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粉墨红楼 » (肆)来客终来

(肆)来客终来

    林黛玉在潇湘馆安抚与她同病相怜的史湘云,蒋玉函则终于见到了一直不现身的贾敬。

    是从后街过来的,没走荣国府,一个小厮敲开了门,金荣给接进来。

    蒋玉函本来也没睡,正在看八股,金荣轻轻的推开了门,带人进来相见。

    一身道人的装束,高高瘦瘦,面容古峻,一瘸一拐的走了进来,让蒋玉函很是惊讶。

    他挥手让金荣退下,跟贾敬来的就一个小厮,也没进屋,屋里就剩下了自己找座坐的贾敬和一脸惊异神情的蒋玉函。

    “老夫贾敬。”他坐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自报家门。

    “晚辈蒋玉函。”蒋玉函施礼。

    贾敬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遍蒋玉函后,啧啧称奇:“小友欲借丹药一事,将我贾家打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也是奇人奇事。”

    一眼就能看穿自己招数,贾敬你道行不低啊?

    “敬老爷您说笑了,晚辈只是俗世间浪迹江湖的一朵小水花罢了,焉敢谋算赫赫扬扬的国公府第,小子是嫌活得不够命长么。”

    “哈哈,哈哈哈!”贾敬轻笑了几声:“来来,坐这里说话,老夫好好教教你。”让蒋玉函坐在自己身旁后,一双昏花的老眼,忽然精光四射的冲他眨了眨:“你以为只有老夫一人看穿了这连环计么?小子,你还差的远呢!

    那个穆忠顺几次找我问些事,什么招数没用过,老夫何曾上过当。远的不提,只说个近的给你听,老夫有个重孙媳妇叫秦可卿,就是他穆忠顺小儿谋划了十几年的香饵,原本是给别人准备的,趁着老夫不在家,塞进了宁国府。

    最后怎么样?还不是一死了之,破了他的局。

    所以啊,小子!看你也不是个傻的,听我这个老人一句劝,收拾好包裹,连夜走之吧。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么,江湖之大总有能容你的栖身之所。

    呶,这是银票一千两,拿去过活。”

    一张银票被他放在了桌子上,着实让蒋玉函懵了一会儿。他倒不是因为被看穿了发懵,而是被秦可卿的事唬住了。

    不是贾珍的原因么?怎么成了与忠顺王斗法?

    “为什么?”

    “天家已经注意到了你,甭管你做的药是个什么样,他都准备演一出苦肉计,刨了我贾家。那你说,你不跑,还要留在这里等死不成?”

    “晚辈问的是,为什么秦可卿是这么死的?”

    贾敬嗯了一声:“你和她有关系?”

    “没有,就是好奇。晚辈听说的可是与您老说的完全不符。”

    贾敬眨眨眼,恍然大悟:“原来还是那个多管闲事的性子,我说怎么查了你好几天,也没有任何的蛛丝马迹呢!怪不得这么多事,真是害的老夫担心甚久。”

    一语说罢,就抓向那银票。

    蒋玉函比他快,先一步把银票拿在了手里:“您告诉我答案,我带着林黛玉马上就走;您要不说,我可不走。我满天下的卖药,满天下的撒布药方,怎么也轮不到我头上。”

    贾敬又糊涂了:“林如海的女儿跟你有姻缘?不会啊,你是江浙奉化人,要不是发大水,你也不会到了姑苏,就那天见过一面,从此跟林家半点关系都扯不上。”

    “您知道我的爹娘?”

    蒋玉函自过来,就知道自己是个孤儿,记忆中父母的样子很是模糊。

    贾敬沉吟了片刻,问着蒋玉函:“你一点都记不得幼时的事了么?”

    蒋玉函仔细的回忆着琪官的记忆,半晌才说道:“够苦的啊,先舍给了庙里做和尚,又逢着庙里着大火四散而去,这才被一个戏班子收留,辗转到了京城,慢慢的成名。”

    “想起什么来?”

    “就这么多啊。”

    “蠢材!那庙的事。”

    “哦哦,好像是叫做善福寺。”

    贾敬一阵冷笑,对着蒋玉函一字一句的说道:“姑苏城十里街仁清巷的善福寺,因地势狭窄,也被称作葫芦寺。”

    补天石哎呀一声,翻遍了原本蒋玉菡的识海,终于找出一段场景来,看完后大骂警幻这个贱人,竟然封印了这一段残识不被人知。今日若不是贾敬一语道破,连它也被蒙在鼓里。

    蒋玉函更是手脚冰凉无可名状,善福寺他还没有知觉,可那葫芦寺,嘿嘿,确是红楼一梦的开端啊!

    而自己,竟然早就在了这局中,若不是自大千世界重回了这里,这谜团不知道还要隐藏在黑暗中多久。

    顾不上细想,皱眉问道贾敬:“就算我是葫芦寺的小沙弥,又与今天这些事有什么关系么?晚辈如今是姑苏林家的门内清客,虽然是少主人林家女代拉入门,那我保着她跳出这局,也是理所应当。”

    贾敬犹如看白痴一般看着蒋玉函:“你是怎么活下来的?怪不得做了个戏子。”

    “我敬您是长辈,但不是让您随意辱我的借口。”

    “呸!”贾敬啐了蒋玉函一脸:“无知的小儿,你既然曾是沙弥,就必定要有个师父。你现在虽然还俗了,可你师父呢?”

    “不知所踪啊,要不然师兄们也不会四散而走。”

    “嗬嗬嗬。”贾敬笑了起来,指着蒋玉函的面门说道:“你要是知道了你师父是谁,你还敢给我献什么丹方,老夫才算服了你。坐稳了,听我给你说一段陈年往事,让你这个葫芦僧明白明白葫芦案!”

    随着贾敬的言语,一段尘封的往事露出了水面。

    蒋玉函的思绪也回到了十二年前的姑苏,仿若历世一般,重新经过了那一日。

    那一日是十二年前的六月初六,恰逢一年一度的“晒经节”,俗谓翻经百遍,罪孽全消。自寒山寺起,大小几十家佛院都在殿前将经书整齐的摆放,彰显本寺的佛法昌隆。

    儒、道两家也不甘寂寞,文庙与轩辕宫也搬来诸圣的文章,与之打擂。

    一身青布的僧衣外罩,一双百纳的布鞋足穿,小胳膊小腿小光头的蒋玉函,缩在一处廊桥下栖身。

    几位好心的妇人见了眉清目秀的他,纷纷调笑,又指点他去各家僧院讨果子吃,今日是“晒经会”,各家僧院都会炸供,来者不拒。

    他仿佛记起来了什么,迈开小腿向城里跑去,像是要去找什么人。

    迎面来了一群人,看着就不好惹,仆从十数位,丫鬟六七名,簇拥着夫妇二人,怀抱一幼女走了过来。

    路人纷纷与之见礼,尊称探花公。

    蒋玉函也不禁多看了两眼,倒是郎才女貌的一家人,只不过好像年龄有些差异?那男子丰神俊秀的在三旬上下,身旁的夫人也就双十年华,奶妈怀里抱着的幼女才不过个一岁多的模样。

    他一头撞了过去,喊着林老爷,求他去救师父。

    “慢着!”蒋玉函喊停了贾敬的描述:“林老爷?他不会就是林如海吧。”

    贾敬点点头:“不错,正是他。你奉了师命前去求他救人。”

    “不对,他不是在扬州做巡盐御史的吗。”

    “那日过后,他才得了那个位子的。你且听我继续的讲来。”

    姑苏街头,林如海听了小沙弥蒋玉函的报信,脸色大变,立即吩咐家人将夫人和小姐先带回府,他自路边叫了一顶轿子飞奔而走。

    而蒋玉函这个小沙弥,一时的无人管了,那夫人见他可怜,命下人将他一起带回了林府。

    他老老实实坐在一间屋子里,看着流口水的小黛玉啃着一个大桃。

    忽然间林府有些躁动,他跑出房间去看,只见天边腾起阵阵的黑烟,听着别人说道,那是葫芦寺走了水。

    “葫芦寺着火,烧的就是你师父。林如海急匆匆的去救人,救的也是你师父。甚至葫芦寺旁那位甄老爷,也是暗中保护你师父的人。这么给你说吧,姑苏城上下,自太守至厢兵,自林列侯探花郎至我这个宁国公后裔,那一天都在姑苏城救你的师父。”

    蒋玉函手脚发麻,他已经隐隐猜到了他师父是谁,不敢确认,只等着贾敬说出最后的谜底。

    “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就算是还了俗,认真追究起来,你也算是你师父的门生。”

    贾敬仰起脖子掐指算了算,甚是玩味的对蒋玉函说道:“你与老夫大侄子贾珠一样的身份,没理由他死了,你还活着。”

    “我师父到底是谁?”

    “终于你还是问了出来,后悔了不曾?害人终归害己,你为了脱身,拉宁荣二府下水,可惜你也跑不得。只因为,你那和尚师父就是本朝昔日的太子,义忠亲王穆莳是也。哦,他还有一个法号,你应当很是熟悉,叫做茫茫大士。”

    “癞头僧?”

    贾敬一笑:“对啊,当年我就这么叫他。”

    蒋玉函看了看贾敬的腿,哼了一声:“不出所料,您就该是空空道人了吧,也叫跛脚道人。”

    “正是老道我了。”

    ......

    卡啦一声电闪雷鸣,窗外暴雨如瀑,闷了好几天的酷暑,终于下了一场解暑之雨。

    林黛玉被雷声惊醒,轻手轻脚下了床,又给史湘云掖好了被角,自己坐到窗前听着外面的雨声。

    方才做了一个梦,幸而被雷声惊醒。梦中一个和尚一个道士在自己家,模样甚是狼狈,与自己的父亲不时的交谈着什么。

    自己踉踉跄跄没人管的要跑去找爹爹,迈不过一个门槛,险些栽倒。

    一个小和尚抱住了自己,过了门槛后,还用他的僧衣给自己擦了擦泪,爹爹见了自己很是高兴,抱在怀里指给她看,和尚要她喊郡王,道士要她喊舅舅。

    她不肯叫人,只藏在父亲的肩头,去看那个小沙弥,他手里还拿着自己的桃子呢。

    雷声一响,她醒了过来,听着外面的风声雨声,回味着梦里的一切。

    直到紫鹃进来哄她又睡下,这一夜才算过去。

    次日清晨,云收雨散,又是一个艳阳高照。

    林黛玉起床后盯着桌子上摆着一碟子的水蜜桃,着恼的问:“这是谁送来的?”

    “蒋相公啊,他说您肯定喜欢吃,特意买来的。”

    蒋玉函~~~你窥我梦境一般,真是可恨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