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镇国公主长平 » 第六十二章 恩科1

第六十二章 恩科1

    武哲登基后的第一次恩科,转瞬间便到了。三日科考,三日阅卷,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众学子出了考场,聚在一处,讨论最多的并不是此次出题如何、考得如何,而是殿试。这对所有学子而言,是新鲜的。大家都在猜测,为何要在恩科中加试,要考什么?还有以后会不会每次科考都有这一项加试?众学子心中惶惶,毕竟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东西,只能聚在一起猜了又猜。有些关系的也是四处打听,想要知道考题到时会由何人所出,又在哪些范围中出。

    众人忙碌了一场,得到的说法,和礼部公告给出的说法一致:殿试由陛下当场出题,考题范围就在策论与时政中选,具体如何,全看陛下心意。众学子全都慌了神,策论他们拿手,可时政那是他们这些学子可以随意褒贬的吗?

    就在大家心中忐忑之时,礼部也是忙成了陀螺。一边要准备殿试各项事宜,一边又在投卷的学子中筛选了一遍又一遍。投卷来的都是名仕、公卿举荐而来,往常只是走个过场,有些底子的都能得个一官半职,可如今突然要他们与科考前百位学子一同参加殿试,顿时便让礼部的一干人慌了手脚。科考出来的,那可是实打实学识拔尖的人,可投卷来的,说白了谁知道到底是个什么底细。若是让他们上了大殿,考不出个子丑寅卯来,那可真真是丢了大人了。别说是举荐人会没脸,就是他们礼部收卷的人,也得不了什么好。

    于是礼部这几天将人选了又选,挑了又挑,每一个都打探详实了,才将将按着陛下的意思,选了十个人出来,与参加科考的学子们,一同在大殿上考教。也不求他们一定得什么好的名次,别榜上无名就好了。毕竟陛下也是说了的,只取前百位,其余搁置。也就是明白说了后面的功名有,官职就算了。礼部为了在大殿上让脸面上好看些,也是费尽了心思。

    殿试当日,天还未亮,外面学子们等着入殿考试,武哲却坐在紫宸殿发愁。考试的题目长平已经帮他定好了,只等他带着旨意一起到宣政殿上宣读就好。这些都不用他操心,他担心的是考完收卷后,学监、礼部、阁老中的几位要和他一起阅卷,断出优劣来,这~他不行啊。就像李太后说的,他素来平庸,平日里让他看折子都常常让那些文臣们绕的云山雾罩的,此时让他品评文章,他实在是为难。

    武哲一边整理着衣着,准备一会儿去宣政殿接受学子朝见,一边问张柳:“长平今日说没说何时进宫?”

    张柳正低头帮武哲束着腰带,想了想回到:“镇国公主昨个说辰时,说是朝见时她就不出面了,待到举试结束,她来陪着陛下一起阅卷。”

    “好好,你一会儿就在殿外候着点,公主一来就带她过来,别耽搁了。”武哲听了,心里松了一口气,他昨日记得长平说了一嘴,可当时光想着要他阅卷的事了,没怎么记着长平说了什么,此时听张柳如此说,便放了心。有长平在,一切都好说。

    武哲放松了心思,带着张柳摆驾去了宣政殿。

    宣政殿中学子与监考的官员都已经来了,一番拜见后,武哲让学子入座。随着张柳尖细的声音的,全场都听到了今日的考题。学子们就开始了为时两个时辰的殿试。武哲在御座上端坐了一盏茶的时间,便觉得无聊,起身下了玉阶,在学子中穿梭。他虽然学识一般,但也仰慕那些真正的才学之士,如今殿中做了百十位此等人才,他想看看这些人到底是如何的大才。

    可是殿中学子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阵仗,见皇帝陛下在身边转来转去,定力好的,倒也能行笔自如。可那些定力差的,脸都白了,等别说答题了。武哲走了一圈便有了觉悟,只觉得这些学子胆魄实在不怎么样。长平说了,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那才是大才。

    就在武哲准备回座之时,就听见咚的一声。他忙循声望了过去,就见他身前几步的一个学子直直倒在桌旁,不省人事。武哲唬了一跳,忙让人将人抬了下去。伸手招来礼部左丞:“这是怎么了?”

    礼部左丞施琅背脊已经是一片湿凉,忙躬身回话:“回陛下,大概是第一次得见圣颜,太过激动.....”越说声音越小,眼看着就卡了壳。

    武哲也不接话,只看着他,心中却是想着:我就看你怎么编,就这点胆色,也想为官,怕上朝第一日就得被吓死。见施琅低头一副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解释的模样,武哲摇了摇头,低声问道:“这是科举的第几名?”

    施琅头低的更低了,回话如同蚊子哼哼:“这不是科考的生员,是礼部投卷的荐生。”

    武哲听了呵呵了两声,也没了再看下去的兴致,转身出了宣政殿,回紫宸宫用早膳去了。只留下一众官员,大眼瞪小眼。

    礼部左丞见陛下走了,忙挨到礼部尚书林崇建身边:“大人,刚才抬出去的,是孙阁老举荐的,应是他家的侄孙辈。陛下已经知道是举荐的荐生,但臣没说是谁举荐的。”

    林尚书听了,也没回话,只肃着脸点了点头。心中却是打起了算盘。他原本是江南世家林家的出身,祖居江南。至今林家除了他这一支,族人大多都在江南各郡。他因着科举出仕,又是世家子,故而不过四十岁便官居三品尚书。原本只想着礼部尚算清闲,便想着到此待上几年,将小辈扶持起来就可以回乡了,可如今朝堂中明显世家勋贵与皇族在拉扯不断。永徽朝这几年尚算太平,勋贵难以进益。世家多方钻营,想要在朝堂上多占得些席位,为此连他这个外埠的世家子也时常拉拢。而陛下......暂且看不出什么,可公主却是一直在提携寒门。这次恩科就是各方之力的角逐之地。他这个礼部尚书就先看着吧。想到此处林崇建深吸一口气,他不求再进一步,只盼着能全身而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