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三城客 » 第二章 核糖体们(7)

第二章 核糖体们(7)

    苏廿原本是不需要认识褚岚的,至少,不会这么“亲近”。

    拿到毕业双证的当天,苏廿就来研究院报道了。先去科室见过领导和课题组长,就到后勤办理职工寝室入住等相关手续。原本分配给她的是12号楼,苏廿按要求填完表格,拿着钥匙准备离开时,身后进来一对母女,妈妈很年轻,女儿可能有五六岁的样子。听口音是外地的,看样子,应该也是壬辰年新入职的研究人员。

    年轻妈妈叫于敏,早苏廿报道几天,是6月末来俞的。本着先到先得的原则,于敏被分到了催化三,紧邻着食堂,食堂东侧就是工作区大门。照理说,位置得天独厚,吃饭休息上班都很便利,但对于敏来说,有点犯难。女儿即将上学,研究院附属小学是在大院的东南方向,紧守着东二门,距离苏廿分到的12号楼不太远,催化三却在西大门附近,而且于敏了解到,催化三是满员,房间面积小,活动局促,她可能没有办法带着女儿与其他新进职工一起居住,一是母女俩自身后续上学生活什么的不方便,二是担心给其他室友带来不适感,咨询后勤可否调换住宿。

    负责人赵大姐脾气挺好的,但也有些为难,告知于敏说,于博士,咱们这都安排好了的,马上开始员工培训了,再大张旗鼓地折腾已经安顿好的研究人员,不大好。看着于敏有些沮丧地低头抚摸孩子,赵大姐说,您看这样可好?咱们先这么住一段时间,我们帮忙留意着腐蚀和炼化那边,兴许能周转到一套一居或小二居,除了每月扣费稍多个百二十块的,其他应该都还是比较适合于博士的。于敏点点头,温声回复了句,那就这样吧,还是非常感谢您。

    苏廿当时并不知道催化三的位置如此便利,也不清楚即将和什么样的人同处一室,也许是因为很多年在爱心社和青年志愿者组织活动的思考习惯和行为方式吧,她只是本能地走过去和于敏打了招呼,并转身与赵大姐说,赵老师,我还没入住,如果方便,您看我这间能否换给于博士?如果不方便,还是听您和院里的安排。赵大姐抬眼看定苏廿几秒,微笑着转向于敏说,可以的,看于博士是否愿意再多折腾一回?

    事情落定,此后于敏只要午饭时间在食堂遇见苏廿,就会主动坐下来一起进餐、说说话。苏廿从于敏那里知道了12号楼的情况。总面积其实没有催化三大,不过,只住了两位职工,所以,人均面积不算小,而且同屋的姑娘原生家庭条件不错,父母补贴在单位附近租得一居室大开间,不常住寝室。本人也挺和气的,只在屋子里放了午休必需品和偶尔换洗的衣衫,留给了于敏母女足够的时空区间,对于敏来说,真是好上加好,缓解了初来乍到的不适、困窘与尴尬。

    “小廿,我觉得,你就是我在俞城的福星,打从遇见你,就好事连连,越来越顺当了。”于敏不只一回如此这般地感激过。

    “小敏姐,太客气了。这没啥的,只要遇到这种情况,正常人都会这么做的。”苏廿回。

    “可不是这样的,”于敏年长苏廿几岁,本科比苏廿高几级,先前工作过,为了进俞城,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平台,果断决定辞职读博,毕业后,重新以应届身份来到研究院。“别怪大姐多嘴,我比你早吃几年社会饭,外面不比学校,就算是研究院这么高大尚的地方,也是鱼龙混杂的,咱们并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背靠着什么,具体又是如何行事的,凡事,还是要加小心的为好。”

    苏廿听见了,但当时的她,还沉浸在开启新生活的无限憧憬中,并没有听进心里,就是这点大意疏忽,让苏廿差点儿溺毙在妄想成为研究院居里夫人的大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