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村语村言 » 11.9.1.4.1.3睡觉顺序

11.9.1.4.1.3睡觉顺序

    11.9.1.4.1.3睡觉顺序

    那些年小村睡觉或者也是有规律的吧,是不是这样的还真的不太清楚,大约就是约定俗成的吧。通常情况下小村人家睡觉,炕头儿都是掌柜的睡,接下来是家庭主妇,再接下来是最小的孩子,然后是稍大一些的孩子,最大的孩子基本上会睡在炕稍儿。小村房子的结构那时候大多数都是相似的,或者说就是相同的,都是两间房子,西面那间房子炕上靠东墙的就是炕头儿,三间的房子,筒子炕,最东面是炕头儿,东西屋的,靠近锅台的是炕头儿,其实所有的土炕,都是靠近锅台那一端是炕头儿。后来小村有了变化,火炕出现了新式样,比如倒卷帘、比如花洞,炕头的真实位置也就有了变化,小村人也还是依据传统的炕头位置来礼待客人。

    那时候的家庭睡的是通铺,像我前面说的那个亲戚家,一铺炕是睡不下的,同时两间的房子一铺炕也住不下十口人,亲戚是有着三间房子的,三间房子就有了两铺炕,还不仅仅是这样,这里说的仅仅是南炕;小村那时候还是可以有北炕的,北炕靠着后山(北)墙搭建,东西走向,也可以睡几个人,大抵夏天孩子们喜欢睡北炕,夏天的时候北炕是间隔着烧火的,隔几天烧一次火,很凉快。

    三间房子的睡法,在我的印象里面是:老人两位睡在炕头儿的那边,接下来是两夫妇,再接下来可能还能睡下两个孩子,是最小的孩子和次小的孩子。

    其余的孩子就睡在另外一间的炕上。这间炕上的孩子的顺序就与前面说的不同了,通常就是东面、也就是类似炕头儿的位置睡的是最大的孩子,往炕稍儿的次序依次是次大的孩子,再次大的孩子,以此类推。

    可能有的宝宝说,睡个觉还有那么多的讲究吗?坦白的说在那个时候的小村里面,是没有那种大家庭的礼仪的,但是一些常见的做法还是有的。

    至于规矩我不敢说有没有,或许就是生活的需要吧。就比如睡觉的顺序吧,这其实说不上是规矩吧,有可能你说是生活的需要反而更加的恰当一些吧。

    宝宝们说你可能烧糊涂了吧,生活的需要?生活还需要必须谁睡在哪个位置吗?荒唐!

    几十年前的小村还是比较落后的,同现在(2022年)的生活条件截然不同。那时候小村睡觉是没有床的,每个家庭都是睡土炕的,那时候也还没有出现砖炕。过半夜屋里面温度降低了,土炕保持温度的作用也就更重要了。

    土炕有着自己的特点,比如说刚刚烧过的土炕,温度是很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土炕的温度就越来越低了。那时候有专门烧炕这样的事情,有专门烧炕的炕灶坑,也有的时候仅仅依靠做饭时候的加热,就足以让土炕的温度保持一个晚上,这时候就不需要专门烧炕了,土炕都有一个灶坑门子,专门用来烧炕的。

    这样的特点是,刚刚烧完的时候温度很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后半夜的时候温度就会一点一点的低下来,到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可能有的土炕就已经没有多少温度了。

    大一点点的孩子相对来说对于温度的变化能够有更好的适应性,生物界比较健壮的个体抵御能力比体质比较弱小的个体要强得多。小村妇女带孩子,有了小的孩子之后一定会放在自己的身边,这样才便于自己随时照顾他们,这同时也让比较小的孩子离比较热的地方更近一些,有利于比较小的孩子抵御寒冷的侵袭;主妇们是随着掌柜的睡在炕头那一边的。

    以正常的思维来衡量,这是最最合理的一种方式了,当然稍微次一点的折中方案的是把孩子放在自己和丈夫的中间,但是这种方案却有着诸多的不方便,比如会打扰到劳累了一天的丈夫的休息,再比如劳累了一天的丈夫在极度疲倦的时候可能会不经意间压到孩子,主妇们是不会压到自己的孩子的;等等一些原因吧。

    人类同自身的生活环境斗争、也与之相适应的生活历史,就是人们的思维方式逐步地进步与逐步的完善的历史。人类经验的积累、人类的知识的积累为人类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提供了最大的支撑。

    小村的土炕还真的是万能的,来客人的时候,炕上摆上一张桌子,可以围坐在一起吃饭、喝酒招待客人;孩子们放学回来趴在炕上做作业,这用来给孩子们学习;土炕可以当做坐具,小村来客人的时候可以直接让到土炕上坐,上里或者坐在炕沿上;晚上土炕自然是温暖的床铺,举家人睡在一铺大炕上,是那些年小村人的生活。

    总之那个时候在小村里面是没有多余的棉花的,更不用说还能够拿棉被子铺在大棚上面来保暖了。我们回来继续说大棚里面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