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当下的三代人 » 第十三章 家中是非二

第十三章 家中是非二

    袁老汉的嫂子陪着陈云芳直到傍晚的样子,并说到:我这个堂弟是多么好地一个人,我们一家子也是靠他拉扯,我男人死地的早,带袁贵娃(袁和堂哥)实在过不下去,是你家老汉一直伸手帮我们,还给贵娃子本钱做起了服装买卖,结婚修房子也是出了大力气的,我是要记到我这弟娃几辈子的好。和娃子(袁和)从小其实是个好娃娃,心善良又聪明,这不是我夸他,就算现在他超社会,出去打听正儿八经的袍哥人家,那个都也要说他讲义气,就是被他姐还有谢家门的人带坏地,还有街上那些正儿八经的二流子教唆坏了。你嫁过来了,以后这屋头你要说了算,把他管起,和娃子人心不坏但就是缺根筋。早点生个娃娃,你们有了娃娃,他当了老汉你也能有个指望和靠,日子也就会好起来,刚过门的媳妇哪儿有不受气的嘛。你要扎起,莫让人看了笑话,说你老汉是做生意的,你有啥都要憋到起,不然传出去你爸那么个在街镇上混世面?过完正月就开工了,让和娃子带你去上海,离了谢家人挑拨,还有哪些二杆子,你就能好生把握住他。你婆婆这些年,被和娃子坑惨了地,费钱费心还丢脸面,我跟你都是没得文化地,看不起我们不识字,我心头清楚的很。而且她这个人心眼又小,拿和娃子没得办法,肯定要找你撒气,所以你要攒劲,管住和娃子把屋头弄板正。她一大早就去给幺女子(袁和妹妹)议亲的人家了,天黑差不多才能回来。你安安生在屋头耍起,莫想太多了,有事你就喊我们,高家的人(队长家)面子上也都过的且,你有困难不得不帮你,他们受了我弟娃儿好多地恩惠勒,你莫怕也莫怄气,来了就踏踏实实的过些去。

    陈云芳被袁和的婶娘说的是一愣一愣的,这个看着慈祥又苍老的妇女,比自己婆婆甚至比自己干那么重农活的妈都显的老了一轮,但听下来说的也有道理,出嫁时候陈母一再叮嘱,嫁人受气少不得有这趟,争气第一胎就生个儿,儿就是你的靠山。而且袁和还有手艺在上海有份工作,每个月几十块的工资,或许自己生个儿子,男人就能浪子回头呢。就这么忐忑不安中,天全黑下来,袁和满身酒气的回来了,还带了包卤菜和几个馒头,嬉皮笑脸的让陈云芳吃。白天发生的事情,似乎没有过似的。陈云芳当时年轻,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想法脾气和说点什么,可还没开口就被袁和一顿嘴甜哄好了。而且从醉醺醺的袁和嘴里知道,他人面广到处打听,知道姐姐被卖到了AH,还和兄弟伙抓到了当时的贩子,一顿好打拿到了具体地址。所以才肯答应去南京被大姑父一顿收拾学门手艺,就是因为知道南京离AH近。主要大姑还承诺每周给他十块钱烟钱,工厂还有学徒工资一个三十。谢家幺爸、小姑时不时也汇钱给他,所以才同意跑那么远,挨大姑爷(姑父)的打。然后攒了小半年攒了四百块钱。看时机成熟了,就一个电报在汇了二百块钱,叫来山里乡镇上,一个好的同脚穿裤的哥们张家亮来南京,就去AH地址上找人。

    那地方是真穷,到所在市下了火车,一出城到处都是草房子村庄,砖房和街镇都少的稀奇,比四川家乡环境恶劣多了,他们又语言不通。好在袁和机灵,给自己小伙伴和自己,跑路钱在南京的工厂里,弄出了两身崭新的工作装和劳保牛皮鞋穿上,还拿着临时工作证,当地人看他们这身打扮还真就没为难他们,比比划划加文字,汽车、舢板、驴车、步行,找了小半个来月,才找到地址上的县城,然后在县里四处打听地方,又是走了一天路才到了具体地方。一个没有一间瓦房的村子,一条稍微宽点的泥泞土路,通往外界最近的乡镇要十几里路,到县城要走四十里地,没有通公交车什么的,全村人都是补丁打补丁的穿衣服,看着两个陌生人到来,防备心很重,但袁和是个超过社会的,当时算高档的大前门发了一圈,一群人就没发作,等队长跑来看两人工人打扮,拎着很时髦的帆布行李袋,还挎着军用的帆布包水壶什么(拿的大姑父家的),主要还有一个盖了钢印贴了照片的工作证,一时也不敢为难,还带回家招待喝水,等知道是找被拐妇女的,也是滋滋呜呜并有点不善,等写出大姐袁湘的名字,队长一下子就释然了,领着两人去了村子边缘一个许多连排土房子,最外边的一个土墙院子。院子里就三间土房子草屋顶,还有一间灶房和猪圈,也是土房,一块砖和半点水泥也没看到。因为这个村所有被特殊弄来来的妇女,只有袁湘识字,而且全村基本都是文盲,就队长读过高小识字能算账,而这个被拐来的妇女学历,属于当时全村最高了,还见多识广也不闹腾,所以刚开始村里的光棍们,都特别中意,最后是袁湘自己选的这户人家。这户人家兄弟姐妹六个,四个儿子两个姑娘,哥哥们娶的都是本地的,可不是精神有问题的女人,就是身体又残疾了,几个姑娘嫁到隔壁村了都,袁湘选择的男娃是这家小儿子,但也比袁湘大四岁,都二十八九岁了,五八年五九年生的人,但人长的高高大大,而且脸也好看,是所有光棍里难得的帅哥,当时是以九百块钱成交的,是这个帅哥家里所有兄弟姐妹凑钱加借钱,才弄到了袁湘回家,也有出的高的想买袁湘,但人贩子是袁湘一个县,也怕逼出人命,以后被袁家人知道,摄于袁家小姑父的厉害,到时候铁定吃不了兜着走,而且这种能自愿的他们才乐意,说明他们有本事,以后再来做这种生意才更能声誉更好。因此袁湘虽然过了二十多年小姐生活,来了这家比袁家真的穷了不是一点半点的地方,还是安心待了下来,主要一院土房里,就她和自己丈夫,公婆和大哥一家住隔壁稍微大点的院子里。尤其这家李姓人家,公公婆婆也不为难她,每天过来给他们做饭,袁湘还是和在四川一样,一天就吃三顿饭不干活,但就是没地方玩,也听不懂别人说什么。因为一直看袁老汉养老母猪的经验,结婚后等语言互相能一知半解的时候,就说动自己男人,在灶房边自己动手加修了一间土房猪圈,李家小儿子又举债买了头小母猪回来,在袁湘指导下喂起来,猪都长大了几圈了,而且还配种成功怀上了。对于袁和的到来,袁湘很高兴,尤其袁和带了一大包从南京买的时髦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