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九十三章 满珠习礼

第九十三章 满珠习礼

    天色已经大亮,杨肇基派人清理战场,方楠命令部队在关门内原地休息,快速进食恢复体力。

    他趴在城墙垛口上,看到满珠习礼没有组织进攻,也没有后撤,反而让部众去收集关口外四散奔走的战马。

    这次战斗,鞑子骑兵全部是下马步战,战马几乎没有损失,只是士兵大多数战死。

    大安口外,战马东一群西一群,散落在山角下和树林边,悠闲地啃着地上的野草。

    方楠嘴唇一抿,笑着对杨肇基说道:“看来蒙古人的战马,也并不是很富裕啊。”

    杨肇基右手按在垛口青砖上,左手指向满珠习礼所在的位置。

    “如果没有边市和来往商队补给,他们连铁锅都用不上,更别说盐茶等生活必须品了。

    “虽然其中多数是奴隶骑乘的劣马,但这么多马匹也价值不菲,满珠习礼是不可能放弃的。”

    方楠看到这个情影,心里有些意动,回头对正在啃馒头的杨国柱笑道:“这么多战马,让他都带走,那真是太可惜了。”

    说完还搓了几下双手,向他眨了一眼。

    杨肇基面色有些苍白,正坐在一边休息,但他精神头儿还不错,眯着眼睛笑着看向方楠。

    “怎么?”

    “你还能把他们留下来?”

    “呵呵呵呵”

    杨国柱闻言,感觉方楠话里有话,两条眉毛上扬,“小兄弟”你有什么好办法?说出来听听!

    他现在是东拼西凑过日子,仓库里的老鼠都饿得搬了家,看到成群蒙古马哪会不动心。

    只是杨国柱有自知之明,也就是想想罢了。

    杨肇基语出沉重,“昨天晚上我们损失了三千多人,现在出城进攻,在兵力上不具备形成胜势的条件,何况野战也不是我们强项。”

    “虽然满珠习礼还剩一千多人,却都是本部族控弦精锐。”

    “昨晚战死的,多数是他的奴隶,而且步兵在野战中太被动了。”

    杨国柱撸着颌下被烧燎的十几根胡须,沉吟了片刻,然后看向杨肇基。

    “现在几个卫所的骑兵集合起来,只有几百骑了吗?”

    杨肇基含笑点了点头。

    杨国柱轻叹一声,脸上挂满了,丢失几万两银子的表情。

    “我下去带人试一下。”

    方楠看向正在收集战马的鞑子骑兵,猛拍垛口上的砖石。

    其实他现在不缺战马,白马川一役,连抢带买就收集了五百匹。

    但养护费用颇高,筛选过后只留下三百匹当作战马,分配给新组建的夜不收。

    其余马匹则是用于家丁代步,饲养成本上到是省下了不少银子。

    只是最近兵力达到了一千五百人,他开始考虑部队行军诸多事宜,无论人员还是物资,可都离不开牲口。

    蒙古马皮实耐糙,非常附合需求,除了上乘战马需用精料饲养保持战力,其余皆是不挑吃食。

    “我带领几百骑和你一同出去。”

    杨国柱闻言站起身,他实在是忍耐不住战马的诱惑。

    杨肇基并没有阻止,经过昨晚一战,满珠习礼损失过半,随着援兵陆续赶来,大安口的危险已经解除。

    在两人下城之后,杨肇基调集几门佛朗机和十几门碗口铳,虎蹲炮,一窝蜂,设置在城上关门两侧。

    如果方楠和杨国柱出战不力,也好掩护他们撤回。

    方楠整顿好人马,一声令下打开关门,部队缓缓列阵而出,排出一字横阵。

    最右侧是大川率领的“剑锋大队”,向左依次是,宋桥率领装备了链弹的掷弹兵,然后是浒山,丁成,吴彪率领的三部正兵。

    最后则是杨国柱率领的三百骑兵。

    方楠站在队列之后,抽出钢剑指向天空,浒山将手中的三角旗枪向前一挥,五个总旗火铳手排成线列阵行齐步走。

    宋桥率领掷弹兵,背起火铳,在斜挎的皮兜中,取出一个拳头大,带有四尺麻绳的链弹,迅速走到三队火铳手之前。

    这些“掷弹兵”身高与大川率领的“剑锋队”相差不多,只是不如其强壮,因此体形匀称,显得非常好看。

    浒山把他们突前布置,并不是因为长的帅气,而是他们身高臂长,可以将链弹抛出百步距离。

    杨国柱率领骑兵,在远处轻轻点头,心中暗赞方楠家丁身体强壮训练有素。

    当看到“掷弹兵”身着环臂铁甲时,杨国柱嘴角轻动眼谗不已。

    他率领的卫所兵,并不属于蓟镇一线战斗序列,所以响银装备,都补给不足,手下也只有几十副环臂铁甲,都已经使用多年,修了又修,补了又补。

    方楠看向部队,感受与杨国柱截然不同,发现士兵经历过昨晚战斗,现在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气质更加自信。

    如果再经历几场战斗,加强针对性训练,方楠相信这些士兵,都会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明军缓缓向满珠习礼逼近,三部正兵在“掷弹兵”后跟进,“剑锋大队”和杨国柱率领的几百骑兵,在大横阵两边外侧协同。

    满珠习礼见明军出城迎战,先是一愣,然后浓眉舒展,哈哈大笑,他自信一千蒙古控弦,在野战中,必会将眼前两千多明军玩的晕头转向。

    满珠习礼迅速收拢部队,列成四个方阵,现在他已经无力攻城,看到明军出关野战,暗笑明军主将胆大妄为,异想天开认为会在野战中获胜。

    如果能将这些明军身上的铁甲全部缴获,此次偷袭大安口也算没有白来,虽然偷袭失败损失了不少人马,但也不算太亏。

    现在他率领的科尔沁部中左右旗,拿不出什么特产去交易铁锭,也缺少工匠打制铠甲。

    产出的牲畜只能维持部落,换取盐茶和一些生活必需品。

    满珠习礼派出最左侧三百骑兵,沿着方楠横阵右侧,向左侧奔跑,保持与长阵百步距离,引诱明军变阵,寻找战机。

    满珠习礼却不知道,方楠装备的都是迅雷铳,击发频率远超普通火铳,虽然面对骑兵准确度下降,但是成排发射,而且是由侧面射击,杀伤力还是还强。

    三百科尔沁骑兵,如狂风一般掠向掷弹兵,在百步之外就开始弯弓搭箭,准备进行抛射。

    宋桥挥动旗枪,目视鞑子骑行轨迹,大吼一声“点火”。

    士兵用火折子点燃尺长引线,在旗枪指向马队时,手提麻绳,将链弹在头顶旋起转动,链弹越抡越快,再蓄势最强的时候才松开。

    链弹带着呼啸声,飞向冲进百步内的马队,两百多颗链弹,如冰雹一样砸向鞑子。

    几十个骑兵,瞬间被链弹砸死砸伤,在马背上摔落。

    看到迎面飞来的不明物体,一名鞑子反应敏捷,立刻举盾格档,刹那之间,他看到链弹竟在马前空中炸开,瞬间就变成一个巨大火球,散发着灼热气息,向他喷射挤压。

    这个鞑子感觉身体在冲击下,骨头断裂气闷窒息,各处痛感汇聚到大脑,突然感知消失四周一片寂静。

    那名鞑子仰面躺倒在草地上,头脸和胸口多处骨折塌陷,插着十几根盾牌上的木刺,现在已经是血肉模糊。

    在五秒之内,两百颗链弹,相继在马队头顶和地上爆炸,虽然填装的是颗粒黑火药,在性能威力上不如现代火药。

    但三斤装量,要比现代手雷高出很多,所以爆炸范围和效果并不差。

    此时鞑子马队,被黑烟所笼罩,近一半人在这轮链弹打击下陨命。

    投掷完毕,掷弹兵帅气的将火铳举起瞄准,在宋桥指挥下,射击剩余的百余鞑子。

    一朵朵白烟,在线列方阵前升起,虽然在八十步距离,侧击骑兵准确率很低,但误中率却非常高。

    满珠习礼看到明军火铳手,列出的队形非常松散,右手紧握马鞭哈哈大笑,心中暗暗鄙视,明军将领没有战斗经验。

    可他的笑声没有持续多久,便嘎然而止,满珠习礼身体开始前倾,脸上表情变得呆滞,一双眼睛瞪得滚圆,口中轻轻地念叨:“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三百蒙古骑兵由“掷弹兵”横阵左侧狂奔到右侧后,只剩下了几十个人。

    满珠习礼一脸懵恼,他现在终于明白,昨天晚上是怎么输的。

    没想到在这里,竟遇到了明军的精锐部队。

    但满珠习礼看到对方步兵居多仍不死心,心想只要用曼古歹战,术先打掉两侧骑兵,然后再慢慢收拾步兵,还是有获胜的可能,实在不行,再撤也来得及。

    他首先选择,横阵右侧只有百骑的“剑锋大队”为目标,毕竟人数少更容易打。

    但他指挥骑兵,冲击到剑锋大队百步之外时,才发现大川等人的战马,都披上了镶嵌铁片的双层牛皮马甲,而马上的骑兵身披铁甲,显得很臃肿,一看就是穿着两层盔甲。

    满珠习礼心里骂道:“明军不是已经没有重甲骑兵了吗?怎么又弄出来这六十多个?

    “这还打个屁呀!”

    “看来以后出门打仗,真得看看黄历了。”

    满珠习礼立刻停止进攻,拨转马头迂回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