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宋金英烈传 » 第三十三章 紧急备战

第三十三章 紧急备战

    完颜亮此时已认识到自己南下之事已是尽人皆知,无论如何伪装隐瞒都已无济于事,所能做的就是争取时间先下手为强。早在年初二月,完颜亮将尚书省、枢密院等朝廷主要机构迁往南京,只剩下少数官员留守中都燕京。此时汴京工程已悉数峻工,完颜亮便带领百官及后宫妃嫔数千,浩浩荡荡移都汴京。

    完颜亮正沉浸在移居新都喜庆之中,忽报契丹族签兵因不愿南下侵宋而起兵造反。造反的契丹人正是由撒八与括里率领,他们北攻受阻之后打算进攻金的东京辽阳。留守东京的完颜雍开始趁机调兵备战。但是他的手下只留得少量官兵,他只调集了婆速路的400多名官兵,加上他在辽阳城中招募的数百兵士,总共不到一千人。完颜雍无奈之下,他采用了虚张声势的战术,大张旗鼓,并放出风声,要率十万大军荡平起义队伍。结果括里真被蒙骗了,误以为完颜雍有十万大军,没敢进攻辽阳,就向西逃跑了。

    完颜雍虽吓走义军,但他与高存福却担心起义队伍知道真相之后卷土重来,二人秘密商量,应尽快与渤海望族取得联络,一旦义军卷土重来,便可同力对付。就这样,完颜雍便与渤海望族堂而皇之在高存福眼皮底下交往起来。

    撒八起初是金国西北路招讨司(治所在今NMGZLQ西北约二里处)的译史。正隆五年(1160年),金国皇帝完颜亮在金国各道征兵攻伐宋朝,让牌印燥合、杨葛征集西北路全部契丹壮丁,契丹人说:“西北路接近邻国,世代征伐,互相结成怨仇。如果男丁全部从军,邻国兴兵来,那么老弱一定全部受到牵累了。希望使臣能上报朝庭。”燥合畏惧完颜亮治罪不敢上报,燥合又和牌印耶律娜、尚书省令史没答涅合督促西北路起兵。契丹人听说男丁要全部充军,十分愠怒,于是撒八、孛特补率领部族群众杀了西北路招讨使完颜沃侧以及燥合,并且把耶律娜、没答涅合绑起来,获取招讨司贮备的护甲三千套,起兵造反,一举占领韩州(今吉林梨树北偏脸城)。

    他们商议拥立辽末帝耶律延禧的子孙为帝。山后的四群牧、山前的诸群牧都纷纷响应,金国的迪斡群牧使徒单赛里、耶鲁瓦群牧使鹤寿等人都被杀死。五院司部人那也把节度使术甲兀者杀了来响应撒八。

    金国设在会宁的八个猛安在山后牧马,到了迪谋鲁这个地方,造反的契丹人把他们的马匹乘夜全部夺走。辟沙河千户十哥率手下杀了乌古迪列招讨使乌林答蒲卢虎,带领所属部族欲与撒八合兵一处。室鲁部节度使阿厮列迅速追击并打败十哥队伍,十哥和几名骑士逃脱之后投奔撒八义军。咸平府(今辽宁开原北老城镇)契丹谋克括里也带他的部下去和撒八会合,起义队伍迅速壮大。

    完颜亮得知撒八义军西撤之后便先派右卫将军萧秃剌开赴西北路。后完颜亮又派遣枢密使仆散忽土、西京留守萧怀忠率领一万兵马,和右卫将军萧秃剌一起去讨伐平定撒八。萧秃剌和撒八相持多日,接连交战都未能击垮义军,然而粮饷接续不上,萧秃剌又退回到临潢府(今NMGBLZQ东南波罗城)。萧秃剌虽然不能战胜撒八,而撒八自己揣度金兵一定会有大队人马相继到来,自己势力必抵挡不住,谋划去投奔耶律大石的西辽,于是率领众人沿着龙驹河(一名怯绿连河,即流经今蒙古东部,注入NMG呼伦湖之克鲁伦河)向西进发。等仆散忽土、萧怀忠等人率军队赶来,和萧秃剌合兵追到龙驹河上,已经赶不上了,只好回去。完颜亮闻讯大怒,以怡误军机之名,将仆散忽土、萧怀忠、萧秃剌斩首示众。接着,完颜亮任命白彦恭出任北路兵马都统,纥石烈志宁为副都统,完颜彀英为西北路兵马都统,西北路招讨使唐括孛姑的为副都统,来讨伐撒八等人。

    撒八率军西撤的路上,起义军内部发生了分歧。撒八主张投奔西辽反金,而原居山前(今河北大清河以北、内长城以南地区)的契丹人都不愿意远行,主张回军去占领契丹人的故乡临潢。撒八手下六院节度使移剌窝斡乘机率众兵变,杀了撒八与孛特补。而括里从乱军之中逃往南宋,契丹起义暂时平息。自此,完颜亮更觉再无后顾之忧,放心安排南侵事宜。

    半月之后,纥石烈志宁负责回南京禀报完颜亮剿灭义军细节,完颜亮虽已剿灭义军,但对契丹人造反之事仍耿耿于怀,于是下令尽杀俘虏的原大辽耶律皇族。又有密探报来南宋边关近日不断增兵,完颜亮一不做二不休,便把靖康之变中俘虏的原北宋赵氏男丁也全部杀死,总计一百三十余人。

    大辽耶律皇族与北宋赵氏皇族皆已在金国囚禁多年,多数年岁已高,形体老迈,一直以来从事宫中苦役。完颜亮嫡母徒单太后对这帮人深表同情,她闻听完颜亮将一百多手无寸铁之人悉数杀害,叹息道:“契丹签兵反叛,累及此处一百多条无辜性命,若非南侵征兵,契丹岂会反乎?”此话却被徒单太后侍婢高福娘听见,当夜便差人报与完颜亮。

    原来徒单太后是金朝第四代皇帝海陵王完颜亮的嫡母,完颜宗干的正室。徒单氏此人贤德无比,性情慈善,待遇姬妾素有恩德,完颜亮生母大氏和她关系很好。可惜完颜亮因为生母大氏与嫡母徒单氏有嫡妾之分,心中对徒单说常怀恨意。几年后野心勃勃的完颜亮弑杀金熙宗,徒单氏与金太祖妃萧氏听说了,相顾愕然:“帝虽失道,人臣岂可至此。”此言传到完颜亮耳中,自然不悦,至此他对徒单氏恨意更深了。

    天德四年即公元1152年,完颜亮迁都中都后,迎接母亲大氏来皇宫孝养,而把嫡母徒单氏留在上京会宁府。徒单氏也深知矛盾不可调和,完颜亮终究不会放过她。所以她时常忧惧,每当朝廷派宦官到达,必易衣待死。

    完颜亮之母大氏一向感徒单太后恩德,不忍完颜亮加害徒单太后,对儿子完颜亮说:“徒单氏之前一向对我们母子宽厚,儿切不可忘。”在她临死之前,让完颜亮迎接徒单氏来到中都颐养天年。三年之后完颜亮为拉扰徒单氏家族势力才去谒见太后徒单氏,跪于太后前谢罪,迎至中都。奈何由于完颜亮伐宋之事,徒单氏曾几次劝谏,令两人矛盾又起。

    完颜亮为了控制徒单氏,便买通徒单氏的侍婢高福娘时刻监视太后。高福娘揣摩圣意,时刻留意徒单氏的把柄。正好此次徒单氏抱怨完颜亮向南迁都、南征南宋,导致北方契丹叛乱。高福娘立即告知了完颜亮。

    完颜亮早已对徒单氏恨之入骨,苦于没有借口加罪于她。闻得高福娘密报,他当即召见点检大怀忠、翰林待制斡论、尚衣局使虎特末、武库直长习失等人,去宁德宫杀害太后。临走前他特意嘱咐:“汝等见到太后,只说有诏书,令太后跪受,待其跪下立即击杀。”

    大怀忠等人到了宁德宫,令太后跪受诏书。太后愕然,刚刚下跪,虎特末从她背后一棒击于头顶,并再三棒打,太后年迈,旋即晕死于地。最后护卫高福等将她缢杀,徒单氏死时年仅五十三。完颜亮得到消息后,命人在宫中焚烧太后的尸体,将她的骨灰弃在水中。之后,完颜亮升告密者高福娘为郧国夫人。至此之后,金国朝堂上下再无一人敢言反对南侵之亊。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五月甲午日(二十二日),临安都堂,针对金主完颜亮预谋秋季南侵,南宋朝廷赵构召集朝中军政要员举行了第一次全体军事会议。窗外淅淅沥沥地落着小雨,都堂内的诸位大臣,心情沉重得象天空中的乌云,绵绵不绝。

    与会人员有左相陈康伯,右相朱倬(此时原左相汤思退已被罢官,升原右相陈康伯为左相,即首辅宰相),参知政事(兵部尚书)杨椿、知枢密院事叶义问、同知枢密院事周麟之。还有三衙帅:殿前司都指挥使赵密、侍卫马军司都指挥使成闵、侍卫步军司都指挥使李捧。已升为太傅的杨沂中也参加了会议。侍从台谏凌景夏,汪应辰,钱端礼,金安节,张运,黄祖舜,杨邦弼,虞允文,汪澈,刘度,陈俊卿等均列席与会。

    当时,虞允文是正四品的中书舍人,负责签发本部门的文书。虽然官职不大,但能封还词头,有封驳权。即使是宰相、皇帝下发的文件或诏书,如果虞允文觉的不妥,那就可以驳回。宋高宗赵构此时心情非常郁闷,二十年来坚持的屈辱和议因完颜亮铁心南侵而毁于一旦。想当年,金国人送还徽宗钦宗梓宫时,赵构就感觉这两口棺材里有诈,却不敢打开看一下是否有父兄的骨骸,草草下葬。想到在扬州临安数次被金兵千里追杀,惊吓致成隐疾,导致壮年不举,至今没有一儿半女。亲生母亲韦太后在金国受辱,总算回了临安,原配皇后被侮,惨死在北方。为了和议,冤杀岳飞父子……,此次会议难免哪位失口提及上述诸事,为避免尴尬赵构借口身体不适,没有出席这次重要会议,让首相陈康伯传达圣旨,圣旨精要之句便是此次会议基调:“今日更不尚和与守,直问战当如何!”

    南宋的前线战场,按惯例分为四大战区,从东向西分别为:淮东、淮西、京湖、川陕。此次会议主题是讨论完颜亮的主攻方向,以及如何应对。川陕有秦岭的崇山峻岭作为屏障,淮东地区河流湖泊纵横,一般不会是主攻方向。剩下的淮西、京湖多是平原,适合金国的骑兵作战。

    根据掌握的情报,完颜亮在汝州一带活动,而汝州在京湖地区的正北。首相陈康伯等大部分人认为,完颜亮很有可能将主力指向京湖战区。京湖战区只有EZ都统司三万七千人,荆南府都统司不足万人,吴拱从四川带去的一军约三千人,无法抵御完颜亮的主力。兵部尚书杨椿拟派遣成闵领中央三衙禁军三万人支援京湖战区。

    虞允文则认为完颜亮的主力将会在淮西方向,金国多次入侵南宋大都是淮西方向,有颍河、涡河可运辎重粮草,完颜亮是在玩兵不厌诈。虞允文说,不必发兵如此之多,完颜亮未必从长江中游顺流而下,如果发大量禁军到京湖地区,到时候恐怕支援两淮地区时无兵可用。(允文言:不必发兵如此之多。虑必不从上流而下,恐发禁卫则兵益少,朝廷内虚,异时无兵可为两淮之用。)

    半月之后完颜亮离开汝州地区回到开封。成闵已率三万禁军赶赴EZ。虞允文再次上奏道:“金主已去。请留闵后军屯江池之间。若金出上流,自江鄂往援。即淮西兵盛,便出大信口,近采石,亦可以援淮西。”虞允文之意欲将成闵的一部分军队驻扎在京湖和淮西战区的交界处,根据完颜亮的主力动向,左右逢源,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可惜虞允文官微言轻,两次建议朝中大员均不予理睬。

    之后,南宋对各战区作出战前部署。老将军刘锜为两淮战区总指挥,全权负责两淮战区战略部署。刘锜兼任镇江都统制,中央禁军的殿前司勇将右军统制王刚率所部五千人,支援刘锜,淮东战区总兵力近七万人。

    绍兴十一年八月,作为先锋的王刚已抵达淮东前线楚州。淮东前线自东向西分别是楚州、盱眙军。淮西战区主要是建康都统制王权手下的四万六千人,加上建康驻扎御前破敌军姚兴的三千人,中央禁军殿前司圣马军统制王琪的二千人,总兵力约七万人。还有池州都统制李显忠的一万二千人,江州(今九江)都统制戚方的近万人兵力。淮西总兵力约七万人,与淮东兵力相当。淮西前线自东向西分别是濠州、安丰军(寿春)、蒋州(光州,今潢川)。

    刘锜名义上是两淮的最高统帅,实际上却无法真正指挥王权等人。刘锜曾下令王权的建康都统司大军进发到淮河前线的寿春-濠州一线,但王权的大军刚过长江采石矶,就赖在和州一动不动了。刘锜调不动王权,只好上奏给宋高宗赵构。将从中御,赵构发诏书给前线将领:绍兴三十有一年八月辛丑朔。乙酉,诏刘锜、王权、李显忠,戚方各随地分,措置沿淮三处河口,严为堤备。

    沿淮的三处河口,是北方大军渡淮的要道,分别是淮东的清河口,淮西濠州的涡水口,淮西寿春正阳关的颖水口。池州都统制李显忠的主力一万多人到达了寿春、正阳关一带。江州都统制戚方的主力近万人到了蒋州前线。(原来是光州,为了避讳完颜亮的太子光瑛,改名为蒋州。)建康都统制王权的主力部队到达庐州(今合肥)后,不再北上,只派出一小股侦察兵巡视淮河。导致淮河前线出现一个巨大漏洞,濠州、寿春之间的涡水口无主力军队防守。寿春附近的颖水口、涡水口实际只有李显忠的一万多军队防守。

    京湖战区田师中为总指挥。田师中(后来由吴拱替代)EZ都统司三万七千人,李道荆南府都统司不足万人,吴拱的四川军约三千人,成闵的中央禁军三万人,加上临时招募的士兵,总兵力约九万人。京湖是南宋兵力最多的战区。

    川陕战区自然仍由吴磷指挥,吴家军名振川陕,赵构对此处也最是放心。川陕战区总兵为约五万人。

    南宋方面也深知完颜亮才华横溢,幼时曾随完颜宗弼入侵中原,在金国战神帐下历练。从战场指挥看,公平地讲,只要是陆地作战,完颜亮的计谋策略都很强大,不愧是亲自在完颜宗弼帐下锻炼过的人,甚至不亚于完颜宗弼的水平,战略层面上应是更高一筹。但若是水战,南宋众将对付完颜亮却是胸有成竹。

    完颜亮的亲生母亲是汉化很深的渤海人,完颜亮对江南风景更是憧憬,传说他看到过柳永的《望海潮》:

    “江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好一个“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完颜亮放言道:“人间竟有如此仙境,朕若不能亲临,枉为人帝也!”完颜亮又派人到杭州画下西湖美景,自己题诗一首: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屯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此诗可见完颜亮的霸气冲天。完颜亮渴望把杭州西湖纳入自己的后花园,赏析那望不尽的良辰美景和风雪佳人。

    完颜亮的的才华与雄霸之气不仅体现于此,还有一首词《念奴娇·咏雪》: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珍珠索。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沾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与谈兵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凭咏一场大雪,壮其胸中的杀气,银甲的玉龙,正是完颜亮自己内心的真实写照。

    完颜亮此时也加紧兵力部署。公元1161年,金国在册户籍约300万户。完颜亮的在册兵籍人数是五十一万。逃亡兵丁,留守各都军队,镇压契丹的三万人,镇压零星汉人起义约万人,共计约八万人。完颜亮手上的正规军和射粮军等总数约四十三万,其中正规军约三十三万人,射粮军和运粮丁约十万人,射粮军供应粮草和负责杂役,有时也参与军事行动。

    完颜亮将大军编制为三十二军,以三十二都总管统领。完颜亮南侵的实际兵力部署配置:

    1)拟入侵淮西主力军二十七万人。萧琦带五万兵(号称十万)计划东进攻打扬州;另沿途驻守淮河渡口和庐州、寿春、濠州等地兵力近三万。

    2)刘萼统领拟入侵汉南道兵力两万。

    3)徒单合喜拟入侵西蜀道兵力五万。

    4)徒单贞拟入侵淮阴兵力两万。浙东道水军约预备三万援军。

    5)苏保衡和完颜郑家的浙东道水军兵力七万。金国的水师几乎全部在此,另外梁山泊打造的大量船只也归浙东道水军管,分出三万水军从梁山泊驾船到淮河的清河口(梁山泊有水路通淮河),支援徒单贞的淮东战场。

    完颜亮南侵的实际总兵力共四十三万。具体布署如下:

    东路大军(两路大军):完颜亮亲自统领,渡过淮水进攻寿春图谋淮西;徒单贞统领两万大军攻打淮阴,图谋淮东。

    西路军:徒单合喜、张中彦统领五万大军出兵凤翔,攻打大散关,拦截宋军出兵陕西。

    中路大军:刘萼、仆散忠义统领两万大军,出兵蔡州进攻长江中游一带。

    海上水军:苏保衡、完颜郑家奴于胶西统领水军南下,威逼钱塘江,直取南宋都城临安。

    完颜亮分诸道兵为神策、神威、神捷、神锐、神毅、神翼、神勇、神果、神略、神锋、武胜、武定、武威、武安、武捷、武平、武成、武毅、武锐、武扬、武翼、武震、威定、威信、威胜、威捷、威烈、威毅、威震、威略、威果、威勇三十二军,置都总管、副总管各一员,分隶左右领军大都督及三道都统制府。置诸军巡察使、副各一员。以太保金牌郎君完颜奔睹(汉名完颜昂)为左领军大提督,李通为副大都督。

    由于完颜亮御驾亲征二人呆在完颜亮身边,实际上是完颜亮随军谋臣。完颜奔睹为当年随完颜宗弼入侵南宋的老将,完颜阿骨打对其极度欣赏,亲赐其金牌,故又名“金牌郎君”。完颜亮因完颜奔睹军中威望极高而令其帅诸军亲随左右,实则上此时副都督李通深受完颜亮宠信,他代完颜亮主管军中诸琐事。

    李通本是渤海人,是完颜雍之母李洪愿族弟,自幼与李洪愿之弟李石交好。李洪愿嫁与完颜宗辅为妻之后,因李洪愿托丈夫推荐李通入朝为官,深感李洪愿恩德。他为人圆滑世故,八面玲珑。尤其是完颜亮即位之后,因李通汉化程度极深,与完颜亮同喜汉族文化,深得完颜亮宠信,官运通达,权倾内外。由右司郎中升吏部尚书,迁参知政事。李通又迎合完颜亮伐宋之意,迁尚书右丞。

    正隆六年(1161)伐宋,授左领军副大都督,实具全权。完颜雍之舅李石与李通素来秘密来往,并不为外人所知二人关系,突际上,李通是完颜雍安插在完颜亮身边最大间谍。完颜亮杀害宗室兄弟,斩杀朝中能征善战大将,鼓惑完颜亮南侵宋朝,泛此种种,许多皆拜李通所赐。也即是完颜雍欲置完颜亮于不仁不义之名,万劫不复之地而故意令李通为之。可怜李通为完颜雍千年大业之计而背负了奸佞小人之万世骂名。

    再说南宋方面,自宋金绍兴议和之后,为了免生战乱,南宋在淮河一线的兵力守备极为薄弱,即便是襄阳重镇兵力也仅仅千余人。

    此时,建立完善的防御战线,自然成为当下最为重要的事情。

    淮河前沿防线:襄阳、庐州、淮阴。

    长江沿岸防线:荆州、EZ、江州、池州、扬州。

    京师临安防线:明州、平江府。

    陕西边境防线:兴州、兴元。

    以各地为防御据点,以守护临安为要责,构成了四道全面的防御战线。

    宋高宗安排好这一切后,众将士开始积极整军备战,积极推进战线至淮河水域防范金兵渡过淮河。

    宋将刘锜:由镇江渡江镇守扬州,部将王刚屯兵宝应。

    宋将王权:由太平州渡江镇守庐州。

    宋将李显忠:由池州渡江镇守枞阳。

    宋将吴璘:坐镇川陕,守护金兵入川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