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九州降魔驱鬼录 » 第十二章 诊病

第十二章 诊病

    重九艺高人胆大,自然不会把几个狐假虎威的家丁看在眼里,万一要是伤到了妹妹,就算把他们大卸八块也不能补偿。

    正当重九撩起下摆,伸手把妹妹护在身后,准备速战速决的时候,那一队家丁中有个稍微年长的定睛看了两眼重家兄妹,赶忙扔下手中的棍棒,高声喊道:“都别动!误会!误会!”

    那名年长的家丁趋步走到重家兄妹跟前,弯腰行礼说道:“表少爷、表小姐,小人有眼无珠,不知道是表少爷和表小姐来了,冒犯了两位,还请恕罪。”

    小门房有点傻眼了,不知道这两个小娃娃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少爷和小姐,王栓柱显然是认识他们的,看他这么狗腿的模样,这两个小娃娃的来头还不小,自己得罪了他们,定是落不了好。

    正当小门房想着如何补救的时候,就听到名为王栓柱的家丁高声说道:“狗蛋,快快去寻祥伯,就说姑爷家的表少爷和表小姐来了。”

    王栓柱只是个小家丁,是没有资格进内府的,只能着人先去找祥伯,请他来招待两位贵人,只有祥伯这等级别的家仆才有资格进内府直接跟主家说上话。

    小门房这下是彻底傻眼了,没想到这两个小娃娃竟然真是李府的亲戚,这次自己是真的有眼不识泰山,结结实实地踢到了铁板上。

    那名叫狗蛋的家丁,很有眼力劲,听到王栓柱的安排,急急忙忙地就往里跑去通报了。

    王狗蛋和王栓柱来自同一个村,还是门房兄弟,之前王栓柱因为没有后台撑腰,所以在竞争门房的时候败下阵来。

    “谢小山那个孙子算个什么玩意儿,不就是和大管事沾点亲戚么,吃拿卡要样样俱全,没少帮李家得罪人,这下可好,得罪了贵人,看他还有脸占着门房么?栓柱哥说不定就能上位了。”

    想到这里,王狗蛋脚下又快了几分,他要抢在谢小山向他的后台求救之前,把这个件事办成铁案,欺辱主家是一条能让他谢小山永世不得翻身的重罪。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李家门房争夺大战后续剧情跟重家兄妹没有太大的关系,祥伯得了王狗蛋的信,听说姑爷家的表少爷和表小姐被挡在了门外,就赶忙出来赔礼道歉,把他们引到内府去了。

    在重九身侧引路的祥伯说道:“表少爷、表小姐你们消消气,这个挨千刀谢小山怎么能把你们挡在门外呢?真是太可恶了。”

    重九不置可否,他虽然有气,但是也犯不着跟一个小小门房计较,既然犯了事,自然有人会料理他。

    祥伯又向重家兄妹解释了李家这些天的变故。

    重九听了祥伯的解释才知道,半个月前,李家老太爷抱恙,原本的管事被调到老太爷那里去听命伺候了,在门房一直勤勤恳恳的祥伯就顶替了原来管事的职务。

    这些年来,随着大表哥李景瑞高中,李家也越发家大业大,前来攀附的人不在少数,攀不上李家,跟李家的管事搭上点关系都是好的,说不定就能喝上点从他们指缝里露出来的肉汤。

    新来的门房不认识重家兄妹,以为他们也是想来攀附李家的乡下穷亲戚。

    重九对这些家长里短的破事不感兴趣,听说老太爷身体抱恙,就让祥伯把他们兄妹俩直接带到老太爷那里去。

    重九与重双双来到李家老太爷的住处,发现外公李文友和三个叔伯外公都在。

    李文友兄弟四个,分别叫李文友、李华友、李书友和李章友,重九也叫外公,只是以大外公、二外公、三外公和小外公作区分。

    几位舅舅和表哥也在场,重九和重双双一一上前见礼。

    往常看到重家兄妹来探亲,大家都很高兴,总会拉着嘘寒问暖,好吃好喝地招待。可是今日,一众人的脸上却挂满了愁容,重九知道他们是为老太爷的身体担忧,因此也没觉得受到了冷落。

    李家老太爷今年已经九十有余了,再多活几年,就是妥妥的人瑞,皇帝见到他都要毕恭毕敬地向他行礼。

    李家五世同堂,儿孙众多,老太爷却偏偏似乎对重家格外偏爱,不但把最疼爱的孙女李虹嫁给重柱,对于重家的一对重孙、重孙女也是格外地疼爱。

    重双双自小生得软萌可爱,别说李家老太爷喜欢,李家从上到下就没有不宠爱她的,可是要说老太爷最宠爱的偏偏是长得有点寒碜的重九。

    李家儿孙众多,大家对重九就像自家儿孙一样,不偏不倚,就当是一个普通的儿孙,可是偏偏李家老太爷对他的偏爱要多过自家儿孙不说,甚至有时候连重双双都要妒忌。

    听说李文友没有把重九接到李家来读书,气得老太爷拎着拐杖像揍孙子一样,把六七十岁的李文友给结结实实地揍了一顿。

    为此,李文友把女婿重柱好一顿埋怨,来年过年的时候,受了无妄之灾的重柱被整整灌醉了三天才肯放他回去。

    相貌奇特的重九在老太爷眼里就是个宝,总说:“非凡之人必有非凡面貌,此子以后必成大器。”

    重九上前对外公李文友说道:“不知太公是哪里不舒服,孙儿粗略学了些岐黄之术,可否方便让孙儿给瞧瞧。”

    李文友看了看一身儒士打扮的重九,虽说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古语,但不是说侥幸看了一本医书就能看病的,听说这个外孙一直在跟着一位乡间野道读书识字,也不知道读过几本书。

    普通儒士一没传承,二没经验,照本宣科地养生或许还能有点用处,但要说治病么,还差得看正经的郎中。

    李文友并不觉得小小年纪的外孙能看出什么道道来,不过念在他一片赤诚孝心,来了李家也没有不让他看望老太爷的道理,于是就点头答应了。

    李文友带着重家兄妹就往里间走去,里间才是老太爷的卧房,一大帮子孙怕老太爷的病情有所变化,不敢怠慢,都在外间客厅里看护着。

    重九跟着李文友进入里间,看到一个老妈子和一个管事在老太爷床前服侍着,重九走到老太爷床前,看到老太爷正闭着眼睛睡觉。

    重九原本以为老太爷是年纪大了,冬季天气寒冷,不小心受了风寒,所以身体不太舒服,可是看到老太爷露在被子外面的脸,色泽红润、气息温和、神态安详不像是受了风寒的样子,跟正常的睡觉没什么区别。

    于是重九坐到老太爷的床前,轻轻呼唤了两声:“太公,太公,九郎来看你了。”

    见老太爷没什么反应,重九搓了搓手,把手搓得热了一些,伸进被子里,寻到老太爷的手腕,帮他诊脉。

    重九闭目凝神,过了好一会,才把手抽出来,帮老太爷掖好被角,沉思不语。

    重九的脸本来就黑,有种不怒自威之象,李文友见外孙重九面色凝重,以为他看出了什么,心里有些忐忑,于是带着怀疑又期待的神情问道:“九郎,如何?”

    重九抬起头,面容古怪地看着外公李文友说道:“太公的脉象和缓有力,从容不迫,胃、神、根俱全,一般年轻人都比之不了,乃是长寿之象,外公您怎么说太公身体不适呢?”

    原以为重九能看出什么端倪来,没想到外孙的结论和之前来诊断的郎中并没有什么差别,李文友叹息着摇了摇头,失望之色溢于言表,还是太年轻啊!

    重九也看出李文友的反应有些异常,心中纳闷:“莫非真是自己的医术不到家,看不出老人家到底害了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