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宋儒圣 » 第三十三章 前世今生

第三十三章 前世今生

    南宋,绍熙元年秋。

    林登和一众学子,一道走进了漳州考场之中。

    青砖红墙封闭了内外,灰瓦木梁遮掩了天空,所有人都束缚在这狭小的天地里。

    对于先前的林登来说,科举便几乎是人生的全部。

    他家中有一面母亲遗留下的铜镜,质地粗糙,历经岁月,已不太清楚了。

    唯有“五子登科”等字,至今也清晰可见。

    林登小时候,不能理解其含义,便缠着妈妈讲一讲。

    母亲抱着他小巧的脑袋,揉着解释到,五子登科的意思,就是盼望着能给他再生四个弟弟,这四个弟弟又都能好好学习,最后考中进士。

    他们兄弟几人在官场上互相提携,最后都能当大官,享清福!

    当时尚且年幼的林登,仍是不能理解母亲的意思,只是看到妈妈和父亲甜蜜的对视,他也感到很幸福,一同笑了起来。

    不久后,母亲就又怀孕了。

    她对此很重视,严格遵守着之前的古训,坐着的时候,绝不随意,每每都是正经危坐;连睡觉时,也尽量避免那些粗鲁的姿势;还要把一张写满了《诗经》的纸张放在枕头下面。

    据说林登就是母亲这样认真做了,才被上天赐予的,母亲离书香越近,他的弟弟也会越有文气,因而林登也乖巧的站在妈妈身边,为其念自己还读的不太明白的文字。

    “上大人。”

    “孔乙己。”

    “化三千。”

    “七十士。”

    “尔小生。”

    “八九子。”

    “佳作仁。”

    “可知礼也。”

    这是他刚跟随着先生学习的内容,先生说要先学会了这二十五个字,记住怎么用笔,怎么写字后,就可以学习《千字文》了。

    那好像是什么“甜的咸黄,鱼粥很晃。”

    他只以为是在说好喝的鱼汤,稍微一晃,就泛着油光,开出黄花来。

    后来等到他明白,“甜的咸黄,鱼粥很晃。”并不是在说鱼汤的时候,母亲已经不在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日月盈昃,辰宿列张。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等他背完了所有的《千字文》时,“孝当竭力”这句话,他已经不知道该去哪践行了。

    玄黄天地,洪荒宇宙,世界之大,江河之广,唯有孤坟两座,难通冥荒。

    林登在坟前哭诉过,也在坟前呆站过,只是生死信茫茫,再难回过往。

    他从小天资聪颖,又勤奋苦学,每日记下两百字,一万余字的《论语》,三万余字的《孟子》,两万余字的《周易》,两万余字的《尚书》,近四万字的《诗经》,最后是近十万字的《礼记》和《左传》。

    这合计四十多万字的内容,共花费了他五年的时间记下。

    这还只是简单记下,乡野老儒不通经义,甚至有些字也不认得,只是强求背下而已。

    因此林登才苦学多年,仍旧是对科举之事,没有太多信心。

    他对科考,没有太多自己想法,只是父母的期盼,师长的耳提面命,才有了些概念。

    只觉得这是此生唯一的出路,科举有成,这辈子算值得了,不然岂不是白活?

    这些学子们大抵皆是此类想法,他们有一句顺口的劝学词,常常被挂在嘴边。

    据说这是真宗皇帝的作品,是封禅的圣人之作。

    有道是: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此时听起身边又有人念叨起这首劝学歌,林登却是不屑轻笑。

    此前他也曾觉得这首歌现实,能够振奋人心,可在回想起前世记忆后,只觉得此类东西庸俗不堪。

    若这劝学歌,确是真宗皇帝所作,当倒真是名副其实。

    毕竟这位一己之力,拉跨整个泰山封禅含金量的宋朝帝王,格局确实不太高。

    泰山是自古圣王皆欲封禅告成之所,就连唐太宗,也几次想要封禅,而每每因天灾示警,怀疑自己德行有亏而止。

    在宋真宗以前,真正以皇帝身份,到泰山封禅的不过五位。

    分别是一统九州的秦始皇嬴政!

    拓土攘夷,南讨百越,连通西域的汉武帝刘彻!

    昆阳一战灭新莽,再兴炎汉的位面之子汉光武帝刘秀!

    西设波斯都督府,东设安东都护府,管辖朝鲜半岛的唐高宗李治!

    缔造开元盛世,稻米流脂,仓禀丰实,万国赴河洛,长安三万里的唐玄宗李隆基!

    这五位帝王,哪一位不是立下了赫赫功勋,哪一位不是四夷宾服,万国朝宗。

    再看我们这位真宗皇帝。

    这位是第六位封禅的皇帝,宋真宗赵恒,在他统治时期,党项西夏日益壮大,但我们的真宗皇帝很会搞外交,有量中华物力,结好外夷的雄心壮志。

    他在寇准的逼迫下,御驾亲征后,成功与辽人结成了澶渊之盟,当上了辽朝的小弟,每年送给辽朝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两。

    可以说这位真宗皇帝,搞臭的不仅是一个泰山,还有岁币一词,在汉唐时期,这个词汇指的是中原对四夷的赏赐,可以说接受了岁币,就成为了中原的藩属国。

    在必要之时,南匈奴,乌桓鲜卑等,都是要受汉将调遣,在中郎将的带领下,上战场厮杀的。

    汉唐封禅,他也封禅,汉唐赠岁币,他也赠岁币。

    可这是一回事吗?

    是他威名赫赫,立下了足以告天功勋?还是缔结了澶渊之盟后,就可以如汉朝那样,随意斩杀辽主,另立新君?

    如此帝王,确实是格局低的罕见。

    这首劝学词也和他宋真宗一样,格局低的离谱。

    虽是劝人学习,却都以金钱富贵,美色功名为诱惑,在这种诱惑激励下,考上进士的宋代官员,可想而知都是些什么东西了。

    这让林登想到了前世的一部戏曲。

    是上世纪的一个倡廉讽刺作品,名叫《黄粱梦》,倒有些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