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贤君 » 第二十三章 暗中谋划(上)

第二十三章 暗中谋划(上)

    自古帝王自称寡人,然而大多数帝王,并不是那么绝对。

    纵观武则天崛起的道路,绝对是一路坎坷,遍布荆棘。

    她有姐姐和外甥女,这两个女人却强多他的丈夫;她有四个哥哥,然而哥哥们却不尊重她的母亲。

    他有一个外甥,本来想重点培养,却因为仇恨而反目;她有两个侄子,结果没有人和她一条心。

    她杀死女儿,害死儿子,一路走来亲近之人全部离去,可谓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现如今几位兄长都在外地当刺史,武后身边并没有可用之人,唯一看好的就是贺兰敏之。

    对于贺兰敏之这个人,了解唐朝历史的都应该知道,这家伙色胆包天,竟然祸害准弟媳。

    想起自己那个哥哥,李贤为他默哀三秒钟,虽然没有正式成婚,但对于男人也算是耻辱。

    武后和贺兰敏之的仇恨来自武顺母女,现在李贤让人提醒了武顺,日后的发展李贤也看不准。

    但贺兰敏之的性格已经养成,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武家内部存在很大的问题,要想他们内斗,就必须激化矛盾。

    武顺虽然有了防备,但还缺乏与武后斗争的勇气,我必须再加一把火!”

    想到这里,李贤写了一封信,然后让李淳风找人送到长安,这件事需要杨炯去办。

    ……

    长安,食为天。

    杨炯看着手里的信皱眉,这时隔间的门被推开,王勃走了进来,看见他的神情不对,于是开口询问。

    “杨兄这是怎么了?”

    杨炯把信递给王勃,王勃看了也是长大了嘴巴:“这……”

    其实这也不怪二人,因为李贤竟然让他们找一个风尘女子,然后伪装成大家闺秀送到洛阳。

    李贤的目的很明显,自然是冲着贺兰敏之去的,只是二人只是个文人,李贤的计划让他们有些不适应。

    王勃:“杨兄,殿下去洛阳才几天,为何突然让我们……”

    杨炯:“我也不知道,殿下信里没说,只是让我们找,不过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两个十多岁的少年,让他们借助家里的威势,做点生意问题不大,可涉及到阴谋,明显有些手足无措。

    和大多数少年一样,二人之前很少接触女人,但青春期的萌动让他们好奇又羞涩。

    其实李贤找他们也是无奈之举,这件事不能让李淳风办,毕竟以贺兰敏之的风流,洛阳有名的伎人就没有不认识的。

    所以他从长安找人,又让李淳风找几个游侠,接下来要做什么,应该就很明了。

    傍晚时分,平康坊。

    王勃和杨炯踌躇满志,入北门东回有三曲,看着眼前的牌楼,二人面面相觑。

    “杨兄,要不我们还是派人来吧。”

    杨炯也有些纠结,犹豫好久摇了摇头:“殿下特意交代,这件事不能外漏,甚至我们家里都不行,只能我们亲自去办。”

    二人叹了口气,硬着头皮进了一个牌楼。

    进入其中,立刻有博士来迎接,大堂内比较安静,台上有一女子在唱着曲。

    大堂内大多数都是文人士子,他们一边饮酒一边低声交谈,二人的到来只是看了一眼,并没有觉得奇怪。

    二人见状松了口气,找了个位置坐下,这里是平康里北里,虽然档次较低,却不失风雅。

    “二位郎君,不知需要点什么……”

    茶博士和酒楼的小厮一样,询问二人需要什么,二人是来办正事的,所以只要了一壶茶。

    很快茶具被端上来,若是李贤在这里,一定会敬谢不敏,但二人却是深深闻了闻。

    “好茶啊!”

    二人喝着茶,没有立刻行动,而是先观察一下,从而寻找合适的人选。

    台上的歌姬一曲唱罢,台下的反响一般,并不是她唱的不好,而是内容平平。

    “杨兄,若是让她唱你的诗,你觉得会有合适的人出现么?”王勃笑道。

    杨炯听了连连摆手:“别,王兄你的文采在杨某之上,还是你来吧!”

    这两个平日里谁也不服谁的家伙,此时竟然谦让起来,看来还是有些少年心性。

    王勃见杨炯不出手,微微一笑有些得意,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次总算让他赢了一次。

    “博士,拿纸笔来!”

    听闻有人要作诗,立刻吸引来不少的目光,二人谈论期间,台上也有女子在唱歌,但歌词实在一般。

    所有人都在等歌舞,没想到这时有人看不下去了,所有人又开始期待,或者说是想看看笑话。

    纸笔很快拿上来,王勃持笔望着窗外的夜色,良久才动笔。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雁南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纤罗对凤凰,

    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思自伤,

    征夫万里戍他乡。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所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一首诗作罢,杨炯击掌称赞:“好诗,王兄果然文采过人!”

    这时其他人也好奇张望,博士恭敬的接过诗后,只看了一眼,就满脸震惊。

    “这……二位稍后,我去禀告假母!”

    像他们这种档次比较低的地方,来的人也比较普通,真正有钱有势有才华的人都去了南里。

    如今得了这一首诗,一旦传唱开来,那绝对是要增加不少名气,所以博士不敢不重视。

    博士离开后,功夫不大,从楼上下来两位女子。

    一位三十上下,风姿绰约,一位年方二八,楚楚动人。

    “奴家惠娘见过二位郎君,不知这首诗是哪位郎君所作?”

    假母也就是老鸨,看着两位少年脸上带着笑容,这二位一看就是雏,否则也不会来他这里。

    而此时二人的目光,却落在假母身后的女子身上,这位女子无论年龄、样貌还是气质,都比较符合二人的心意。

    见二人盯着女儿,假母心里偷笑,她作为这家青楼的主人,本身就是伎人出身,从小接受各种教育,眼力自然是有的。

    “二位郎君,这是小女兰儿,不知这首诗可否赠给兰儿,让她给二位吟唱。”

    此时此刻,王勃二人还没反应过来,但其他文人有些坐不住了,因为兰儿可是这里的头牌!

    兰儿闻言上前施了一礼,低着头显得有些羞涩,二人见状都有些不知所措,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哦,好,兰儿,好名字!”

    王勃随口称赞,一时间竟然有些不知道说什么,还是杨炯老成一些,看了看兰儿,又看了看假母。

    “假母,可否借一步说话。”

    假母闻言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笑道:“好,二位随我来。”

    说完假母带路,杨炯拉了拉还在出神的王勃,四人来到二楼,进了一个房间。

    进入这个房间,二人就是眼前一亮,这里布置的十分雅致,让人赏心悦目。

    空气中弥漫着芬芳,好似兰花的香气,应该就是兰儿的房间。

    “二位请坐,我让人去煮茶。”

    假母热情的邀请二人,虽然看起来有些夸张,但对于真正的才子,所有青楼都会这么做。

    此时的风气不像后世,青楼还是很高雅的地方,而且大多数卖艺不卖身,就算有也只对一人。

    王勃二人年龄不大,但也足够了,而且二人气度不凡,还如此有文采,假母自然不敢怠慢。

    杨炯看屋里没有外人,也懒得磨蹭,看众人的表情,这位兰儿应该是这里的头牌了。

    于是他开门见山道:“假母不必客气,实不相瞒,我们这次来,就是冲着兰儿娘子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