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玉剑仙尘 » 2

2

    北方边陲一座角楼之上,黏稠的液体缓缓流过石缝,滴落在城下碎坏的拒马上。

    一声、两声,嘶哑的马鸣从此隐没在长长的黑夜里。仿佛一场战争的尾声。

    说是战争,不如说是屠杀来的恰当。一众外族人持剑于尸山旁,用断袖擦拭着剑身上的血液,而为首那人一袭白衣,在黑暗中看不清面目,仿佛是在远眺着永朝的旷野。

    “师傅,该走了。汉人不是傻子,再往里追,怕是朝廷要坐不住了。”一人站在白衣身后恭敬道。

    那白衣横手猛摇一下剑身,剑啸如龙,直入匣中。

    “他往东南去了。”白衣自言自语道。

    一日千里,却也只伤了其右臂。而对方呢?从漠北晨阳升起处,取下了二十一位高手的头颅,其中包括三位玉胚境所谓求仙之人。

    耻辱、挑衅,白衣男子目色无常,不知在想些什么。

    随而一众趁着夜色又遁入了虚无之中。

    江南晋陵,怀德酒楼。

    “瞎子李,你又要开始胡说八道了,上次说元世祖在万安寺建了什么龙池来着......哦对了!六锁蓄龙池!我听着真瘆人,赶忙托熟人问了问?是不是有这么回事儿。”

    “我说:‘万安寺底下可真有这么个东西?’他回我说:‘这种小孩子的怪志你也能信?别说万安寺的和尚了,就连我都知道,打宋绍兴年起,这寺院儿就没修缮过,更别提什么蓄龙池了。”

    “龙?有神仙就够离谱的了,还奢望龙?’那朋友把我嬉笑一通,搞得我羞愤不得!”

    “哈哈哈......”前人刚说完,后头簇拥着灌酒的宾客跟着大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众人对面,一瞎了眼的老头儿皓首霜鬓,可以清晰地看见他内衬一件干干净净的布杉,外着却是破烂不堪的小袄,膝上横着一把南胡,手略有些颤,眉头一顶,大声向着众人说道:

    “您的怎么不信我?我瞎子李走江湖那么些年,到这儿落脚说些奇闻,放心!都是有底儿的!”

    “行了各位,李叔不过是我找来说说书给大伙儿长长精神的,何必较真呢?”

    在上楼厢房的许章走了出来,靠在了栏上,和善地说道。众人一听便不在刁难,互相笑了笑,只是酌满玉壶,又挨个儿躺在了香木椅凳上。

    许章与妻子王氏拿出了半辈子的积蓄,在运河之畔建了一座酒楼,不为了赚钱,只为了“与天下神交”,故怀德酒楼又被文人墨客与风情侠士所追捧,被称誉为“天下庐”。

    然而世事难料,在生下儿子后,王氏难产意外去世了,只剩下伤心欲绝的许章将怀里这毫无心思的小子含辛茹苦的拉扯大,一边经营着酒楼一边平平淡淡地过着日子。

    “李爷爷,世上真的有龙吗?”

    “那定是有的。”

    这时,柜台下边钻出了一个清瘦的身影,是个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年,一双似是非是含情目,皮肤白晢剔透有如玉胚,略显稚嫩的小脸上满是疑惑。

    “我穿越到这儿已经有两年,却对这个世界不甚了解,只知道不同于千年后的历史,这里似乎能练武求仙,以文证圣。但实际怎么个操作法,他们也都是一知半解啊。”许昭有些心灰意冷。

    自从穿越到这永朝,他就对那些本已经耳熟能详的史实产生了怀疑。

    比如说,这世界根本没有明朝,按照时间顺序,唐宋元明,到了这儿,却成了唐宋元永!

    这具身体藏锋于书庐之内,正欲一展抱负的时候,却被他截胡了。这对于前世是中文系大学生的许昭来说,也算是机缘巧合,他不禁感慨:“这放到古代,我也算是进士了。”

    在这两年内,他也不忘恶补永朝现代史,那斑驳的书页上似乎对当今多元宇宙般的朝代变迁有所解释:“宋亡于徽宗。徽宗以笔墨养龙,终成大患。靖康二年,东京城破,龙气散逸天下,宋亡……此后文者可为圣,武者可成仙也。”

    老人细捋长须,意味深长地看向众人:“你们可知,道君皇帝以笔墨养龙的目的?”

    众人相觑,而许昭伸长了脖子,瞪大眼睛神情专注地盯着老人,而对方不语,轻轻抚琴,吊足了众人胃口。

    待酒客不耐烦了,瞎子李才不急不缓地把琴搁在了桌子上,清了清嗓子。

    正要开口,只听酒楼外传来一声清亮高亢的马鸣,将聚精会神的客人们都吓住了。俄顷,一马之声逐渐引起了万马齐嘶,有低昂轻语,有尖锐嘶鸣,许昭还听出来,前天晋陵县令刘伯乐送给父亲的那匹白义,也发了疯似的在马厩里长嘶。

    “掌柜的何在?”底下大门轰隆一声被撞开,上面的酒客全部围在了栏杆边上,向下一望,那门口立着一人一马。

    哦不,是头骡子。

    那骡子歪着半张嘴,用乌青的尾巴扇打着地上的尘灰,显得憨厚笨拙,但许昭一与那骡子对视,刹那间,只觉它倒不像个畜生,而是个活生生的人——正用鄙夷的眼光扫视着酒楼众人。

    “十散逍遥酿!不用温!”

    听见喊声的那一刻,许章原本春风般的面容凛然一骤。

    在众人无声震惊之中,为首那人牵着骡子,便直走进了酒楼里。

    等光线稍聚焦些,许昭才看清来人的面目——貌似个风流的美男子,却挂着一身粗布,脸上还沾了些血垢,那过大的袍子横批在身上,显得他更为的消瘦,只是从面容棱角处,许昭可以看出他的俊气,特别是额头处细细的一条红线,仿若是开了天眼,神圣而妖冶。

    “什么高街风…”许昭暗自吐槽。

    再定睛一看,那男人额上的红线却消失不见了,许昭揉了揉眼睛,那男子却将目光投向了许昭。

    男子将骡子的牵绳系在了桌脚上,从后身不知何处掏出了一把剑柄,朴拙的青藤皮身,而剑柄之上却没有剑身。

    “这位客官,马匹是不能带进店里的,这骡子自然也是。”

    许章慢慢悠悠地从楼上走了下来,轻摇小扇,不善地看向面前的男子。

    “这不是骡子,是我的好友。”男人径直坐下,翘了个二郎腿。

    此时许章也注意到男人额上那一抹红,楞神了片刻,接着装作若无其事地看向柜台说道:“黄二,给这位客官上五散逍遥酿。”

    “来嘞这位爷!”

    那手脚有些惰慢的黄二,常被人戏称为“黄侍郎”,不过今个儿掌柜的在眼前吩咐,那自然不能拂了脸面,两袖一拍,踮着脚便送酒送摆盘,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别号叫“黄寺人”呢。

    男子磕起了摆盘上的瓜子,一边斜眼偷瞄着呆愣着的许昭,也不知为何,许昭顿时身觉有些局促不安,他望了望父亲,仍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什么怪奇独特的客人都多多少少见过了,可把骡子牵到酒楼喝酒的,他还是第一个。

    这算是酒吧开卡座吗?

    “昭儿,已经丑时了,也歇息够了,该去林先生那里习诗词了。”一旁的许章突然转头看向自己的儿子,语气不变地说道。

    林先生是许章为儿子特地寻求的名师,据说是一个不世出的大才,在内地也没什么朋友,仅仅与许怀德交好。而此时林先生正隐居于西南静谧之地,专教许昭习些诗文。

    魂穿之后,许昭摇摇头表示自己不想学。

    然而酒楼众熟客常常打趣起哄,要其登楼赋诗,大写醉八仙。

    许昭摇摇头,想大声告诉他们:老子跟这具身子原本的天才主人无关,自己不过是一个浑水摸鱼的社畜罢了。

    “诗词不过小道,没有必要去熟习。”男人突然开口看向许昭。

    众酒客不乐意了,这厮从进酒楼到现在,行为举止都与常人不同,也不知该说是超逸还是恶俗了。

    “信口开河,你怎么不来写一首?”

    “既是小道,那我也自然会些。”

    许章神色一冷,而男人置若罔闻,慢慢地起身,绕着众人吟道:“倚剑长歌行,白衣登凤台。”

    那人微微颤头,仿若醉醺醺地吟道:“谈与帝王笑,穷目皆青峦。”

    “以酒酹天月,碧洒长生海!”

    而男人缓缓别过头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面前的许昭,仿佛将他全身都看得彻底。

    “怎么不作了?”旁人看着这酒客不作声,只是缓缓在酒桌上用手勾水写了什么东西。

    “够了!”许章突然怒道,并不看惊诧的众人和微笑的邋遢男人,只是冷眼看向自己的儿子:“子文,还不快去习诗词?”

    许昭向来没见过父亲发火,也是神情一愣,被吓了一挑,恭然弯腰对着父亲:“是!”

    但他望见了酒桌上的最后一联:我本无极者,虚复度尘埃。

    未出酒楼的朱门,那身后便传来刚才的邋遢男子懒洋洋的声音。

    “各位记住了,我乃酒仙是也!快哉快哉!”

    男人左右手各举起一樽,将酒杯相搏,各饮一口,然后畅怀大笑,举目无人。

    接着,便是一片无声。

    秋末的汴京城甚是萧瑟,光是街道上的细尘颠扑,便足够煞人风景,若诸位再向南移步数里,便可见那许久不见人的安庆宫外,更是“翠减红衰愁杀人”呐!

    颓败的杂草绞着一股诡异的气劲,慢慢延伸向那肃穆的宫宇之中,直到触及代表着显赫地位的高高门槛,才把已经长成细指般的阔叶垂落下来,耷拉在这片永朝的盛土上。

    噤声。

    那长乐宫的一处园地,落着一条紫檀木的长桌,边上纹着一圈儿金漆,无不显耀着皇族的贵气,那么桌边伫着的男子自然是当今圣上,永朝的天子褚骊了。

    褚骊着一身黄紫曳撒,后襟不断,两旁有摆,行走如燕返;

    又戴着青花纻丝的大帽,不近看诚如一位俊异的闺中女郎,反而少了些天子应有的威严气度。

    据礼部员外郎的私下之语,这天子——当时仍是南郡的“钟王”,自十五岁元服就藩,便开始无恶不作:

    带着手下人等便服入江南,两年内奸yin良妇不下百人,棒杀南郡百姓近三十人,全凭喜好做事,完全不讲规法。

    所以南郡百姓怨声载道,有武功者甚至在他出行之际袭击王府车马,想要把这害人之主赶出南郡。

    听说最惊险的是江南道一位四品剑客的袭杀。自王府车马出行时,他暗自躲在王府石狮的空槽,趁人不备翻身便伏在车驾之下,执剑欲刺。

    按理说,永朝天下,四品便是宗师之境了,在一些僻远之乡,当地武夫甚至以宗师为至高境,那么出手自然不凡。

    他也是这么想当然,凭这修了多年的剑,为民除害一事已是板上钉钉。

    然而他万万没料到,刚想要将剑透过车底直插上方,意图将车架内的钟王刺个血肉飞绽,哪知青铜銮铃乍响,一股巨力从剑尖传来,渡于剑柄,直奔涌向体内,而剑客刚想撒手,却为时已晚,整个身子从胸腹处爆裂开来,一眨眼的功夫,血块便化为血雨,铺了江南一地的凶气。

    后来官员们才打听道,钟王身边有个伴童叫刘恩,自幼跟着他,额头有道不大不小的细痕,近看却如狮子裂口。

    刘恩每时每刻都跟着钟王,有如影子一般,沉默寡言,钟王说什么他便做什么——也许像条王府的狗,但众人知道,这是条护主的凶狗,五品剑客十有八九死于他手。

    那么伴童的实力......细思极恐。

    而此时天子身旁不见此人,褚骊正持握一支“宣城老兔”所产的贡品紫毫,专心致志地在铺满紫檀木桌的大纸上挥笔。

    门外一公公踮着脚,缓缓走到当今天子跟前,悄声说道:“启禀陛下,九龙监那边来了消息,说龙气泄了,天下将逢大乱,望陛下三思。”

    “九龙监?不是永安年间便被户部撤了月薪了吗?怎么这时候那帮混账还用这种伎俩管朕要钱?”褚骊也不回首,只是淡淡道。

    “陛下,您忘了,九龙监说不用公使钱,您便没在管他们。”公公细声低颔说道。

    天子轻轻点了点头,说道:“行了,那帮人成天观花观草观天的,也没个正形。但又是先皇嘱咐要好生照料的主——他们不要公使钱,便不革除部职了。”

    “那龙气泄露一事?”对面小心地试探道。

    “朕本身便是真龙之子,何来龙气泄露一说?此时正是海晏清平的时候,怎会有大乱出现。再者从未有人见过这所谓的龙气。”褚骊并未理会。

    “嗻!”那宦官正要回身,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轻轻地对着褚骊说道:“陛下,还有一件事,清月公主去了南郡。”

    “这丫头所为何事?”

    “听说是为了求道。”公公低眉道。

    …

    “子文啊,你关于道教、老庄,读了多少?”

    面前之人正是许昭的老师,林君复,号龙泉居士。

    林先生最喜爱两件事,一是养鹤,二仍是养鹤,他常常自嘲“生不为鹤,诗词怎敌白羽”,亦有名句“仙山多闹事,横琴待鹤归”,可谓是极具隐士风姿。

    “回老师,不过百卷。”许昭按照之前的记忆如实答道,因为永朝科举比较偏向于诗文与策论的考核,对于儒道佛更倾向于一种“工具似的使用”,所以学子大略只学习三教的精髓之书,并没有所谓集大成的打算。

    龙泉美髯一抖,幽幽道:“太少,去读。”

    “奥。”许昭起身,准备回家读书去了,老实孩子的生活就是那么的朴实无华。

    不然到时候考试时候出丑的又是自己。

    “等等,你的那些篇目不堪入目,去郊外的白龙观去寻一位叫徐来的道士,取些道卷出来,就说是龙泉有求。”

    怎么会呢,父亲早将市面上道教滥觞之作都找来了,竟然在老师眼里如同粪土?

    想是这么想,身体还是很实诚地往外走。

    “读了还要还回去不?”到门口,许昭探出个脑袋来一脸天真地望着安坐的老翁。

    “你说呢!”老翁气不打一处来。

    许昭见老师怒视,转头就跑:“好嘞,我走了奥!”

    待到远处脚步渐稀,老人才微露笑容,轻摆皓首,喃喃道:“还是个孩子哟,可惜…”

    龙泉眼里流出一丝不经意的惋惜,他慢慢站起,走到了后厢一朴实的藤架旁,上面堆着的是许昭这些年来写的诗卷。

    他轻轻拿起一副,摆开来看那白纸黑字,字字不平,上面写着:“我抚仙人顶,长生复长生。”

    …

    沿着山涧,许昭大摇大摆的踩着泥路,不时捡块小石片,歪着脑袋,以一个自以为极好的角度飞射水面,等到水面清圆散去,才依依不舍地继续前进。

    师父不在,许昭便恢复吊儿郎当本性,怎么野怎么来,就差白袍滚泥了。

    “这天好生热啊!”他抹了把汗,一瘸一拐地走在树林阴翳之中,精力早被糟蹋没了。

    少年腹诽自个儿:读书人终究是读书人啊,脚力不盛,要是能够骑上我的小电驴,在喝上一瓶冰冻薛碧,那岂不人生一大快事!

    “到了!”许昭大喜,前方稀疏虬枝与茂密林丛交布之间,有一飞檐腾出,青玉般的砖盖层层叠叠有如交错的瀑浪。

    在向前走了数步,便可见道观的后头亦有柳岸花明——竟是一座极高的白塔,不知是光影还是什么原因,不走到道观正前,便看不仔细那耸入云霄的塔身。

    “我好像来过这儿。”许昭脑袋刺痛。

    他想起来了,当年为了帮邻村的药贩摘些枳实,许昭半只脚没站稳顺着后山的沟沟掉到了白龙观的“后院”去。

    还记得当时半大不大的许子文狐疑地盯着在地上哀嚎的药贩子:

    “爷爷,书上不是说,阳结是富贵病吗?您天天粗茶淡饭怎么会患上这病?”

    “这...你小孩子懂什么,读书人的事....”

    “可爷爷您不是卖假药的吗,怎么又成了读书人?”

    “谁跟你说我卖的是假药,我卖的是仙丹!那种吃了就可以得道升天的仙丹!”

    其天天背着个担子,日落而作,日出而息,甚是与众不同。

    “可药材铺的李叔说上次吃了你的丹,他下利了一旬。”

    “....”

    因为这事儿,李老板就禁止药贩爷爷在他铺子里买药材了,而方圆十几里的镇子,就这么一家药材铺子,所以他只得自食其力——吩咐许昭去山上采药了。

    “到底发生过什么?”许昭仍是想不起来。

    少年走到观前,一青衫小道正拿着扫帚清扫落叶,见许昭上前,便摆手笑道:“这位施主请留步,道观内有贵人常驻,暂时不对寻常百姓开放。”

    “我是龙泉居士的弟子许子文,师傅让我来找徐来道长求些道卷。”

    “徐道长正为客人讲义,怕是不太方便。”道人委婉地将许昭拒之门外。

    “这么梗?”许昭心说,“得找个办法溜进去。”

    “那道长您看,帮我将吕一郎叫出来行吗?”

    许昭想起了刚穿越来认识的“好友”——道士和尚吕一郎。

    一个自称“佛法即万法”的求道和尚。要知道当初许昭在观里看见一个和尚穿着道士服敲钟的场景,不亚于在蒙古看见海军军备竞赛一样惊诧。

    “你和吕师兄认识?”道人狐疑地看向许昭。

    不曾想,许昭反过来盯着这位胡子一大把的道士。

    我怎么没听说小吕还有个这么大的师弟?记忆中小吕经常跟我溜出去鬼混,哦不,游山玩水,顶多算个小沙弥,怎么在观里还有这么高的辈分。

    “认识认识,道长你帮我叫出来便是。”少年心想以前每次找小吕都得爬后山的钟楼,像今天这样堂而皇之的找他还是第一次呢,怪不好意思的。

    许昭挠挠头。

    “好,我帮你知会一声。”道人见状,快步向观里跑去。

    没多久,一道光芒直刺许昭的眼睛,他微眯着双眼,笑看来客。

    “小吕,你这光头也太寒碜了。”

    青衣道袍,玉润佛珠,小吕脚踏清尘,颇有一番道家的仙风道骨滋味。

    “阿弥陀佛,小许你这读书人的嘴巴也越发的刁了。”吕一郎也不拘于小节喊施主施主了,两人对视哈哈大笑,有如知己。

    “来,小吕,托你个事儿。”许昭摆摆手招呼小和尚过来,模样不像个读书郎,却像个小奸商。

    也许时代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形象。

    “正事儿?”

    “正事儿!”

    “我师傅让我找观里的徐来道长要些道卷,门口道士说你们观有贵人,不让进。”

    “是有一位。”和尚低眉说道。

    “谁啊?”

    吕一郎不答,只是说:“小事儿,我带你进去拿。”

    “你好大的威风啊,人家道长都不让我进,你个敲钟和尚还能偷偷把我带进去?”许昭犹疑,盯着眼前有着五年之交的好友。

    “没事儿,道卷就在观后,道长们不会在意我们的。”

    这么大俩活人,谁会看不见?许昭翻了翻白眼。

    “道卷具体在哪儿,要不咱从后山溜进去吧。”

    “也行,刚好顺路。”吕一郎随口说道。

    “那就好,走吧。”许昭拉住吕一郎的袖子往前走,走了一会儿,突然好像意识到了什么,猛然回头,“等等,顺路?道卷在哪儿?”

    走后山怎么个顺路法?

    “白龙阁呀。”吕一郎道。

    “白龙阁在哪儿?”

    小光头指了指白塔的最顶端。

    …

    已近黄昏,面前便是高耸指天的白塔,在定神一看,塔身上面雕着九环似蛇非蛇的纹路,又有红血般的符文印刻其上,不免骇人。

    “你是认真的吗?这上面好像不太科学吧?”许昭有些支支吾吾,他突然想起他与吕一郎的第一次相遇,正是在那白龙阁前。

    那时刚穿越来的他想俯瞰一下晋陵地貌,于是偷爬上了目光之处最高的阁楼——也就是白龙阁。最高处,阁内有一门,雕红如渗血。当初许昭只听得怪声不断,有如魔音,于是断定此阁极凶,肯定是闹鬼了。正当许昭想要赶紧逃离这鬼地方,突然心神向被拘束一般被吸向这鬼门。

    危急关头,幸好出现一个不着调的光头和尚两手撑在一人一门之间,低吟:“阿弥陀佛!”那吸力才蓦然消失。

    所以许昭论定,里面一定封印着一位极强的魔头人物,用不知所以的语言夹杂着官话来施展法术!

    这阁非常不科学,或者说,这里有鬼!

    “我不去,你这阁楼已经脱离了唯物主义范畴。”许昭小声嘟囔,显然忘不了当年那个念着法术的门内恶魔。

    吕一郎一边试图挣脱许昭紧紧扯着自己袖子的手,一边不厌其烦地解释:“白龙阁里并无魔物,当时不过是你心神不宁不静,受到惊吓产生的幻觉罢了。”

    “你胡说,我听的真切!”

    “出家人不打诳语,小许不信,自己看便是。”

    可你分明当了道士...

    不知为何,一路上遇到的道人三三两两,并不因所谓“贵人常驻”而将许昭扫地出门,只是不理睬径直走开了。

    两人一拖一拽地来到白龙阁前,小和尚一挥袂,看了看后头胆战心惊的小许,复而转身推门直入。

    “慢点儿,你等等…”

    刚踏入大门,许昭显然被眼前的一切惊了一跳——当然,不是因为看见了魔头。

    他曾无数次幻想过门内有如何的血海滔天,有如何的阴暗逼仄,是不是有一巨大的石柱镇压着魔头,或是用什么道家法器禁锢住。

    但事实是,里面只是一个超大型的藏宝阁。

    从外面看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层,里面确是一道有着极长廊道的复式楼屋。

    “这?啥玩意儿?圆明园还是故宫啊?”少年有些愣住了。

    “这里寄放着将近千余件古玩书画,大部分都是宋徽宗收藏的真品。”吕一郎头也不回,继续往里面走去。

    “魔头呢?”许昭看着眼前这个小光头,并没有意识到什么“宋徽宗的真品”。

    “过来,道卷在架子后头的楠木箱子里。”吕一郎摆了摆手,将袍子往后揽了揽,猛地一蹬,那架子横移而出,露出了后面一个精致的楠木箱子。

    “你能不能轻点儿?”许昭瘪了瘪嘴,似乎对这来道教修佛的光头很不满。

    “无碍无碍。”

    少年上前看了看布满灰尘的箱子,扭头问道:“这也是宋徽宗的收藏?”

    “没错。”

    少年眼珠子一遛,暗想这么多宝贝,要是能带一两件回到现实,那岂不是一辈子衣食无忧,夜夜笙歌...

    “你们一个道观,藏那么多宝物做甚?莫不是假道士?”

    小和尚急了,连忙“阿弥陀佛”,悄声说道:“慎言慎言,徐师兄听得到你说的话。”

    “他顺风耳吗?”少年显然不信。

    “你也太小看白龙观了。”小吕摇摇头,“此事涉及白龙观一桩密宗,不得泄露。”

    本是随口一问,许昭还不以为意。听小和尚这口气,反而愈发来了兴趣。

    “说说嘛,说说嘛!”

    “说不得说不得!让徐师兄知道了,我得受重罚。”吕一郎默默回想起师兄的“打神鞭”,那些年的屁股,可谓是千树万树梨花开。

    许昭却面色一沉。

    “还记得春分日你偷了李大娘女儿的肚兜吗?”

    对方登时羞愤了脸:“你胡说!出家人的事,怎么算的上是偷…”

    “王二姐的葱绿抹胸…”

    “闭嘴!”小和尚满脸通红。

    “张三娘的…”

    “是这样的,”吕一郎蓦然正声道,“听师父说,宋徽宗与白龙观初代监院交好,常召其入宫长谈,但不让外人知晓。在徽宗被俘前,曾秘密将收藏转移至白龙阁内,并命人建高塔以封印。”

    “封印什么?”

    “不知。”

    “丰嫂子那件…”

    吕一郎跺了跺脚,无奈怒声道:“我真不知道,师父没跟我说过,不过我猜测是气运一类的东西。”

    “气运?”许昭抬头思忖,北宋都要亡了,还偷偷将收藏转到江南来,是为了不让中原物品流落胡虏之手,还是为了之后的南下做准备?

    “行了,你自己挑道卷,把你需要的找出来,不需要的放回楠木箱子。”小和尚不知从哪儿掏出了一把小巧的银钥,将锁给轻轻挣开。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雄浑喊声:“吕师兄,徐师兄找你,说要为清月公主讲说佛门教义。”

    “知道了,马上来。”

    吕一郎收拾收拾,而许昭一把拉住他,小声惊异问道:“公主?啥公主?”

    “公主求道白龙观,已经落脚两三日了。”小和尚无奈说道。

    “这!”哪怕在21世纪,许昭也是一介平民。听闻公主亲临晋陵,一时间口不择言,“公主相貌如何?”

    二十一世纪的男人,时时张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对方头上浮起大大的问号。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小和尚用一种许昭很懂的方式形容了出来。

    不等许昭慢慢回味其中韵味,小和尚拔腿就走。

    “哎等等,你走了有魔头怎么办?”

    “魔你个头。”对方仰天而去。

    —————————————————————————

    半个时辰后

    “卷帙浩繁,卷帙浩繁啊!”其实许昭很想破口大骂,这道卷七七八八都是闻所未闻,想要筛选亦是无从下手。若是全部带回研读——

    那便真得“皓首穷经”了!

    身为中文人,看到这么多典藏,许昭心里却并未惊喜万分。

    毕竟,混才是大学的真谛啊!

    少年略显疲惫,为了放松片刻,他信步在长廊优游,一边点评着书画,一边装作高人模样抚须大笑。

    “太白啊,你这手书略显简陋啊…”

    “乐天题字,得我三分韵味了。”

    “咦?《快雪诗晴贴》?真的假的?那台北故宫里那副是谁做的?”

    …

    巡视一圈,少年郎不禁感概,这宋徽宗不愧是“秘府之藏,冲牣填溢,百倍先朝”啊。

    突然,许昭的目光被一副半掩的图卷所吸引,其余名画宝物均被呈在雕好的木花器皿中,独独这副图,有七尺之长,却被粗暴的贴在墙上,半边还耷拉了下来瘫在地上,从光影摇曳中,许昭略略看见那上面画着几柄剑。

    “宋徽宗还有这嗜好?”

    好奇之中,他慢慢走上前,想把图卷一边拉住,好让他看清整幅图的原貌。

    “嘶。”却不想整幅画从墙上脱落,干脆利落的滑了下来。

    许昭大脑一片空白,这得赔多少钱?

    一个怀德酒楼够不够?

    “叮铃。”

    未等少年反应过来,图卷里兀然传来一声清灵响动,许昭惊的连忙将画卷飞扔而出,如一只发毛的猫急步后退。

    就是这个不知所云的魔物的声音!

    魔物一响,他便头昏脑胀。

    一切都清楚了,魔物被封印在了图画之中,而白塔应该就是封印他!

    许昭脑中飞速盘算,想到吕一郎所说,自以为将要命丧黄泉。

    凡是魔物,都要血祭——许昭背后已经被汗水浸湿了。

    “枉我将光头视为知己,没想到却被陷害至此!”

    兀然画卷没了响动,似乎是沉睡一般。

    趁对方发怔,机智小许一个后蹬,朝着大门飞速跑去。

    画卷光辉四溢,许昭身体登时不受控制,摇摇晃晃像被一双大手攫住一般拉扯到画卷边。

    “一郎援我!一郎援我!”少年干脆放声大喊,竟忘了刚才已经将吕一郎列入黑名单了。

    “啊!”崩溃之际,许昭悄然站在了画卷边上,并不动了,也没啥妖魔鬼怪的从画中跑出来。

    待许昭略略定了神,才敢把目光再次投向画卷。

    等等,这画是不是有点熟悉,像在哪里看到过?

    封存的回忆如潮水疯涌而来。

    小许突然想起穿越那天发生的事情。

    那天刚考完现代汉语,许昭兴冲冲地准备回家玩上一把疾风男孩,结果路上发现了小时候经常带自己偷窥大姐姐洗澡的邓大爷。

    原本以为只要假装不见,埋头走路,便不会被邓大爷发现。毕竟都好几年了,许昭样儿也变了,不认识也合情合理。

    哪想这邓大爷手摇蒲扇,露出一副便秘的笑容兴冲冲地跑到他身边嘘寒问暖。

    “这不是小许吗,都这么大了,让爷爷看看。”

    许昭皮笑肉不笑,礼貌道:“邓爷爷好,好久不见,您身子还是这么硬朗。”

    “哎!那是我天天去锻炼的缘故。”

    我奶奶说,你天天跟着老年女舞团跳舞,挺烦人的。

    “呵呵。”许昭礼貌道。

    “大爷最近看到一好东西,小许你来给爷掌掌眼。读过书的,比我有文化。”

    不等许昭拒绝,邓大爷从背后掏出一卷轴,竖着直直打开,“你看看。”

    许昭一惊,这图卷呈开,竟是一副长卷。这长篇竟然足足雕画了十四柄形态各异的宝剑,或剑身玄铁寒光,刃如秋霜,或纤细如枝,可见锋芒。从上至下,十四柄剑逼真至极,其绣画雕纹出脱于宣纸之上,让许昭一时间不知所言。

    在下看,便是一方朱红印记,里面誊着一条似龙非龙的生物,后有一纹奇异花押,道是“天下一人”。

    愣了好一会儿,许昭方才意犹未尽地将目光从画上挪开,狐疑地问道:“邓大爷,你这画哪来的?”

    他不傻,一眼就认出这花押便是出自道君皇帝赵佶,被后人誉为“绝押”的“天下一人”。先不论真假,但是这副画的收藏价值,便远远不是他可以预估的了:更别说,这是由一个“千金散尽不复来”的糟老头子拿出手的古董。

    “哎!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宝贝,老祖宗告诫我们要秘而不宣,不能让其示人。”

    “那您还拿给我看...”

    “哎,这有啥,你要是喜欢,我卖给你好了,反正只是一副画嘛。”

    “这哪能行。”许昭断然拒绝,“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也买不起。”

    “不贵,我卖你三百块如何?”邓大爷笑道。

    “?”

    待许昭走后,后头卖杂货的张叔推着一杆小三轮,对着邓大爷喊声:“邓大爷,我那副义乌小商品市场拿回来的画儿你挂起来没,你不方便我帮您挂上去。”

    “哎!哎!挂起来了,你别说,这玩意儿还真俊!”

    …………

    “原来就是你带我穿越到这儿来的?”就是那天晚上,许昭莫名地来到了这个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世界。

    这里不再有明朝,朱元璋,不再有戚继光,张居正,不再有明朝传奇…

    不过令许昭对这个世界抱有充足幻想,并安慰自己的理由是:

    这个世界武者可以修仙,文者可以入圣!

    而此时面前的画卷亦光辉不复,又呈出了原本的破败模样,仿佛之前不过是许昭的一场惊梦。

    “罢了。”许昭收起剑图,藏于袖中,又将道卷一二收拾好,心事重重地走向大门。

    这图到底有何奇妙之处,邓大爷把图卖给我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之举?

    少年推门而出,却不知树林荫翳之中,潜伏着一道身影,其身着夜服,耳垂极大,裸露而出。他双眼微眯成两道细缝,让人看不清他的眼神,但倘若有武者在其附近,必会寒毛耸立——这是面临死亡的征兆。

    “有意思。”男人嘴角咧开。

    “纪黎,你放肆了。”天空中大音希声,不知从何而来。

    树上之人阔耳长臂,呲牙咧嘴地望向北面的一处小观,笑道:“徐道长莫急,我这便离开。”

    说着,在疏影之中便匿去了身影。

    远处宝观内,徐来盘膝静神,眉宇微蹙,过了好一会儿才叹出一口气,继续闭目养神了。

    怀德酒楼,雅室内

    “你这便要带他走了?”

    许章面无表情地看向对面衣衫不整的剑客,心里不知在想些什么。

    对方笑而不语,仅仅指了指自己的额头。

    许章一怔,他在不知何时已经开了朱目——这是那个境界的象征。

    “你就非要吃那龙气?即使他是你的孩子?”那从不轻易动气的男人脸上终于有了一丝变化。

    “他只是我寄放在你那的器皿。”剑客淡淡道。

    “他是个活生生的人!不是物件!”中年人大手一挥,将茶盏一扫,茶水横溅而出,却在剑客身边被一道无形的力量挡住了。

    两人对视许久,那剑客才叹出一口气来,无奈地看向这个曾经的至交。

    “我要杀皇帝,就必须要渡天门。”

    “可你想过他吗?”

    说罢,两人再次陷入沉默之中,茶烟袅袅盘旋,随风脱出。

    “他不走,会有千万人杀他;跟着我,他起码能活着。”

    “作为你随时可以吸取气运的奴隶吗?”男人冷笑。

    “哼哧!”

    门外一声细微的驴鸣。

    而剑客从青袍里掏出一盏白狐面具,轻轻覆在了面庞上,随后反手挑走古藤剑柄,一言不发地朝着外面走去。

    ....

    “哎,你听说没的?俺们县长说上头要办诗会,重金寻找俺们县的才人去给县里扬名哩。”

    怀德酒楼中,一长髭大汉醉醺醺地朝着身旁人兜出自己刚在城里打听到的消息。

    “这还有谁不知道,整个县里都闹翻了。听说是公主亲临晋陵,知府为了不落咱们“江南多才子”的脸面,在郡内请了不少大诗人。”旁边人接话道。

    “公主吗?”

    “真公主啊!”

    一提到大永公主,在座的都变得异常激动,想我一介草民,有生之年竟然能离公主只有一县之遥……

    “那咱们阳湖县怎么能甘于人后呢?哈哈哈…”

    此人话音刚落,无数酒客的眼睛齐齐地按在了正在恶补“永朝那些事儿”的三好青年许昭身上。

    少年正想起前几日小吕说公主在白龙观求道,不知空气为何静默,抬头一看,一脸懵逼:“你们都看我作甚?”

    “许少爷,这晋陵诗会,你不去亮亮相吗?这可是个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遗臭万年的好机会…

    许昭内心一塞,倘若换个别的朝代,我尚能当个“诗的搬运工”;但他妈这上承唐宋,我总不能到了诗会上说一声:大家好,我姓鲁,名树人吧?

    等等?迅哥儿?

    许昭的眼睛突然冒出精光。

    虽然明清的诗背的不多,不过鲁迅的杂文和诗还是手到擒来滴,在加上自己中文系大学生的库存,应付个小小诗会还不是分分钟?

    许昭又觉得自己行了。

    “去便去罢,不过有何好处?光是清誉,我早已不在乎。”说着许昭便低下了头,一脸淡泊,仿佛在一丝不苟地读书。

    旁人暗道许少爷不愧是心性出拔之人,是非不到耳,名利本无心。

    “据说知府拿出了一枚固体丹作为诗魁的奖赏。”

    “固体丹?”这时,有一位肩负长刀的江湖客惊呼,一脚踩在了凳子上,不可思议地说道:“此丹可令普通人直入九品,不需要长久锻炼体魄就可进入炼体境,这种宝贝知府拿给一群读书人?”

    “听说丹药是杨梅之少爷的预订之物…”某人小声道。

    其余人皆暗暗领会点头,不再多言。

    “炼体境?”一旁的许昭突然有些意动。

    根据前身的记忆,炼体境是武夫进阶的基石。武者修仙有九品,炼体恰为第九品。

    在一个能够修仙的时代,谁不想要像网文男主一样天赋异禀地打怪升级,动辄翻天覆地,搅动风云呢?

    可惜他穿越到一个身体羸弱的读书人身上——即使这也挺符合他中文系大学生的人设…

    而这固体丹,像是上天送来的一场造化;就算不练武,也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这晋陵诗会,必须得去!

    “诗会在何时何地举办?”许昭起身看向众人。

    “明日申时,知府邀青年才俊于长风亭共宴。”

    翌日

    寒露时节,露凝而白。

    离哺时还有些时候,阳湖县令朱实含笑看着身旁的少年,轻轻一叹:

    “自古英雄出少年啊,子文,你这次前去,若是不拂我们阳湖的脸面,除却知府的奖励,我还会为你单独置赏!”

    “子文断然不会辜负朱大人厚爱。”

    许昭见这阵仗,本打起了退堂鼓,心里毛燥烦闷,就像是高考前没背完必修一一样。

    不过蔡元培先生教导的好,知识分子应当有充足的文化自信!

    “朱大人且看我蟾宫折桂。”许昭不自觉的笑了。

    而朱实听闻此言,只是讪讪一笑:“有杨公子在,子文你怕是没有机会了。”

    “杨公子?”

    好像听酒客们说过,那个叫杨梅之的,才藻艳逸,风华绝代,在晋陵很是出名。

    据传其父是京城里的重臣,不过他貌似是被遗弃在江南的私生子。

    “不急,且让高启,陈子龙,袁枚,纳兰性德与他碰一碰,实在不行再让迅哥儿上场,改革一下这永朝风气。”许昭内心打定了主意。

    “朱大人,那我便赴宴去了。”许昭说道。

    说罢,少年翻身上马,夹紧两股,厉声:“驾!”

    根据前身记忆,许昭是会骑马的,而且身下这匹是与他朝夕相伴八年的俊逸的卢,名为“玉奴”。

    正在这时,许昭余光中突兀出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吁!”少年傲然提马首,马蹄前仰,他警惕地看着来人挡在了马前。

    “我记得你,你在我家酒楼喝过酒。”许昭淡笑,并没有质问他为何挡在路上。

    青袍破衣的剑客戴着一白狐儿面具,牵着一头歪嘴的骡子,背上插着一柄浑黑的剑,不过许昭记得,那柄剑唯有剑柄,没有剑身。

    许昭因为对他的高街风穿搭和丑骡子颇有留意,所以一眼就认出这个戴面具的剑客是酒楼里吟诗的那位狂士。

    “汝欲学剑否?”

    上来便问。

    剑客不再表现出酒楼里狂狷的形象,反而给人一种凝重感,不知是人还是空气,在这刻像被扼住喉咙一般。

    他问我想不想学剑?

    excuse?

    想是想,可我只是一个996大学生啊,我又不是王腾。

    许昭沉吟半刻,觉得眼前这人并不靠谱,哪有正常人会大马路上拦人问他学不学剑,毕竟能和骡子一起酒吧蹦迪的也不像是正常人。

    “不想学。”干脆利落。

    开玩笑,我学文也能证圣安天下,能用脑子解决的事情为什么要用拳头呢?整天打打杀杀还怎么恢复社会主义环境?

    剑客沉默不言,良久,将一血色玉玦轻抛而出:

    “如果改主意了,就来长留峰寻我。”

    说罢,剑客回身牵驴,悠悠而去。

    许昭接过玉玦,不知所言。

    杨公子作诗了,杨公子作诗了!”

    “在哪儿啊?咱们晋陵诗魁终于再次挥毫了!”

    “在长风亭!诗会尚未开始,杨公子便在为亭榭题诗!”

    “上一次还是那次在京城作的一首《贺新郎》,听说朝中文士都争相诵读!”

    突然前方一阵喧闹,无数的百姓如一股水龙般横冲直撞向着同一个方向奔赴而去。

    许昭刚把玉奴安置好,便听见人声鼎沸,于是他也来了兴趣,在人群夹缝中不断向前挤出。

    “让一让,让一让,我是参加诗会的。”少年艰难地往前挤着,汗臭与欢呼的口水充斥在空气之中。

    一中年文士负手而立,斜眼看了看略显稚嫩的许昭,语气轻蔑而高傲:“小伙子,便在这看罢!杨公子的诗谁都想赏,莫往前去了。”

    少年擦了擦汗,抬头望向亭子边,只见一模糊身影在台柱上题字。

    “老蝉……死故土,野鹤卧…晋陵。”后头百姓断断续续读道。

    “好诗啊好诗啊!”中年文士听闻,抚掌而叹。

    “这些都是写的杨公子的思乡之愁啊,毕竟前几年寄身于京城之中…”

    “当真是我晋陵诗魁,我这辈子能读上他的诗,死而无憾!”

    许昭自然也听到了,不过作为竞争者,此时绝对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咳咳!”许昭清了清嗓子,故作桀骜地说道:“不过如此。”

    话音刚落,前面的观众立马停止了喧闹,齐齐地把鄙夷的眼神投向了身后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你在说甚呢小儿?”

    刚才的中年文士更是怒火中烧:“竖子安敢如此!”

    你在骂杨公子,就是在骂我们晋陵文人!

    许昭负手,慢慢悠悠地从人群空出的一条廊道走出,抬首而叹:“我说,这诗不过如此,你们这些文人也不过如此。”

    “你!”更多的读书郎从四面八方站了出来,愤怒地指着中间大放厥词的许昭。

    “你什么你?诗者可品,不可屈膝而供,你们这些人自己写不出来,就对别人的诗顶礼膜拜,那么诗歌的意义何在?”

    远处题完诗的杨梅之看到远处有骚动,疑惑地问向身旁的仆从:“那里发生了什么?”

    仆人巴头巴脑地过去问了一问,回来说道:“有个无名小厮说少爷的诗不佳,想要借此扬名,少爷不必理会。”

    “哦?”杨梅之有些兴趣,信步朝着人群走去。

    这边,许昭正在口吐珠玑。

    “别说文人傲骨,你们不过是一群自以为不能,既自卑又胆怯的虫豸罢了。”

    “天天吹捧他人诗才,自身不思进取,这便是你们;若是碰上像我之类的无名之辈,你们又开始自命清高,岂不可笑?”

    “故,达者自重,轻者自轻,尔等速速散去,莫要耽误我们晋陵诗人相会!”

    一旁文人被说的面红耳赤,羞愤不已,恨不得将其扒皮啖肉,但又无力反驳。

    “你…你说了这么多,你可有诗名于世?”

    听闻此话,许昭转首,“哎!这就是我说的,真正有才之人,即使无一诗作,也有满腹珠玑。”

    “你的意思是,你没有诗作,还自命不凡,把自己与杨公子相提并论?”中年文士怒极而笑,看着许昭说道。

    正在这时,一青年走近众人道:“我倒觉得这位小兄弟所言不错。”

    正准备再次群战舌儒的许子文侧身一看,只见来人身着青白的织锦袍子,腰系蓝纹锦带,和身上朴素棉麻衣服的许昭相比,甚是出拔。

    不过就比脸来说,许昭还真是不甘下风。

    “这便是杨梅之吧。”

    许某暗自咋舌,这杨梅之还真是个不折不扣的高富帅啊,放在以前,他是绝不敢与这种精英人士叫板的;不过现在嘛,比才,任性!

    “杨兄过奖。”许昭作揖。

    几名业余文人要为杨梅之打抱不平之际,一和善老者朗笑而出:“诸位,诗会便要开始了,快快入座吧。杨公子,请。”

    杨梅之含笑,对着许昭轻轻颔首,随后便往长风亭内而去。

    老人注意到身边衣着朴素,然而面如冠玉的许昭,微微一笑:“听闻城东许氏有子名昭,藏锋数年,颇有才器,说的便是你吧。”

    “正是晚辈。”少年谦逊道。

    “来吧小伙子。”老人慈眉善目,像对待自家晚辈一般招呼着许昭。

    许昭随着老人前行,到亭口的时候,忽然转身。

    “诸位,那我便进去了?”

    将诸文士的怒容抛之脑后,许昭不疾不徐地向着亭内走去。

    长风亭不大亦不小,前有通廊,两边是盈盈秋水相贯;后方亭身略长,恰恰摆的下几桌清宴,不少旅人在此践行送别。

    但今日,这里却是晋陵诗会的场地。

    许昭跟随着老人进去,眼睛略略一瞥,只见一女子花纹绢纱半遮面,朝东而坐。她身边空阔,唯有几个侍女轻摇蒲扇伺候着,其余官人文士不敢亲近分毫。

    这就是永朝公主?

    等到少年在看公主的第二眼,整个人都惊住了。

    “危乎高哉!销魂双峰耸罗衣!”许昭心头默默大喊。

    少年低头略作思量,而恰好看见右边的杨梅之盘坐在前列,一望见他,便轻露笑容。

    “这杨梅之倒也是个心胸宽大之人。”少年心想,“不过他的宽大与公主的宽大不同。”

    待许昭落了座,公主左边不远坐着的一位绯袍的垂眼官人,扫了一眼在座的文人才子,在看到并无华裳装扮的许昭时,不由一怔,后而眼神里不经意透露出鄙夷。

    直到望见安然坐着的杨梅之时,他才不由的面露喜色。

    此人正是此次诗会的举办者,晋陵知府裴元。

    知府元裴望着杨梅之不禁一笑,此次诗会可谓是为其准备的,也算是他仕途的一步妙棋。

    “这老头是不是和杨梅之有一腿?”

    打量四周的许昭自然注意到亭前身着显贵的知府大人,不过并没有什么敬畏心,只是觉得这老头看杨梅之的眼神甚是暧昧。

    “三公主,您看人都齐了,我们开始吧。”

    清月默然,过了一会儿,才轻声说道:“那便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