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历史那些事儿 » 25.一笑倾人国,有些玩笑开不得

25.一笑倾人国,有些玩笑开不得

    我在《甩手掌柜却首霸诸侯》一文中提到,齐桓公去世之后,诸子争位,以致齐国大乱。自此以后,齐国霸权衰落,再也没有能力称霸诸侯。虽然齐孝公在宋襄公的帮助下平定了叛乱,但继任之君既无称霸之能,又无良臣辅佐,所以虽然心有不甘,但齐国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晋国和楚国相继称霸。

    后来,王位传到了齐顷公手中。按照辈分,齐顷公是齐桓公的孙子。齐顷公少年即位,生性顽皮,尤其喜欢捉弄别人。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齐顷公的母亲名叫萧桐叔子(此女为萧国桐叔的女儿,故此得名),也是个性格活泼之人,而且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其实人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分“顽皮”,拿别人的缺陷作为笑谈,就是人品问题了。如果普通人这么做,充其量只会引起口角或斗殴;但如果国君也这么做,后果可能会被无限放大。例如本文这对母子,就因为在外交场合的一次不经意的嬉笑,竟然引发了一场战争!所以,开玩笑也要分场合,有些玩笑开不得!

    我在前文多次提到,到了春秋时期,四个强国脱颖而出,分别是齐、楚、晋、秦。其中齐国率先称霸,但自管仲和齐桓公死后,齐国的霸权迅速衰落,又因诸子争位引发国家动荡,导致其元气大伤,所以后继乏力。

    秦国有称霸的雄心壮志,并且一心希望向东发展,但其东出之路被晋国堵死,不得以只能将目光投向西方,最后制霸西戎。然而,秦穆公死后,直到200多年后秦孝公即位,秦国再未出过一位雄主,所以秦国的东出之志也只能存在梦里了。

    而楚国是第一个称王的诸侯国,也是春秋时期疆域面积最大的诸侯国,所以它实力雄厚,并且由于地处南蛮,为中原诸侯所鄙视,所以其历代国君都向往中原,希望得到中原诸侯的认可。楚成王甚至在宋襄公会盟时故意捣乱,导致宋襄公称霸不成反被擒。到了楚庄王时代,楚国终于圆了一次霸主梦,甚至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楚国始终不忘向北拓展,势力一度达到黄河流域,这必然会触及晋国的利益。

    晋献公、晋文公、晋襄公等有为之君开疆拓土,鼓励农耕,发展生产,改革军制,扩充军队,外攘诸侯,内修政治,为子孙后代打下了一个强大的晋国。由于一系列的制度优势,再加上晋国地处中原膏腴之地,所以直到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都是响当当的大国,长时间把持着霸主的地位。所以,这引起了楚国的不满。

    因此,在春秋历史上,晋楚两国不断发生战争。由于两国势均力敌,战场上也是互有胜负,今天你夺我两座城,明天我拔你三座寨。晋景公即位后,为了改变这种均势,遏制楚国北进的势头,晋国希望通过与齐国、鲁国、卫国等诸侯国修好,结成攻守同盟,从而达到孤立楚国的目的。由上图可知,卫、鲁国等国位于晋国和楚国之间,而齐国又是个大国,虽然其国力有所下滑,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仍然拥有相当的实力。

    为了实现上述愿景,晋景公便派大臣郤克出使上述三国,以结盟好。由于卫国和鲁国较近,所以郤克首先访问了这两个国家。晋国是中原霸主,所以鲁卫两国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也不敢提出异议,所以谈判进展得十分顺利。事情谈成之后,为了表示诚意,鲁卫两国也派出使者跟随郤克一起出使齐国。

    齐顷公见三国使者同时来访,便热情招待,很有大国之君的风度。但当他看清三位使者的模样后,却差点笑出声来,这就有失大国气度了。原来,郤克是个残疾人,背驼得有点严重;鲁国的使者也是个残疾人,跛了一只脚;卫国的使者还是个残疾人,是个独眼龙。齐顷公见三人怪模怪样,便童心大起,忘记了自己一国之君的身份,想整蛊一下三国使者。他故意找了三个残疾人,去招待三国来使。郤克起初并未在意,以为这仅仅是个巧合。

    晋国此次结盟的重点对象是齐国,所以与齐国的谈判很关键,谈判场面也很庄重。但齐顷公的母亲萧桐叔子听说三国来使都是残疾人,也来了兴致,便央求儿子让她也瞧一眼。齐顷公是个妈宝男,架不住母亲的再三央求,便答应了。但齐顷公此举坏了诸侯之间的规矩,而且这个规矩还是他的爷爷齐桓公所定。当年齐桓公会盟诸侯,提出了几条规定,其中有一条就是不允许女人干政。为了满足母亲的好奇心,又不违背“不许女人干政”的规矩,齐顷公便在谈判现场的一侧用帷幕遮挡起来,让母亲藏在帷幕后面。

    谈判正式开始后,三国使者陆续抵达。于是,搞笑的一幕出现了:前面走着一个驼子、一个瘸子和一个瞎子,后面跟着一个驼子,一个瘸子和一个瞎子。由于六人都有残疾,而且各有不同,所以他们走起路来十分滑稽。萧桐叔子见到此情此景,笑得前仰后合,好在有帷幕遮挡,使者并未察觉到异样。但后来萧桐叔子实在不能自已,禁不住笑出声来:“嘻嘻……”

    郤克等人听到了笑声,又看看前面几人,再看看他们自己,立刻明白了怎么回事。好嘛,你齐国没有谈判的诚意也就罢了,竟然连大国的尊严也不顾,故意找几个残疾人来羞辱我们。这还不够,你们还让其他人躲在帷幕后面,像看耍猴的一样取笑我们。是可忍,孰不可忍!众所周知,残疾人的自尊心异常强烈,而郤克又是晋国的六卿之一。上一章提到,赵盾在位时大大加强了晋国卿族的实力,连国君都要让他们几分。郤克何曾受到过如此的羞辱,便气得脸色铁青,直接离开了谈判现场。

    郤克代表的可是中原霸主,如今他负气而去,齐顷公知道这回算是与晋国结下梁子了。郤克气呼呼地返回了晋国,在度过黄河时发下重誓:“不报此仇,我今生再也不过黄河!”回到晋国之后,怒气未消的郤克立即觐见晋景公,说道:“请您调拨一支军队给我,我要伐齐。”晋景公闻之大惊,此行不是去与齐国结盟的么,怎么打起仗来了?得知原委之后,晋景公也觉得可笑:“我们要与齐国结盟,共同对抗楚国,怎么能因为这么一件小事而坏了国家大计呢?更何况人家嘻笑,也不一定是因为你啊。”

    后来,为了表示歉意,齐国派出四位使者出使晋国,结果全被郤克杀死。杀死齐国使者之后,郤克觉得仍不解气,就对晋景公说:“您如果不同意出兵,我就带着自己的亲兵去。”赵盾之后,晋国的卿族逐渐坐大,各家都蓄养了不少亲兵,有时就连国君也得掂量一下自己能不能打得过某个大臣。晋景公见郤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便说道:“等找个合适的机会,你再出兵报仇也不迟。”

    晋景公这样说原本只是应付一下郤克,但几年之后,机会真的来了!齐国派兵进攻鲁国和卫国,两国自知不敌,便向晋国求救。郤克以此为借口再次请求出兵,晋景公作为霸主,只得应允。

    于是,郤克率领800辆战车,直扑齐国而去。有人觉得,800辆战车是不是少了点,毕竟晋齐两国都曾做过霸主,但在春秋时期,这种规模的战争已经称得上是大战了。当年决定晋文公称霸诸侯的“城濮之战”,晋国也只是派出了700辆战车而已。

    齐顷公听闻晋国大兵压境,倒也不含糊,决定亲自率兵击敌。双方各自布阵,准备战斗。晋国远道而来,人困马乏,而齐国作为“东道主”,以逸待劳,所以战争刚一开始,齐国就率先“进球”,占了上风。齐顷公见胜利在望,便忘乎所以地大声喊道:“都给我冲啊,只要打败了晋军,你们就能享受到好酒好肉!”

    形势对晋国似乎很不利,更加不幸的是,郤克在乱军之中被箭射伤,血流不止。这个家伙可能此前也没有真刀真枪地上战场拼杀过,一见到血,便胆怯起来。主将胆怯,这仗可就没法打了。郤克的马夫见他有退兵之意,便回头说道:“作为主将,如果您带头后撤,我们就要吃败仗了。您才受伤一次,不算什么,我都受伤两次了,不还在咬牙坚持吗?您就不能坚持一下?”

    马夫的话将郤克心中潜藏的勇气激发了出来,他便直起身子,擂响了战鼓。马夫也很配合,快马加鞭,车子在战场上疾驰,隆隆的鼓声响彻云霄。晋军见到主将如此英勇,士气大振,便跟随主将的战车,直冲向前。此时的齐军就差当场摆庆功宴了,哪里想到晋军还能死灰复燃,杀它个回马枪,结果被晋军冲得四散奔逃,齐军大败。

    韩厥(战国时期韩国的先祖)此时也在军中,见齐兵溃逃,便率军追赶。他发现前方有一辆战车十分特殊,便知道这是齐君的座驾。于是他不再追赶败兵,而是直接朝那辆战车扑去。

    眼见追兵将至,齐顷公的卫士连忙对弓箭手说:“瞄准中间的那个人,他是个君子。”春秋时期,君子代表贵族,其衣着和气质自然非比常人,所以在乱军之中十分显眼。这时的齐顷公小命都要不保了,却不合时宜地显出人君的大度来,他急忙阻止弓箭手说:“既然知道那人是君子,我们射他便是不义。”弓箭手闻言,只得作罢。

    此时,搞笑的一幕再次出现。韩厥在后面紧追不舍,齐顷公只得让马夫加快速度。前方恰好有一棵树,由于车速太快,马夫避之不及,便摔了个人仰马翻。韩厥拍马赶到,但既没有立刻杀了二人,也没有将其绑为俘虏,而是立刻以对待国君之礼拜倒在马夫面前,口中说道:“抱歉,让您受惊了,我只是奉主将的命令,请您前去会面。”原来,韩厥没见过齐顷公,误将高大魁梧的马夫当做了齐君。

    能给国家元首开车的人,自然也不是笨蛋。马夫见韩厥认错了人,便将计就计,转身对真正的国君齐顷公说:“我口渴,赶快给我弄点水来。”齐顷公经此一摔,可能有点脑震荡,竟然做起了乖宝宝,不一会就端着水走了过来。马夫见齐顷公回来得如此之快,怕演穿帮了,便故作气急败坏的样子,大吼道:“这水那么浑,怎么喝!快给我弄点清水去!”直到此时,齐顷公才回过味来,知道了马夫的良苦用心,没走几步便逃之夭夭了。

    韩厥捉住了“齐顷公”,便一路大摇大摆地来到了郤克面前邀功。郤克自然是见过齐顷公的,便没好气地说道:“这根本不是齐国国君!”语毕,郤克就要杀了马夫。马夫不仅聪明机智,还是个硬汉子,面对屠刀,也不求饶,而是很硬气地回道:“你杀忠义之人,就不怕有损自己的名声吗?”郤克觉得马夫言之有理,便释放了他。

    齐国吃了败仗,晋国大兵压境,齐顷公只能派人携带厚礼乞和,并且为自己和母亲当年的失礼行为向郤克郑重道歉。郤克此时余怒未消,便提出让萧桐叔子赴晋为质,方可退兵。萧桐叔子是国母,齐国自然不答应,使者斩钉截铁地回复道:“齐晋乃兄弟之国,齐之国母自然也是晋之国母,你们怎敢对国母如此无礼呢?”郤克自知这个要求确实不妥,再加上自己已经报了受辱之仇,便借坡下驴,就此罢兵而去。

    齐国母子取笑别人,这一笑非同小可,差点“倾国”!由此可见,上到国君,下到平民,都要讲究以礼待人。拿别人的缺点作为笑料,非长者所为。

    说道长者,这可是春秋时期的“特产”,秦国称霸西戎,就是靠的这么一位长者。至于此人是谁,请看下一章:《五张羊皮换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