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韬略 » 第一百九十一章 马上封官

第一百九十一章 马上封官

    直到现在,丁瑜洲其实还是不相信李治那番话是发自真心,他一直以为李治是

    一个没有主见的皇帝,因为他熟读史书,从历史上所发生的一些事,他知道李治面

    对一些事情往往是举棋不定的态度。

    李治似乎明白了丁瑜洲的疑问,再次表达他惜才爱才的决心,说道:

    “朕知道你的意思和想法,但是朕真心希望你能够留下来为国效力,为大唐发

    展尽你应该尽的责任。”

    李治的话说的诚恳而又发自肺腑,完全没有丝毫的恭维和虚伪,就连一直在一

    旁的妙半大师也听明白了李治的意思。

    妙半大师在一旁提醒他道:

    “丁瑜洲施主,既然皇上陛下如此说道,不如接受皇上陛下的要求,就连昔日

    玄奘大师也曾经说施主你必然是治世救国之人才,所以他才不敢收你为徒并不是因

    为施主你曾患有那种疾病所致。”

    丁瑜洲听到妙半大师如此说,心里顿时惊讶万分,原来一直以为玄奘大师不肯

    收自己为徒,是因为自己疯疯癫癫,却不曾想今日妙半大师,竟然说出了让他如此

    不敢相信的话。

    丁瑜洲忙问:

    “大师所言当真?莫不是说出来狂骗我的吧?”

    丁瑜洲不敢相信妙半大师的话,眼睛直直的盯着妙半大师,见妙半大师的脸上

    依旧是冷冰冰的表情,没有任何波澜起伏的变化。

    那妙半大师眨了眨眼睛,缓缓说道。

    “出家人不打诳语,这也是先师当年告知我的,之所以先师未告知施主,是因

    为答应了玄奘大师,当年玄奘大师就预测施主必会有非人的壮举。还预言施主出将

    拜相自不在话下,必然能够造福百姓,造福天下。玄奘大师还说施主会遭遇一些风

    风雨雨,坎坎坷坷之后才能够走向成熟,所以特意告知先师,不要让施主事先知晓。”

    丁瑜洲听到妙半大师的话仿佛自己的耳边响起了阵阵鼓声,那是为他加油呐喊

    的声音。心中暗自佩服玄奘大师终究是得道高僧,看事看物,与常人不同,但是往

    往也能切中要害。

    李治在一旁听着,审时度势,忙插话说道。

    “你看既然玄奘大师都这般说了,那不会有错了,如今朕看中你的才华,想邀

    请你出山入潮,岂不正好应验了当年玄奘大师的预测吗?”

    妙半大师也补充说道:

    “是呀,施主现在一切都应验了,这是施主的宿命,也是施主未来的人生大

    道,还请施主不要犹豫了。”

    丁瑜洲看了看李治,又看了看李治那身后的陈设,感受着太极宫的富丽堂皇,

    也体会到这宦海沉浮所带来的荣耀与苦难。

    他知道如果他答应的话,他的未来将为此而改变。

    其实他来大唐的人生轨迹发展到这里,丁瑜洲并不是想拒绝,而是他心中还有

    一个顾虑,那就是他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原则,虽然他是穿越来大唐,他能够预知未

    来的历史事件的结果,但是他也信奉历史规律是不能够改变的这一条铁律。

    他曾经试图改变武媚娘的人生轨迹,却最终的结局发现只能沿着历史轨迹去发

    展,无法改变。

    不过话说回来,丁瑜洲又特别熟悉历史,他知道历史的结局,同时他更知道史

    书中并没有关于一个官员叫丁瑜洲的记载,所以他猜测就算自己答应了李治的要

    求,他可能也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作为,是上不了史书的,对于整个历史进程

    发挥不了什么影响。

    如此想了想,他觉得即使自己答应,也不会改变什么历史的发展。

    丁瑜洲这般想,用这个说法觉得能够说服自己,所作所为依旧遵循历史规律,

    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对着李治躬身一败答应道:

    “回陛下,那草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草民多谢皇上恩典。”

    李治双手一拍,爽快地说道:

    “好,就要这样嘛。朕很是欣赏你,以后就留在朕的身边吧。”

    丁瑜洲连忙感谢道:

    “多谢皇帝陛下隆恩。”

    丁瑜洲虽然嘴上这样说,但是心里波涛汹涌,激动万分,因为他听皇帝如此这

    般说要让自己留在他的身边,想来应该是皇帝身边的近臣,要知道在大唐皇帝身边

    的近臣往往都是五品以上的高管。

    在这里要交代一下大唐的官员体系。

    在大唐只有做到五品以上的官职,才属于有保障的官员,五品以下的官的待遇

    往往不能得到保障。

    比如在免除徭役赋税方面,如果一个人做了五品以上的官职,那么他全家人都

    可以免除沉重的徭役赋税。如果这个人只做了六品以下的官职,那么只能他一个人

    免除沉重的摇椅赋税,他的家人仍然需要服役。

    大唐是一个讲究身份制的社会,品级越高的官员,他们的衣服颜色也是不尽相

    同的,最尊贵的官员身穿紫色衣衫,显得尤为尊贵,六品及以下的官员官服更被明

    显区分开。所以大唐的官员们往往将五品作为官职的一个分水岭。

    有一些中下层的官员盼星星盼月亮,盼着深山出太阳,就为了能够混上一个五

    品官员。

    丁瑜洲想到这里,他甚至一度在眼前幻想出了自己身穿蟒袍,腰围玉带,入朝

    为官的潇洒身影。

    丁瑜洲越想越觉得,他肯定会被授予特别高级别的官职,否则他不可能陪伴在

    皇帝身边。除非成了太监,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皇帝李治不说,丁瑜洲也不好意思主动去问,只是静静地等待着李治的下一句话。

    就在这个时候,李治对着外面喊了一声:

    “你们都进来吧,不用守在外面了。”

    随着李治一声令下,两仪殿的殿门被打开,宫人们有序地走了进来。

    随着殿门打开,一股热浪席卷而来。

    盛夏时节,这滚滚热浪才是时节的主旋律。丁瑜洲感受着滚烫的气候,心情因

    为顺利解决武媚娘被诬陷一事,加上自己又即将得到李治的加封,心中如同这滚滚

    热浪一般,热烈而奔放般开心。

    这时候,李治对着王宽说道:

    “王宽,你去国子监传朕的旨意,授予丁瑜洲太学博士官职,让他们做好准

    备,明日即可上任”

    丁瑜洲一听皇帝给自己的官职,心中顿时如同进入了寒冬腊月,叫苦连连不断。

    还在找"大唐韬略"免费小说?

    百度直接搜索:""看小说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