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一百五十章围城之隙

第一百五十章围城之隙

    这时,两名士兵抬来一个屏风,然后张开由白布绘制的锦州舆图,悬挂在上面。

    这幅舆图五尺见方,松山山脉,锦州城,乳峰山山脉,大凌河城,长山,小凌河尽绘其中。

    而且对敌我双方部队所属,兵力分部,标注的十分清晰,精确到方楠夜不收隐藏的那座小山,也体显了出来。

    宋纬拿细木尺,首先指向大凌河城外围。

    “经过十天查探,以牺牲五百余人的代价,才摸清建奴兵力部署。”

    木条指向大凌河城南门外的一片建奴营地。

    “大凌河城南门之外,由正蓝旗固山额真“觉罗色勒”率本部旗兵围堵,在他之后是莽古尔泰、德格类两贝勒率领的护军。”

    莽古尔泰和德格类布置十分灵活,不仅是围困大凌河堡的第二道防线,而且可以随时集结,策应其他方向的战斗。

    宋纬又将木条指向大凌河堡的西北说道:此处由正黄旗固山额真“额礼”率本部旗兵围困。

    “贝勒阿巴泰,率护军在后单独立营,战时可随时向其它方向支援。”

    宋纬手中的木尺,继续在舆图上移动。

    镶黄旗固山额真额驸“达尔哈”率本部旗兵围困在大凌河城的东北方向,与正白旗固山额真“喀克笃礼”相临。

    宋纬面向众将,用右手中的木尺,敲击了几下左手掌:不过后者更接近东门。

    他将木尺下移,停在了大凌河城的右下方:蒙古固山额真“吴讷格”率领本族部众在大凌河城的东南角立营围困。

    “额尔克楚虎尔贝勒”多铎,率领护军在后支援机动。

    镶白旗固山额真“伊尔登”率本部旗兵与吴讷格相临。

    “墨尔根戴青贝勒”多尔衮,率护军在两营之后设营。

    宋纬又将木尺指向西南角继续说道:镶蓝旗固山额真宗室“篇古”率本部旗兵扎营于西南角,贝勒“济尔哈朗”率领护军在后立营支援。

    蒙古固山额真“鄂本兑”率本部蒙旗围困于西门,镶红旗固山额真“叶臣”率领本部旗丁围住西南角,贝勒“岳托”率领护军在后机动。

    宋纬又指向大凌河城四周,用另一种符号标注的营寨说道:这些营寨是蒙古诸部落贝勒,所率各族控弦建立的营寨。

    额驸“佟养性”率领旧汉兵,携新制红衣大炮多门、和将军炮当锦州大道立营。

    介绍完建奴的布署后,宋纬将木尺滑至锦州城的东北方向,继续说道:这里的二万余建奴,是由德格类、岳托、阿济格等人抽调的部分兵力组成,阻断了锦州与大凌河城的北线通路。

    若是不能击溃三部兵马阻截,解围部队只能出锦州向南绕过乳峰山后,向东渡过小凌河,在方圆六十多里的平原丘陵地带,与建奴阻击兵力进行野外浪战,攻击前进。

    宋纬停顿了一下,转身面对众人。

    “此次皇太极调集建奴战兵五万,蒙部众两万,随军跟役杂兵三万余,围困大凌河城的建奴兵力,共计十万余人。”

    介绍完战役态势,宋纬放下木尺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大厅之中,一时间竟鸦雀无声,方楠观察众将,发现张春这时眉头紧皱,眼皮跳动了几下。

    他抱拳看向孙承宗:“奴兵虽然势大,但涉远来袭重兵防守的坚城,未必能如其所愿,只是朝中并未下旨,调集关内各营出关会战,兵力不能集中,难于支援。”

    张春意思很明白,没有崇祯旨意,他是不会像抚宁军一样率军出关的。

    孙承宗笑了笑:“日前本督请调奏折已经送往京城,急调山东登莱巡府,孙元化所部登莱营,与漕运总都府“千里营”出关作战。

    尚须时日才能抵达,相信皇上也会令永平车营出关加入会战,张巡府(张春虽为山海关兵备道,但他以经被崇祯拔擢为备选巡抚)可回山海关静待圣音。

    孙承宗转向众人:“此战建奴占俱兵力优势,但大凌河城内仍有一万余辽镇精锐,皇太极无力分兵攻击其它城寨,诸位回营之后,要作好打硬仗的准备。

    皇太极即然来了,若不打疼他,关宁锦也不会安生,何况祖大寿一万多关宁军和二万多的筑城百姓仍在包围之中。

    孙承宗轻叹一声:“只是大凌河城中粮食不足,恐难持久,这点使我们很被动,众将有何良策尽可畅谈。”

    所有人都沉默不语,一时间官厅中陷入了一片寂静。

    若是在以往,祖大寿手中有粮,凭借部下万余关宁军精锐,建奴还未必能打得下大凌河城。

    但是他现在缺粮,而且明军兵力不足以解围,只能想办法向里送。

    看眼下情况,任何一支部队担负这个任务都是有去无回。

    所以这个时候,谁也不好站出来说话,只是相互观查,看会不会有人去干这送死的事情。

    杨肇基起身,向孙承宗抱拳施礼。

    “督师可否与建奴进行小范围会战,逐步消耗他们兵力,待援兵到来,再讯猛一击解大凌河城之围?”

    孙承宗闻言缓缓点头,看向众将:“大家都可以议议此计。”

    吴襄起身站起向众人抱拳施礼:“大凌河城被围困二十多天,城中粮草早已匮乏。我们现在兵力不足,难以破敌,但祖大寿却不能久无粮草接应,那样也坚守不了几日。”

    “应该想办法送进一批粮食,保持城中士兵战力,这才是当务之急!”

    “吴总兵所言甚是,可是有了良策?”

    “那个……暂时还没有。”

    “唉”

    吴襄叹了一口气,无奈的坐了回去。

    宋纬起身站到舆图旁边,用左手在大凌河城四周划了一圈:大凌河城在建奴重重包围之中,送粮之事恐难以成功。

    “如果能将皇太极主力调离,祖大寿便能自行脱困,自是再无需送粮了。”

    “宋总兵这个想法到可以一试。”

    孙承宗知道皇太极不会轻易上当,可是明军倾巢而出,锦州城空虚,这会不会让他心念动摇呢?

    宋纬这个想法不用打仗,只是抱团出城晃悠一圈,所以立刻引起众人议论。

    厅中诸将一边看着舆图,一边与身旁的人商议,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

    方楠观察了一会舆图,然后慢慢后退,悄无声息进入了后堂。

    他在书案上取下一只写小楷的毛笔,蘸了几下墨汁,用练了一年的楷书,在纸上写道:大凌河堡东门与大凌河间的距离只有一里半,其间地势狭长,又背临大河,关宁军无法在此突围。

    因此,建奴在东门只放置了几部蒙古骑兵,仅靠东北和东南,正白,镶白部分兵力协防。

    虽然两白旗原是老奴精锐,但与皇太极存有间隙,不受信任,才会被布置在这处无关紧要之地。

    明面上看,东侧防御力强悍,实则是战意最弱的一面,两白旗此役,未必会尽全力。

    (努尔哈赤死前,将两黄旗分别赐予妃子“阿巴亥”的大儿子阿济格和小儿子多铎,并且准备将镶白旗交给,她的二儿子“多尔衮”(未达成),皇太极即位后逼迫“阿巴亥”为努尔哈赤生殉,将镶白旗交由儿子豪格统领,同时升两白旗为两黄旗,将阿济格和多铎的两黄旗改为两白旗,阿济格因为擅自主持其弟多铎的婚礼,被皇太极削去镶白旗旗主爵位,但他知道众贝勒肯定会反对他吞并镶白旗,所以在众议之下,将镶白旗交给了多尔衮。两白旗原是努尔哈赤的两黄旗亲军,在八旗中牛录最多,勇士最多,装备最好!)

    如果我军利用水路,突然蹬岸发动奇袭打开缺口,虽不能解大凌河城之围,可短暂建立起联系,运送一批粮食入城,以解祖大寿部燃眉之急。

    八月底锦州晨雾很大,便于明军突袭,此战有一定的可行性。

    方楠放下毛笔挂在架上,捧起宣纸吹了几下,然后折叠起来走向前厅。

    他轻手轻脚回到原来位置,抽出信纸,铺在孙承宗面前的书案上。

    孙承宗目光扫过眉头一皱,然后迅速收入袖中。

    “到底是年轻人心气足,如此危险的打法都敢想,这个和光呐,胆子未免太大了,仔细分析下来,也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咳咳咳”

    孙承宗轻咳几声,官厅中渐渐安静下来。

    “今日暂且议到此处,各位将军回营后继续研究战局,若有应对良策,速速来见老夫。”

    说罢又看了一眼杨肇基,便返回临时府邸。

    在后花园中一角,孙承宗靠在太师椅上,左手托着一把紫砂茶壶,右手轻摇折扇微眯着双眼,面露笑容,开心的看着方楠带领几名夜不收,拔掉了园中的花草,清理出一丈见方的空地。

    孙承宗一边看着锦州态势图,一边用折扇向空地上指点:“和光,阿巴泰向右动一点,多尔衮再向下一点,对!对!就是这个位置。”

    方楠忙得大汗淋漓,手中还捏着一块巴掌大,上写岳托的木牌,正在对照舆图选择摆放位置。

    此时,他心中暗暗后悔,自己怎么想到制造沙盘这个馊主意。

    挥手在额头上一抹,擦掉了几颗豆大汗珠,方楠索性坐到一边,学着孙承宗的样子,指挥几名夜不收,撮土成山,聚沙为堡,继续制造简易沙盘。

    杨肇基这个时候步入院中,走到孙承宗身旁,笑着点指方楠:“真是属穆桂英的,阵阵落不下你。”

    “哈哈哈哈”

    方楠站起来,扑掸身上泥土,拿起茶碗喝了一大口:“就数杨老哥精明,做将军都是屈才了,应该给我做大掌柜的。”

    孙承宗看到两人说笑很是开心,不时的用折扇点指。

    方楠突然想到了冯敬康,如果请这名老夜不收过来,复察一下沙盘,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冯敬康蹑手蹑脚跟随老仆役走进后院,他看到方楠时微微一愣,连忙面带笑容拱手施礼。