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江城那些年 » 第83章 我梭哈了,你们怕不怕

第83章 我梭哈了,你们怕不怕

    中关村这栋楼大不了不挣钱,也就这么回事,因为他还准备多收点楼,这个挣不到多少钱,别的还是可以收回来的,不怕。

    中关村这栋烂尾楼给了李裕书很多的灵感,正常的二手房或者二手楼,正常价格买就行了,没什么好说的,这段时间徐青也一直在听从他的指示收集了很多房租信息。

    从普通小区住宅楼到高品质豪宅,从写字楼到商铺,有卖家的就还个价,差不多就买,全国各地只要是二线及二线以上的大城市,都是他收购的对象。

    但是现在有很多小的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难以为继,房子又卖不出去或者是还没有达到预售标准,这些完全可以套用并购金和大厦这个模式,将这些烂尾楼并购过来。

    里面虽然麻烦事很多,但这其实很多都归根于钱的问题,对现在的李裕书而言,钱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

    当然,里面也有不少是涉及项目不合规的,比如和最初的规划不符,占地多了,或者容积率不够,问题千奇百怪,有些房子质量还不行。

    为此,李裕书专门组成了烂尾楼收购团队,为了加快效率,一个是位于中间的核心审核团队,另一部分是去收集信息以及和烂尾楼所有者接洽的行动团队。

    核心审核团队还是由刘爱民牵头,由他把关,先将有硬伤的项目pass掉,这样高风险的的项目也不是不能操作,但是需要时间长,可能的风险大,不适合现在。

    而且现在房地产业这样的不景气,多的是烂尾楼或者马上就不行的项目,何必费时费力去趟这浑水。

    就找那些资金链断裂的优质项目,特别是补上钱就能将项目运转起来的,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得益于上次收购金和大厦,李裕书对刘爱民和他的团队非常满意,如果不行只能自己再去找合适的人选,肯定耽误时间,可能会直接错过很多机会。

    好在刘爱民非常优秀,让他省了不少时间,说服他继续也非常顺利,这次并购李裕书非常尊重他的决定,虽然在场,却全部由他来做主,这样的痛快的拍板,比在WK痛苦的挣扎好多了!

    在粗略了解了李裕书的实力之后,尤其是有一家自己的银行之后,刘爱民迅速的做出了决定,这是一条大粗腿,要抓住!

    这样一个由WK优秀人才组成的团队就被李裕书撬走了,现在的他也有足够的资本拥有最优秀的人才。

    这个团队从老大刘爱民开始,就是WK不受待见的一群人,基本上都是刘爱民的老部下,思维方式和现在郁总这个执行总裁带领的团队有很大的差别。

    一个求创新,想在业界做出更多的不同,成为行业标杆。

    一个求稳定,只想复制自己以往的成功,稳稳的发展。

    谈不上对错,只有利弊,现在有王总这个掌舵人,相互之间还算没有撕破脸,不过明显稳健派占了上风。

    毕竟创新就意味着风险,就可能存在失败,而成功了又很可能直接被别的公司复制,总的来说还是得不偿失,这也是他们处于下风的重要原因。

    但这对李裕书很有利,他们在WK过的越痛苦,人越好挖,越好用,前提是要拿出应有的实力和远见

    正好这两点,李裕书都有,他有足够的实力,也有足够的远见让他们去尝试,甚至很多项目他可能会做的比他们在WK的设想还激进。

    毕竟李裕书对未来的智能家居理解的更为透彻,更有预见性。

    当然,就这几个人,当然无法承担他400亿人民币的投资计划,这个资金规模,像中金国际大厦这样的项目得完成40多个,这几个人怎么可能完成。

    而且就是他们能够完成,这也不符合用人之道,太过依赖一群人,后面必然会出现很多不可预料的人心问题。

    倚老卖老、功高震主、抱团取暖,出现一个都是隐患,还是提前就得留一手。

    核心审核团队除了刘爱民,其他很多财务审核、法务审核人员,都是李裕书从四大会计事务所、八大律师事务所里高薪挖来的,确保财务和法律不出现大的问题,减少后续扯皮,杜绝后患。

    而之前WK的其他成员,全部升职,成为各地执行团队的负责人或者主要骨干,反正不会亏待他们就是了。

    但是也将他们全部给分开,再挖一些别的房地产公司的优秀人才,进行重新组合,一个个全新的小队就形成了,以后也将是他在房地产行业并购的主力军,后续的运营也需要他们去负责。

    这是阳谋,也给了他们一个更大的平台,能做成什么样子就看他们自己了。

    就是不知道这些房地产老板们怕不怕,有没有准备好,几百亿的资金来解放他们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开不开心,到了后面楼市暴涨的时候痛不痛苦,可以预见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团队组建好,后续运转就容易了,这段时间,其他三笔贷款也过来了,而且都是五年期的中长期贷款。

    当然,李裕书肯定不会用这么长时间,但是贷款这东西就怕提前抽贷,必须还是要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

    而且说实话,贷款全部集中在一个银行也不是个好事,若真是有心人想弄他,难度也会小很多。

    现在是没办法,不过马上这批房产买过来,后续的抵押就不可能给中银了,四大行都会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会有,甚至大的地方性的城商行、农商行也会有。

    不仅仅是为了分散风险,也是为了和这些银行拉上关系,以后有入股的机会,特别是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在后面一段时间会大量上市。

    投资银行原始股的机会可不多见,但是后面这几年机会会很多,很多城商行、农商行为了扩大资本充足率,向他们单位的员工、贷款或者存款大户,发行股票。

    当然不可能是一元一股的最原始的股票,但是价格也基本在1.5元-3元左右,用于核销之前的部分不良贷款,特别是有些已经累积了很久的不良,甚至欠款人都已经去世了,通过这种方式,补充资本充足率或者降低不良贷款率,以此达到上市的要求,得到资本市场更高的溢价。

    李裕书知道这些事也是因为自己以前就是一个地方小银行的职员,他所在的农商行就有类似的操作,只不过最终没有上主板,只上了地区性的股转系统,但是玩法就是这个玩法。

    这都是以前这些上市了的银行玩剩下的,现在这些银行还处于摸索阶段,很多现有的小股东很多还不确定自家的银行能不能上市,所以除了新发的股票,老股票也有些人因为多种原因想出手,这都是机会。

    最关键的是这也是一个合理合法暴富的途径,还能多一个备用的资金来源,毕竟一个地区性的小银行,如果有个股东有个几亿的股票,可能很容易就成了除政府之外的最大的股东了,提点在规则范围之类的要求,稍微有点眼色的领导也不会拒绝。

    那到时候,真上市了翻个十倍轻而易举,即使只能买个几十亿,后面上市也会又赚现在这么多的买楼资金。

    如果找到2015年这样的大牛市再进行减持,那能赚的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