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三十章 明军遇袭

第三十章 明军遇袭

    “果然是镶黄旗兵马!”

    烟尘之中,隐约可见一面,前方后三角五边形黄色旗帜。

    这面大旗镶着红边,内绣一条头向左首的五爪青龙,随风舞动栩栩如生。

    方楠再次确定建奴归属,此时面色显得极其凝重。

    大纛旗下主将看起来也就是二十多岁,比自己大不了多少。

    长宽大脸上,颧骨非常高突,不问可知这是一个血统纯正的通古斯人。

    头盔上避雷针似的枪缨一尺半高,在几十骑马甲簇拥之中非常醒目。

    他坐在马背上稳如泰山,并未加入对明军车队袭扰,而是站在远处注视着战况。

    “岳勒大哥,明人在前堵后追之下,已经狼狈不堪,过一会我们就可以收获猎物了。”

    “这都是堂兄督导有方,部众才会有这样的战力。”

    年轻的牛录额真,说话时十分谦逊。

    “呵呵呵”

    “菩萨保,你也不用太过谦虚,在族氏之中除了“图赖”也就属你最为勇猛,如今他已被大汗提拔为“巴牙喇纛章京(即护军营)统领,两个兄弟纳盖和苏完颜,也一同改属正黄旗。”

    “由你做镶黄旗这个牛录额真,也是理所应当的。”

    若是你爷爷索尔果和大伯“费英东”在世,看到这一辈人才倍出,定是会欣喜不已。

    由其是你父亲“卫齐”,深受大汗看重,这次虽然没有入关作战,但却留在盛京就任“八门提督。”

    若是方楠此时听到二人谈话,肯定能猜到这个“菩萨保”是谁。

    他就是几年后率军攻克皮岛,被皇太极亲封为“巴图鲁”的建奴第一勇士“鳌拜”。

    此时鳌拜才年过二十,就已经成为牛录额真,除了个人能力之外,与瓜尔佳氏宗族支撑也不无关系。

    岳勒四十多岁,早年也是追随过费英东四处争战,可以说临战经验十分丰富,而且对于八旗内部事物也洞若观火。

    “这两个正蓝旗步甲怎么处理?”

    说着话,岳勒斜眉冷眼,点指旁边卑躬屈膝的两个正蓝旗步甲。

    “败军之卒还有什么可说的,都拉到后面砍了吧!”

    鳌拜语出冷漠,没有丝毫怜悯。

    “鳌拜”

    “你不过是个镶黄旗牛录额真,还管不到正蓝旗的事情,我们生死,还轮不到你来做主,和硕贝勒自有公断!”

    两个正蓝旗步甲,一听鳌拜要杀他们,立刻就来了精神,梗着脖子挥舞手臂,急声厉色出言回应。

    鳌拜面色一沉,嘴角轻敝:“你们以为我瓜尔佳氏,会畏惧莽古尔泰吗?”

    “哈哈哈哈”

    鳌拜笑声还没有停止,岳勒纵马前冲,抡起狼牙棒,左右挥动,将两个步甲打的脑浆迸裂。

    虽说皇太极担心引起内讧,不敢轻易吞并正蓝旗,但大力扶植亲信稳固皇位,打压两蓝旗是避免不了的。

    何况努尔哈赤死后,在汗位继承过程中,莽古尔泰也没少搅和,在皇太极眼中,早已是肉中之刺。

    瓜尔佳氏一系,颇受皇太极倚重,又怎么会不清楚其中曲折,所以对正蓝旗败兵不留丝毫情面。

    “岳勒大哥,你看这股明军有些不寻常呐!”

    鳌拜虽然面带微笑,可这句话像是在牙缝中挤出来的,透着丝丝冰冷。

    “呵呵呵”

    “他们装备齐整,不仅配备刀盾长矛,而且还携带了边军中都很少有的“百虎齐奔箭”和轰天雷,可见这不是一支普通明军。”

    “纪律性很好,只是配合有些生涩,再就是那个衣着怪异的将领,让人看不出是什么来历。”

    岳勒皱起眉头,猜测起明军车队所属建制,他经常出没于边镇,熟知明军特点,立刻就发现不同之处。

    “呵呵呵,那是个太监!”

    建州女真原本没有太监,但皇太极准备称帝,自然也畜养了几个,服饰礼仪都效仿明宫,鳌拜随图赖常出入皇太极宫殿,所以见过几次。

    “菩萨保,你说他是明朝皇宫里的太监?”

    岳勒此时歪着脖子面色怪异看向战场。

    这支明军车队一共由二十辆双辕马车组成,车厢上均遮盖厚实帆布,从外面看装载的货物并不多,所以显得非常平整方正。

    但是车轮在官道上碾过,不仅发出戈蹦蹦压碎石子的声响,而且辙印还很深,这就说明货物异常沉重,必然是金属铁器之类。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会让鳌拜先后派出几批人马察探,最后率领牛录在卢沟桥前拦截。

    卢九得身为御马监监官,位于掌印,监督,提督三大太监之后。

    平日看惯军士训练,所以对战阵之事也懂得一些,可是今天拎刀上阵撕杀,这也是头一回。

    什么时候射箭,什么时候扔轰天雷,面对小股建奴骑兵袭扰,卢九得虽然考虑到风速和距离,但却无法估计到他们行动轨迹和进攻方向。

    常常是急吼吼指挥士兵乱打一通,其结果是弄得箭如飘雨漫天硝烟。

    但射杀游骑不过是小猫两三只,反而被成群建奴骑兵射杀不少士兵。

    好再他所率领的这支部队隶属于武骧左卫,作为皇帝亲军,士兵不仅装备精良,而且还都是青壮,加之平时训练也严格,这才没有出现大的伤亡,虽然缺少实战经验,应变能力差,但总算是纪律性强,暂时稳住阵角。

    为了指挥全军,卢九德卷起袖口提着绣春刀跳到居中马车上,不停挥舞嘶吼。

    眼看建奴骑兵虚虚实实冲锋,士兵们反应笨拙,他感自己现在非常被动。

    平时在书本上学到战法,竟然跟不上战斗变化,完全依靠携带的火器,才迫退建奴进攻。

    此时卢九德心急如焚,原计划趁建奴主力刚刚北撤,准备迅速跨过泸沟桥,将皇庄收聚来的十万两银子送入京城,缓解崇祯现在窘困。

    没料到行踪暴露被镶黄旗哨探发现,跑了一天建奴是越来越多,眼见二十里外京城,却渐渐寸步难行。

    他也算看出来了,当下只有舍命一搏再无其它选择。

    “放近点,用火铳给我打!”

    卢九德做为掌司,熟知四卫营装备,这次出来所携带的火器数量他一清二楚。

    就这么会功夫,百虎齐奔箭已经十去七八所剩无几,现在也只能依靠二百杆火铳,在肉搏之前给建奴造成一定损伤。

    如果把十万两银子丟了,自己就是长八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死战之心一下,卢九德忧患之情尽去,反而变得从容。

    他整理衣冠,紧了紧腰间丝绦,再看向四周时,却发现建奴各支部队在远处渐渐汇聚。

    “这是要一决生死了!”

    看到敌人变化,卢九德也明白了建奴意图,袭扰大半天,人家已经摸清自己这些人的战力,眼下情景是要准备最后一击!

    “卢公公你快看!”

    随着身边小太监即困惑又兴奋的嘶喊,卢九德这时也发现方楠他们这伙人。

    “这些人是哪来的?看装束不像是卫所兵,更不像边军。”

    虽然相隔几里,看不清楚方楠等人的身份。

    但卢九德脑筋急转,心道:“这些人只要不是建奴,就能对自己有所助力。”

    “兄弟们跟我冲!”

    卢九德遥望京城,并没有发现援军踪影,无奈之下只能把死马当活马医了。

    楠这伙人虽少,但总是战场中一份力量,能对建奴有所牵制。

    重要的是他看到了房山,卢九德曾经来过几次,所以对这里并不陌生。

    暗想只要能跑到山林里,就会有九死一生的机会,至于十万两银子,在这种情况下保住半数,崇祯也不会降罪自己。

    但这也只是方正化一厢情愿,崇祯现在想的只是那十万两银子。

    京城被建奴围困,物资日渐困乏,尤其是在“申普”战败之后,又折损了大量器械。

    如今组建起来的青壮新军,不仅没有饷银发放,而且武器装备极其简陋,使用着耗铁最少的长矛,最廉价的“胖袄”都没有发放一件。

    右安门上,崇祯面沉似水放下千里镜,望向卢沟桥对岸战场,不住用手掌敲击城垛,眼中渐渐密布腥红的血丝。

    阵阵轻风吹过,拂乱了鬓角上几缕青丝,但却没有干扰到他那急切的目光。

    “皇爷,那边情况有老奴替您看着,墙头风大可得小心身子骨啊,还是坐下来休息一会吧!”

    王承恩怀抱拂尘,躬身仰望崇祯,大圆脸上已尽是焦急之色。

    他本是一个普通太监,却机缘巧合被魏忠贤派做卧底。

    在时局势莫测情形下,舍命一搏,与还身为“信王”的朱由检坦诚相见,这才成为崇祯亲信,可以说能有今天的地位,完全得益于崇祯庇护。

    “皇爷,贼奴势盛卢九德恐怕不是对手。”

    现在皇太极已经率主力撤退,南苑大营中兵马不多,咱们是不是派出一些兵马,把卢九德接应回来。

    “那个兔崽子指挥不利万死莫赎,可十万两银子,却不能落在奴酋手里。”

    说话间,他侧身回望城门内俨整已待的三千名武骧左卫士兵,语气中流露出一种坚定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