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云端的雪 » 十六

十六

    不同于以往的社会,现代人的生活已经变得十分方便,其中最出名的还得是快递这种神奇的东西了吧。尽管这我生活在这种穷乡毗邻的地方,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即使是偶尔从别人口舌中听到的这类消息,也会令我感到吃惊不已。

    起初,我还不太理解她对我说的“给我寄些东西”是个什么意思,单纯从字面意思上我都不太能理解,大致是一些类似于书信之类的东西吧。

    这一次,总算是让我大开眼界了一番。这是发生在十二月中旬的一天,离修路这件事已经过去一个月的时间了。在这漫长的等待时间里,村长和书记没少往城里跑,一天好几趟都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为的不过是修路的事情。不过我是真怕他们会物极必反,把领导给惹毛了,那可就真前功尽弃,这样的话我的房子也白拆了。

    总之修路的事情终于是定下来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契机的缘故,让我们村子终于摆脱了重重大山的包围,现在就是快递都能往村里送了。

    这天,烟花久违的给我发了一条消息。之所以说是“久违”,是因为这几天她几乎没有回我消任何消息的缘故,对此我只能用“她可能在筹备什么考试”这种缘由来安慰自己,除此之外我也想不出什么好的理由劝说自己别太担心了。

    这一次她给我发的消息也十分简洁,只有短短的几句话而已。

    “我给你寄的东西快到了,记得去拿,还有就是要天天开心哦!”

    最后还标上了一个微笑的表情。

    心意是收到了,但我还是被她的这番话整得一愣一愣的,毕竟我对快递这种东西也是没有任何认知,这个时候还得去明伯那里找到答案啊。

    “啥?你说那小妮给你寄了啥子东西?”

    明伯正磨着豆腐,听我问他关于“快递包裹在哪里取”这件事,他也是满头的问号,虽然明伯见识是不少,但也仅仅只是相对我们这个村而言的,像快递这种新兴的玩意儿他也仅仅停留在“略懂”这方面而已。

    “我们村子有啥地方能接收快递的吗?”

    明伯摘下手套,摸着下巴思考这个问题。半晌,他才开口道:“这事儿你找我还真没什么用,不过村长他们应该能回答你这个问题,兴许他们知道。”

    “哦!你说快递啊。”

    见我这么突如其来的到访,村长还是有几分惊讶,但他还是很认真地回答我的问题:“这玩意我也是前段时间才接触到的,以前村子里没有这个,但修路的报告定下来后,我也向上级汇报了这件事儿,他们也同意了在村子里设一个快递收取点,而村委会就是收包裹的地方。”

    “真的么?”我有些激动,“那这个快递收取点大概什么时候能弄好啊?”

    “现在就已经弄好了啊,都已经投入使用了。”

    “好耶!”

    我高兴得一蹦三丈高,把村长都吓了一跳。但这也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吧,毕竟我是真的迫切的想知道烟花给我寄了些什么东西过来,是城里的什么新鲜玩意儿吗?想想就激动啊!

    “咳咳……”

    村长清了清嗓子,对我说:“武范啊,虽说快递收件点的确立对你来说也是一件有益的事,但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是你为我们争取来的,你是我们北桥村最值得表扬的后生啊!”

    “哪里哪里……”

    我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了好几番谦辞,实际上我也并不认为我为村子做了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就对村民们把我拉扯到大这件事来说,我的这点割舍也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村委会的办公室空荡荡的,我四处张望了一番,没一会儿便在角落边找到了一个纸箱子,大概三十公分的长宽高,箱子是正上面写着“深圳”和“沈阳”俩字,我知道这就是我的包裹没跑儿了。

    “谢谢您村长,我走啦!”

    我告别了村长,加快了速度朝明伯的屋子走去,期间无论是刺骨的寒风还是挡视野的飘雪,都没有阻碍我前进的脚步。对于我来说,风声是伴奏曲,周围散落的雪花则是映衬图,再恶劣的环境也无法使我感到沮丧了。

    “啥嘛,原来就是件棉袄啊。”

    明伯的话语中分明带着些调侃。

    “我觉得挺好的。”

    我双手捧着这件黑色的棉袄,从质地上看是鹅绒的,摸起来很是顺滑,且一点也不重,穿在身上轻飘飘的,可又偏偏很保暖,我很喜欢。

    明伯叼着根烟,很是无奈的瞟了我一眼,接着又从嘴里吐出了一个烟圈,对我说:“别人送礼物都是送些花啊啥的,这小妮咋整都不些浪漫的玩意儿,棉袄这种东西,说实话,就像那年三十儿摆宴那桌上的凉菜似的,多它不多,少它也不少,我们这也有,要了没啥用啊。”

    “毕竟是人家的一番心意。”我回驳着明伯:“一个女娃子,能攒钱给我寄一件棉袄,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好么?您老就眼红吧。”

    “我眼红?”

    明伯一脸不服气,摆出一副“我都懂的样子”,看得我想笑。

    “城里的姑娘,你觉得会穷到哪去?”

    “不跟你叨叨了!”

    我拿着棉袄在他面前抖了两下,他抄起锅铲就要打我,好在我跑得快,抢先一步出门,屋外仍刮着凉风,明伯的叫骂声被风声所覆盖,有点像书中“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味道了,只不过我是被动的而已。

    日子是要过的,时间只会朝前不停地走,每天即使再累,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吧,毕竟有的人一出生便大富大贵,一生不愁吃穿;有的人则是生在穷苦之中,也许一辈子也抬不起头。他们并不比谁差,只是输在了起跑线上而已。这便是我在书中汲取到的认知,仅仅是我对那些笔墨的理解。

    这样的生活又过了一个礼拜,后面的时间里,烟花再也没有回复我的消息,我本以为是她家里人为了她的学业,控制了她使用手机的次数,可我到处打听了才知道,这段时间高中生早就放了寒假,按道理说她也应该拿到手机了才对。

    “也许是学校还有补课,一定是这样。”

    我是这样安慰自己的。

    这段时间里,她与我的距离像是愈发遥远了似的,我们之间的每一次对话都很是简短,且过于仓促,对方总是没有理由下线。她给我发的最后一句话是“晚安”,第二天一早,我耐心的等待着她的回复,可到至今都没有消息。

    前些天,我和她还用稀碎的时间来互相问对方问题,虽说每一次的回复时间间隔都相差甚久,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有人能与我分享自己的经历,这让我对她更加了解了。除此之外,在日常的闲聊里,她和我说了她在哪个城市生活(尽管这个我已经知道了),以及她所在的学校等等,她本是要告诉我她家的准确地址来着,但被我没有要求她这样做,女孩子最好还是保持一些警惕性,即使是我也不例外。

    这样的生活还在持续着,转眼间又过了一星期。那段时间我过得异常的艰难,因为除了明伯以外,再没有什么人能和我说话,顶多也就是武霞姐路过明伯家的时候会跟我打声招呼,这样的日子,说好听点那叫清净,往坏处讲就是被忽视了。

    这一天是十二月二十四号。

    离她上一次和我发消息这件事,已经过去足足半个月的时间了,这些日子里,我浑浑噩噩地过完一天,就会在墙壁上划一道杠,我也是当天深夜才注意到,墙壁上已经划了足足十五条杠了。

    “已经半个月了……”

    我看着房梁上悬挂着的摆钟,时针和分针不偏不倚的落在了“十二”的位置上,新的一天开始了。

    “圣诞节”这个字眼儿,我也是在书上才看到的,传说中这一天是耶稣的诞辰,人们为了纪念他,特地弄了这么一个节日。

    这与我小时候听到的故事不太一样,小时候看小人书上面讲,在圣诞节这一天,圣诞老人会坐着驯鹿拉的雪橇车,拿起一大包的行囊,挨家挨户地给孩子们送礼物,当时我还憧憬着,有一天圣诞老人也会光临我的那一间寒舍呢。

    “叮咚!”

    我正幻想着呢,突然手机铃声响了一下。声音虽然不大,但确确实实是直击我的胸脯,因为这是我特地为她调的消息语音,她给我发消息了!

    我满心欢喜的打开手机,没有错的,原先她的头像都是暗淡的,这代表她的账号出于离线状态。但此时此刻又亮了起来。

    我捧着手机,将她发给我的消息大声的读了出来:

    “武范,最近还好吗?不好意思啊,最近家里发生了点事,不过都解决了,今天晚上是平安夜,寓意着平平安安,记得吃个苹果哦,还有就是明天是圣诞节,提前祝你圣诞快乐啦!”

    消息的最后还加上了一个吐舌头的表情。

    不知为何,看到她给我发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不是激动,而是不解,听她的语气,给我发这段消息的时候还不是晚上,怎么会这么晚才发过来呢?

    处于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心态,我给他回了一个“在吗?”,还加上了一句“收到请回复,急”,接着便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屏幕看,看得我眼睛都酸了。但其实我知道,如果真像我想的那样的话,即使她看到了我的消息,要回复过来让我看到,估计也要好长时间了,但我想第一时间看到她的消息,于是我索性不睡觉了,就一直让手机亮着屏,待在一旁静静地等着。

    起初还好,我一边看书一边等,可对方迟迟不给我回消息,即使我看书看得再入迷,想要做到不犯困,那还是有几分难度的。渐渐的,手中的书开始变得沉甸甸的,眼前的文字也开始在我眼中打转,尽管的一直在克制着,但最终还是战胜不了困意,我逐渐失去了意识。

    早上是被那讨人厌的公鸡给吵醒的,我朝屋外看了一眼,明显还是灰蒙蒙的一片,太阳连地平线都没有过,况且现在还是下雪天,即使真的有太阳,也会被厚厚的云层给覆盖。

    看着这副景象,我的本能反应是再眯上半个钟头的时间。但放在一旁的手机还是吸引了我的注意,我打开手机亮屏,简单的看了一眼,没有回复我,心里头暗自松了口气,毕竟我想第一时间回复他的消息。

    后面的时间里,我可谓是一刻没有离开这部手机,几乎是与它零距离。吃饭的时候看手机,上厕所的时候看手机,干活的时候看手机,就连看书的时候都要看两眼手机。明伯对此也是颇为无奈,只能暗自摇了摇头,嘴巴里嘀咕几句类似于“年轻气盛”之类的话,听得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儿。

    然而更离谱的是,这样的生活竟是又将近持续了一个礼拜左右的时间,过程鼓噪而又乏味,好似书上形容的那种“行尸走肉”般的生活。

    但等待总算是有几分收获,在元旦的前一天晚上,也就是十二月三十一号,她终于是给我回复了消息。

    “马上元旦了,新年快乐!”

    “谢谢,你也是。”

    我本想接着看会儿书,因为我料定她不可能那么快回复我,可我的猜想错误了,她竟是秒回了我,还给我发了一个语音通话的申请,这也是我们认识以来第一次通过语音沟通。

    几乎是下意识的,我按下了那个绿色的键,也就是我所了解到的接听键。

    “衣服怎么样,还合身吗?”

    久违的,听见她那婉转、动听的声音,如同仙乐般,与我的心产生了共鸣,但却不知为何,我似乎是从她的语气中感觉出了几分沉重,这种感觉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子身上。

    我沉默了许久,在对方一又一遍的追问下,我终是开了口:

    “挺合身的,谢谢你,等我搞懂了这个快递,也给你寄些东西过去。”

    “那样当然再好不过了,不过你有没有兴趣来我们这玩一下呢?”

    “来深圳吗?”

    “嗯这里有很多农村看不到的事物哦,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的。”

    我有些动摇了,但这似乎还有些不够。

    “再过半个月我们就要放假了,到时候我陪你一起啊。”

    不行了,她再这样说下去我就真要答应了。

    在我和她说了一句“看情况”后,她沉默了一会儿,虽说有些害怕她再一次没有先兆的消失,但电话那头传来的略微呼吸声还是给了我莫大的安慰,证明她并没有挂掉电话。

    许久,电话那头传来了一声惊呼,她有些激动的大叫一声,从她的声音可以看出,她像是恢复了往日的神色,接着她又用迫不及待的语气对我说:“武范,马上就是新的一年了哦。”

    我看了一下手上的怀表,时针分针与秒针都即将落在“12”这个数字上,我的心中在倒数,与此同时,屏幕的另外一边,像是读懂了我的心声一般。

    “五!”

    我也加入其中,与她一齐大喊这几个渺小却又蕴含着无穷大的数字。

    “四!”

    “三!”

    “二!”

    我的心再一次提了起来。

    “一!”

    几乎是同步的,我们两个一起喊出一句:

    “新年快乐!”

    新年的钟声已经响起,屋外的烟火已悄然绽开,而那真正属于我的,仅属于我的烟火,却还痴痴地等待着一个女孩来点燃。

    屋外,那户小富农家的附近响起了炮仗声,紧接着,一批烟花急剧升起,在天空中炸开了一道炫目的光屏,它们夹杂着冬日的寒风,与飘起的落叶,一同将旧的一年吹散掉,带来的是焕然一新的,一个新的起点。

    带着周围村民们的叫骂声,越来越多的烟花扬上天空,渐渐的,叫骂声转变成了欢呼声,一时间,元旦竟是有了过年的感觉,乡亲们的热情洋溢而出,为这座孤寂的小村庄增添了一份新的色彩。

    看着眼前这绚丽多彩的景象,此时此刻,如果她就站在我身前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将她拥入自己的怀里,对她说出心中的三个字:

    “喜欢你。”

    我看着天空中缓缓挂起了烟花,却不知手机已经响起了“嘟嘟”的电子杂音。

    “尽管,你听不到这句发心肺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