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一赊刀人一 » 第二十六章 八目仙人

第二十六章 八目仙人

    白蒲县城东,秦府。

    府主秦六爷此刻正在大堂摆设酒宴招待三位贵客。

    这三位贵客,第一位来自辽东郡第一仙门威虎山,在威虎山护山长老中排名第七,人称七爷;第二位来自修真名府八目山,名为太叔衡,他的名号很有意思,叫“目中无人”;最后一位脸覆木制面具腰佩金色长刀,秦六爷也不知他的名号,只知道来自京城。

    秦六爷的伯父是威虎山二长老的嫡传弟子,所以凭着这一层关系,威虎山在白蒲县的生意多由他出面打理。

    “几位仙人今日能莅临寒舍,秦某真是三生有幸,今日秦某特意准备了几位绝色佳……”

    秦六爷恭维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七爷无情打断:“废话少说,你先出去,一会儿喊你你再进来。”

    这位威虎山七长老头顶貂皮帽,身穿虎皮坎肩,一副威虎山修士的标准装扮,但再瞧此人满嘴龅牙,满脸痦子,简直奇丑无比。

    可没有人会因此就小瞧了他,因为这七长老最大的本事不在修行,而在人脉。

    威虎山共有八位护山长老,他们各有所长,就秦六爷所知,威虎山的对外所有事宜都由这位七长老负责,七长老的关系网可以说是遍布大秦九郡十六州,也唯有七长老是单凭一张嘴就赢得了长老的名头,就这一点足可见其本事不俗。

    为了讨好几位仙人,秦六爷今日还特意准备了本地特产——几位经过专门调教的妙龄少女,想给几位爷享用享用,但看今日这情形怕是用不上了,于是只得告退一声,关门出去。

    没了碍眼的人,七爷端起桌上酒杯,朝身旁二人举杯道:“这凡间的酒水虽比不得仙酿,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面具男子无意饮酒,只是开口说道:“这次的事情,我家主人不便出面,一切就有劳七爷了。”

    七爷大笑着说道:“哪里话,葛先生是王爷的幕僚,更是王爷跟前的红人,以后我们威虎山还得仰仗葛先生才是。”

    被称为葛先生的面具男子点了下头,这才端起桌上酒杯,一饮而尽。

    这时一旁的太叔衡忽然冷笑道:“既然有胆量争储君,为何杀一个七品官还如此畏首畏尾?”

    话音未落,葛先生腰间金色长刀瞬间出鞘,霎时间,屋内遍布刀光。

    太叔衡面无惧色,抬手一挥,造就一道金光瀑布。

    眼见两人打出了火气,七爷连忙大喝一声:“住手!”

    葛先生和太叔衡一阵恍惚,这才停止了施法。

    “口含天宪,想不到七爷还有这等手段。”葛先生微微讶异。

    七爷憨厚一笑:“雕虫小技,不足挂齿,两位都是修真界名宿,莫要伤了和气。”

    葛先生站起身朝七爷抱了一拳,接着撇了一眼太叔衡,丢下一句“八目山妖道”便身形一闪,消失在了原地。

    被人骂了句妖道,太叔衡也不气恼,准备动身离开,却被七爷拦了下来。

    “八目山太叔衡是出了名的脾气臭,不好说话,不然也不会有‘目中无人’这样的名号。”七爷给太叔衡倒了一杯酒,“不过我就喜欢跟这样的人交朋友,原因无他,爽快!”

    太叔衡脸上的八只眼睛紧紧盯着七爷:“在下对争储之事没有兴趣,也不想掺和贵派的生意。”

    “知道,太叔先生是为了那个轰动半座天下的悬赏而来。”七爷点点头。

    七爷举起酒杯:“短短两天,一座小小的白蒲县城就聚齐了不下百位修士,都是为了县衙里那个红衣女童。但是白蒲县衙不同于其他地方,有朝廷封正,一旦有修士在县衙大开杀戒,京城里的那几个活了千百年的老家伙就会立刻知道,到时候选道司、敬天府一齐出手,动手的人除了死路一条,别无他路。”

    太叔衡重新落座:“除此之外,那名红衣女童身边还有位神秘高手,据说连二十七字阁的三位银牒杀手都在他手上吃了亏。”

    七爷摇摇头:“再厉害的高手也经不住这么多位修士的轮番上阵,你们真正该忌惮的其实还是那座白蒲县衙,但现在又有个不好的消息。”

    七爷递给太叔衡一张字条。

    “我手下告诉我,就在刚才,白蒲县令张致远和那名红衣女童去放了次风筝,张致远将朝廷金印偷偷放在了那个小丫头身上。”

    看着手上字条,太叔衡脸上表情虽没有变化,但内心仍是一惊。

    “如果说白蒲县衙是那丫头的第一道保命符,那朝廷金印就是第二道,想来是太叔先生口中那位神秘高手的谋划,想借朝廷之威来保护这个小丫头。”

    太叔衡面色沉重,如此,那就更不好办了。

    七爷大笑一声,举起酒杯看向太叔衡,太叔衡也很快会意,举起面前酒杯:“七爷是有谋划了?”

    七爷也不藏私,直言道:“我们要等。”

    “等什么?”

    “一纸公文。”

    太叔衡面露疑惑,对于朝廷之事他从不涉足,所以公门内的许多规矩他也知之甚少。

    七爷继续解释道:“金印和腰牌是一道绝对的保命符,那既然如此,便让金印和腰牌沦为无用之物即可。”

    太叔衡像是明白了什么,看了看刚刚葛先生落座的位置,遂又问道:“需要几天?”

    七爷摸了摸满是胡渣的下巴:“不出七天。”

    “这次就当欠七爷一个人情!”太叔衡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七爷摇头大笑道:“欠人情之事,太叔先生言之过早,我这里正好有一个不情之请。”

    “七爷但说无妨。”

    “听说太叔先生正在寻找传人?”

    太叔衡点点头:“不错,不怕七爷笑话,八目山仙法虽奥妙绝伦,但到我这一辈已是人丁凋零,所以我也在到处寻找能传承我衣钵之人。”

    七爷摸了摸自己的胡渣,试探着问道:“我知道八目山选传人要求极高,恰巧我这里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不知太叔先生可愿见见?”

    太叔衡先是迟疑了一下,接着点了点头。

    见状,七爷便对着门外喊道:“进来吧。”

    话音刚落,秦六爷便带着一个身穿黑马褂的年轻俊秀走了进来,两人伏地跪拜。

    “老夫秦绍松,犬儿秦浩然,见过七爷和太叔先生。”

    七爷指着秦浩然说道:“此子有功名在身,现担任白蒲县县丞。”

    太叔衡一见秦浩然,嘴角就微微勾起:“根骨不俗,还有些许文运傍身,确实是个修道的好苗子。”

    闻言秦浩然颇为兴奋,秦绍松秦六爷也是心中大喜:“犬子若能跟随太叔先生学习八目山仙法,那可真是我秦家祖上修来的福分呐!”

    太叔衡看向秦浩然,忽然问道:“母亲尚在?”

    秦浩然点头道:“尚在。”

    “娶妻了吗?”太叔衡又问。

    秦浩然摇摇头:“尚未。”

    “可有心仪女子?”

    秦浩然看了一眼太叔衡,心想怎的山上神仙也这般八卦?接着低下头,不敢作答。

    秦六爷无奈回道:“不怕仙师笑话,犬子什么都好,就是喜欢上了一个风尘女子,而且怎么劝也不听。”

    太叔衡却笑道:“风尘女子又如何?今日我做主,三日之内就让秦浩然娶那女子。”

    秦浩然是又惊又喜,刚刚还在腹诽这位八眼神仙的不是,现在可真想给他磕一百个响头!

    秦六爷心中叹了口气,可既然是太叔先生发话,他也不能再说什么,只是不免疑惑道:“太叔先生,此事很急吗?”

    太叔衡答道:“秦浩然娶妻之日,便是我收取关门弟子之时。”

    秦六爷一听自己儿子会是太叔衡的关门弟子,那别说娶一个风尘女子,就算让自己儿子娶一个男人,他都会答应!

    一旁,七爷嘴上说着道喜的话,内心却冷笑不止,这秦家父子不知,他又怎会不知?

    八目山修士,人皆八目,但常人只有两目,多余六目又从何来?

    父一双,母一双,妻一双。

    所谓证道长生活神仙,不过是无情无爱老畜生。

    秦绍松,这是你自己替你儿子求的仙缘,可别怪七爷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