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异闻录! » 第四章 快磕头!

第四章 快磕头!

    李浅念突发抽搐之症,一家人慌忙带着他赶往市医院,但是检查做了不少,就是查不出病因,在医院住了两天也没好转,再不是当初进医院病就好了。最后李浅念抽的越来越严重,已经开始口吐白沫,医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甚至直接说这孩子可能是脑袋里面有病,所以才一直抽风。

    可关键拍了片子啥也看不出来。

    付女士气的直接对着医生破口大骂,她隐隐的意识到,儿子得的可能不是实病,可能是癔病,如果是癔病,医院的大夫肯定束手无策。没有办法,一家人只能带着李浅念回家,寻求他法,也就是看癔病。

    可谁知,刚到家,李浅念又开始抽风,口吐白沫,呼吸困难,眼看就要背过气了。这情况危急,一家人如热锅上的蚂蚁。付女士突然想到村里的洪老太会摸骨,现在“急等吓呛”(十万火急),也找不到会看的人,立即让李浅念他爸将洪老太给请来。

    时间紧迫,洪老太来的也快,也就不到几分钟就进了屋。她看到李浅念的第一眼就说道:“这孩子啊!咋这样了?快拿个手巾来!”。说罢,接过递来的手巾细致的清理李浅念的口腔,防止窒息,随后她拿起李浅念的左手,细致的摸着左手中指、掌心和后背。

    突然,洪老太太一声凄厉的喊出:“淑杰和大桂快去门外朝南跪着,磕头,一直磕,我不说停,千万不能停,快去!”

    这一幕直接把屋里的人给吓懵了,付女士和李大桂呆立着不知所措。

    洪老太太急促的喊道:“仙家这要把这孩子接走,造孽啊!你们快去!快去!朝南磕头,这孩子魂要被接走了!”

    洪老太太回头又吼了一嗓子:“快去!”。

    李浅念爸妈这时也知道害怕,立马按照洪老太太的指示,出门向南,开始“咣咣咣!”的磕头,两人额头都隐见血迹,却一声也不敢发出。

    这时,屋内的洪老太太一边给李浅念按压胸部,一边大声的念叨着:“仙家莫怪!仙家莫怪!娃娃还小,您高抬贵手,大人大量!这孩子的爸妈给你们赔罪了,请给娃娃留着一条生路!过后一定加倍赔罪。”然后她双手合十,也是向着南方拜着。

    就这样洪老太太在屋里拜着、求着,屋外李浅念的爸妈也是一直磕着头。磕头的两口子一边磕,一边也是在说着祈求的话,虽然他们心底里对这突发的情况也是六神无主,但是只要能救了儿子的命,他们就是把头磕烂了也是值得的。谁教可怜天下父母心呢!

    孩子是父母身长上掉下来的肉,是他们感情的结晶,更是他们的生命的延续,只要孩子能好,父母可以为之付出所有,这一刻在李家两口子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约莫半小时,洪老太太发现李浅念这孩子稳定了下来,已经不再抽搐,已经慢慢的睡着了,老太太这才松了一口气。

    “你们两个进来吧!多亏仙家通融!这孩子守住了。”屋外的夫妻两个这会听说孩子守住了,高兴的想哭出来,但还是强忍发昏和疼痛的脑袋勉强站了起来,身上都是虚汗,此刻小风一吹寒的彻骨。

    两夫妻相互搀扶着站起来,脚步踉跄的走进屋,付女士看到儿子正在安稳的躺在炕上,又是眼泪涌出。

    “洪婶,你能看出我儿子咋回事不?呜.....,这次和他下生(出生)抽风的时候一个样,去医院也看不好,回家抽的更厉害。到底是撞到哪路仙儿了?这可怎么办啊?”

    “哎!你也知道我不会看啥,就能摸骨,我摸孩子的左手,发现他外脉跳的厉害,都快碰起来了,这是有外道啊(意思是有不是亲人的东西找上),而且是有道行的外道,这是看孩子的命轻,想要接走,我是没办法,不是我不帮,我是道行不行,帮不了!”

    洪老太接过付女士递过来的水,喝了一大口,又说道:“我看这外道应该可以讲讲,今天向它求情,他能放过孩子说明有的讲,去找明白的人去看吧,要不再犯病也是迟早的事。”

    “那洪婶,你有知道看这病好的吗?以前咱村的张大爷没了,现在也不知道找谁看才好。”付女士问道。

    “哎~~你去东城的闫家碰碰,他家儿媳妇出马也算是有些年头了,我也是听我侄女说看的还行,你去碰碰运气吧!趁着这段时间赶紧去看”洪老太太说完,也不多呆,起身走了。

    其实洪老太太没说的是,那找上李浅念这孩子的外道绝对不是一般之辈,就他摸骨时感受的感觉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恐怖!

    夫妻两人围坐在李浅念的旁边,愁眉不展。商量着怎么去李浅念看病,最后还是决定,明天一早就找车去东城,目前也就知道老闫家,希望那老闫家的儿媳能给看好吧。

    晚上,李浅念终于醒了,并且直接炫了一大碗饭。这可给夫妻俩高兴坏了,看到李浅念没事别提多宽心。可随即愁意又爬上眉头,看“癔病”这事迫在眉睫,毕竟只要一天没整明白,两人还是提心吊胆,就怕哪天李浅念又犯病了。

    李大桂提前联系了邻居马军,求他明天用四轮车送他们去东城,东城离着自己村子有10里来地,靠走的话,来回要起早贪黑赶路,黑天赶路肯定是最不安全的,最主要还有孩子。

    那时候山上还有狼活动的痕迹,黑天赶路很可能成为狼的口粮。

    一大清早,夫妻两个就带着李浅念坐上四轮车往东城去了,付女士又把自己妈,也就是李浅念的姥姥喊来看家,家里还养一群鸡鸭和一头猪,它们是不能饿着的。

    四轮车“通~通~通~”的一路轰鸣,过去的土路也不好走,颠簸也在所难免,李浅念坐在付女士的怀里到处张望,颠簸的一路也不能降低他这个年纪的好奇心,“生病”的他依旧无知无觉,不得不感叹孩子的纯真。

    大概30多分钟,四轮车终于到达了东城,说是东城,但其实就是一个稍大点的村子。一家三口下车,跺一跺被颠簸发麻的双脚,然后向村里的人打听闫家在哪。运气还好,问的第一个人是村里的老人,刚好就知道闫家,可能也隐约猜出这一家人来东城的目的,热心的告诉了闫家的方位。

    李大桂和驾车的马军招呼一声,然后带着老婆孩子朝着闫家的方向赶去,准备趁早去看看,尽量不要耽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