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燕兴衰史 » 第二十二章,雨夜初用兵

第二十二章,雨夜初用兵

    殷正带着徐广业出了南大营就直接奔着关外而去,铁牢关的城门处早已打好招呼,见到人来了,直接开门放行,整个队伍几乎没在城门耽搁,就出了关。殷正故意慢了一步,然后对守城的一名兵卒说到,你去州衙通知辅州大人,就说徐将军随我去遛马了。说完也不等这名兵卒回答,打马便追了出去。

    出关以后,徐广业这才找到机会和殷正并行一处问到“殷小将军,我们为什么不再关内的水塘,反而跑到关外来了?”

    殷正笑笑,大声说到“徐将军,我有一个好去处,到了你就知道了!”说完使劲一磕马腹,战马窜出去老远,然后殷正大声说道“徐将军,一路平坦,我们何不赛上一程?”

    徐广业本就是性情中人,听到要比赛,咧开大嘴,嘿嘿一笑答应下来。

    两人瞬间加速,大队人马呼啦啦的跟上,一路向北,扬长而去。

    刺史府的杨文轩得到消息,正要去通知武建成等人,结果一守城兵卒报告了徐广业随着殷正出城的事情。杨文轩一愣,随即笑了笑。也没说什么。

    殷正在路上暗自盘算,本来泅渡小秋河的两个最佳人选就是殷天德父子,可殷天德却在前几天训练时,不小心崴了脚。然后殷正就想在小马营中选了一名精干校尉带队,现在徐广业自己跟来。可就怨不得自己拉壮丁了。

    等行出二三十里路后,徐广业又追到殷正附近,大声说道“殷小将军,我们这到底去何处??关外向南便有一条小河,我们为什么要往北走??这边还有水域呢??我在西疆这么多年,怎么不知道呢??”

    殷正打了个哈哈,只说到了就知道了,徐广业也不疑有他。路上遇到了前哨营的巡逻队,只说出关遛马,又没带兵器,还是两位将军带队,所以巡逻队并没有为难他们。

    等到了马场切近,殷正放慢马速,寻到马场入口,带人顺着小路一头扎了进去。

    同行的徐广业从不知道这里还有这么个地方,从外面看来这里只是一处山坳,转进来以后没想到这里别有洞天,有大片的草场,和一些木质建筑。

    等到见到堆放的战甲兵器后,徐广业再大条也知道不对劲了,他惊恐的问殷正“殷小将军,这是何意?”

    殷正贼兮兮的说道“徐将军,今日可有份泼天的功劳再等着你!”

    徐广业眉头一皱,问到“什么功劳?”扶着腰刀的手,暗自握紧。

    殷正知道他想歪了,也不逗他,把今晚夜袭流花寨的事情告诉了他。

    徐广业听完,嘬着牙花子说到“陆方杰真要反?”

    殷正回答“不知道,辅州大人说,去流花寨看看有没有前哨营的粮食就知道了。”

    徐广业又问到“那我们为何不直接去前哨营捉了陆方杰?”

    殷正又回答“也是辅州大人的意思,辅州大人认为现在并不是捉陆方杰的时机,貌似留着陆方杰还有别用处。不过还请徐将军保密,这事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知道,可千万不能让陆方杰得住消息。”

    徐广业点点头,说到“放心吧,我老徐这嘴严的很,早就看这个小白脸不顺眼了。既然如此,需要我做什么??”

    殷正从怀里掏出地图,然后就把晚上的行动计划告诉了徐广业,需要他带领九百多人渡过河,突袭流花寨。还把前哨营的巡逻路线告诉了他。

    都是带兵打仗的,徐广业一下就明白了,想了一下,徐广业问到“我们几时动手?”

    殷正回答说“辅州大人只给了方案,并没有规定具体的细节,不过北岸的人马,会在四更就位。这样,咱们等天黑就出发,估摸着这段路,三更天怎么这也到了,然后直接渡河,争取四更天就完成合围,五更天正是人困马乏的时辰,所以不管另一队到什么地方,五更天就动手。”

    徐广业在心里琢磨了一下,点点头。

    殷正忽然想起什么,指着流花寨的地形图说到“对了,徐将军,辅州大人说要仔细的杀,冲进去后别乱蹿,步步为营的往前推进。擦着流花寨的寨墙,在南寨接头,然后从南向北的杀。”

    徐广业问到“这是何意??”

    殷正回答“辅州大人的意思是,给他们活下去的机会,就不会去拼命,等到了小秋河,再一网打尽,能把咱们的伤亡降到最低。还有,辅州大人吩咐说,渡河时,披甲如果不能过,就脱了甲胄绑在枯木上,每人拖拽自己的甲胄过河。”说完指向一旁成堆的枯木。

    徐广业喃喃说道“辅州大人安排的也太细了,这仗也太容易了……”

    殷正深以为然的说道“我也这么觉得,不过辅州大人还说‘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不管安排的多仔细,都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变动,到时候就需要我们随机应变了。’哦对了,辅州大人还吩咐说,到了南岸,要注意飞鸟,如果飞鸟太多,就在小秋河里泅渡一段距离再上岸,别惊起飞鸟被贼人察觉。”

    徐广业重重的点点头。

    天黑以后,两千披挂整齐的小马营,浩浩荡荡转出了马场。一路向南而去,路上速度并不快。快到了前哨营时,分做两队,绕了过去。

    殷正带人一路有惊无险的来到了小秋河上游十里处。小马营的人马上开始渡河,北岸留下的兄弟收拢马匹,拴在河滩的树上,防止战马乱跑。

    过了河以后,近千人开始窸窸窣窣的披甲,互相帮助又不发出声音。殷正穿好“云纹铠”接过“玄铁枪”,抬头望天,心里一惊,天阴了,刚才还满天繁星,皓月当空的。现在却阴的快要滴出水来。这样根本不能确定大概时间,如果有一方先发起攻击,而另一方还没到。那就糟了。

    手下一名亲兵过来说到“将军,要下雨了。”

    殷正点点头说到“抓紧时间,先摸到流花寨再说。”

    殷正想法很简单,就守在流花寨外,等到徐广业动手他在动手。这样就绝对不会出错了。殷正带着人开始赶往流花寨。也许是阴天,也许是别的原因,林子里飞鸟并不多,殷正这伙人就开始肆无忌惮的越来越快。殷正怕的就是徐广业先动手自己还没到。

    等到摸到流花寨近前时,雨已经很大了。整个流花寨都被大雨包围,一丝火光也没有,木质的寨墙向外砍伐出了百十步的空地。西寨门处能见到两座很大的塔楼,不过天太黑,根本看不见里面有没有人。

    殷正潜伏在树下,到提着玄铁枪,浑身被大雨打湿,死死盯着前面的流花寨,紧咬牙关。身后的士兵也都严阵以待的等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殷正开始不耐烦了。他在想,徐广业是不是在等自己先动手?可万一自己这边动手,而徐广业还没到的话,可就麻烦了。

    其实徐广业真的还没到,在分兵以后,他们这队人就慢了一步,等到了河边的时候,殷正的人已经渡过了小秋河。正赶上天降暴雨,水流湍急起来。渡河的兵卒还要拽着绑着木头的甲胄兵器,无形中就被水流往下游冲了二三里才过了河。等到徐广业的人开始急行军的时候,殷正已经趴了好一会了。

    殷正等不下去,挥手招来传令兵说到“不等了,传令下去,准备进攻。”

    一千人慢慢起身,开始借着雨夜往前摸去,寨墙很坚固,水桶粗细的原木并排埋在地里,很难破坏掉,殷正接过亲兵递过来的绳索,这是最开始制定的计划,用绳索翻墙过去,然后抢夺寨门强攻。

    殷正把打好结的绳索往上一丢,正好卡在了原木的缝隙,想了想,却没有攀爬。把绳索交给身边的亲卫,拎着大枪悄悄的往西寨门摸去。雨下的太大了,殷正只能依稀看到那两座木质的塔楼,等到了切近,果然不出殷正所料,寨门处根本没人。离寨门几十步的一座帐篷里,传开了微弱的火光。寨门里面的门闸都没有放下,殷正吩咐手下众人搬开寨门,就这样进了寨。

    来到那做帐篷附近,殷正吩咐众人不要动,把手里的玄铁枪递给身旁亲卫,自己则只带了腰刀大摇大摆的掀开帐篷的帘子,钻了进去。

    外面的人吓了一跳,里面的人也吓得不轻,五个喽啰兵正在帐篷里取暖,虽说正值夏季,可这雨太大了,还是觉得很凉,五个人围坐在一起,中间点着油灯,放着一坛酒和几把花生。见到有人忽然进来,都吓了一跳。

    殷正很自来熟的说道“他娘的,这太冷了,伏天刚到,怎么会有这么冷的天气。呦?还有酒?来来来,匀一碗,匀一碗。”说着就往几人围得圈里挤。

    一个喽啰兵,还真就把自己手里的酒碗递了过去。嘴里问到“这位兄弟,你是何人呀?怎么看着脸生?”殷正穿的并不是燕国的制式战甲,所以这几个喽啰兵一时间并没有反应过来。

    殷正接过酒碗,一饮而尽,然后把手里的碗朝着最远处的那个喽啰兵脸上砸去,“啪”的一声,酒碗碎成几片,这喽啰也被砸的向后倒去。等他挣扎的起来以后,发现自己的四个伙伴已经倒在了血泊中,殷正的腰刀也架在他的脖子上。这名喽啰兵吓得大气也不敢出,顾不得自己额头留下来的血,跪在地上嘴里小声说道“饶命啊。饶命啊。”

    殷正不耐烦的说道“闭嘴,我问什么,你就说什么!”

    喽啰兵疯狂点头。

    殷正问了一些他想知道的问题,喽啰兵都知无不言的告诉了,最后殷正一刀劈死喽啰兵,又从帐篷钻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