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本是,灵台山下一樵夫 » 第二十二章 樵客解论修行法 顽童讥讽出世人

第二十二章 樵客解论修行法 顽童讥讽出世人

    国君站在那里呆愣愣出神,一旁边,两位和尚道人对视了一眼,走上前来各自行礼,和尚言说道:“陛下不必惊慌,想是陛下至诚至孝,上感仙人,仙人特下凡来为陛下启灵避祸!”

    道人亦开口道:“贫道法力微薄,适才因着仙人言语推算,方才得知三日后国之北有大祸,却不如仙人那般精确细致。王上,此事不可不察,若真有此祸,早派使者赶往谷城,或能免一场大灾劫!”

    “不错!”国王也终于回过神来,即刻派出令兵携王旨赶赴边陲,诏称以百姓性命为念,定不使伤损一人。这边又带着御前官兵、全城百姓,向着半空大礼参拜,拜谢仙人启示,免去一场灾祸。

    另一边,恢复真身的道缘重新回到客房的原位,而虚空中自有些许功德与愿力落下,落在他身上,但都微弱不成气候。道缘想着,这或许是因为此时国君与满城臣民还半信半疑之中,不确定此事真假,想来三天之后,这功德与愿力当能更充沛些许。

    功德之力,便是如这般得来,救人性命,或是为人避祸,便能得到些许功德。之前道缘为那摊主解祸、为山村除虎妖时,都曾得到过功德之力,但也不算多。

    功德能消解磨难,逢凶化吉,对于修行者来说,也算是一项天赐的法宝了。

    “先生……”

    没想到,他在原位重新现身时,身背后却响起了云落的声音。道缘回头一瞧,云落正看着他,脸上有些纠结。

    “方才……你都看到了?”道缘问道。

    “嗯。”云落点点头,似是想说什么,又有些犹豫,但想起了道缘的话,他还是坦然开口说了出来,“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你说哪样?”

    “您为何要装成乞丐,给那国君提点呢?”

    “哦?隔着这么远,你居然还能听得清楚吗?”道缘有些惊奇。要知道,这客栈相距御道直线也有二里多,道缘想从这里望见王宫景象,也得略开法眼才能看清,云落却能隔着这么远,听清那御道上发生的事?

    “我有些天赋,耳音胜过旁人。”云落没有多解释的打算,反而是追问道,“先生与他们无有牵扯,为何要开口道破天机呢?”

    “为什么你觉得,我就不应该说呢?”

    道缘笑着反问。

    “仙修之人,不总是把什么天机不可泄露挂在嘴边吗?”说起这话时,云落语气虽不变,潜藏的那一抹怒意却是难以掩盖。似乎是意识到了自己情绪不对,他顿了顿,稍稍放缓了口气,又说道:“那些修行之人,只要与他们无关的,便是一概不理。纵然妖孽就在城外,祸害凡人,他们也只会说一句‘生死由命’,却从不想着救人于危难之中。”

    “故而,你对仙修之辈多有藐视,之前初见我时,顾左右而言他,也是看出我了仙修的身份,对吗?”道缘轻声询问。

    “……是的。”云落咬了咬牙,终于是点头承认下来,“一个月前,初次见到先生时,我以为您也是如他们那般不通人性的修士,但这一个月来,您为凡人解忧纾难,不辞劳苦,我才知道,您是那真正的陆地神仙,故而……”

    “故而,你才愿意随我回到京城。”道缘笑着打断了他。云落一愣,忙不迭地点头。

    “你啊,实在是有些偏颇。”道缘叹了口气,说道:“你可知,这世上凡人的修行方法,有几种吗?”

    “不知。”云落摇头。

    “这世上修行之法,千般万种,却大略逃不出这四类,无非是术流两道,静动二门。

    “术门者,神通也,有占仙问卦之法,请风祈雨之能,叩仙拜祖,亦可趋吉避凶。流门者,法理也,有儒释道墨百家之说,亦有医卜星象济世之法,身死而神存,享香火而受功德。此二者,济世修行之道也。

    “静门者,参禅打坐,持斋受戒,清静无为,深求本心。动门者,服丹练气,洗精伐髓,朝进红铅,暮炼秋石。此二者,自悟修行之道也。

    “而这四者,又统称之为出世法。”

    “出世法?”云落皱起眉头,似乎有些明了,又有些迷茫,不由得出声问道:“先生,什么是出世法?”

    “所谓出世法者,欲要修行,就需远离凡尘、清心寡欲。纵然身居闹市,内心却如隐于山川,似这般才可修得正果得道。”

    “这……”云落想了想,提了个疑问,“先生,您所说的流门,修功德愿力之道的,难道也要出世修行吗?他们要享功德愿力,出世之后,怎么能得到凡人香火呢?”

    “即便是他们,若无有几十年苦修不辍的内蕴积累,又怎能取得大成就?你须知道,能让百姓们诚心敬奉香火的,也须是真正有德有能之人。”

    “……那么,除了出世法之外,这世间当还有另一种路子了?”云落毕竟聪慧,只一提点,便能举一反三,“比如……入世法?”

    “……不知啊,不知。这入世法究竟作何解,我亦不知也。”

    出乎意料地,道缘没给他一个确定的答案,反而是摇头叹息。

    “您修得难道不是……”云落几乎是脱口而出,但说到一半,又自嘲似的笑笑,闭上了嘴。

    他现在还是一个凡人,连什么是修行都不知道,哪有资格去点评仙人?

    他暗叹一声,开口道:“先生,不如我们去谷城县吧。”

    “哦?为何会有这般想法?”道缘随口问道。

    “我想去看看。”云落声音很有些坚定,“我想知道,修道,究竟是为了什么。”

    道缘眼神一眯,法眼望来如同电光霹雳,惊得云落浑身一颤。

    但是,即便如此,他依然倔强地抬着头,与道缘对视。

    良久。

    “罢了……罢了。既然你都如此说,我也不必拂你的兴,难得你肯主动做些什么。”道缘微微摇头,收回了目光,云落心下这才一松。

    他一直对道缘这个仙人没有什么直观的认识,但方才那一眼,却让他真的觉出了仙凡之隔。

    ————————————————

    三天之后,辰时两刻,谷城县地动山摇,房倒屋塌。

    但因着国君圣旨,县令早把一县民人招到开阔空旷处,又调动兵丁把府库粮食尽量搬出,周边村镇也有快马去报,这周全准备之下,谷城县居然没有人丁折损,只有几个腿脚不便的老人在地动时受了惊吓,崴伤了脚。

    在此之后,县令开仓赈济、安排救灾不提,奏报回京后,国王惊喜之余,也不由得再望空拜了三拜,虔诚感恩仙人救民于水火之中。

    而此时,道缘与云落也来至在谷城县外。

    “云落,我这一番行事,有何感想?”道缘看着远处重建城池热火朝天的谷城县人,忽然出声问道。

    “无甚感想,先生所作是为救死扶伤,自然不错。”云落想了想,突然道,“只是,我只是在想,为什么地动这般大事,那些拿着国君俸禄的国师们,却无一人肯开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