肉,为人父母者哪有不心疼自家孩子的?即使是子女较多的家庭,父母难以一碗水端平,最多也只是对某个孩子多有偏爱,对某个孩子疏于关心,但不至于挑拨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更不会唆使他们互相仇杀。但郑庄公的母亲却偏偏就是这么一个人。

    郑庄公的母亲叫武姜,据《左传·隐公元年》记载,郑武公与武姜共育有二子,长子曰寤生,次子曰叔段。但作为母亲,武姜却偏爱次子而厌恶长子,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寤生是在武姜睡着时所生,醒后方知,可见作为母亲,武姜的心也是够大。不同于其他顺生的孩子,寤生是先出来脚,后出来头。武姜因此难产,遭受了不小的痛苦。她认为,这个孩子倒着出生,天生大逆不道,所以给他取名“寤生”(即倒着出生)。很显然,武姜不懂得现代医学理论,孩子倒着生是因为胎位不正,跟大逆不道没有半点关系。加之寤生是头胎,武姜没有生育经验,一时手足无措,或者因为难产而受到痛苦,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有了头胎的经验,二胎一般就顺利多了。所谓“头胎看着书养,二胎当做猪养”,只可惜武姜似乎不懂这个道理。

    果然,武姜在生小儿子叔段时非常顺利,因此对他万般溺爱。按照周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寤生被郑武公立为太子,这引起了武姜的不满,于是动起了废长立幼的歪心思。为此,武姜经常在郑武公面前称赞小儿子,好在郑武公明理守制,没有听从武姜之言。如果他跟晋献公一样,是个耳根子软的人,寤生可能早就被废了。

    郑武公死后,寤生以长子兼太子的身份顺利即位为君,这便是周朝历史上第一位胆敢武力抗拒周天子的郑庄公。按理说,国君名分已定,武姜不应该再心生异念了。但郑庄公的即位非但没有打消她的非分之想,反而令她对这个大儿子更加不满了。

    既然靠合法手段不能上位,武姜便千方百计地为小儿子谋取利益,并暗中培养他的势力,以便日后能够取代郑庄公。为了加强小儿子的实力,武姜向郑庄公提出将叔段封到制邑(今郑州市上街区),但被郑庄公一口回绝,因为此地是战略要地,不能随意分封,如果失守,郑国将有亡国之危。武姜并不死心,又要求将叔段封到京襄城(今荥阳),但此地也是个防守要冲,而且人口稠密,面积甚至超过国都,所以郑庄公再次拒绝。

    连续两次遭到拒绝之后,武姜怒不可遏,对郑庄公劈头盖脸一顿训斥。无奈之下,郑庄公只好同意将弟弟封到京襄城。

    按理说,大儿子是一国之君,小儿子封在了膏腴之地,可谓两全其美,武姜作为母亲,应该感到无比幸福才对。但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武姜并未就此收手。

    既然郑庄公已经将叔段封到了京襄城,他自然要去封地居住。临行之前,武姜悄悄地对小儿子说:“你就藩之后不要只知道贪图享乐,你要学会积攒实力,等到时机成熟,你直接带兵逼宫,将你兄长废黜,国君之位就非你莫属了。”

    叔段听了母亲这番“高论”,顿时觉得自己还有希望过一把当国君的瘾,便连连点头称是。

    叔段来到京襄城后,按照母亲的吩咐,开始修筑城墙,聚敛粮草,招兵买马,制造武器,等待时机。而且,这家伙比他母亲更过分,他不满足于做京襄城的土皇帝,还强迫郑国西部和北部的两个城邑也听命于他。如此一来,郑国一半以上的土地都被叔段控制了。

    叔段的一系列举动引起了郑庄公叔父公子吕的警觉,他气冲冲地找到郑庄公说:“一个国家竟然有两个国君,你到底是什么想的?你如果打算将郑国拱手相让,我这就去投靠叔段!如果你还想继续做国君,就当机立断,诛除叔段!”但郑庄公为人颇有城府,只见他不急不慢地说道:“叔段的野心昭然若揭,但他并没有公然发动叛乱。这时如果我先动手,万一有人从中作梗,我反而会落一个不孝不悌的骂名。我们不妨再等等,只要他敢轻举妄动,我立刻出兵,到时候就师出有名了!”

    就这样,郑庄公假装对叔段的反叛行为视而不见,而叔段则“磨刀霍霍”,已经跃跃欲试了。郑庄公二十二年,叔段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写信给母亲,商定起兵的日期。武姜回信给叔段,命他立刻起兵,她在京城作为内应,二人里应外合,她在都城作为内应,二人里应外合,准备偷袭郑国国都。

    郑庄公表面上对其不理不睬,但背地里早已在京襄城安插了密探,他不但对两人的不轨之图洞若观火,甚至还截获了二人的密信。

    叔段是个听话的乖宝宝,接到母亲的命令,他立刻起兵杀奔郑都。但他万万没有想到,郑军此时正在半路等着他往口袋里钻呢。叔段还没反应过来,便被郑军团团围住,最终只得逃回京襄城。

    郑庄公自然懂得斩草要除根的道理,于是派大将率200辆兵车围攻京襄城。叔段虽然在此经营多年,但由于他急欲起兵谋反,所以对百姓横征暴敛,导致民怨沸腾。民众见国君的军队开到,便主动打开城门,郑军不费一兵一卒便占领了京襄城。

    叔段见大势已去,便急忙逃往鄢陵。郑军一路紧追不舍,他又舍弃鄢陵,奔共城(今辉县)而去。郑军又将共城围得水泄不通,叔段见无路可逃,便自杀身亡。

    叔段是被诛灭了,但国都之内还有个更难缠的人呢,那就是郑庄公的母亲。作为儿子,郑庄公该如何处置这位挑唆兄弟关系以致双方以死相拼的母亲呢?多年来,郑庄公对母亲和弟弟一再忍让,没想到他们得寸进尺,不知惜福,最后竟然公然反叛,必欲除自己而后快。既然你们如此不仁,也休怪我不义了。

    史料记载,郑庄公在恼怒之下说出了一段绝情的话:“不至黄泉,毋相见也。”意思是:“从此我们恩断义绝,此生不复相见。”随后,郑庄公将母亲驱逐至城颍(今襄城县东北),以示惩戒。但郑庄公与武姜毕竟是母子,所以后人对他的做法多有议论。

    古往今来,天下最难割舍的便是母子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庄公对母亲的怨恨日渐消退,但对她的思念却与日俱增。郑庄公开始后悔,自己当初不该如此绝情。但作为一国之君,说出去的话岂能当作儿戏,他既思念母亲,又不愿违背前言。所以,郑庄公不知道该如何化解这一局面。

    就在郑庄公一筹莫展之时,机会来了,城颍的长官颍考叔回京述职,郑庄公设宴招待。颍考叔知道郑庄公与母亲不和,便有意撮合母子二人团聚。于是,席间他故意将一些好吃的饭菜藏在袖子里。郑庄公大惑不解,便问道:“你这是何意?”颍考叔“难为情”地回答:“我母亲是个乡下人,从未吃过这样的美味佳肴,所以我想将这些饭菜带回去,聊表孝心。”

    郑庄公触景生情,便将自己对母亲的思念和自己的难言之隐告诉了颍考叔,并表示自己愿意与母亲重归于好。颍考叔是个聪明之人,他思索了片刻,说道:“这不难办,您不是说不到黄泉不想见吗?我们可以挖个地道,直通黄泉(其实就是地下水),然后在下面用砖砌成甬道和房间,你们母子进到里面,不就是黄泉下相见吗?”郑庄公闻之,大喜过望,便将此事委托于颍考叔。

    颍考叔回去之后,便立即在城颍挖了一条地道,然后请郑庄公和武姜沿着地道进入位于“黄泉”之下的房间。经过上次的叛乱事件,武姜丧失了最心爱的小儿子,郑庄公也失去了唯一的亲弟弟,母子二人见面,抱头痛哭,从此冰释前嫌。这便是著名典故“掘地见母”的由来。

    武姜一生机关算尽,最终却落得个小儿子死于非命、大儿子恩断义绝的下场。据《论语·颜渊》记载,孔子对此事评价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做君主的、做臣子的、做父亲的、做儿子的都要各守本分。如果用孔子的观点来评价郑庄公母子三人,那就是母亲不像母亲、儿子不像儿子、兄弟不像兄弟,这是导致这场人伦悲剧的根源。

    客观地说,郑庄公是一位有为之君,郑国在他的治理下曾经是春秋初年的小霸王。但历史对其评价并不高,“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均将郑庄公描述成一个心狠手辣、野心勃勃的小人。这也难怪,春秋时期孔子占据着道德高地,他倡导恢复周礼,而郑庄公先是武力对抗周天子,后又杀弟逐母,与孔子大唱反调。孔门徒子徒孙众多,自然要将郑庄公拎出来,当作典型狠狠地批判一番,所以后世多认为郑庄公是个心理阴暗、手段毒辣、睚眦必报的奸诈之徒。

    东汉大儒杨震批评郑庄公“纵母氏之欲,恣骄弟之情,然后加讨。”简而言之,杨震认为郑庄公明知母亲偏爱弟弟,却故意纵容她,满足她的非分要求。他知道弟弟在京襄城胡作非为,却不加阻止,而是等到他将郑国折腾到快要亡国时,再起“正义之师”讨伐,这种做法令人不齿。

    但笔者不以为然。郑庄公倒着出生难道是他自己的主意吗?郑庄公自出生便受到母亲嫌弃,也是他的错吗?武姜偏爱叔段,也是他强迫母亲这样做的吗?自始至终,这件事的始作俑者都是做母亲的武姜,而不是做儿子的郑庄公。

    儒家弘扬忠孝节义,中华民族也向来崇尚孝道,但史书并未记载郑庄公在孝道方面有何亏欠,反而是由于武姜毫无原则地溺爱小儿子,纵容小儿子,最终导致了这场人伦悲剧。

    讲到这里,郑国的故事算是画上了句号,接下来,我们就要详细讨论东西两周800年来的是是非非了。我之所以从周朝重点写起,是因为周朝有信史记录,又有文物佐证。相比之下,夏商两朝多有文物,但少有信史,虽然商朝出土了十几万片甲骨,共记载了5000多个不同的符号文字,但目前能够释读的也仅有1000字,而且其内容大多为卜辞,记录的主要是战争是否顺利、未来是否有天灾、某个彗星出现是为什么、某个妃子生孩子是否吉利等等,内容较少,而且连贯性较差,即使《夏商周断代工程》也没有将夏商两代的脉络完全理清。

    至于夏朝之前的历史,虽然目前已经出土了不少大型遗址,证明中国早在夏朝之前就已经进入文明时期,诞生了较大规模的城邦,有了国家的雏形,比如良渚遗址和陶寺遗址的规模都在300万平方米左右,俨然是“大型城市”了;三星堆遗址除了出土大量金器和青铜器,还出土了数千个贝壳,而商朝遗址也出土过为数不少的贝壳,所以商朝人应该和三星堆人有过交流。

    但遗憾的是,我们至今没有发现商以前的文字,先商文明虽然已经得到联合国的承认(良渚文明已经申遗成功),但由于文物和文字无法相互照应,所以大家目前只能猜测,某某遗址是黄帝时期的都城;某某遗址是尧帝时期的都城;良渚文明突然消失可能是因为大洪水;而陶寺文明继良渚文明而起,可能是东方人为躲避洪水迁往西方的结果。但这些目前只是猜测,并未得到完全证实。

    而且,历史始终都是“故事”,文明的研究相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太过枯燥,所以我决定从周开始写,夏商只用较少的篇幅,介绍几个著名故事即可。

    纵观中华5000年文明史,周绝对称得上是一个绝无仅有的王朝,它享国800年,远超其他朝代;它文化灿然,诞生了诸子百家,影响了后世数千年;它故事丰富,我们现在所用的成语,大多诞生于那个时期;它的历史脉络清晰明了,即西周和东周,东周又清晰地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时期诸侯以争强图霸为目标,战国时期则以灭国统一为主线。所以,周朝值得我们去仔细品读。

    虽然周朝的国祚绵延800年,但周天子实际掌权的时间却仅限于西周时期,春秋和战国500余年的时间里,周天子就像一个天姿国色的女子,一下子失去了昔日娇媚的容颜,成了诸侯都不待见的“弃妇”。由此观之,周又是一个“未老先衰”的王朝。具体缘由,请看下一章:《周朝是未老先衰的弃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