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本是,灵台山下一樵夫 » 第七章 迷人不解神仙事 妄语无稽传比邻

第七章 迷人不解神仙事 妄语无稽传比邻

    阳城县里,当真出了大事。

    “听说了没,那李大户家里闹鬼了!”

    “听说了,我那二表舅说,那晚上火光冲天,飞出来一百多个妖精呢!”

    “我咋听说是有好几十个厉鬼,追着李大户索命呢?”

    “什么呀,你们说的都不对,明明是闹狐狸精,半夜里把李大户的脑子给吃了!”

    “你这才离谱,哪有狐狸精吃人脑子的?不都是……嘿嘿……”

    “嘿嘿……”

    这阳城县中,各个茶楼酒肆,近日里都在传李大户家中之事。

    究竟事情如何,并没人亲眼得见。众人只知,那日清晨,李家家丁们扛着他们老爷的尸首跪在县衙,跟县令亲口讲述自己所做之恶事,请县太爷惩处。

    县令毕竟不可能去辱人尸体,李才的罪恶也没到五马分尸的程度,于是只让衙役们将尸首送还本家安葬,将那些仆役收押。但当时围观的人不少,也听见了那些仆役们说的神仙下凡显圣的事,于是这些流言就传开了。

    李才仗着家中钱帛,平日里没少作孽,今日里横遭死劫,众人心中都快意。也有那冤亲债主刻意地传起谣言,于是关于当晚之事越传越离奇,真恨不得把那李才说成十恶不赦之徒。

    不过,以李才平日里所作所为,再怎么编排都有人去相信。这也是他平日里不修善行,死后都难免被人议论。

    当此时,惊堂木之声响起,说书先生念起了定场诗,茶馆里慢慢安静下来。

    “且说是:千金难买神仙救,十年富贵不到头。善恶昭彰终有报,在数难逃一命休。”

    “今日所讲,便是这报应之事。说城中富贵人家有姓李的,家财万贯,骡马成群,却不做善行善事,平日里作恶多端,只欺压的满城良善抬不起头,人人烧香念佛,求着老天打雷,收了这祸害。也是心诚则灵,真有神仙受了香火,来到人间,信步来在这李府之外,口念到;‘这般富贵人家,却不积德行善,满府的恶气,若不除害,更当何时?’迈步便往里进……”

    先生一说,众人便知是要讲李大户家中之事,当下不再吵闹,喝茶的都把茶杯放下,吃点心的也推了盘子,都只凝神细听。

    “……方才说道,那李大户不过一个凡人,如何能做下这等大孽来?原来他家中乃是鬼穴,用着邪法养了一百个小鬼,这小鬼白日里不出来,一到晚上就出去伤生害命,抢夺钱财,给那李大户受用……”

    “原来那李大户还养着鬼呢?”“那可不,他哪来得这么多钱,一看就是小鬼抢来的。”“真坏啊,他都那么多钱了,也不给我们分点儿……”一时间堂下满是讨论之声。

    说书先生也不着恼,饮一口茶,又说道:“那神仙乃是天上神官下凡来的,早知晓此事,如何能容他祸害人来?当下便道;‘好贼子,看我法宝!’说罢,便祭出兵器,霞光万道瑞彩千条,乃是一杆三尖两刃长柄刀,重有十万多斤。这位先生说了,这十万斤的兵器,谁能挥舞得动?您看,这就是仙凡不同的,这位神官推山倒海都如寻常,如何挥舞不动这区区十万斤的宝贝?当下舞起兵器,劈头打来……”

    “好!”“好啊!”“就该打他!”堂下一片喝彩之声。

    说书先生又讲那仙人祭出几样神兵,与那些小鬼打成一处。这时倒没人去想为何那十万斤重的宝贝打几个小鬼都费力,也没人想为什么这天上来的神仙只知道抡着兵器往上冲,所有人都为说书先生描绘的场面叫好,也给自己出一口可能不存在的恶气。

    唯有后排一人,听得摇头苦笑,招手叫过小二来,从袖中抖出十来个铜板,低声说道:“五文的茶水钱,其他的便赏给那说书先生吧。”

    “您慢走!”

    出了茶楼,外面艳阳高照,此人方才长出一口气,看看周边来往的行人,又想起方才说书之语,还是忍不住摇头。他现在顶天也不过千余斤的力气,手里一样法宝都无,书中说的那个使着十万斤长刀、身后还跟着各样神兵的,莫不是天上的哪吒三太子?

    怎么都不像是他道缘啊。

    自道缘平了李宅祸事之后,已经过了几日时间。李宅原本的家丁们大都伏法,剩下些不知因果的也跟着逃窜,连李才的两个妾室也卷铺离门,只剩夫人守着几个子女。又颇有些人趁着李氏家门不靖来打秋风占便宜,李夫人一发狠心变卖了城中财产,高价请了护卫,带着李家人离了阳城往乡下去了。

    李家人一走,这城中流言就更肆无忌惮,连天降神官收妖鬼这等书,都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了。

    但说了这么多,城中百姓竟无一人出来为这李大户伸冤的,不论是否受过欺压,都是乐见其成。

    究竟是三人成虎,还是众口铄金呢?真真想不通,想不透。

    或许,这便是人性使然吧。

    离开茶馆,道缘顺着人流,拐了几个胡同,越是走人流越是稀疏。他于是来到一条人烟稀少的小巷子里,停在一户破旧院落门前,伸手轻敲。

    敲了两下,又等了片刻,便听到院子里响起急促的脚步声。不一会儿,房门打开,一个小孩探出半个脑袋左瞧右看,望见道缘,眼前一亮:“道先生,您回来了。”

    “是啊,我回来了。”道缘含笑摸了摸他的头,进了院中。

    这院子已经有些破败了,围墙高矮不齐,窗纸半遮半落,还有许多破洞。进得屋中,更是惨淡,没有家具不说,就连床板都无,只在地上铺着两领破席,垫着茅草,权当床铺使用。

    不过,这般凄凉破败的院子里,却还种着一棵不大的桃树,树顶挂着一朵奇花。

    这院子就是道缘现在的住所了。

    因为在李才府中发现了那株鬼桃,道缘便想着在此处住一阵,顺便查探一下背后是否有人作祟。好巧不巧,他在游逛时发现了这个孩子,一个不到十二岁的孩童,居然在做着零工养活自己,艰难度日。道缘试着和他说想寻个地方暂住,这孩子居然就直接答应下来,让道缘在这个小院里安下了身。

    这孩子叫云落。云这个姓氏在南云国乃是大姓,道缘为他观气时,也瞧见这孩子气象不同寻常,而且平日里说话做事颇有章法,也认书识字,却不知他是如何沦落到这等地步的。

    “先生,您又去给人算卦了?”

    云落从缸中取了水,给道缘送来,顺口问道。

    “未曾算卦。我只去了城中茶馆,听那说书先生讲故事来着。”道缘也随口回答。

    “说书先生啊?讲的是李大户的事?”云落也倒了碗水坐下来,“听他们说得邪乎,我倒觉得,应该是那李大户招惹了什么仙修,才有此劫难吧。”

    “仙修?我可听说是天上神仙下界收妖,说那李府中豢养着一百个小鬼,与神仙斗得有来有回呢~”道缘拉长了声音,故意调笑道。

    “先生,您怎么也信那些。”云落也笑了,显然看出来道缘是在乱说,“那李大户虽然作恶多端,可也不过是个凡人,怎么能有那种本事。”

    “哦?听你这么说,你是见过神仙的?”道缘稍稍直起了身子,“我活了这么多年,除了庙里供奉的,还没怎么见过神仙呢。”

    “神仙啊……没见过,我乱说的。”云落稍稍露出追忆之色,但旋即掩盖下去,冲着道缘笑了笑,将碗中水一饮而尽,说道:“先生,我去干活了。”

    说罢,也不等道缘回应,就起身出了门去,还把院门小心地掩住。

    “这小子……”道缘摇头轻笑。不过十一二岁,就有这般心思,看起来还经历过不少事,这让道缘更好奇云落的来历了。

    不过他也不是刨根究底之人,云落不说,他便不问。

    不过,他也心有所感,这孩子应该瞒不了自己多久了。

    放下水碗,他起身来到那桃树跟前,面露沉思。

    这树便是他从李才家中刨出的那棵鬼桃。似这种奇木,还是吸食阴灵气以生长的邪物,自然不可能一抛了之,若是毁了也有些暴殄天物,于是道缘便将之留了下来。

    自从这鬼桃树没了花蕊之后,它却仿佛失去了精气神,即便再次种下,也没有了之前那种邪异气象。道缘思索片刻,回忆所学,运转起周身仙灵气,手贴树干,向那鬼桃树中缓缓度入。

    如果吸食阴灵,就能养成鬼桃,若是以仙灵气浇灌,不知能否让它改邪归正,变成另一种不害人的奇木?

    这只是他随心一想,可随着仙灵气度入,这鬼桃树中真有丝丝缕缕的黑气冒出来。道缘见状,运法更快,树干中吱吱扭扭传出一阵异响,不多时,树冠那朵桃花居然自行收苞,枝叶也一点点收缩回去,没用多久,就从原本一人多高的小树,缩回了不足三尺的树苗形状。

    不过,虽然形体缩小了许多,但这树苗却不再似之前那般委顿,而是多了些许的生气。道缘见状,收回手来,心中却是有些不足。

    他已经用尽了全身灵力,却还是没能将此物的阴阳之相扭转过来。而且,似这般还有些揠苗助长之意,如果一直这样强行扭转,只怕这树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还是要细水长流啊。

    道缘心下微叹。

    而此时,李府大院,中庭之内。

    自李夫人变卖家产离了阳城之后,这院落虽然也出了手,可新主人还没有入住,听说正在四处寻找高人,要做一场大法事来驱邪避鬼,故而这院中并无人烟。

    但此时,中庭之内平地生烟,烟雾中却显出了一个人来。

    这人甫一睁眼,便环视四周,眉头霎时皱起。

    “有人偷了我的桃树?”

    他闭目掐指占算片刻,嘴角却微微挑起。

    “呵,有趣,当真有趣。送上门来的乐子。”

    一阵轻笑声中,他再度隐匿于烟雾,消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