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一赊刀人一 » 第五十八章 居易行简

第五十八章 居易行简

    很快,这九叶仙茶也泡好,接过冲泡好的茶,龚自在只觉一阵清香扑鼻,再细饮一口,顿时心神舒爽。

    “这九叶仙茶,果真不凡。”

    听到龚自在由衷的赞叹,黄衣女子莞尔一笑:“这九叶仙茶采自灵溪山的坐忘峰,产量极小,市面上就这么一小罐九叶仙茶,就要卖到五百颗灵石。”

    龚自在端起手中精致的茶盏,露出惊讶的神色,然而他在意的并非是价格,而是它的产地。

    灵溪山是南阳郡内灵力最充裕的山脉,也是南阳郡第一大宗门灵犀剑宗的宗门所在。

    但灵犀剑宗仗着家底厚实从不与外界通商,更别谈会将只供给宗门长老的九叶仙茶拿到凡间来卖。

    “柳丫头,你确定你这九叶仙茶就是来自灵溪山?”

    然而龚自在话刚说完,就听黄衣女子抱怨道:“小龚叔叔,我今年都二十五了,你再这么喊我,让那些伙计听见了,要笑话我的!”

    龚自在摸了摸下巴,“柳……你说得在理,那你说该叫你什么?”

    “喊我名字啊,我的名字不好听吗?”

    “好听,自然好听!当初柳大哥跟我说,以后生了儿子就叫居易,生了女儿就叫行简,但马大姐却说,这两个明明都是男名,当时我记得他们为此还闹了好一阵子。”

    再一次提起她的父母,名为柳行简的黄衣佳人眼光不由得黯淡了下来。

    见此,龚自在连忙岔开话题,继续询问九叶仙茶的事情。

    在得到柳行简肯定的答复后,龚自在陷入了沉思。

    而见龚自在久久没有回神,柳行简试探着问道:“小龚叔叔,你认识灵犀山上的仙人?”

    龚自在抿了抿嘴:“实不相瞒,我和一个叫灵犀剑宗的仙家门派有些过节,而灵溪山恰好就是灵犀剑宗的属地。”

    想了想,龚自在又说道:“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柳行简欲言又止,但最后只是嗯了一声,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聊。

    随后柳行简问起了龚自在会出现在唐河镇的原因,龚自在便顺势聊到了小哑巴,以及要送小哑巴去往姑苏郡读书的事情,当然一些没必要的内容也就很自然地略过。

    听完小哑巴的悲惨遭遇,柳行简不由得有些感慨:“小小年纪就要背井离乡,说不舍得,那是骗人。”

    龚自在不置可否:“有些事情也是不得已,若这南阳郡还有她半点容身之地,也不至于跋涉千里,去那人生地不熟的远乡。”

    柳行简怅然无言,随后她站起身,俯身看向楼下,很快就看到了那个一身红衣的小姑娘。

    眉清目秀,灵光粲然,如此有灵气的孩子,的确很少见。

    重新坐回位子,柳行简没来由地蹦出一句:“可惜不是小龚叔叔亲生的。”

    龚自在脸色一僵,自从进入唐河县后,他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被人这么阴阳怪气。

    喝口仙茶舒舒心,龚自在又问道:“行简,你这儿有没有好点的鼠毛笔,我想给小家伙买两支,读书没笔就好比走路没鞋,说出去容易让人笑话。”

    柳行简闻言沉思一番,而后转过身拿过身后桌案上的那支鼠毛笔。

    “小龚叔叔,实不相瞒,真正的鼠毛笔制作方法早已失传,楼下店铺中卖的也都是赝品,而整间店铺唯一货真价实的鼠毛笔,便在我的手中。”

    随后柳行简执笔在空中轻划,两道墨气出现在笔尖走过的轨迹上,但很快就消散不见。

    “此笔名为‘山水郎’,传闻是千年前一位仙人所制,虽然后来遗落人间,沦为凡物,但古往今来,凡执此笔者,不是风流才子就是词宗文豪,久而久之,这支笔也就沾染了不俗的文运。”

    龚自在恍然大悟:“这支笔莫不是……”

    柳行简注视着手中这支“山水郎”,缓缓道:“是我们柳家的传世之物,父亲当初轰动一时的《蒙诏帖》和《伏审帖》就是用这支笔写就的。”

    闻言龚自在连忙拒绝:“家传之物岂能随意送人,这东西太贵重,你自个儿留着。”

    柳行简淡然一笑,却仍旧将笔放在龚自在的面前:“女子读书一向被认为是不尊礼教,但听你所述,那小姑娘却是个难得的读书种子。”

    龚自在不明白柳丫头这话的意思。

    柳行简看了眼身后案桌上写到一半的字,微笑说道:“文字始制以来,便从未有过女子教书的先例,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她能做到……我做不到的事。”

    顺着柳行简的目光看去,桌上是一个写了一半的“礼”字。

    ——

    回去的路上,小哑巴一会儿看看手中那支小巧的鼠毛笔,一会儿看看龚自在。

    她清楚记得他们离开“行藏小筑”的时候并没有付钱,那手中这支笔,莫不是龚自在顺手摸来的?

    小哑巴越想越担心,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爹爹教的道理,小哑巴可半点都没有忘记。

    就在她拉住龚自在,准备问个清楚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宛如巨石落水,瞬间打破了整个唐河县的平静。

    十几个装束奇异的骑卒忽然出现在唐河县城门口,他们一律白马白甲,脸覆小鬼面具,鞍上长枪,腰间长刀,背后长弓,杀气凛凛。

    也不知是不是小哑巴的错觉,这群人的到来,让一向安宁祥和的唐河县城都不自觉地蒙上了一层寒意。

    这时,城门口,一个胆大的门卫擦了擦额头的冷汗,上前一步,然而他还未来得及开口,寒光一闪,下一刻,他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唐河县作为边缘小县,百姓也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户,他们一辈子与庄稼作伴,又如何见过这等血腥场景。

    一时间,整条大街宛如炸开了锅,百姓们纷纷乱作一团,惊叫声哭泣声不绝于耳。

    而其余守城军士见此情形,也是噤若寒蝉,其中一个老军卒更是连忙跪地,额头贴着地面,半点不敢动弹。

    守了三十年城门的他,无比清楚这群人的来历。

    在大秦足以傲视天下的强大军队之中,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中每个人本身都没有灵力,但却能让见到他们的绝大多数修士都不寒而栗。这支队伍人数不多,但每个人都是名副其实的刽子手,手上沾染的修士鲜血更是不计其数。

    白马白甲,以及脸上常年带着小鬼面具,是他们的标志。

    而他们的任务则更是简单——击杀或擒获任何犯禁修士。

    传说即便强大如上五境大修士,也不一定能在他们手底下全身而退。就连当初始皇帝陛下能顺利颁布焚书令,也与这群人有莫大的关系。

    龚自在远远看着这群人,他自然也清楚这群人的来历,只是他不明白,这支某种意义上可以算作是皇帝私兵的特殊军队,为何会出现在唐河县这样一个偏远小城?

    他看了一眼身后“行藏小筑”的门店招牌,心中顿时有了一个不好的预感。

    唐河县的街道上,早已看不见半个人影,而那些人也已进入城中。

    马蹄踏地发出的阵阵响声回荡在这空无一人的大街上,显得格外清脆。

    那支队伍的为首之人看了一眼正前方,有两个人拦住了去路,一个醉汉和一个红衣女童。

    为首之人的小鬼面具是无常鬼,而他发出的嗤笑声,也同那无常鬼魅一般,令人胆寒。

    龚自在伸手握住腰间的破刀,面色意外的凝重。

    若这群人真是冲着柳丫头而来,那他无论如何,哪怕彻底与朝廷撕破脸,也会选择出手。

    为首的无常鬼拔出腰间长刀,长刀之上刻满晦涩难懂的符箓铭文,他将刀拖在地上,刀刃与地面摩擦出无数火花。

    龚自在扶住小哑巴因为害怕而颤抖的身体,右手两指作剑指,指尖金光乍现。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行藏小筑的店门忽然打开,一个身材纤弱的黄衣女子缓步走出。

    她看向那群宛如鬼魅一般的白甲骑卒,绝美的脸上却无惧色。

    她朱唇轻启,只说了两句话。

    “勿伤人!”

    “我跟你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