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创业局 » 第十五章:痛杀资本

第十五章:痛杀资本

    滚滚而来的资本浪潮,就像台风一样,不仅迅猛,而且快速,虽然在意料之中,但是显得有些诡异、偏颇。江淮很早就听闻国内资本喜欢剑走偏锋,它不在意你是朝阳产业还是创新产业,你也分不清它是扶植你还是拯救你,他就像资源开采一样,在你最最需要的时候恰到好处的加入,让你无法拒绝,当你全部资源被它榨干、挖空以后,拂袖而去,铩羽而归。这部分资本就是投资市场的暗流,他们嗅觉极其灵敏,就像鳄鱼,但凡有一点血腥的味道,就即速蜂拥而至,快速的把你蚕食掉。左手扶植,右手打压,低卖高卖,制造虚假繁荣是他们一贯的伎俩。

    沈漪知道江淮可能遭遇危机了,通过对专家的指定,也让沈漪猜出了大概状况。凭着沈漪对江淮的了解,风险控制应该是江淮最擅长的领域,他总是把结局按最坏的程度设置,然后再反推计划和执行,所以沈漪断定,这次的风险不是资金风险,也不是运营风险,很有可能是团队风险或者制度风险。创业体系跟企业体系有本质差别,企业体系只要控制好成本和营收,而创业体系控制的因素至少十五种以上,而且关联程度不高。

    次日,吴双先行飞抵山西WT县。按照江淮的建议,此次开会的专家最好可以住在山顶的寺院禅处,不用太奢华,也不能太简陋,可以吃斋饭,洗斋浴,要有一个清雅、舒适的交流环境。吴双以还愿的名义捐了20万元功德,跟当家主持表明了来意,并得到了许可和支持。在主持的建议下,把住地和会场安排在碧山寺。除了五大禅处,碧山寺是五台山最大的十方禅寺,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这里是名僧来做主持的禅院。吴双觉得非常满意,又拿出一万快钱,请几个小师傅帮忙采购一些水果、茶叶和清洁洗漱用品。

    沈漪带领四位专家分别是,创投资本独立董事李明远,泛亚资本董事局主席邱赫,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员杜律和私募风控专家颜炳军,他们都是沈漪的老友或者故交,分别在中午和下午陆续抵达。江淮所乘飞机受天气影响一直延误,还没有抵达。

    在吴双的斡旋下,带领四位专家拜见了灵隐大师和玄净方丈,灵隐大师亲自用山泉水为专家煮茶,玄净方丈分别现场挥毫,为每位赐字,送给沈漪的是“止”子,寓意,正字头上一把尺,不正既止。暗示沈漪做个好官。送给李明远的是“方”字,寓意是万物归一,多结善缘。吴双得到的是“羽”字,寓意是多结书缘,多去游历。碧山寺的一天,过得简单而充实,

    沈漪和大家一样,收获着空山的宁静和心灵的富足,每个人都不由的感叹,站在这片净土上,是一场灵魂的洗涤。江淮抵达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吴双把江淮安顿好就去休息了。沈漪一直在等江淮,她知道,江淮需要她的认同和鼓励。

    早晨,七点,斋饭。粥和咸菜。彼此互相点头致意,江淮一一握手,小声示意“感谢感谢”。

    餐毕,大家汇聚在东南禅院的凉亭,小师傅早已把禅茶煮好,双手合十退去。沈漪向江淮正式介绍各位专家。提前一天的到来,已经让大家彼此熟络,所以气氛变得简单而又轻松。沈漪以很高的评价介绍江淮:江淮,读书人,有情怀的商人,我高中、大学同学,初恋男友。他的事,就是我的事。

    江淮:谢谢各位。我就不恭维大家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一直在实施公益创业,也被媒体炒的沸沸扬扬,确切的应该说我一直被质疑。

    邱赫:哪里,大家一直都称你为财富英雄。我们更佩服你的胸怀

    江淮:过奖了。在我的主导下,第一批种子创业先锋分别打造了八家不同行业的投资管理公司,他们应该都算是企业管理的菜鸟,做业务是把好手,但是做企业管理和资本运作,甚至是风险控制,经验值为零。我是公益创业,由于没有利益关系,所以没有决策权,但是他们很尊重我的意见。

    杜律:现在他们的体量有多大?

    江淮:通过主导各省创业联盟的整合收购,他们分别都持有被收购方原始股份的1%-5%,按照现在的溢价估值,如果现在出让股份,每个行业公司保守估计是50亿人民币。现在是这些小白公司被几十家资本同时盯上了。这些创业公司都属于轻资产的顾问管理公司,只懂运营、整合与行销策划,如果接受融资,就意味着要把全部上下游的数据与协议公开,那么将会产生行业的恐慌,甚至导致行业的衰退,也有可能被资本吞噬掉。

    李明远:你觉得这些资本涌入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江淮:可能会有三个目的,第一,拿到创业数据和客户流量数据,第二,打压行业,造成衰退的局面,然后低价收购实体企业。第三,低价收编我们的创业先锋,然后复制,最后赶他们出局。

    沈漪:目前的僵局在哪里:

    江淮:资本搅局,既搅动创业公司,也搅动创业联盟。时间久了,整个产业链会有断裂,他们如果渗透进来,会上下游的腐蚀。

    李明远: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江淮:创业先锋变质,创业联盟名存实亡,会造成行业衰退,经济衰退,大面积破产。

    李明远:这种资本其实是一种暗流,我们现在只是在猜测,如果想了解资本的真正意图,我们必须要对资本方有个全面了解。知己知彼,才能有胜算。

    杜律:有道理,其实对付资本最好的方法,还是资本。

    邱赫:我赞同,给我们一点时间,先摸底,最好能摸到根,然后蛇打七寸。

    吴双:我这里有将近40家递交投资意向书的投资商名录,各位参考一下。

    沈漪分头征求大家的意见,最后初定,先分头行动,第二天上午汇总。晚上吃饭的时候没有见到李明远和邱赫。吴双猜测可能是下山了。第二天早饭前,沈漪接到邱赫的电话,建议上午的碰头会取消,他和李明远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如果可能,会晚上抵达五台山。

    这两天吴双一直静静的聆听着大家的交流,在投资领域自己就是个小白,反复的在网上查找相关案例,觉得态势确实很严重,不敢跟江淮正面交流,也着实为江淮担心。沈漪看出了吴双的心思,“你去找大师给江淮测个字”。江淮一直闷在房间里没有出来,吴双又不敢进去,吃午饭的时候,刚好玄净主持过来,看到吴双,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吴施主怎么满脸疑云,可有心事?”吴双也双手合十道:大师,是我师父碰到了一个坎,我在为他担心。

    玄净大师:就送施主三个字吧:断舍离。

    深夜,听到院子里有轻微的脚步声,沈漪和吴双同时迎了出去,是李明远和邱赫一起回来的,沈漪心中略微踏实一下,沈漪问:要不要叫江淮现在过来。邱赫:要,把大家都叫上,来我的房间。

    邱赫:我和明远分头对投资机构一一作了数据收集和背景调查,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明远掌握的数据更详实一下,明远你来讲吧。

    李明远:好,按照你们提供的投资商名录,我们一一作了排查,我有两个学生分别在名单中两家不同的投资咨询机构和证券机构做负责人。通过关联关系调查,目前名单中的投资机构都不是真正的资本方,他们全部是受委托机构或者中介咨询机构。真正的资本方一共是两家,其中一家是香港的私募基金,基金背后是亚洲娱乐美食集团,收购意图是全力拓展大陆餐饮板块。另一家资本方是一个在国内很小的上市公司,控股方和大股东是海外资本。这家公司叫安格瑞,主业是做资产管理,前些年依靠海外资本大肆打包收购国企和集体企业的不良资产,收购以后拆包高价出售,在圈子里口碑不好,信誉极差,安格瑞在国内主要靠收取租金和物业管理得以正常运转。此次收购有可能是受海外资本怂恿,旧戏重演,对餐饮业采取先打压,然后低价收购,再造成繁荣假象,高价卖出。而且据可靠消息,安格瑞这次在跟海外东家谈利益分配的时候,签的是对赌协议,资本方出资高达2000亿人民币,而且资本已经在路上了。

    贝律:明远的消息一向可靠,现在局势已经很明朗了,江淮老弟,说说你的真实意愿!

    江淮:扶植民间创业本身属于公益范畴,这件事的初衷缘起于我对大数据的研究。我和吴双最初设计的系统里,是希望打造一个闭环的优势生态系统,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考虑资本的因素和外界的介入。毕竟创业归根结底是个人的事,只有个人能力强大了,创业这件事才算真正落地。这里面存在一个三角形成的辐射面,然后垂直辐射的效应。资本如果介入,资本的眼中只有数字和利益最大化,会快速捣毁还在成长中的三角体系。这个三角关系中,八家创投公司担负战略整合和引导推进作用,创业联盟担负落地执行和成果转化,已经收购的产业系统是共享的优质资源和整合载体。任何一方的独立存在都必须依靠大数据系统才能盘活。

    颜炳军: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是什么?

    江淮:最薄弱的环节还是人。8家创投公司,也就是八旗子弟,手中握着两张牌,一张是被收购企业的咨询股份,另一张是行业大数据。这两张牌恰好是输送给创业联盟的驱动力,也是制约优势资源的砝码,创投公司不仅起到推动作用,也会起到平衡的作用。在资本的诱惑下,创投公司的阵营如果打开缺口,就如囊中取物一样,而且会牢牢握住七寸,整个体系陷入瘫痪。

    李明远:我的想法是这样,既然蛇想进来,拦是拦不住的,不妨先来个引蛇入洞。我们可以设计一套组合打法,第一步,打开城门,釜底抽薪,暗度陈仓,第二步,把香港私募基金适时引入,借力打力,同时给优势资源造血,第三步,就是……

    沈漪、邱赫、江淮异口同声的说:反收购

    每个人的脸上舒展着笑容与坚定的表情。

    天边泛起了鱼肚白,大家不约而同的走入禅院,江淮不自觉的掏出一支香烟放到鼻子下面闻,邱赫走了过来:江淮老弟好像不吸烟。江淮微笑达到:兴奋,情不自禁。

    沈漪:一会吃完早饭,我和明远、老杜、老邱就回去了,颜主任留下来帮你梳理一下后期的风险。反收购的事就让明远操作吧,估计这回又能大赚一笔。

    江淮和颜炳军反复磋商后,吴双向八旗子弟下达了第一道指令:立即、分头、重新注册覆盖优势资源的集团类咨询公司,把原有的创投公司变为直属子公司,且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不得高于49%,立即推行全员持股计划,并由新股东重新推选创投公司的执行CEO;原来与优势资源企业签署的股份协议主体立刻变更到集团咨询公司名下,创投公司的数据部门独立出来,单独注册,成为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数据公司的数据使用和调取实行二级授权的模式和递增收费模式。剥离后的创投公司可根据自身业务发展事态,自主融资。

    孙啸在第一时间以法律顾问的身份,向香港私募基金表达了欢迎的姿态,多次带领投资方与优势资源主体见面会谈,并成功的举办了一场大型的收购意向签字仪式。安格瑞公司按捺不住,加速了与创投公司接洽的节奏。创投公司在彻底完成了资产和数据的剥离后,也积极的向各方传递融资的意愿。创投公司的不断溢价,逼的安格瑞公司一再让步。

    李明远先是通过证券机构披露安格瑞公司瞒报财务数据,使得安格瑞的股票持续下跌,然后趁机在二级市场和券商手里低价收购安格瑞股份,同时通过现金的形式从中小股东手里回购股份,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手中已经握有37%的安格瑞公司股份,迅速成为安格瑞公司的最大股东,并在董事会占据了两个席位。

    在创投公司拉锯战的配合下,为李明远收购安格瑞公司股份争取了极为有利的牵制时间。海外资本明显感觉到,安格瑞这个傀儡公司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果断的单方面停止了收购计划,并主动、自愿赔付了30%的违约金600亿人民币。尽管李明远躺赚了200亿,还是决定把安格瑞清理出局。中小股东在李明远的怂恿下纷纷抛售股票,连续5个跌停板,让安格瑞公司已经回天乏力,最后资不抵债,宣告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