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此岸之间 » 第11章 夜探庆府

第11章 夜探庆府

    少年不经意地瞧了眼屏风敞开处,视线对面的一方茶桌上放着一柄剑,剑鞘上有金玉之色,颇为不菲。旁边坐着两名客人,听到议论顿有反应。

    一人面带怒色,躯干绷紧,欲起身,却被一只手死死按住。其作男子打扮,脸上能看出些脂粉气,再观其骨架,定是个假小子。

    她满脸困惑地转过头,压低声音,“哥,又有人背后非议你,去说理也不成?”

    另一人峨冠博带,体态雅正,好一名贵公子。他收回手,语重心长道:“银华,为一时虚名而争实属不智。此行北地,落败之事乃是事实,若再因此迁怒于人,那为兄岂不是既无能又无德。”

    假小子拿起茶杯往嘴里灌了一口,脸颊鼓起,仍是忿忿不平。

    见此,贵公子一笑,正欲宽慰两句。忽一怔,神色凝重地向这边看来。屏风掩映间,他与贵公子的视线刹那交错。少年憨厚地朝对面笑了笑。

    假小子正生着闷气,瞥了一眼贵公子,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哥,你在看什么?”

    却闻贵公子喃喃自语:“刚才,是错觉么,怎会……”

    假小子一头雾水,拍了下贵公子,好奇地问道:“哥,你刚才看见了什么?”

    贵公子回过神,惊愕之色未去,小声道:“可还记得北地那位。”

    茫然地点点头,假小子想起了在北地时的遭遇。她曾以为,父辈要他们去那里是让他们扬名。可北地一行,哪怕不愿承认,也知此去是涨了见识。

    她的目光再度看向角落,“哥,这个木头人,能和戚无咎比?”

    只见贵公子摇了摇头,假小子刚松口气,却听到:“不是他,是洛前辈。刚才一瞬,仿佛洛前辈又在眼前,不,那感觉更加让人不知所措。就像一叶孤舟泛于海上,随时可能倾覆。”

    假小子瞪大了眼,不敢置信地将小手探向其额头。

    贵公子轻轻撇开她的手。他亦知这番言论惊人。那少年看上去岁数不大,如何能与他口中的洛前辈相比。可他从小见识过许多高手,对此极为敏锐,这微妙的感觉绝不会错。

    不远处,两人言语尽入少年之耳。没料到,刚才的一瞬留意竟被人所觉。

    他之内敛时,于常人当面,也能让其视之无物。可自入城以来,已有数次被人察觉到异样,难怪许多高手不愿入隋阳城。

    既被人注意,少年正想着是去是留,忽门口一阵喧哗,“瀚海商盟的人真他娘的不是东西,把货堆满渡口,派人守着不让靠近。想找条船都难。”

    “消消气。不如在这儿待几天,等汛期过了也来得及。”

    几人推推嚷嚷,来到角落附近坐下,要了两坛酒,又说起来。

    “瀚州那帮小辈,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三年一期的小兰台武评,不知几人能榜上有名。”

    “要我看,长丰镖局的那对兄妹还有点看头。”

    这些混江湖的人似乎永远不缺谈资。各种或亲眼所见,或道听途说的消息脱口而出。也不知万一犯了正主会怎样。

    好在,听话的都挺大肚,除了那位又把脸鼓成包子的假小子。

    经过这番打岔,少年趁着贵公子忙着安慰假小子,挪到远离两人的地方。

    此时,夕阳透过窗户进来,洒在茶桌上。少年向窗外瞧去,已有不少摊贩占好位置,为即来的夜市做准备。他能想到,当太阳落山之后,灯火将替代它,照耀外面这一整条街道。

    一静一动,屋内屋外,仿佛两个天地。

    极远处的视线里,一个个芝麻大小的黑点来回移动。少年难得瞧一次景色。几日来,精神绷紧到极致,昨晚之后才松了些许。

    瞧着窗外,渐渐入夜。

    少年看着繁华的夜市,眉间一紧,举身窜出窗外,身纵如燕,快速消失在夜色中。

    屋檐上,少年步下无声,紧追前方身影。

    那身影好似壁虎贴墙而走,动作迅疾如兔,一蹬便有丈远。再细观,其衣衫褴褛,身形消瘦,可背部微微起伏间,却显示出极高明的吞吐之劲。

    这人,一身武艺自成一格,论实力怕还在姚卫首之上。

    这一思量,少年顿惊。此人如何能潜入隋阳城?城里查得严,便是走水路,亦有人盯梢。想要躲过缉查卫的查探,单凭此人能耐,绝不可能。

    一路追去,少年越觉熟悉。

    许久,那人一步上墙,摸进一家府邸。少年停下来,看着那府邸大门的牌匾上庆府两个大字,不禁一阵犹豫。

    一咬牙,纵身入了庆府。

    刚一落地,便感呼吸一沉,莫名的压力自东南方向而来。再看那人,爬上一处屋顶,朝着东南方向摸去。

    细观四周,大而幽深,未见护卫仆人之类的踪影。

    他小心翼翼地跟着。

    绕了一阵,终见有女子提着灯笼巡视,看来是到了有人居住的地方。

    见此,他同样学着那人沿巡视之地的边缘,在房顶上缓缓移动。

    不知为何,少年总感自己脊背处阵阵发凉。想着他与此间主人几次相识,此来也未有歹意,至少命应能保住。于是不再顾忌,跟了上去。

    许久,视线里出现了一座单独的木楼。

    木楼仅有两层,不高,四周铺满石砖的空地上,偶有杂草从砖缝里探出。门紧闭,两名童颜鹤发的老人抱剑席地而坐。絮絮叨叨,似毫无防备。他却瞧出,这两人看似随意而坐,其势已如一体般圆融。

    见此,他有些狐疑,那人的目标明显就是此处。可这两位老人实力惊人,如何能从他们的看守下达成目的。

    疑惑间,突感月光淡去,竟是起雾了。

    这雾来得蹊跷。果然,趁着雾浓,那人向木楼背后绕去。

    少年想了想,紧紧跟上。

    木楼背后并无门窗,那人悄悄摸过去,一步步爬上木楼顶部。

    他远远看着,不敢再跟。就在那人至木楼顶的那一刻,突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袭来。像是木楼里藏着什么大凶之物。

    同一时间,身侧不远处浓雾紧缩,缓缓聚成人形。少年一惊。这身影,他是第五次见了。

    “不请自来,你胆子不小。”

    身影有些模糊,那话音更显飘渺。少年心间压力陡增,硬着头皮道:“冒然闯入是我之失,可事出有因,望姑娘见谅。”

    再一阵,人影渐渐清晰,仿佛活人于前。女子一挑眉,“是错,便有罚。此理可认?”

    少年心间一松,知此关算是过了,“姑娘如何罚?”

    女子看向那木楼,“此罚暂且按下,将来若有事要你去做,你万不可推辞。”

    此番话甚是霸道,少年自知其中陷阱,遂问:“姑娘,这般过失便要让人卖身为奴?”

    “三年内,三件事,可否?”

    话落,女子向他看来,那眼眸中透着深深寒意。少年亦知这是女子最后的底线,回道:“姑娘放心,在下自然守诺。”

    听到少年回应,女子看了眼木楼处,身影缓缓消散。

    一番交涉,少年对此行之冒失顿感后悔。但细下一想,他只怕早已被其盯上。悠悠地叹了口气,回头一看木楼处,方才追的那人已不知所踪。

    心疑间,雾渐渐散去。

    月光再现,四周安静无声。木楼依然那样孤独地伫立,仿佛不久前的经历如一场梦幻。少年深深地看了木楼一眼,那人应该不会再出现了吧?

    这夜,真漫长啊。

    缉查司大门口,两名缉查卫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两人心里都憋着气,总觉有力无处使。像有什么力量在前面牵着他们的鼻子走。刚有一些进展,便会顺带出事。姚卫首还未醒,相关行动只能暂且停滞。目前司里急缺人手,早些时候掌司也亲自上阵,又去牢里提审了那一众疑犯。

    结果不尽人意,掌司下令放了其中几人,试图顺藤摸瓜。

    盯梢的缉查卫还未归,也不知何时会有新线索。今日巡检司配合他们加强了戒备,再没进展,那又该如何是好。

    两名缉查卫顿感前途迷茫。

    此时,后院。柏掌司在院里踱来踱去。一步一步,如他心事一般极重。

    月光不停在他身上扫过,半边阴影半边明亮。

    很久,很久,直到万籁俱静之后。柏掌司准备离开院子,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拦在他面前。

    “父亲,都已经这么晚了,您要去哪?”

    柏青瑶站在了院子口,一身装束与柏掌司极似,神情颇具他三分威严。柏掌司常叹她有巾帼不让须眉之风采,可多是父女间的叙话。此时却恍然一觉,原来她确是缉查司的副司。在这地方,地位仅在他之下。

    柏青瑶此时的眼神很陌生,也很复杂。当她站在这里的时候,她真不想父亲也在这里。

    柏掌司的眼神同样很陌生,同样也很复杂。他真没想到,女儿此刻会出现在这里。人对于自己最为亲近之人往往不会过多防备,他亦是如此。

    “青瑶,现在为父才感觉到,你长大了。”

    一声感叹,是赞许,亦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