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三城客 » 第三章 高尔基体(8)

第三章 高尔基体(8)

    近些年,因为脾胃不算健和,所以,无论是独居生活时期,还是巢寄婆家年月,又或是顾为双亲期间,苏廿在饮食上,总是格外小心。辛辣、酸咸、生甜、寒凉以及隔夜的叶子类菜食,她都谨遵医嘱,真正做到了“藏六如龟,防意如城”。

    即便如是,病痛有的时候仍然像是地球南北两极一般,与健康如影随形,相伴相生,尤其,当它面对的,还是大批的亚健康人群,以及整日里难得良好睡眠的免疫失调症候群人士。苏廿的导师多年前,曾经推荐过一本关于微生物的书籍,让她业余时间读读看。苏廿在微信读书里看了电子版本,书名不记得了,但主旨意思倒是鲜明清晰得很,大义是讲,微生物才是这个星球上真正的主人,人类应该密切关注自身行为,以及某些经济主体经济行为的负外部效应,以免触犯“天律”,引发生态反噬。苏廿觉得好有道理,微生物在地球上至少拥有34亿年的历史,而人类祖先南方古猿一脉,最早也才只能上溯到550万年前,与从地球童年时期就陪侍左右的微老大相比,真是祖孙级差别,小巫见大巫了。

    如若眼中无所畏戒,肆意挑衅大佬,那么,无论我们如何认为在现代科技的糖衣下,做好了百分量的准备,都不若是一方新砦,无围无挡,螳臂当车。所以,眼下要做的,还是律心律行,积极构建生命共同体,尽可能地与大佬们澶渊之盟、和谐共处,更为妥当。感谢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华文明以及微生物界的祖辈恩公们,给双亲和自己赏了救命的饭食,苏廿在用老酵头蒸罢新一笼馍馍时,这么想着。

    苏廿将大白掰作碎小,蘸了些肉汁,挨个儿放进母亲的粗瓷大碗中。老人家缓缓点点头,嘱咐苏廿别忘记留下新酵子。都妥了,别担心,苏廿温和地回复了母亲。原本她想轻声告诫下这位操劳了一生的家慈,让她不要再操心了,安心将养身体便是,话到嘴边,终没启齿。孝顺两个字,难在颜色上,合理条件下的“顺”更为难得。和颜悦色、察言观色、顺心顺意,是为正解,然而,现实生活里,没有几个子女可以真正地做到位吧,苏廿这么想,即便是她自己,面对耳不再聪、眼不复明的年迈双亲,也总有躁急鲁钝、不得其法的时候。

    近日里,母亲变得很爱唠叨,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免不了提上一提,说上一说,除了关心苏廿和胞兄的事业家庭外,就是关注着在窝窝里陪伴了她28年之久的幺女的红蓝颜们。母亲对发小们如此操心,也不是毫无道理。苏廿的双亲是古城的教师,对娃娃们有天然的亲和力,苏廿的发小们,在中小学阶段经常喜欢猫钻到,位于市属第三苗圃边延上的苏廿家。母亲任职的中学校区与之接壤,配套的住处,很像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石光荣、褚琴夫妇的老式小院子,与苗圃里的花花草草们,仅一墙之隔。青云,山杏花开,满院烂漫;缙云,青草葱葱,小渠淙淙;白云,木梨坠地,枯叶留香;黑云,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这样的童年乐趣与少年情致,在苏廿的周记本中,屡屡为文,于苏廿的梦回时分,层层回转。谭秋平与云淼、于畅与向秀娟,都曾在课堂上,听语文老师读出过苏廿的文思种种,都对她那本封面上,布满了显微镜下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情状的周记本,印象深刻。

    “秋平两口子怎么样了?”“云淼回来了没?”“于畅是回国发展了吧?”“东图有朋友了吗?”“大娟儿的厂子效益好不好?”“家楠和小晴生二胎了没有啊?”

    苏母缓缓而至的喋喋不休,让苏廿嚼了一口馒头的上下臼齿,毫不留情地撞对在了舌两侧的叶状头上。苏廿倏地生痛,感受到一股子血腥气,没能立刻接上老母亲的问话。也不知道又损失了多少个味蕾细胞,苏廿幽幽地想了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