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鹰扬 » 第三章 北风扬大纛

第三章 北风扬大纛

    却说贾璃回到营地,立刻令刘海通知麾下的小校议事,小校者,又名部长,基层官兵之最也,军中最大之兵,亦是最小之官,若无关系,也无功勋,升无可升,统领一部五队人马,非心腹者不可担任也。

    刘海出去不多时两人便立于帐外了,这二人名叫吴奇、张旭,乃是他担任伍长时的下属,俱是本地人,诚实可靠之外颇有几分勇力,所以贾璃升迁后将他们也提拔起来,倚为臂膀。贾璃麾下共有三部分,吴奇张旭统领两部战兵,而刘海便负责五百辅兵,贾璃若要将一营人马指挥得如臂屈伸离不开他们。

    “拜见将军!”,贾璃看着眼前拱手而立的三人,心中有种英雄入彀的畅快,然不形于色。

    “诸位请坐。”

    “将军,今天军议可有什么稀奇事?”,张旭一直是个急性子,屁股还没坐稳就发问了。

    “刘监军被打算不算稀奇事。”,贾璃缓缓擦拭着自己的佩剑,剑虽无名,却寒光熠熠。

    “打得好,这老狗平日里拿腔捏调,我早就看他不爽了!”

    刘海素来对此等事敏锐,“刘监军代表天子脸面,不知为何挨打?”

    “哈哈哈!”,想起那阉人狼狈样子,贾璃不禁大笑起来,笑毕才将原委说与三人,一时间帐内充满了欢快的气息……

    “闲谈完毕,下面的话却不是玩笑。”,听到贾璃语气严肃,刘海几人立刻坐正了身子,一码事归一码事,军中最讲这个道理。

    “全凭将军吩咐。”

    “党项和鞑靼联合起来,犯我大周边境,李将军传令各营积极备战,下去督促士卒,好生准备。”

    “敢不效犬马之力,继之以死!”

    “无需多言,下去吧,军中无儿戏,你等不可怠慢,否则法不留情。”

    “是!”

    三军用命之下,名叫定远军的庞大战争机器以最大功率运转起来。原本散布在城外各处军营的鼓声、号角声连番响起,纷纷进入城中扎营驻守;许多背插靠旗的传令兵在城中往来飞奔传递着自上而下的命令;城中的铁匠们也立刻开工,为士卒们修理兵器装甲……

    最终监军刘晃还是带着一队人马偷偷出城前往西安都护府求援了,李伯颜默许了他的行为,其他人当然不敢阻拦,所谓的高贵者比所谓的卑贱者高出一等的地方,大概是因为他们更加惜命吧。

    李伯颜未必是个好将领,却是个有道德的好官员,在他的一纸令下,贾璃带着一营人奔波了十数日,总算是将方圆五十里的百姓们迁入城中,为了保护他们不被胡骑杀戮,丝毫没有考虑守军的粮草压力,如此天真之人实在不知道是怎么爬到一军之主的,贾璃实在想不通,据说李伯颜的出身只是江浙一个小地主而已,这倒是让他想起了另一个鼎鼎大名的江浙小地主,常凯申。

    “将军,贼军来了!”,刘海眼尖,最先发现地平线尽头戈壁滩上腾起了沙尘。

    “速去通知文老将军。”

    “是!”

    贾璃站在城头上极目眺望远方袭来的人马,轰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响彻在每一个守城士兵的耳畔,一拨又一拨的兵士向着萧关涌来,不过片刻就在萧关东北方向的北山脚下汇聚成狰狞的军阵,阵中各色旗帜来来回回,号角声连绵不绝,黑云压城,旌旗蔽空,甲戈耀目,杀气腾腾,不多时便将萧关以北堵了个水泄不通。

    全军到位后,西夏人开始迅速地在营地外面构筑起针对守军偷袭的防御工事,他们不立即压上,反而保留了缓冲地带,看来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啊。党项这下算是在赌桌压上老底了,如果他们不在大周的身上咬下一块肥肉的话,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贾璃仔细观察进入营盘的西夏队伍,发现他们还裹挟劫掠了许多胡商和汉家百姓,至于用途,大概是攻城时的炮灰吧,侵略战争里侵略者的可恶之处就在于此,他们完全不顾忌百姓的性命,甚至能以此来要挟防守者决战,实在可耻。

    “子坚,情况怎么样?”,文种最先赶到城楼处,在得意弟子的肩膀上拍了一下后便趴在城垛上眯着眼睛打量着敌人阵中如林的旗帜。

    贾璃,字子坚。璃者,琉璃也,文种因其质地坚固,为贾璃取下了子坚这个字,希望他坚毅果敢,平日里也常以子坚称呼他,以视亲近。

    “老师,似乎不怎么好,西夏军打算将我们困死在城里。”,贾璃虽然经过三年军营的磨砺掌握了不凡的武力,但参加过的大部分战役都是驱逐剿灭小股的马匪,像这样的大会战还是头一遭,不免心中犯憷。

    在两人议论之时,一杆巨大无比的纯白大纛被高高立起在远处的军阵之中,西夏人尊白,而纯白色的大纛只有皇族才可以使用,随着大纛树立,营盘里响起了数万之众山呼海啸一般的狂呼,哪怕远在城中听闻,也觉得震耳欲聋,西夏军竟丝毫不为跋涉所累,反而士气高涨如斯!

    这下不止是贾璃,久经沙场的老将文种亦是勃然变色,“子坚,你统率本部好生防守,如此重担唯你能当,我去招呼诸将与大帅商议退敌之策。我知你勇武,但敌军主帅乃是西夏国扬威大王李宗唐,不可轻动!”

    “诺!”

    当年蒙古崛起,向西扩张时灭亡了西夏,党项人累积数百年占据的二十州国土尽皆沦丧,国中党项贵族惨遭屠杀,只有一支远走吐蕃避难才得以逃出生天,与宋金同时鼎立的中亚大国荡然无存。

    然而那一支流浪的西夏王族,却在苦寒的高原焕发出新的生机,联合散落的藏族与回鹘小部落暗暗壮大力量,周太祖伐元的时候,他们也从青海起兵,攻下了旧都兴庆府,复立西夏国。

    西夏如今传国四世,国主为李承唐,而扬威大王李宗唐则是李承唐的嫡亲兄弟,在十多年间和鞑靼人的交锋中打下了赫赫威名,此人绝对是当世屈指可数的名将。

    李伯颜得到西夏军围城的消息后连忙聚将商议,除却在四门驻守的校尉之外,其余将领顷刻便到议事厅中。

    听到文种的描述,不待主将发话,众人倒先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肃静!尔等当真以为我剑不利乎?”,李伯颜怒形于色拍案而起,拔出佩剑斩下案角,在他扫视之下聒噪者纷纷低头,凭自身平日的积威震住了这一帮糙汉,一改之前军议时的庸懦。若是贾璃在此定要为其叫一声好,这一剑有孙仲谋慑群臣的风采,只是立威可以向吴王借鉴,指挥打仗方面可不兴学。

    见诸将噤声,李伯颜心中在战争重压下燃起的无名业火也渐渐消去,归剑入鞘,将目光投向前军偏将文种,“老将军确认敌军主帅是李宗唐吗?”

    “大帅请听敌军的呼喊声,绝不会有错,除国主外,西夏军中只一人有如此高的声望。”

    “我素闻李宗唐乃是西夏第一名将,想必只有让他率领这五万大军才能让西夏国主安心吧!”

    “不然,这次党项人来势汹汹,在下观其军阵目测能战之兵十万有余。”

    “什么?战兵十万!算上杂兵便超过我军十倍之数啊!这可如何是好?”,李伯颜闻言惊愕失色,他自诩儒将,熟读兵书,当听到十万时脑海中便浮现出了,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若是生搬硬套《孙子兵法》,理所当然会得出局势不妙的结论。

    “大帅不必忧虑,敌军虽然来势汹汹,但对萧关却无计可施。”,正当厅间众人惴惴不安之际有一军中司马踱步出列,此人姓方名彷,是李伯颜的幕僚,平日负责核算管理三军粮草,正是刘海向贾璃抱怨的军需官。

    “方司马有何高见呐?”

    “萧关墙高壁坚,四周皆是旷野,敌军无木可伐,冲车云梯造无可造。众将士身强箭利,只需据城防守,待敌人兵粮不济,自然唯有退兵一途。如若对方死死纠缠,只等援军一到,我军便从城中冲出,与援军形成两面包夹之势,定能杀他们个丢盔弃甲落花流水……”

    方司马很有朗诵的天赋,一席话掷地有声,伴随着他的讲述,大部分人的脸上露出喜色,其中当然包括李伯颜,一时之间议事厅内竟弥漫着一股“优势在我”的氛围,若是贾璃此刻在侧,以他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位确实是个优秀的更衣室领袖。

    李伯颜见士气正盛,立刻紧跟着开口表态,坚定大家的决心,“司马此言甚得我心,数日前我便派遣刘监军往西安府求援,想必圣上已经知晓萧关情况,不日便有大军支援。值此危难,我等更需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末将誓死追随大帅,赴汤蹈火,义所不辞。”,厅中诸将见文人李伯颜都这般激昂,俱被他所感染,纷纷表露迎敌的信念。

    咚,咚,咚……

    正在将帅相合之际,会议被城门上急促的鼓声打断了,门口守卫的士兵将气喘吁吁的传令官引入厅中,他汇报道:“贾校尉令我通知诸位将军,李宗唐令先锋在城下引军搦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