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美人追心 » 第一章 -89郭太后

第一章 -89郭太后

    皇后大吃一惊,皇帝也惊讶的看着母亲,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位于群臣之首的,正是皇后的父亲丞相郑茗。郑丞相看向太后,太后正满脸得意,又看向女儿,只见女儿满脸惊慌,他不禁心疼极了。而郭太后一副这后宫我做主的样子,根本不看父女二人。

    皇帝起身道:“朕与皇后成婚不久,没有子嗣如何能怪皇后?”

    一大臣看了看丞相,起身道:“正是,陛下与皇后成婚不过半年......。”

    郭太后道:“自古以来,有几个皇帝只有一位皇后的?哀家为皇帝选妃,是为子嗣考虑,有谁有意见吗?”

    郭太后看向众人,无一人敢还言。

    郑丽姿感到自己在发抖,她身为皇后,早已知道不能独享皇帝,三宫六院是少不了的。可是郭太后却在寿宴上提出选妃,当着外国使臣和大宁群臣的面指责自己无所出,更是让臣女们出列以待选,她感到脸上发烫,好似被郭太后狠狠扇了一耳光。

    郑丽姿起身道:“陛下虽然年轻,为子嗣起见,是应该后宫充实的。这几位都是世家大族的女儿,陛下可以......。”

    慕容朔道:“此事容后在议,皇后请坐!”拉住皇后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

    郑丽姿深吸了一口气,心中的惊涛骇浪一下子被平复了,皇帝心中有她,即使郭太后刁难,她有什么怕的呢?

    郭太后白了皇后一眼,说道:“后宫不能只有皇后,你们说,是不是?”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说话。姜何站出来道:“太后说的是,皇帝是该多选几个妃子,绵延子嗣的。”

    与姜何甚为亲密的一名大臣也站起来说道:“确实,后宫充裕,也可以为皇后分忧。”

    于是一些大臣纷纷出列赞成选妃。

    那些外国来使交头接耳,后悔没有先见之明,进贡些美女。然而又惧丞相之威,不敢多言。只有燕国的来使雍王脸上恭敬,心中乐意看好戏。

    慕容溪冷眼旁观,赞成的几个,都是待选女子的父亲兄长,或是沾亲带故,或是与其父兄是一党的。特别是姜何,他家有几个适婚女儿,侄女儿也有几个,况他向来与郑丞相不睦。姜家也是名门望族,并不比郑家逊色。郑家主张仁治,姜氏崇尚武功,故而常常与郑家争持。慕容溪深恨母亲任性,不该在寿宴上闹这一出,让外臣看出大臣间的罅隙。可是自己身份是未出嫁的女儿,这样的事,自己是不好开口劝谏的。只能默默坐着。

    郭太后见众人拥护自己,十分得意,全不将皇后放在眼中。

    慕容朔看了看皇后的父亲,又看了看皇后的哥哥,低头沉吟。

    皇后的哥哥名郑谦予,是礼部官员,见如今宫宴之上,他国来使之前,太后如此逼迫妹妹,心中气愤不已,然而后宫确实不能只有妹妹一人,他也无可奈何。于是郑谦予出列道:“各位大人所言有理,陛下确实应该甄选后妃。不过,臣有提议,这后妃之人选,应该加入戍边将士、有功德地方官员之女。”

    皇帝道:“郑大人提议甚是。皇后,你就帮朕甄选吧!”

    郑丽姿知道哥哥的意思,于是起身道了个是,便下来走到女眷们跟前。女眷们纷纷出列,郑丽姿让待字闺中,已满年龄的官员之女都出列,又点出几个武将及有功的官员之女与皇帝知道。

    姜何见皇后替皇帝选妃,心中不快,知道郑皇后必不肯选自家的女儿的。

    慕容朔本是心中烦躁,深怨母亲行事鲁莽,如今只能一一看去。当郑丽姿点出戍边老将江致之女时,慕容朔道:“江老将军一门忠义,戍边几十年,为大宁鞠躬尽瘁。”

    郑皇后便点头道:“你叫什么名字?”

    江氏出列道:“臣女江采荷。”

    郑皇后道:“陛下,江氏柔美纯良,可充后妃。”

    慕容朔道:“封江氏为美人!”

    郭太后笑道:“甚好,皇帝在多选几个吧!”

    慕容朔道:“甄选后妃是皇后和女官的事,今天是母后寿宴,再议吧!把朕给太后准备的寿礼拿上来!”

    郭太后笑道:“皇帝有孝心,甚好!”瞥了郑丽姿一眼,满脸得意之意。

    郑皇后只当没看见,拉着江氏到了皇帝身边,让人设了桌椅,让其坐在自己身边。

    姜何见此,也不能在说什么,见江氏一族常年驻守边疆,并未结党,与郑氏一族并不亲密,只能作罢。

    宫宴结束后,姜何骑上马回府,忽然听见身后有人策马而来,喊着:“叔叔等等我。”

    姜何听见是子侄姜由,便立马等候。姜由赶上来问道:“叔叔,刚刚太后寿宴上,叔叔为何要与郑丞相......?”

    姜何沉着脸说道:“我还不是为了你!”

    姜由不明所以,问道:“叔叔这是怎么说?”

    姜何道:“咱们姜家并不比郑家差,凭什么郑谦予能做侍郎,你却只是个五品郎将!”

    姜由垂下了头:“都是侄儿平庸无能。”

    姜何叹气说道:“叔叔复议太后充裕后宫,也不全是为这事。咱们姜家几个好女儿,足可为妃,你妹妹就很好,回头,我还要上书陛下,多多选妃。而且,叔叔并不想看着郑家一家独大。”

    姜由皱眉道:“那岂不是有意与丞相争弛吗?”

    姜何说道:“难道不可以吗?”看着姜由一脸不安的样子,姜何有点恨铁不成钢,说道:“郑皇后如今一子也无,他们郑家还能得意几天?”见侄儿脸露惊恐,姜何又加了句:“我也是为了大宁的国基着想。”

    姜由道:“叔叔所思长远,可是如今选了江老将军的女儿。”

    姜何说道:“这不妨碍,江家远在边疆,向来本分老实,跟郑家没有瓜葛。”看着侄儿,又语重心长的说道:“你要记住,叔叔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为了咱们姜家,叔叔没有儿子,只有几个女儿。你们好,叔叔才好。”

    姜何连忙点头道:“是侄儿无能,不能像王将军一样在边疆打出一片天。”

    姜何道:“以后别说这种话了,打出来的功勋也得有命享,咱们姜家总共就剩了你一个......。即使不靠功勋,叔叔也不会看着你们前途黯淡的。”

    姜何叹了口气,叔侄二个策马往家走去。夜色已深,街上只不过三二个行人,冷冷清清。姜何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几个兄弟,姜家原也是大户,兄弟几个,都殒命疆场,为大宁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即使姜家拼尽了全力,在朝堂上还是没能敌得过郑氏一族。如今姜家只剩了姜何,姜由,叔侄二个。姜何侧过脸看了看侄儿,虽然身强体壮一副能打的样子,性格却颇为懦弱,可叹姜家如今没有一个可用的人了。姜何叹了口气,没想到姜家赤胆忠心一片,最后却落得后继无人的下场,看到郑家在朝堂上风光,他岂能不气,如何不急?可是看看姜由那没出息的样子,姜何又无可奈何。想到今日陛下并未垂怜姜家的女儿,姜何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阵悲凉,他闭上眼,任由马儿小跑,心中筹谋着姜家的未来。

    宫宴结束,慕容溪起身回宫之先,先行一步,到了母后寝宫朝露宫。慕容溪强压心头怒火,等了半晌,却不见母后回宫。只听宫人禀道:“太后与来使在交谈。”

    慕容溪心中怒气不平,一国太后怎可与外国来使私相交谈,而且母亲也不是那种有胸襟抱负的人,她能聊些什么?只能走到彩秀宫,谁知皇兄也未回来,只有皇嫂携着江氏回来了。

    郑皇后心中有气,却不能冷落公主,她只比慕容溪大了二岁,两个人向来十分契合。

    慕容溪上前柔声安慰,郑皇后却道:“陛下确实该多纳几个妃子。”

    慕容溪叹了口气道:“母后太过任性妄为了!纵使要选妃,怎可在外国使臣面前如此?”

    郑皇后忍着泪水,又笑道:“我看着江妹妹甚好,等女官再挑上来几个,咱们后宫可就热闹了。”

    江氏正低头站着,此时不好说话,也不好不说话,柔柔弱弱,看起来可怜极了。

    慕容溪问道:“皇兄怎么没回来?”

    郑皇后道:“母后说,还要与陛下接待来使。”

    慕容溪道:“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应该明日再议。”

    郑皇后道:“若是国事,是该当的。公主找陛下是有什么事吗?”

    慕容溪便将自己对于小部落的想法说了,郑皇后道:“这个倒是好事,我在家时,就常常听父亲和兄长议论,那些小族部落,虽然人少,地处苦寒,但是常常在边疆游荡,终究是隐患,不如都招揽了好。”

    慕容溪点点头:“我也是如此想的,分散安置,教以汉族礼仪,二三代之后,都汉化安定下来,便可不费兵刃消了隐患。”因想着今日皇兄不知道何时回来,又见皇后安要置江美人,便先回寝宫去了。

    才回到寝宫内,芍药便迎上来道:“公主,刚刚太后派人来了......。”

    慕容溪道:“什么事?”

    芍药道:“太后说,问问公主的意思--说是大姪国的王子阿哈达想求娶公主。”

    慕容溪大吃一惊,海棠连忙问道:“你是怎么回答的?”

    芍药道:“我哪里敢回答?”

    茉莉道:“咱们公主已经有心上人了,而且大姪国那么远,咱们又不需要和亲,怎么会嫁到那里去!”

    慕容溪吃惊不小,许久无言,芍药连忙将她扶了坐下。

    茉莉道:“公主,我马上去跟太后说,公主已经有喜欢的人了。”

    慕容溪道:“不用。”

    海棠道:“快去告诉皇后,让陛下去说,咱们公主未出嫁的女儿怎么能说这种话呢!”

    慕容溪又说道:“不用。”

    芍药问道:“公主是有什么好主意吗?”

    慕容溪道:“没有。”

    茉莉大叫道:“公主,您是不是急傻了?”

    海棠道:“大家不要慌乱。”

    茉莉道:“你说怎么办?”

    海棠道:“现在不是着急的时候。”

    慕容溪坐在大圈椅里,怔怔发呆。

    一盏茶之后,她说道:“去回复太后,就说我同意了。”

    茉莉叫道:“公主,你疯了?水公子怎么办?”

    海棠拉了茉莉的衣袖,把她拉到一边,上前说道:“公主,想好了吗?不急着回复,您在考虑一晚上吧!?”

    茉莉也说道:“是啊公主,又不着急,您是被吓住了吧?”

    慕容溪轻轻抬头,看着海棠的眼睛:“我考虑清楚了,去回复吧!”

    芍药上前来,端了一碗莲子八宝茶。

    海棠道:“公主,您的脸色不好。”

    慕容溪站起身,海棠连忙上前搀扶。内室温暖馨香,玉兰早已铺设好了被褥。

    一夜无眠,慕容溪心中百转千回,哪里睡的着?

    海棠芍药不敢休息,只在塌旁歪着,见慕容溪翻了几个身,芍药上前轻声问道:“公主,喝茶吗?”

    慕容溪翻身起来,芍药连忙搀起,将枕头放在身后垫好。见慕容溪只管发呆,芍药道:“公主,大姪国路远山高,咱们何须远嫁?”

    慕容溪道:“如今三国鼎立,虽然燕国稍弱,如今的燕王却是中规中矩的,虽然比不上燕国的先祖们,却也不出差错,且又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大宁水涝之患,还需要一段时间治理。”

    芍药道:“并不急在这一时。”

    慕容溪点点头道:“拓跋芷是个不错的人,他会是未来大姪国的继承人。”

    芍药道:“公主,拓跋芷是个王子,可是大姪国的王位是传女不传男呢!”

    慕容溪轻轻笑了,芍药看到公主的笑容如此苦涩,也知道身为皇室公主,慕容溪的身上有普通人没有的责任,只是想到水公子,心中还是有所触动。芍药不常跟着公主出门,她性格安静内敛,所以留在宫内主持各项事宜。但她常常听茉莉她们说,公主与水公子情投意合,是般配的一对。

    公主每每出门回来后,也常常夸赞水公子,她看的出来,公主的心中是有水公子的。真的要放弃心上人,远嫁到大姪国去吗?

    早膳过后,太后即派人过来,详说王子求婚迎娶等事,想定在半年后嫁娶,慕容溪让海棠听了,自己则回了内室,叫来小太监,将太后私诏水博士入宫之事禀了皇帝,又将太后接受地方官员的礼物一事说了。皇帝早已知道水博士一事,已是埋怨过太后的,得知太后又私自接受了地方官员的礼物,遂下令待各国来使离去,立即清点礼物,送还各处官员。

    慕容朔与皇后郑丽姿亲自来询问慕容溪对于大姪国王子求娶一事的想法,慕容溪道:“哥哥,你答应吧!这就是我的决定!”

    郑丽姿问道:“可是我听茉莉说,你已经有了心上人了!”

    慕容溪摇摇头道:“嫂子知道我的志向,是要咱们大宁国强盛,大姪国的王子你们也见了,我们成婚,二国必友好相处,不会起战乱。哥哥如今最重要的事,就是广纳贤才,治理好水患。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成功的,哥哥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慕容朔道:“水博士一定能治理好水患,哥哥也会用人用贤。只是两国之间的事,不用妹妹如此……!”

    慕容溪不待说完打断道:“哥哥还有更好的人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