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剑逐仙缘 » 24、棋子

24、棋子

    “还做了什么?”

    夏良终于还是难忍肚子里的馋虫,问起少年。

    林云朝着他一笑,跟变戏法似的将一旁毫不起眼的坛子打开。

    原本被热油煎得酥脆蓬松的肉块,竟被浅浅地埋在米糠中。

    夏良从未见过这样的吃法,炸过的肉竟又放在米糠里?

    不对,还有一股扑鼻而来的酒香。

    “有酒?”

    “对头,酒渍酥肉,很少见吧。”少年笑得有些得意,“要不要试试看?”

    夏良闻着香味,喉结不自觉地滚了滚,“好。”

    坛子里的酒并不多,只够微微沾湿了米糠。而米糠吸完混着调料的酒,又将酒味渗进了酥肉里。

    等到酥肉吸收了少量的酒,不仅能保持外表的酥脆金黄,还使得内里充满了酒香。这与炸之前便用酒腌肉的做法不同,不仅免去高温破坏酒的味道,还能将酒香牢牢锁在肉汁里。

    肉汁的醇厚浓郁、酒的清新回甘,再加上米糠那份独有的谷物气味,三者交融,却又如此相得益彰。

    夏良险些连舌头都要吞了去,可少年却有些漫不经心道,“要是这竹中酒再陈个几年,这里头的香味会更出挑。”

    夏良差点被这一口肉给噎住:意思是,他还能做得更好吃?

    林云话题一转:“等顾麟来了,我带你们上山打点野物。不是我说大话,我做的烤肉,那可是一绝。”

    短褐男子下意识就咽了咽口水。

    不过林云没再闲聊,继续做着饭菜。等到最后混炒了盘时蔬,清蒸鱼也刚好到点出锅。

    他端着鱼,这才对着院子里喊了声,“开饭了!”

    于是众人纷纷上桌。

    李家寻常的一顿家常晚饭,除却令人咋舌的美食,同样也因为林云与夏良的到来有了另一番滋味。

    林云性格内敛,但并不沉闷,说起话来语调略带轻快;而夏良沉稳淡漠,大部分时候虽不言不语,但偶尔被旁人问及时,倒也能恰到好处地回应。

    尤其是当李家人知道李青能免除兵役多亏他和顾麟之时,桌上的氛围更是达到了顶峰。

    这一顿,夏良在李家吃得十分舒坦。

    然而顾麟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灯火通明的营帐内,一盏铜爵被人掷倒在地,一被琼浆四溅,穿着内甲的中年将军拍了拍案几佯怒道:“你小子!倒是长能耐了!能帮着本将军做主了?用谁不用谁你说了算?”

    跪在下首的青年褪去了先前那身衙役服,非但不惧将军,反倒是一脸得意。那一双飞扬的眉,令人觉得他还有些欠扁。

    “这不是还献上了线索,将功补过嘛?何况将军您对黑风寨那群披着匪徒皮子的探子,不是早就欲除之而后快了吗?”

    中年将军举起酒坛喝了一口,用衣袖囫囵抹了抹嘴道,“所以你就敢往名册上改名字了?”

    中年将军不提还好,一提这事青年就笑得更加高兴。

    “宏叔,您就信小麟子这回吧。他绝对不是个坏人!”

    “信你?一个没有户籍、没有路引来历不明的少年,你从头到尾才跟人见了一面,就让我信?你还和他做了什么?”

    “打了架。”

    中年将军扶着额头,知道实情绝非如此简单。

    “然后呢?”

    顾麟却把笑意一收,突然正经了起来,“我还给他办了户籍。”

    中年将军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青年。

    哪怕顾麟平日里表现得多么吊儿郎当,他却深知自家的这个亲侄子从来不是个不靠谱的纨绔子弟。他这么做肯定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然后呢?”顾宏骤然拔高了声调,连举到嘴边的酒坛也顿在了半空中。

    可是当他再望向下首时,顾麟的眼中不知怎么地竟染上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哀色。

    而后那个青年敛却了一身的笑意,轻轻说了五个字,却令顾宏几乎惊骇地险些握不住手里的酒。

    烛火跳动的营帐内落针可闻,青年低垂着眼睑,轻声说道:“那块玉,动了。”

    南延顾氏满门忠烈,只要是成了年的男儿基本都在君王帐前听令。而顾氏儿郎也十分争气,当真是将门无歪枣,虎父无犬子,大到都督元帅,小到参将护军,无一不是铮铮铁骨的好汉。

    顾氏当年随着南延李氏太祖征伐天下,有着从龙之功,却从不傲倨,深得太祖器重。哪怕是昔日先帝驾崩时,五子夺嫡,顾氏也拼尽全力谨遵先帝遗诏,力保太子坐稳了江山。

    甚至于社稷稳固之后,文官们接连上书,要求削减兵权,仁宗皇帝仍是力排众议,对顾氏深信不疑。

    当然,这般的深信不疑,只是在面上的。

    自古帝王,最担心的莫过于武官功高盖主。

    文人谋反,多是不能成事。

    但武官,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执掌兵权的兵马大元帅。

    当年大元帅顾征生有三子,大郎顾麒自小护卫太子左右,更是于当年五子夺嫡中为保太子,被人乱箭射于荣昌门前,享年不过十六。

    二子顾麟倒是最具天资,八岁便拜了武道宗师,这些年其实一直外在游历。

    至于三子,却一直都是顾氏与皇室的隐秘。

    当年太子成了陛下励精图治,可安稳社稷之后又担心顾氏功高盖主,便认了顾征年仅四岁的小儿子顾三郎为义子,接进宫中抚养。却不料中途发生了变故,顾三郎与奶娘俱是被人掳走,至此下落不明。

    顾三这一失踪,南延皇帝李崇仁便少了一枚掣肘顾氏的棋子。

    而另一方面顾征既知帝王心思,又痛失幼子,自然与皇室离了心,不仅主动上交兵权,还让了爵位,自此再不回上京。

    顾三生时并未有胎记,只有一块当年太祖所赐的碧玉戴在身上。

    昔年顾氏随太祖征伐天下,太祖念其功,特赐稀世美玉一对。双生之玉,名曰瑶碧。瑶玉洁白,泽润若濡;碧玉青翠,文彩明朗;两玉双生,相触则其声清朗,犹似鸾凤和鸣。

    这一对美玉,顾氏一直代代相传。

    到了这一代,因为顾麒早亡,顾三所得便为其中碧玉,而瑶玉则在顾麟身上。

    所以当顾麟察觉瑶玉震动,还怎么可能淡定?

    这可是寻找他亲生弟弟的唯一线索。

    只不过哪怕是血浓于水,顾麟也不敢贸然对林云和盘托出,只能徐徐而图。先不说这种世家秘辛,少年会不会相信还两说。就说当年之事,背后还装着几箩筐朝堂上那一位的肮脏设计,以及顾氏族老们视之如命的忠烈之名。

    更何况要他没有怨气,根本不可能。

    想让顾氏认回他的三弟,然后再送进宫里给那位当棋子?

    当他顾麟是蠢的不成?

    尤其是朝堂那位,当年他大哥拼了命保下的皇位,而今却如此算计他的手足。

    要认,也只能是他顾麟和他爹顾征。别的那些顾氏劳什子,管他们死不死。

    当然,还有些事还得央他二叔顾宏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