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关河冷落玉搔头 » 第六章 帝王梦

第六章 帝王梦

    女官被抬走,奄奄一息中说道:“六个月前二皇子入宫,恩惠于我,不想有了身孕,愿诸位救下腹中子。”又自言自语道:“二皇子弃我不顾啊!”须臾不治身亡。

    孟宪奉命来问小黄门:“造孽者是谁?”小黄门低声答:“乃平昌公。”孟宪与司马束结仇,闻言暗喜,即刻来向皇帝复命,道:“陛下龙体不适,臣忧心忡忡。”皇帝说:“一时症状,已然无恙。”孟宪道:“妖孽已死,陛下自然康复。”又道:“妖孽迷惑平昌公,平昌公幸而无事。”皇帝惊恐,问:“与宫**乱者,乃司马束?”孟宪不言。皇帝雷霆震怒,大叫:“今日不杀孽子,难消心头之恨!”于是遣中常侍储防速传司马束进宫。

    储防到了平昌公府,司马束请进堂上。储防道:“皇帝口谕,请平昌公火速进宫。”司马束赠给储防一盒金珠,道一句:“行路辛苦。”问:“父皇何事诏我?”储防用手指着自己的小腹。

    司马束挨着储防勾肩搭背地玩笑道:“指腹?为婚?这种事是不是为时太晚了呀?”曹伤服侍在侧,说:“主公休说笑。天使远来,是腹中饥饿,还是先安排饭食吧。”

    储防挣开司马束,道:“我的意思是,宫中有女官与人私通怀孕,却诬陷平昌公,故而皇帝诏唤。”司马束听了,方记得曾进宫向母妃问安时,强与一名女官行苟且之事。司马束愣了一愣,问:“那女官现在何处?”储防道:“已被打死。”

    司马束知道皇帝正在气头上,进宫无益,于是对储防说:“我其实突发旧症,行动不便,难以奔走。为免教父皇挂念,你就说我出外访道去了,明日一早必进宫去向父皇问安。”又贿赂两块金锭,托嘱道:“宫中倘有奸佞之言,望据实相告,必有酬谢。”储防得了贿赂,便以司马束之意,回禀皇帝。

    这时是二更天,皇帝正处理政务,听了储防的回奏,骂道:“他一介莽夫,访的哪门子道?”过了半刻,招太虚真人张献来,道:“朕近来恍惚,心神不宁,可有什么解法?”张献道:“小道有九鼎仙丹,能安神补气,明日晌午进献陛下。”皇帝说:“有劳。”张献退出。

    司马善遵太后之意向皇帝进呈一碗银耳羹,羹内放有安神的补药。司马善见皇帝神情憔损,说:“陛下心气重,喝些羹汤降火吧。”皇帝喝了,道:“朕还有政务,出去吧。”司马善领命退出,自回崇化宫,见王宛倚在牡丹亭内赏月,问:“太后安歇了?”王宛点着头,仍目视上空的明月,忽而问:“蟾宫仙子会不会凄凉?”司马善道:“有众人如妹妹一般瞻仰守护,定不会凄凉。”王宛道:“然而明月高高在上,必定寂寞。”司马善道:“有众星捧月,也不会寂寞。”王宛道:“只是我时常觉得,皇帝总是寂寞的。”

    却说皇帝处理政务,将到三更天,内官三番两次请其早些安寝。皇帝不耐烦,将他们都赶出殿外。忽而一阵寒风掠过,烛火被吹得颤颤巍巍。皇帝注目着去看,竟在烛火上升起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官,女官一袭白纱,飘飘袅袅。烛火陡然熄灭,白纱下淌出一地鲜血。皇帝惊倒,大叫一声,昏厥过去了。内官慌忙传太医,请皇后、嫔妃。

    皇后扬荃温顺有妇德,亲和有名望,乃故去皇后扬蕙堂妹,生子司马慧,其长兄扬零现为镇军将军。皇后见天子昏倒,心急如焚,当夜询问内官:“谁曾侍奉皇帝?”内官答:“皇帝召见了太虚真人;齐世子进呈了一碗羹汤。”皇后便令禁军逮捕了张献,又责问司马善:“世子欲毒害皇帝吗?”司马善慌忙跪道:“冤枉!我只进呈了一碗银耳羹,羹内加入少许安神补药。弥天大罪,司马善担待不起!”皇后道:“逃不得干系,跪着吧。”又问皇帝病情,太医皆束手无策,皇后焦闷。

    有小黄门来禀:“太虚真人求见皇后。”皇后准许。张献到了,取出九鼎仙丹,道:“此丹可使圣上劫后重生。”皇后怒道:“皇帝哪来的劫难,在此胡言乱语!我料妖人乃是假借献丹弑君来着。”张献默然。到次日晌午,皇帝气息奄奄,岌岌可危,仍不见醒来。

    这时司马束已进宫来,左贵嫔叫他老老实实挨着司马善跪在殿门外。司马束偏着头看向司马善,低声道:“男儿膝下有黄金,这一跪,齐世子可谓挥金如土啊。愿积土成山。”司马善道:“男儿膝下有黄金,这一跪,平昌公视金钱如粪土啊。愿入土为安。”司马束正要骂:“司马善,你……”恰太后来探视皇帝,从身边经过,瞥了二人一眼。司马束遂不敢造次,将“他妈”咽进了肚里。

    太后由王宛搀着来探视皇帝,问过了情况,命人将九鼎仙丹送进皇帝口内。少许,皇帝果然醒来,众人欢喜。

    皇帝说:“朕做了一个梦,有妖星落入殿内,化为一团冥火,冥火四处乱窜,点燃了朕的红袍。荧惑乱象,妖孽生非,不可不设法镇压。”于是令汝南王司马胄在皇城西北角监造金墉城。司马胄乃皇帝叔父,任大司马、领侍中,已有七十高龄。

    左贵嫔奏道:“二皇子与齐世子在殿外跪了一天,祈盼陛下好转,幸而果然应验。”皇帝怒视左贵嫔,想起司马束私通女官之事,怒上心头,遂口谕:“司马束德浅行薄,作恶多端,削去一切爵禄,贬为庶人。”又赏张献黄金五百两,张献辞而不受,于是封为辅国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