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历史那些事儿 » 27. 晋国为什么越打胜仗越“虚弱”?

27. 晋国为什么越打胜仗越“虚弱”?

    前文提到,晋献公、晋文公、晋襄公等有为之君励精图治,鼓励农耕,发展生产,内修政治,外攘诸侯,为子孙后代打下了一个强大的晋国。但其他强国也没闲着,秦国任用百里奚为相,采取擒贼先擒王的策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了西戎最大的邦国锦诸,在极短的时间内拓地千里,制霸西戎。楚国也不断对周边部落和诸侯国鲸吞蚕食,到了春秋时期,它已成长为疆域最辽阔的诸侯国。这说明,秦楚两国通过战争越打越强大,但奇怪的是,晋国也经常对外征战,然而无论胜败,它却越打越“虚弱”,这是为什么呢?

    自晋文公称霸以后,晋国持续强大了百余年,是中原地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此时,秦国东出的道路被晋国彻底堵死,因此一心经营“西部大开发”。齐国自齐桓公死后引发诸子争位之乱,导致国力大衰,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力称霸诸侯。但地处南蛮的楚国却始终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时刻想着取晋国而代之。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原争霸战都是在晋楚两国之间进行。此前,两国已经较量过几次,其中有两次规模较大的战役,分别是“城濮之战”和“邲之战”,双方各有胜负,说明两国实力相当。就这样,晋楚两国你来我往,今天我拔你三座城,明天你取我两道关,两国跟过家家似的,玩得好不热闹。

    晋文公去世30年后,即公元前597年,晋楚两国又打了一场大战役,即历史上著名的“鄢陵之战”。这一次,双方似乎都抱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心态,拼上了全部家当,都希望将对方从地球上彻底抹去。晋国的时任国君为晋厉公,其执政大臣为名门范氏之后,名叫范文子。听说晋国又要与楚国开战,范文子极力劝阻,但晋厉公置之不理。见劝阻无效,范文子也是病急乱投医,竟跪在地上向上天祝祷起来:“老天爷,求你千万不要让晋军打胜仗啊!”这就奇怪了,身为一国执政大臣,竟然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取胜?因为范文子比谁都清楚,晋国越是打了胜仗,就越危险。

    范文子所说的危险,并非来自国外,而是来自国内。有读者可能会纳闷,你不是刚说晋国在晋文公死后又强大了百余年吗?此话不假,但我在前几章提到,赵盾执政时期,极大地提升了卿族的实力,这些卿族不但有自己的食邑,而且在晋国世世代代担任高官,掌管着军政大权,甚至还蓄养亲兵。卿族实力的壮大意味着公族实力的削弱。所谓公族,指的是晋国国君。

    事情要从晋献公晚年说起。晋献公耳根子软,听信了宠妃骊姬的谗言,将诸公子派往边境,后又设计陷害他们导致太子自杀,公子夷吾和重耳流亡他国。从此以后,晋国似乎就多了一条规矩,那就是除了太子可以留在国内,其他公子必须“移民”,一律赶到国外去,免得他们觊觎太子之位。

    这其实是一种愚蠢的做法,公子们远在国外,就更不好控制,反而方便他们培植自己的势力,甚至借助他国之力,以武力夺取君位。当然,受到该问题困扰的国家不止晋国一个,这是几乎所有诸侯国的通病。由于国君儿子众多,但太子和未来的国君只有一个,所以那些没有被立为太子的公子便时刻紧盯着国内局势,并暗中积累实力。等老爹一死,甚至听说老爹病重,就像饿虎夺食一般蜂拥而至,以致相互攻伐,国家也随之陷入一片混乱。齐国就是个典型的例子,齐桓公去世后,五个儿子为争夺君位自相残杀,导致齐国迅速衰落,从此再也无力称霸诸侯。

    晋献公将儿子们赶走,虽然起因是受骊姬挑拨,但他这一招也的确暂时解决了诸子争位的烦恼。但旧的烦恼是消除了,新的烦恼已在酝酿之中。晋献公可能没有搞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权力是会转移的,既然公子们都移居国外,他们的权力便转移到了其他人手中,只是这个“其他人”不是国君,也不是太子,而是大臣!这很好理解,诸公子在时,他们可以帮忙打理国政,所以即使国君被架空,权力也始终在自家人手里。如今公子们远在国外,他们又不会开视频会议远程办公,所以国政只能委托于大臣了。

    晋国的另一个麻烦在于,它为了保持霸主地位,便不断对外征战,大国小国全被它打了一遍,有的还打了好几遍,比如晋国和秦国交过好几次手,和楚国打过几场大战,和齐国也时有摩擦,更不必说那些夹在大国之间的小诸侯国了。比如晋献公就曾采取“假途灭虢”之计一下子灭了虞国和虢国。

    但问题在于,打了胜仗,就要论功行赏,该升官的升官,该赏钱的赏钱,该封地的封地,要不然下次谁还给你卖命呢?更要命的是,晋文公时期进行了军制改革,将晋国军队分成了上中下三军,而三军的主帅和副帅分别由六卿担任,所以这六卿就成了晋国权势最大的人物,因为他们真的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而且还有自己的封地,甚至有自己的亲兵!于是,晋国每打一次胜仗,六卿的实力就增长一分,其封地就扩大一些。晋国就这样陷入到了一个恶性循环当中。越是打胜仗,六卿的实力就越强,国君的实力就越弱!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了晋厉公在位时,晋国的军政大权已经被栾氏、范氏、中行氏、郤氏、智氏等卿族完全掌握,国君俨然成了一个空架子。诸位对这一幕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是的,晋国现在的形势就是周王室活脱脱的翻版!晋厉公也也意识到了卿族坐大、公族式微的危险,所以想通过发动战争将卿族的权力收回,搞中央集权。六卿们也想打仗,但他们的目的却是扩大本家族的势力和地盘。

    晋国卿族分布图

    所以,晋国君臣过起了“同床异梦”的日子。所以,晋国君臣过起了“同床异梦”的日子。晋厉公的想法是,如果打了胜仗,他就借着余威集中权力;而晋国卿族的想法是,如果打了胜仗,他们就能进一步扩大自家的势力范围。这势必会挑起公族与卿族之间的矛盾,而一旦将矛盾公开化,晋国的灾难也就不远了。这就是范文子劝谏晋厉公不要和楚国开战的根本原因。奈何晋厉公已经下定决心收回权力,其他大臣也都磨刀霍霍,准备瓜分地盘了。除了范文子,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替晋国的未来着想。恰好又碰上晋厉公这样的榆木脑袋,所以一筹莫展的范文子只能向苍天祈祷了。

    据《史记》记载,“鄢陵之战”时晋楚两国势均力敌,所以这场战役规模空前,双方都拼尽了全力,务必置对方于死地。然而,还没开战,晋国主将之间先吵起来了。忠军主将为栾书,他认为应等盟军到达后再开战。我在《嘻嘻一笑也能引发亡国危机!》一文中提到,晋国与齐、鲁、卫等诸侯国联盟,共同对抗强大的楚国。然而,上军主将郤至却不以为然。他认为现在晋军士气正盛,而楚军刚刚抵达,所以应立即开战,绝不给楚军喘息的机会。两位主将为此争论不休,最后晋厉公拍板,采纳了郤至的建议,立即开战。

    两军列阵完毕,鼓声一响,双方便铆足了劲朝对方冲去。一时间,战场上狼烟四起,人喊马嘶,声振寰宇。双方从早晨战至黄昏,仍然没有分出胜负。楚国时任国君为楚共王,在乱军之中被射伤了眼睛。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双方各自罢兵,约好来日再战。但令人意外的是,第二天晋军到达战场时,对面竟然连个鬼影子也没有!原来,楚共王回营之后,疼痛难耐,便偷偷撤军了。晋国人还没打过瘾,楚国人就提前溜号了,裁判只好宣布晋国获胜。

    晋军再一次打了胜仗,三军将士无不欢欣鼓舞。班师回国后,晋厉公自然要赏赐有功将士,还摆起了庆功宴,君臣把酒言欢,场面好不“温馨”。但如此喜庆之事,如此重要的场合,范文子却偷偷地回了家。难道是酒喝高了?不,他是替晋国的未来担忧。范文子在家中苦思冥想解决之道,但却一筹莫展。最后,他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请一个巫师,让他每天念咒。他是要诅咒那些一心谋私的大臣,还是想诅咒急功近利的国君呢?都不是,他竟然要求巫师诅咒自己早死!

    巫师听了一脸震惊,你这是神经病,得治!但范文子却忧心忡忡地说,自己唯有一死才能免除家族和后代的祸患。范文子此时已经垂垂老矣,加之每天郁郁寡欢,不久真的得偿所愿,驾鹤西归了。果然不出范文子所料,晋厉公削夺卿族权力的行为引起了内乱,但由于他本人早已去世,所以他的家族也得以保全。范文子要是活到今天,仅靠算卦也能成为超级网红吧?

    “鄢陵之战”大大地增加了晋厉公的自信心,他开始磨刀霍霍,准备铲除那些日渐坐大的卿族了。而第一个遭到屠戮的便是郤氏。晋厉公虽然是个榆木脑袋,但也有灵光的时候,他知道各大家族都蓄有亲兵,不能硬拼。于是他派胥童带领800名士兵去偷袭郤氏。正沉浸在裂土封功春秋大梦之中的郤氏哪里会想到,国君的屠刀来得这么快。一夜之间,郤氏全族被诛杀殆尽,晋国从此少了一“家”。

    晋厉公初试锋芒便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战绩,心中狂喜,看来自己实现“中央集权”的愿望不久就能实现了。但令他始料不及的是,胥童竟然自作主张,连栾书和中行偃也逮捕入狱。这二人分别代表栾氏和中行氏,这等于晋国六卿一下子被削去一半。晋厉公也害怕起来,他担心自己步子迈得太大,真的扯到了蛋,引起其他卿族的共同反抗,他这个国君就真的要成“天下共煮”了。于是,晋厉公便立刻把栾书和中行偃释放了。

    但这又是一个昏招,既然人已经抓了,最佳策略是一不做二不休,趁他们群龙无首,将栾氏和中行氏一并铲除。如今放了二人,他们虽然表面上感谢主隆恩,但背地里早就打起了小算盘。郤氏一夜之间全族被杀,等于给其他卿族敲响了丧钟,如今晋厉公又放虎归山,栾氏和中行氏自然也不会再忠心事主。所以,晋国的祸事就在眼前。

    果不其然,栾书和中行偃一回到各自的封地,便合计起来。他们知道,国君的屠刀早晚会临到自己身上,既然如此,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两大家族便联合起来,发动了叛乱。由“晋国卿族分布图”可知,晋国公室直辖的地方甚至连中行氏的1/5都没有,再加上栾氏的助力,所以晋厉公根本不是两大家族的对手,最终被卿族所杀。

    虽然晋国国君步周天子的后尘,成了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晋国卿族又拥立公子周即位。公子周吸取了晋厉公的教训,所先与各大家族歃血为盟,立下重誓,然后才即位,这便是晋悼公。晋悼公算是一位有为之君,晋国在他的带领下继续称霸,并且也像齐桓公一样九会诸侯。他还与北方的戎狄达成了和解,从而解除了边患。

    晋悼公也信守承诺,终其一生,都没有再动各大卿族。晋悼公在位期间,晋国卿族的扩张步伐大大加快,而公族衰落的速度也大大加快。到春秋末年,晋国公室仅剩的那点土地,也被卿族瓜分得一干二净,而且卿族之间也相互兼并,最终剩下六个大家族,即韩氏、赵氏、魏氏、范氏、中行氏和智氏。后来,这六个家族继续相互攻伐,最后胜出者就是韩、赵、魏三家了,晋国从此成为了历史。至于“三家分晋”是如何发生的,晋国是如何灭亡的,我们后文再讲。

    其实,说完《秦国的霸主不好当》,“春秋五霸”的故事就讲完了。但历史上对“春秋五霸”究竟是哪五个霸主始终存在争议。人们普遍认为,这五位霸主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然而,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宋襄公根本没有称霸的资本,反而闹出了“国际笑话”,所以不应计算在内;秦国称霸的是西戎之地,与中原毫无关系,所以也不应计算在内。这些人心中的“春秋五霸”指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无论“春秋五霸”是否有定论,都不妨碍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即吴国和越过也是实力不容小觑的大国,要不然大家怎么不说卫懿公、曹文公是霸主呢?吴越两国的确是南方的强国,而且还是邻居。但两国之间的争霸赛并非自愿,而是由晋楚两国挑起,而且还与一位女子有关。“徐娘半老”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而这里的“徐娘”便是此女。据说,这位徐娘天姿国色,即使到了知天命之年,照样令一大帮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着实令人称奇。请看下一章:《徐娘半老,魅力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