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啸明 » 第三十二章 千里穿讯

第三十二章 千里穿讯

    慕容正的话,看似无意,实际上确实在引导着朱元璋修改自己的军户制度。在明朝后期,这些军户,大多数已经成了地方武装上的亏空名额,地方官员利用这些亏空名额大肆贪污。一遇到战事,往往皆是败北,以至于明朝的中后期边境上杀死十几个敌人,也要大书特书,因为这是难得的胜利了。

    朱元璋又坐了下去,慕容正的话确实有些触动了他。是啊,他怎么没有想到呢,如果用这种办法,确实可以解决不少的麻烦,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触动了那些世家门阀的地位——去他娘的,老子怕甚?

    “这些内容朕还没有颁发出来,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听朱元璋这么一说,徐达等人目瞪口呆:陛下,这不对呀!

    慕容正一本正经的问道:“啊?陛下还没有颁发吗?哎呀,请陛下恕罪,那定是臣自作聪明了!臣这就回去……”

    “算了,就先这么着吧。”朱元璋招了招手,让慕容正走到跟前:“你再跟朕详细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嗯,朕看看以你的聪明劲儿。能有多少做得跟朕一样。”

    慕容正低下头,使劲儿憋着,让自己不要笑出来:“陛下,臣都是擅做主张,哪比得上陛下英明。”

    徐达说道:“你就说说吧,看看你是怎么做的,要是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一下也好给你指正一下。”

    慕容正不由的暗自竖起大拇指,徐达不愧是朱元璋的好僚机呀。

    “是,陛下!”慕容正说道:“臣是这样想的,栖霞山一带,田亩种多,但人口却不同。开垦千亩良田,用不了多长时间,但是将一个少年培养成人,确需要二十年之久。倘若庄子上的男丁全部参军,那这些田亩,岂不是留给那些老弱妇孺来耕种,老弱妇孺根种出来的田亩产量又岂能和男丁相比?因此,臣才想到,设置筛选条件,凡是达标的男丁才可参军,参军之后由军队每月发给兵饷,用以弥补家中男丁缺少。同时,凡是来参军的男丁所处人家,皆为军属,各项徭役,皆有所减免。”

    朱元璋听了半晌,点了点头:“和朕的想法差不多。朕问你,参军的年龄怎么划定的——朕定的是十五岁到五十岁。”

    万恶的封建主义呀,一个男人大好的年华全耽误在你这儿了。慕容正说道:“陛下,十五岁太小,五十岁又太老,上下皆不能参与劳作。因此陈在庄子上的选拔条件设置为十八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年龄超过三十五的士兵可以选择继续留任军中,当然,必须在校尉以上,普通士兵在三十五岁必须退役,退役的同时会发一次退役金,用来资助后期。”

    朱元璋眉头一皱:“那岂不是每年都要花很多钱?”

    “是。”

    “整个天下可没有你们庄子上这么富庶。”朱元璋拍了拍膝盖:“前几天的时候,何大奎到应天府衙缴纳栖霞县的赋税,各项税收都是满额缴纳,从无拖欠。看得出来,这庄子上的老百姓今年能过个好年了。”

    “皆赖陛下英明。”

    “朕还做不到那个地步。”朱元璋说道:“朕有些好奇,栖霞县缴纳的税收里面包含的商税,占到总税收的三成以上。朕问了何大奎,你是缴税最多的。”

    “臣也是个商人,理应缴商税。”

    “你是勋贵!”

    “国朝法律,勋贵不交农税。”

    朱元璋有些好奇:“你是勋贵,按理说你手上的田地足够你富足一生,为何还要去经商呢?”

    “臣……”慕容正摸了摸鼻子:“臣喜欢钱。”

    不仅是朱元璋,就连徐达等人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朱元璋笑了半晌,没在继续说下去,招了招手一旁的徐达,便从衣服中掏出一卷圣旨。朱元璋打开圣旨,从汤河手中接过已经准备好的毛笔,在圣旨上填了名字。

    “念!”

    徐达接过圣旨,对着慕容正展开:“靖阳侯,接旨吧。”

    慕容正和南际云对着圣旨跪下,身后的士兵整齐划一的跪了下来。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着慕容正、南际云所部,并入龙武卫,设拱卫司,靖阳侯靖阳侯,忠于国事,勤于王命,兼领龙武卫指挥使司,钦哉。”

    “臣遵旨。”

    领了圣旨,朱元璋便站了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尘土,捡起地上收割好的庄稼,便离开了。

    徐达走过来,拍了拍慕容正肩膀:“陛下现在把整个皇族的安危交在你手上了,好好干,不要出岔子。”

    “末将明白。”

    “嗯,好。”徐达顿了顿:“过两天我把孝玉安排在你那里,好好替我管管他。”

    “嗯?”慕容正一愣:“信国公,徐将军可是金吾卫的指挥使啊。”

    “原先是,现在不是了。”徐达恨恨的说道:“那个混账东西,喝了点猫尿,就不知道自己做什么。现在在家里革职待参,过两天我把他送到你那儿去,让他从个大头兵当起,你这些士兵训练的方法就不错,让他也感受一下。”

    慕容正诧异了一下,很快便明白徐达这话的意思了。以徐孝玉的身份背景,以及战场上的功勋,不可能轻而易举的就犯了错,让人家一撸到底,八成是徐达授意,目的嘛……徐达是谁?他岂会看不出来慕容正部下这支军队将来多吃香。徐孝玉来了,还真能让他当个大头兵?

    不过,慕容正可不会顺着徐达。

    “信国公放心,要是徐将军……啊不,徐孝玉胆敢做出什么不对的事儿来下关,一定不会放过他。信国公,让他当大头兵,那么末将就让他先当一段时间。”

    徐达一愣,笑了出来:“你小子真是,得了礼就半点不饶人哪。算了,随你去吧,儿孙自有儿孙福。”

    “末将明白。”

    对于徐达家里的情况,慕容正还是比较了解的。徐孝玉毕竟只是养子,不是亲生儿子。现如今,徐达的两个亲儿子已经慢慢长大,就是徐达看中自己的这个义子,他老婆却不会那么想。谢氏因为徐达对这个干儿子太好,已经和徐达闹了不止一次的别扭了——当然,这些八卦也是从上官云那儿听说的。

    上官云是个很懂得分寸的人,朱元璋在场肯定是说些重要的事情,所以这家伙从一开始就躲得远远的,等到朱元璋走了这才慢慢的靠过来。

    “又升官了?”

    “没有,只是事儿更多了。”

    “那也差不多。”

    过了两天,朱元璋下了明旨,召见高丽和日本的使臣,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慕容的才知道。朱元璋不仅仅是赵健的这两个使臣,还有方国珍和明玉珍的使臣,而时间就定在中秋节那天,算算时间也只有五天了。

    一想到中秋节,慕容正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上一个中秋节的时候……

    大都,云州王府

    赵惜弱把女儿往上抱了抱,轻轻的拍着女儿的后背,刚刚喝了奶的胖丫头,小声的打了个奶嗝。

    “侍剑。”

    “奴婢在。”

    赵惜弱眼角的余光扫过窗外,说道:“南边有什么消息传来吗?”

    侍剑说道:“郡主,您就要快嫁给河南王了,怎么还对南边的事情这么关心。”

    “多嘴。”赵惜弱轻声骂了一句:“我又不是问你那个负心汉的事,明国有什么变化吗?”

    侍剑笑了笑:“郡主,明国还是和先前一样,在黄河边上加强防务,看样子,用不了多久就要开战了。”

    赵惜弱没说话,抱着女儿轻轻的晃了晃:“应天呢?”

    “听说高丽和日本的使臣已经到了,用不了多久就会接到朱元璋召见。”

    赵惜弱沉思片刻:“是李成桂?”

    “正是,据说,李成桂去了不少勋贵那里送礼……还去了靖阳侯府。”

    “也是送礼?”

    “是。”

    “看来高丽那边,是铁了心的要和朝廷作对了。”赵惜弱沉默了片刻:“辽东一带,高丽和朝廷就纷争不休,若是这个时候高丽投靠了明国,那么辽东一带一定会有大的动作,你去跟大哥说一声,让他往辽东那边多派些人手。”

    “奴婢知道了。”

    赵惜弱轻轻的拍着女儿,有意无意的问道:“李成桂这个人不简单,他给那些勋贵送礼,无非是想急于得到朱元璋的召见,给那个负心汉送礼干什么?就因为他得宠吗?”

    侍剑想了想,还是说道:“郡主,听说……听说慕容正……又纳了一房小妾……”

    “嗯?”赵惜弱转过头,一双美目杀机流转:“又纳了一个?”

    “是……”

    赵惜弱哼了一声,气鼓鼓的在地上来回走动:“这个没良心的,老娘带着闺女在这受苦,他倒好,在那风流快活的……早知道当时就该……”

    侍剑早就习惯了自家主子的吐槽,习惯性的把头一低就当没听见。

    赵惜弱说了片刻,低头就看见女儿张着嘴冲着自己傻笑。

    “笑笑笑,你笑个屁!”赵惜弱恨恨的说道:“你爹连你都不管,你还能笑得出来?”

    说着,抬起手在女儿屁股上轻轻拍了一下。也许这一下打的有点重,那个女孩先是一愣,然后扁着嘴就开始哇哇大哭。

    孩子一哭,赵惜弱就有些头大,又连忙开始哄。哄了半天都不见好,只好把他那没良心的老爹送来的黄玉猴子拿过来,这才止住了哭声。没有理会女儿抱着啃不动的玉猴子,因为门外传来了沉重的脚步声。

    “娃娃咋哭了?”

    崇黑虎把大脑袋从窗户上钻进来:“小妹……”

    赵惜弱没好气的说道:“还能因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她的舅舅长得那么难看,把她给吓的。”

    崇黑虎摸了摸脑袋,然后又甩了甩耳边的辫子:“要不要我给孩子找点吃的?”

    “她还小,现在什么都不能吃。”赵惜弱让侍剑打开门,让崇黑虎进来,然后把孩子递给崇黑虎让他抱着:“你来了就替我哄一会儿,一天天的吃饱了就哭,烦死了。”

    崇黑虎小心翼翼的接过外甥女,知道自己妹子不会无缘无故的生气,这个孩子平时视若珍宝,肯定也不会无缘无故的讨厌孩子。于是看了看侍剑,侍剑赶紧把头一低,就出去了。

    明白了,爱屋及乌,恨屋及乌。肯定是妹子又听说了慕容正的什么消息。

    “小妹,有个事和你说一下,大哥让我来找你拿一下主意。”

    赵惜弱坐下来喝了口水:“什么事?大哥都拿不了主意吗。”

    “大哥有主意,但是还想听听你的意见。”

    “说吧。”

    崇黑虎也坐了下来:“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有个从南边过来的商人,走关系专门找到了大哥,希望可以和大哥做些生意,准确的说是希望和我们王府做些生意。”

    “什么生意?”

    “那个商人手上有些粮食,希望可以从草原上换些牛羊回去。”

    赵惜弱眼睛一眯,立刻就意识到事情不简单。草原上的人们也要吃粮食的,但大多数粮食交易都会和朝廷范围内的人做,南边来的,那肯定是朱元璋势力范围,这种人要不是有其他的目的,那就是走私!

    “不是一般商人吧。”

    崇黑虎踌躇了一会儿:“是慕容正派来的。”

    赵惜弱眼睛一瞪:“谁?”

    “哎呀,小妹,不要惊讶。”

    赵惜弱站起来,又来气了:“这个杀千刀的,手脚还真长。”

    “这两年北方粮食欠收,和南边的粮食交易明里暗里都有,本来这种事儿大哥是可以做主的,但是考虑到你的感受,还是来让我问问你。”

    赵惜弱慢慢平复气息:“草原上的牛羊多吗?”

    “不少。”崇黑虎说道:“再加上这两年的形势不好,更加需要粮食的储备。父王也默许大哥多弄一些,但是这一次慕容正派来的人,出手的粮食很多。”

    赵惜弱细细一想,眼神立刻凌厉起来:“那个派过来的商人在哪?”

    “就在大都。”

    “把他带过来见我,我有些话要问他。”

    “怎么?有问题?”

    “问题很大?”赵惜弱说道:“南边的粮食多到这种程度了吗?慕容正这是在告诉我们,这场仗打下去,我们必败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