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洪武末年,我为大明斩妖邪 » 第三章 王聪

第三章 王聪

    两人进入一楼,通报后,在待客区等待。

    约盏茶功夫,二楼出来一四十来岁的清瘦官员,身着大红官袍,胸绘熊罴补丁,头戴乌纱帽翅冠,缓步朝一楼走来。

    “大人!”。

    “王大人!”。

    百户眼尖,见到人出来赶紧招呼上,见状,张登也即刻朝大人磕头行礼。

    “呵呵,好!”。

    “四一,来了”。

    “坐!“。

    “上茶!”。

    随口吩咐下,指了指椅凳,示意两人坐下,待三人坐定,官员瞅了眼张登,便聊上话。

    “张家侄子,可比你叔有礼多亦!“。

    “嗯!眉眼比你叔周正,是块好料”。

    说话间,小厮备好毛巾上好茶点,王大人拿起毛巾擦拭一下手,捧上茶盏,朝张登点眉示意,让其放松不必拘谨。

    张登会意,赶紧起身致谢。

    “本官姓王,单一聪字,跟你叔结识多年!”王大人吃上口茶说道。

    “稍歇后,记录下卷抄,行上过场,便把你的籍田,入职办理好,省来回奔走”。

    清瘦的王大人,和颜悦色说完,便恣意起自己如戟短髯。

    叙完话后,张登心中窃喜,咱好歹也是有关系的人,神情按捺不住,雀跃之情直上树梢!

    “给大人添麻烦了,等大人有暇,来俺叔家,小侄弄几样拿手菜,给大人佐酒”。

    回过神来,张登脸都不要,能兜住的决不放手。

    “哈哈哈——”。

    这货不要脸的劲,让王大人颇感意外,意外之余也上了兴趣。

    大明洪武皇帝,分天下户籍,一曰民户,二曰军户,三曰匠户,四曰灶户。

    此外无籍者,皆逃户,亦捕可杀。

    啥意思?

    就是这不落籍的百姓,挂靠不到单位的个人,被人杀了算白死,只称作逃户,更不用说特定的路条,投行函,举荐信了。

    这样的铁腕治理,强硬处罚,难怪让无数人诟病。

    月余了,张登只敢在燕山右卫周围的囤地打转,屎都只晃荡出一股味道。

    鸟淡味!

    “四一呀!大侄儿可是个伶俐人”王大人微微一笑,转头对张百户说道。

    “是,俺侄会识字,那可不伶俐”对于长官的夸耀,百户倒是一点都不含糊。

    “哦!”。

    “大侄儿通读过那些书籍,经义?”王大人不动声色,低声向张登问道。

    张百户的回答,雷得张登外焦里糊,差点下不来台,识字很光荣吗?

    “蒙大人夸赞,小侄在老家,农闲空暇间随一老儒生,识上几个大字,哪说得上通读书籍,经义”。

    深呼吸了一下的张登,小心答道。

    “不错,务农不忘上进,当得一个懋字”。

    “大人谬赞”。

    有些感触的张登,努力挤出笑脸。

    “此人可还在当地,授人识字?”

    “不在了,灾后尸骨无存”。

    “嗨!!!”说完还装腔作势一番。

    “大侄儿可有意功课,授人识字否?”不知想到啥,王大人低哑的问道。

    “大人明鉴,小侄就认得几个大字,勉强登不得台面呀!”。

    稍加思索后,张登赶紧澄清,自己对八股经义狗屁不通,别为了卖乖出头,让人捏住短处,岂不鸡飞蛋打。

    “哦!”。

    “可惜了,本官再斟酌一二”。

    “小侄让大人失望!”张登一面起身行礼,一面诚心诚意道。

    大人见后,沉吟一番,感叹上几句,便随意问些张登的经历,张登把忽悠小叔的说辞,再重新赘述一遍。

    随攀谈渐渐熟悉,大人悄然打开心扉。

    王聪当下对军户们的生存形势颇为担心,随南方科举兴起,军户子嗣就学的紧要性,便张显出来。

    麾下一些基层军官,作战倒算勇贲可尽皆白丁,比如张百户。

    上家下派的军略任务,多能口头述说,效率低下不说还容易混淆,卫所一直盼有个先生,能授军户们读书识字。

    按张登理解,大人怕属下年岁渐长后,让兵部或都督府裁撤,毕竟军职算是旱涝保收,当下还挺有吸引力,南方现在从军人数不少,若自家下属能够识字,操作余地就会大上不少。

    常忧心战仗终有尽头,明经科举才算出路,北平府地处北方,不比南方文华荟萃,战火连天且久经涂炭,双方差距越拉越大,北平军户若不会识文断字,那点实战优势,随时间推移便消耗殆尽,北地军户们将越难出头,南钳北制最终成为可能。

    百户一旁听着,开悟般觉醒,频频嘀咕着:“凭甚!俺们用命打来的家伙事,冤屈的让南地蛮子端走!”。

    王大人羞愤发声道:“就凭人家会写字识文,你他娘的连个文书公告都看不懂,不打仗了还能做啥!”。

    发自内心的尊敬,百户挨批后只憨憨一笑。

    张登有点好笑,小叔一湖南佬,唧唧咋咋排斥南方人,怕入乡随俗久了,算是彻底同化。

    但毫无疑问,王大人为下属考虑,是个好官,可干俺屁事,当下识字率极低,南北教育水平差异又极大。

    凭自己识字这长处,就可在北平军中立足,算作占据先手,朱棣造反还有小十年,小叔的身手武艺,再加上自己的先知先觉,怎也要混个爵位来,妥妥进入权贵阶层,当然前提是要活着。

    到时,汤要喝甜的咸的,女子要腿长肤白的,还不手到擒来,吃饱饭与授人吃饱饭,张登拿捏得相当清楚,将精致利己主义表现的淋漓尽致,虚伪呀!

    转眼见小叔,对自己撸嘴眨眼示意。

    张登眨巴两下眼,开始迟疑起来,腹诽着难道是选择错误,不该呀!

    百户嘴都撸起瓢了,到底啥意思!

    一通鬼揣狐疑。

    ······。

    “别瞧了,你叔让你继续打蘸咱了”。

    王大人仿是背后长眼,调侃道。

    “你叔知咱跟脚,见你答话有理有序,想让你多捧捧咱,一高兴咱指不定将你叔功田,转徙你籍田上,还免杂费,这惠而不费的事,你叔可没少干!”。

    错愕中,王聪大人头也不抬,将张百户的小心思摆上桌面。

    “哈哈哈!————”。

    张百户那德性,点破后也无所谓,笑后转头朝屋外望去,仿是被什么美景吸引住。

    真的狗呀!

    厅堂内的王大人,却抬起眼,直勾勾盯住张登,如穿堂之虎,目光灼灼。

    氛围一下子起来了。

    咦!

    干啥?

    咋翻脸。

    多大的人呀,咋就翻脸。

    不会是拒绝了大人,下的杀威棒吧。

    张登心里七上八下。

    电闪雷鸣间,脑海闪出一丝灵光。

    不对!

    应该是考验。

    家叔将功田徙作籍田,只私下隐晦暗示过一两回,大人是如何知道?

    看来两人交情不浅,王大人这是给小叔把关。

    且家叔未婚,浴血厮杀挣来的田土徙给自己,大人为了小叔,肯定有自己考量。

    想到这里,心思定了下来。

    想了想慎重起身,不急不慢的答道。

    ”大人!家叔此举,吝恤小侄双亲皆逝,亲妹还流落在外。赠田土之思,助侄成家立事之意,倒是絮叨过几回”。

    缓缓吐了口气,将心中言语再整理一下。

    “家叔乃疆场驰骋的英雄,长叹战阵无情,刀枪无眼,生怕力有不逮,遂存恤保全小侄的念想,此恩情侄儿铭记五内“。

    说完,对张百户深深一躬。

    王大人坐椅上颔首点头,百户看自家侄儿的眼神,此刻也柔顺起来,到底嫡亲侄儿,是非大事方面还是极有眼力劲。

    “张家侄子,可知授旗划籍乃国之重典,不可不查!”王大人顿了顿,抑扬顿挫的说道。

    张登腹黑,咋了,上纲上线的,到底是自己太单纯,还是好处没打点妥当?

    此刻黑眼珠子,乌溜溜直转。

    张百户知大人秉性,其话必有深意,果断选择性失明。

    “本官想知,大侄子心中所思何愿?”。

    王大人双眼睁大,锵然问道。

    张登眉头紧锁,心中百转千回,这可是个策论题。

    问!就是理想抱负。

    但如何答呢。

    为大明的四个现代化,跑题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标题太宏远了。

    不配,我不配。

    ·······。

    “哼!还未想好”冷却时间过长,王大人不满。

    “就好,就好,大人再容小侄想想”听话听音,张登回过神来察觉不好。

    好比是公务员面试,这题苦逼不好答,答错或答歪,天知道会不会被一撸到底,心中有了得失计较,便焦躁不安。

    “直照本心!”。

    “啊!”。

    “说”。

    “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

    张登受不住压,一口将白居易扔出去。

    “呵呵,你倒是敢想”王大人冷笑着说道。

    让我再狡辩狡辩!!!

    面对大人深渊般凝视,鬼知道自己竟会如此回答。

    沉默半晌后,王大人开口道。

    “走,把事办了!”。

    感觉惊讶的张登,狠狠拧了下手心,转眼见大人已起身离开,急切跟上。

    行走中,叔侄俩乌鸡眼似的,见到张登吃瘪,百户一嘴地嫌弃,颇有一看生厌,二看生嫌的既视感。

    走着走着,百户突然问道:“刚才你与大人念叨的啥?大人为何生气”。

    张登愣了一下,逐渐醒悟过来,似笑非笑道。

    “呵呵!你没听懂”。

    张登这作死样,百户气得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