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医治大唐 » 第一百三十八章:废物点心

第一百三十八章:废物点心

    长公主还是头回见识如此路唇不对马嘴的尬聊。

    有心想笑却忍住了,狠狠的瞪了武卓一眼,故作生气的将视线重新头回棋盘上。

    吴嬷嬷赶忙笑着打圆场:“小郎君放心吧,找兽医看过,没毛病的,爪子也磨了。”

    “那就好,那就好。”武卓臊眉耷眼儿的揉了揉鼻头。

    “得了,我去跟厨房说一声,晌午添俩肉菜。”吴嬷嬷太了解长公主了,看神情细节便知她有话要和武卓说,十分有眼色的找了个借口离开。

    张嬷嬷出去后,长公主将视线从棋盘上收回,看着武卓问:“你是怎么知道给我惹了麻烦的?”

    武卓不想说是婉儿提醒自己的,便扯谎道:“张嬷嬷告诉我的,说四大药行里有一家是您的产业。”

    “没什大事,你事先知道了又如何。难道别家捐钱咱家捐药材?说不过去。”长公主表现的完全不当回事儿。

    但言语间,却了无痕迹的把武卓划归到了自己人的行列里。

    瞅着武卓完全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心里越发满意。

    又试探道:“看来你跟张嬷嬷处的不错。”

    “嬷嬷人很好,住在我那一点儿架子都没有,对我的饮食起居颇为照顾。”武卓实话实说。

    长公主闻言叹了口气,有些担心的问武卓:“你跟我透个实底儿,对于治风疾的新药,到底有几分把握?”

    长公主确实很担心,在她看来上官皇后之所以那么重视武卓,甚至把贴身嬷嬷都当作使唤人派了过去,目的就是为了圈拢住武卓,让他用心研制治疗皇帝风疾的特效药。

    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一旦武卓耗钱耗力又耗时的折腾了一通,最后却下了个“谎蛋”。如今皇后对武卓有多照顾,以后收拾起来就会有多狠。

    武卓不知道,她可是太清楚“铁皇后”的手段了。

    武卓知道长公主是真的担心自己,当下将药物提纯的思路和理想效果仔细的讲了一下。

    长公主听后沉吟了一会儿,微皱着眉头说:“如此说来,你那个药研院实则是提取已有药物的精华,让其效用更佳,是这样吗?”

    “有效成分提纯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量化,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用药。保证药物有效性的同时,也能将药毒性降到最低。”。武卓解释道。

    “也就是说,依然无法彻底根治风疾。”长公主眉头皱的更紧。

    “遗传风疾这种情况通俗些说,是从娘胎里带出的毛病。别说是现在,就算再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估计也没法彻底根治。我们能做的只有尽量有效的去控制。”武卓实话实说。

    “如此情况,你跟陛下和皇后说清楚没有?”长公主追问。

    “肯定得说清楚啊,不然俩人再以为我会炼仙丹。等药出来发现货不对版,还不得砍了我的脑袋啊。”武卓笑了。

    长公主白了武卓一眼,随后松了口气:“讲清楚就好,万不可大包大揽让人误会。”

    “我办事您还不知道,从来都是有一说一。”武卓恬不知耻的自我鼓吹。

    “哼,这话倒是不假。”长公主冷着脸点头。

    要说到武卓事关医道时的严谨模样,她是最有发言权的。毕竟亲眼见识过,而且当时气到差点儿把人栽进荷花池子里。

    有心劝武卓今后圆滑一些,但想到毕竟事关人命,严谨些并无错处。而且眼下有陛下和皇后关照着,倒也不怕人记恨。

    当然了,主要还是武卓的手段扎实。

    有真本事在身,脾气臭点旁人也无话可说。

    于是叹了口气说:“行吧,你好自为之。一会儿吃了中午饭就赶紧回去。皇后近些年低调的紧,难得搞出个大场面,并将事情交与你负责,可千万别办砸了。”

    “您就放心吧,我肯定尽力。”武卓认真的应声,又和长公主说了会儿话,蹭了炖有鱼有肉的午饭,前院儿喊上同样酒足饭饱的杨安达返程。

    马车出了长公主的庄园,沿路行进一段眼瞅着要转上官道了,见前面一辆牛车斜在沟里,有两道人影正又是掀又是拽的把车往起扶。

    杨安达见状紧着挥了下鞭子驾车赶了过去。

    到了近处一看,感情是三个人。老汉和妇人一个抬车一个拽牛,车帮下还压了个年轻的汉子。

    汉子两条腿卡在车轮和车帮的缝隙里,被官道和田埂间的导水沟斜坡别着。瞅着应该没压坏,只是怎么抽也抽不出来。

    老汉费力的试图把车掀起来,但田梗处的泥地干软,两脚一使劲就打滑堆塌。

    妇人则一脸大汗的扯着缰绳,可不论怎么使劲儿,犯了倔劲儿的老牛硬是杵着四蹄儿动也不动。

    杨安达看明白了情况,赶忙冲着老汉吆喝:“别使愣劲儿,车再斜一点儿把腿别折了。”

    说着话跳下车,围着牛车转了一圈儿,返回马车拿起垫脚凳咔咔两下,直接把两侧的凳腿儿扯散拆成四根木方。

    跳下田埂,找准支撑点将两根木方插进去撑稳车身,又将剩下两根掂进车帮和导水沟的间隙里,硬木材质的凳面儿往里一插当作撬棍。

    老头、妇人还有被别着的汉子似乎都不太善于言辞,眼瞅着杨安达爬上跳下的忙活着,脸上透着感激,却没人说句客气话。

    杨安达深知庄户人家的腼腆,并不见怪。

    插好凳面儿加了下力气试了试,感觉能禁住力气。示意了下被压着的汉子交待老汉:“待会儿我一吆喝,你赶紧把他拖出来,能行不?”

    “好,好赖,能行!”老汉连连点头,双手勒住汉子的腋下。

    “你!别拽了,瞎费功夫。”杨安达又冲着上边儿的妇人吆喝了一嗓子。

    妇人有点儿懵,下意识松开扯着缰绳的手。

    杨安达呵住了白费劲的妇人,瞅见武卓要跳下来帮忙,赶紧阻止:“我一个人就行,你那小胳膊小腿儿的别裹乱就行。”

    武卓老脸一红,讪笑着放弃了帮忙的打算。

    “来,准备着啊。”杨安达把几个人安排的明明白白,活动了下膀子双手压住板凳面儿准备发力。

    视线看向老汉,确定他已经准备好了的时候微微怔了一下。老汉虽然双手抓着汉子,但视线却落在上面的武卓身上。

    如果单是一个老汉也就罢了,被车压着的年轻汉子,似乎完全不关心压在身上的牛车,眼睛看看武卓,又瞅瞅妇人。

    似乎察觉到杨安达在看自己,又赶紧做出一副费劲的模样。

    杨安达头皮一麻,下意识看向上面的妇人。

    果然!妇人神情紧张,低着头一会儿看向老汉,一会儿看向年轻汉子,同时还用余光叼着武卓的动向。

    杨安达意识到不妙,压凳面儿的动作瞬间改为抽出。

    不等他将凳面抽出来,身侧的老汉胳膊肘一送,精准的抵住了杨安达发力的后肘。

    别看老汉干巴瘦,但出手又快又狠,一抵之下杨安达无法发力,果断抬腿扫向老汉小腿。

    老汉抬腿躲过,一拳砸向杨安达肋间。

    杨安达仗着年轻力壮硬顶了老汉的一击,回肘实打实的怼在了老汉胸口上。

    老汉闷哼一声连退几步坐到地上,杨安达趁机冲着虽然反应过来,却没来得及动作的武卓大喊:“跑!”

    武卓怎么可能丢下杨安达,弯腰捡起脚边一块石头,运足力气砸向已经从车下面自行脱身的汉子。

    汉子就地翻滚闪避的当口,妇人一闪身就到了武卓面前。

    武卓瞅动作就知道对方肯定是个会功夫的,但人都到跟前儿了跑根本来不及,只能拼着全身的力气推过去。

    哪只手明明已经挨着了妇人的身体,但眼前一花人就躲开了。收势不及往前扑去,空划拉的左手被妇人擒住,一拧一压就被按到了地上。

    妇人拿住武卓,冲着下方一脚把汉子踢出老远的杨安达尖呵:“住手,不然拧断他胳膊!”

    杨安达不敢动了,余光打量了下两侧爬起来的老汉和年轻汉子,又看了看上面按着武卓的妇人,察觉到三人不论气质还是手段,与过往刺杀武卓的人都完全不是一路的。

    黑着脸喝问:“你们是什么人?胆敢光天化日之下劫持朝廷命官!”

    一声大喝,不论是老汉还是年轻汉子,亦或者上面的妇人都有些不知该如何答话。

    三人正是九叔、山子和大英子。敞怀汉子因为身上匪气太重,被安排在远处接应。

    按照他们的计划,武卓从长公主府出来后,如果身边依然只有一个车夫,大英子便迎上去央求着帮忙。

    在帮忙的过程中九叔和山子出手制住车夫,同时大英子虏了武卓,而后毫不耽搁的迅速撤走。

    谁成想不等大英子求助呢,杨安达就主动帮忙了。而后当着三人的面儿,将硬榆木制的踏脚凳,丁点儿力气不费的拆了个零散。

    别小看这一手,榫卯解构的踏脚凳比瞅着要结实得多。

    虽说只要有把子力气想拆开并不难,但放眼绿林有几人能那般轻松随意的。

    用黑话说,这绝对是个扎手的硬点子!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有心算无心点子再硬放倒也不难。

    关键是,还是个热心肠。

    根本不用恳求,瞅见有人受难,声都不吭一声的便伸手帮忙。

    行走江湖道义最为重要,碰上这么个主儿,三人儿一时间还真有些下不去手。

    可是正主已经到眼前了,不动手的话家里的伤患怎么办?

    难道好说好商量的讲明情况求着帮忙?

    行的话自然万事好说,可一旦再闹将起来,失了出其不意的机会,再想制住人可就费劲了。

    长公主的庄园可就在不远处,只要扯着嗓子吆喝两声,眨巴眼儿的功夫护卫家丁可就冲出来了。

    三个人这一迟疑,便被杨安达看出了毛病。而且极为果断的抢先出手。

    也就武卓是个废物点心,挣吧都没挣吧,一个照面就被大英子给按住了。

    不然,杨安达打倒了九叔和三子冲上田埂,大英子都不够他一巴掌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