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对话古今:从采访炎黄开始 » 第四十一章:仗义每多屠狗辈,暴君?明君!

第四十一章:仗义每多屠狗辈,暴君?明君!

    等到事情的真相水落石出。

    从林夏这边听说了“马皇后暖饼”故事的观众们,皆是感慨起了明太祖与马皇后两人之间的爱情。

    ...

    “啧啧!”

    “难怪会说什么子凭母贵!要这么说,老朱这事儿办的没毛病啊!”

    “嘛是爱情?!嘞个就是爱情!!!”

    “呜!呜!呜!”

    “这...也太感人了吧!林夏又来骗大家眼泪了!”

    “谁说不是呢!”

    “妈的!老子要是能娶到这么一个媳妇儿,就是给她当牛做马也值了!!!”

    “害!”

    “兄弟,你可醒醒吧,马皇后那样的女人?放在现在简直就是科幻人物!根本不存在的!”

    “没毛病!”

    “我算是看明白了!”

    “要么人家老朱能从一个小乞丐混成皇帝呢?!有这么一个贤内助,干啥不行啊?!唉!老子家里那祖宗...说起来都是泪啊!”

    “兄弟不哭!站起来撸!大家都一样!我家那个,别说送饭了!让她给我倒杯水都够呛!”

    ...

    得嘞!

    从林夏口中说出来的“马皇后暖饼”这么一个故事。

    顿时让直播间里的不少男同胞都破防了!

    当然了。

    破防归破防。

    对于明太祖跟马皇后两人之间的爱情。

    众人绝对是打心底里的羡慕!

    所以。

    在无数羡慕的声音中,林夏坦言道。

    ...

    “马皇后与明太祖有恩在先,明太祖涌泉相报在后。”

    “故...”

    “仗义每多屠狗辈...”

    “明太祖当得起大丈夫这三个字!”

    说完。

    林夏便转身朝着“冻结”状态中的明太祖深深作了一揖。

    然而...

    要说林夏之前提出的独特见解还说的过去。

    可...

    “仗义每多屠狗辈...”

    这评价...

    好像跟明太祖根本都沾不上边儿啊!

    别说那些没什么历史文化底蕴的路人观众了,连直播间里之前力挺林夏的诸多大佬都纷纷发表起了反对意见。

    ...

    “明太祖朱元璋...”

    “仗义?!”

    “亏你说得出口!林夏!你是不是想要笑死我们啊!”

    “不是吧...”

    “这么多年以来,关于明太祖的评价虽然也褒贬不一,可从来都没听谁说过朱元璋仗义啊?!”

    “别闹!”

    “朱元璋还仗义啊?!大明稳定以来,跟着他一块儿混的老兄弟们基本都快被杀绝了!”

    “这还仗义?!”

    “林夏!你说吧!你是不是对仗义有啥误解?!”

    “你要说别的...我还真不跟你打别!可你要说朱元璋仗义?!那林夏我可得好好跟你说道说道了!”

    ...

    “龙国上下五千年。”

    “王超更新迭代无数,前前后后加起来,能有八十多个!帝王更是上百人之多!”

    “而在这百名帝王中。”

    “朱元璋妥妥的杀人王啊!”

    “远了都不说了!”

    “光是胡惟庸案;空印案;蓝玉案;郭桓案;跟朱元璋一块儿打天下的功臣们都快杀完个球了!”

    “得!”

    “我知道你肯定得说什么要巩固统治之类的借口,但那也没必要把所有开国元勋全部都灭了吧?!”

    “啧啧...”

    “别人我不知道!”

    “反正这事儿要是搁我身上?我得把朱元璋祖宗十八辈都给问候进去!”

    “我不管!”

    “要是非给老朱洗白的话,那这一期节目我必须给个差评!”

    ...

    不错!

    正如直播间里的这位大佬所说的那样。

    明太祖为了巩固老朱家对皇权的统治,通过刚才列举出来的“洪武四大案”,那些跟随朱元璋征战天下的开国功臣们,几乎全都被他杀了个精光!

    这样心狠手辣的帝王...

    恐怕跟仗义俩字完全都搭不上边啊!

    一时间里。

    直播间里的风评顿时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

    一拨人以为。

    林夏会这么说,那肯定有他这么说的道理,不管怎么样,还是先看看再说。

    至于另一拨人。

    大多都是一些熟知大明历史的知识分子。

    没辙!

    要是孤陋寡闻之辈,听林夏评价明太祖仗义,恐怕还真不会有这么激动地反应。

    而对于直播间里悄然发生的这些变化。

    林夏虽然无暇去观看弹幕和直播间里的观众们互动。

    但...

    在安排节目流程的时候。

    作为一名资深主持人,外加对历史人物事件的透彻了解。

    林夏怎么会料不到这些。

    这不!

    直播间里还因为林夏脱口而出的“仗义”俩字吵得不可开交呢。

    林夏压根就没把这些预料之中的场面当回事儿。

    抿嘴一笑。

    又开始为明太祖正起名来了!

    ...

    “不错!”

    “我相信,很多熟知历史的人听到我对明太祖的评价之后,会感到十分的匪夷所思。”

    “但...”

    “众人只知道明太祖屠尽开国功臣,却可有人真正静下心来深思过其中的原因?!”

    ...

    林夏这句话。

    一下子就把直播间里那些持相反意见的知识分子们给镇住了!

    没错...

    从明面上来看的话。

    朱元璋清缴“开国大臣”的举动实在是有些不太厚道!

    如果真正去细想一下这么做的原因...

    恐怕。

    明太祖做的那些事情也并非全是“忘恩负义”。

    就拿最为显著的“洪武四大案”来举例说明。

    其中。

    发生在洪武九年的空印案。

    绝对可以算得上是明太祖治国名举之一!

    空印:意指在文书上预先盖上印章,需要用时再填写上具体内容。

    按明朝规定。

    每年各布政司、府、县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户部与各布政司、府、县的数字须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结项。

    如果有一项不符,整个账册便要被驳回,重新填报,重新盖上地方政府的印章。

    界时。

    地处偏远地区的一些官员,为了省去“不必要”的麻烦。

    干脆直接把先盖过印信的空白书册以备使用,如果出了问题,这样也省去了路上来回奔波的麻烦。

    出发点虽然也可以理解。

    可落在明太祖眼里。

    如此所为,与“欺君之罪”又有何差别?!

    哪怕是抛开这些不谈。

    空印是可以为那些偏远地区的官员省去奔波之苦。

    但。

    提高效率的同时,岂不是又给官员贪污行径大开了方便之门?!

    大明建立之初。

    根基不稳。

    明太祖怎会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