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镇国公主长平 » 第六十三章 恩科2

第六十三章 恩科2

    却说此时武哲回了紫宸殿中,用罢了早膳,便坐在软榻上,边饮茶边等着长平。他今天算是看明白了,这些个官员、阁老真真的就如同长平说的那般,看中的只有自家权势,至于安插进来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只要大致过得去就行。毕竟荐生一般也就是礼部递个折子,说一声,也不会安插到什么重要职位,大差不差也就过去了。可就是今日那样的,不管将来是放在京中还是外放,都不会是什么好官能臣,顶多就是平平罢了。

    武哲这里正琢磨着,就见大监张柳引着长平,进了紫宸殿。

    “陛下安,长平来了。”长平进门后躬身行礼。

    “快起来,来二哥这还行什么礼。”武哲此时看着这个妹妹极为顺眼,这位才是真正为他着想,为永徽朝着想的人啊。

    长平听了也不当真,只笑了笑:“礼不可废,皇兄心疼臣妹,臣妹心领了。”

    武哲不想在这事上纠缠,摆了摆手:“随你,你高兴就好。”说完就迫不及待的将刚才殿中的事给长平讲了一遍。

    长平其实在入宫之时,就已经从假意陪护她入殿的赵之振那里听说了。如今又听武哲讲了一遍,看着武哲说的高兴,也不由笑了出来:“皇兄这是看了个大大的热闹。”说完顿了顿,接着说道:“只是不知其他学子可会受到影响。毕竟就像礼部左丞说的,第一次得见圣颜心中忐忑......哈哈哈。”

    武哲与长平齐齐笑出声来,这左丞也是个人才,找理由也是找的如此的合情合理。

    兄妹俩笑了一阵,武哲止了笑意,抬声问长平:“小妹,这荐生虽也是历代为官的一条路子,可也实在是良莠不齐,此次是咱们非要让礼部取了前十,参与殿试。可以后呢?总不能让此等胆小气弱之辈在我朝堂上占得一席之地吧。”

    长平笑了笑:“皇兄,今日宣政殿上,不就有人给你递了个绝好的说头?”

    武哲心中一动。是啊,今日殿上之事众人皆有目共睹,即便朝臣们想装作看不到,可学子们可不是瞎子。待到殿试结束,此事便是朝臣们想遮也遮不住,定会在帝都中传扬开来。其实武哲的心思和长平是一样的。开国之时捧起来的勋贵们,经过几代的压制,如今仍算兴盛的已经不剩几家。而世家,武哲既想借势,也不愿他们过于势大,抬几家压几家,别让他们成势就好。至于那些个普通臣子再好拿捏不过,只要不结党,就不会有什么大麻烦。

    长平:“说来臣妹倒是知道这位晕倒的荐生的,那是孙阁老的侄孙。若是今日其他荐生考得尚可,皇兄就将他们放到翰林院去,若是差强人意,那就搁着便是了。若是阁老们有话,皇兄只管拿这人堵他们的嘴就是。”

    武哲听了忙点头:“二哥记得了,若是他们还歪缠,那就是一个拖字诀,一切等小妹回来再定。”说完二人相视而笑。

    武哲忽又想起一事:“咱们虽想好了给那些无处安置的学子放到翰林院去,可这翰林院可是从未有的,该把他们放到哪个衙门?”

    “即使为我皇家遴选的人才,自是放在宫中。”长平早有了定夺,武哲一问便答了出来。

    “宫中?”

    “掖庭宫。西北边不是有几处空置的大殿,旁边便是宫中藏书阁。若不是那里长年空着,当初大哥......武极也不能将御林军的大部分兵力关在那里。如今不若拿墙围了,在西边设个角门,让他们从哪里出入。如此既方便他们编纂、修补古籍,也不用大兴土木,让户部多言。”

    武哲思量着也点了点头:“如此也好,这样他们就更没有什么理由反对了。”

    正说话间,大监张柳进了殿来,躬身回禀:“陛下、公主,前头传话说是殿试已经结束,官员们都在宣政殿等着陛下、公主去审看试卷。”

    长平听了忙上前扶着武哲起身,武哲站好后边出门边问张柳:“学子们呢?安置到哪里了?”

    “按着礼部的意思在太极门外,给他们腾了几间御林军值守的房子,让他们在那里安置了。”张柳上前扶着武哲,便走边回话。

    长平在后面跟着,听了张柳的话也点了点头,插话道:“让人送些吃食过去,就说陛下念他们一早进宫殿试,辛苦了,送来些果子茶水让他们歇歇,等着定名次。”

    “对,就照公主的意思办。”武哲听长平的安排,心中高兴。他这个妹妹虽然在政事上有些严苛,可确实总是记挂着,给他这个二哥立威扬名,如此甚好!

    武哲带着二人慢慢悠悠转到了宣政殿,一进殿就看见一众官员已经开始阅卷。殿内阅卷的官员二十人,每人都要将所有的考卷过一遍,批上标注。待所有人批好后才会交到武哲手中。故而此时武哲与长平十分悠闲,只坐在玉阶之上等着。

    待到批卷结束,官员们议了名次,一一交到了武哲案前。到了此时,长平才开始发挥她的作用了。看了一圈试卷,长平又看了看官员们议定得名次,与武哲讨论了起来。殿试之前,长平就将这一百一十位学子的名册,仔仔细细的过了一遍。哪些是有真才实学的,那些是有靠山背景的已经摸得一清二楚。此时再看殿试中学子们做的策论、时政,一切也就都一目了然。两人商议了没一会儿,就定了章程。

    于是接下来的两个时辰,基本就是长平与众朝臣的唇枪舌战。武哲坐在御案后,面上一派庄严,心里却已经是笑开了花。平日里这些个臣子,总是圣人云、先帝言的把他教训的无话可说,今日他可是在这里看着长平将他们怼的生无可恋,真是大快人心。最终,熬到了申时末,众官员终于溃不成军,败在长平手下。

    最终张柳带着圣旨到太极门宣读此次殿试的名次,众学子山呼万岁。科举出身的学子毕竟底子是有的,考得都还不错,荐生大部分被刷了下来,仅有两位入了前百,也只是居于末位。剩下的就是日后的点官了。长平恭送武哲时冲着自家皇兄挤了挤眼,两人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